用自己的劳动为自己赚钱,最典型的就是马路上的小摊,他们一定很努力,不会偷懒,不会贪污——都是自己的钱,没有办法贪污。他也不能降低质量,因为有竞争。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降低成本、增加劳动时间。独资企业和个体户都属于这种情况,也是最有效的,不需要监督。
用自己的劳动为别人赚钱,最典型的就是义务劳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劳动就等于义务劳动,你的劳动是为别人的,你的劳动成果自己看不到,全国变成了一个义务劳动的国家。你说好得了吗?
用别人的劳动为自己赚钱,就是老板请人打工,打工的人是为老板赚钱的,而老板则要监督打工的,这里就隔了一层。民营经济的老板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些办法,让总经理或者每一个员工关心企业的利益,比如说给他一点股票。
用别人的劳动为别人赚钱,国营企业就是如此。国营企业是国家的,雇了一批打工的,让这些打工的好好干,但赚的钱不是总经理或者厂长的,而是国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太关心劳动的效果,改革后把国营企业大部分都改成私营了,生产效率就得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靠着改变谁的劳动为谁赚钱这个最基本的关系。
我们要争取的是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4)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改革开放的前景问题。我们现在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的一句话,“自由就是发展”。怎么发展?给老百姓自由就得到了发展,给人创造的自由、给人选择的自由。但我在这里要补充一句,什么是自由啊?是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显然不是,如果大家都为所欲为,那就糟糕了。一个社会好不好,一方面要看大家有没有自由,自由就是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大家对自己的自由有没有约束,这两点缺一不可。只有自由,没有约束,这个社会就乱了。过去的社会,一些人享有特权,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侵犯你的自由。改革就是要彻底消灭这种特权。一个有特权的社会,就是一个没有自由的社会。
这就又说到平等了。什么是平等呢?每一个人的自由一样多,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自由比别人的自由多,这就是平等。我们不能要求平等就是大家收入一样,但每一个人的自由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约束是相同的,你不能做的事大家都是不能做的,你能够做的事大家都是能做的。因此,自由的另外一个定义,恰好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每一个人约束自己不妨碍别人的自由,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特权的人来讲,你的自由就是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为限,你要约束自己。
我们说什么是*?说了半天,生存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等等,说到底就是没有特权。什么是*?就是没有特权,也是我们现在要争取的一个前景。需要澄清一下的是,这里的特权是与身份相联系的特权,即把职务权利变成个*利。消灭了这种特权的社会就是一个*和法治的社会。
现场提问:中国有很多宣传上的问题,茅于轼老师会不会把这些问题归结于中国文化习惯的选择?一个社会提倡做好事,可能就会培育出很多麻木不仁的人,等待一个人做好事。第二个问题,您经过那么多挫折,行动的动力是什么?有没有信仰?
茅于轼: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确实的把握来回答。我们的宣传强调无私奉献,这是不错的,但一个社会靠互相无私奉献搞不起来。我说一个例子,一个好心人在马路边上摆一个摊,给大家免费理发,他是无私奉献的。但是就有人来排队叫他无私,享受他的服务。这个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些排队的人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他们正好遇到就把事做成了。这个制度好不好呢?钱产生了很多毛病,因此就有人说,我们能不能构建一个社会,这个社会不用钱,就是互相服务就好了。你为我理发,我为你种粮食,互相服务,行不行呢?拿理发来说,如果免费理发,我上个星期理了,下一个星期我又来理,如果要收钱的话,我一个月理一次发。这就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社会的消费、生产要有效率,必须要有价格。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如果没有价格,分工不会发挥优势,劳动不会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成果会造成浪费。
你说我受到了很多挫折,我现在还挺乐观,受挫折是我个人的挫折,但是我感觉现在中国真的是到了一个最有希望的时候了,这是我80年的观察。中国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追求现代化,花了160年时间。前面的130年什么事都没有干成,现在这30年干成了大事,所以我对此非常的高兴、非常的乐观。不仅是我,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他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他会对今天这个社会感到基本满意,当然毛病也很多。用这种心态对待当前社会的各种问题,就好解决多了,再有二三十年,我们就成功了。对于过去那些找我麻烦的人,我不太在乎,现在有很多人也在找我麻烦,我也不在乎(现场掌声)。我想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心态,我们就有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
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5)
现场提问:您一直在努力维持的富平保姆学校,现在情况怎样?你现在遇到的官司怎样?您认为这样的努力与推动社会创造财富有什么样的关系?
茅于轼:我们五个人在2002年合资办了一个私立学校,帮助农村的女孩子进城做家政服务员。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呢?因为这个职业的门槛最低,而且待遇还是可以的。现在北京大概能赚一千块钱一个月,而且供吃供住。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了,已经有一万多人通过我们这个学校找到工作。最近我们学校出了一件事,我们的一个保姆看护一个小孩,小孩在客厅吐了一地,她就帮他换衣服、擦地,拿衣服去卫生间洗的时候,小孩自己摔了一跤,摔死了。非常偶然的事情,就打官司了,一审判我们赔53万,我们上诉,二审判我们赔47万。
我们除了保姆学校,还办了一个保姆公司,学校里毕业都到这个公司去就业。这个公司注册资本是3万块钱,要我们赔40多万块钱,当然是赔不起了。所以很多人就建议我们宣告破产,当然也有道理,因为我们本来钱就不多。但是后来我们这几个股东反复商量了几次,最后我们决定不破产(现场掌声),还是赔吧。
为什么要赔呢?我们核算了一下,作为经济学家,我们算的不光是个人的账,我们还要算社会的账。一破产,第一,我们这个公司有60多个员工,马上就失业了。第二,我们这个公司跟保姆和客户有几千份合同,一破产合同都作废了,造成的后果非常大。第三,我们这个公司是为我们的学生维权的,就是不让他的权利受到侵犯。我们的保姆没有一个被拖欠或克扣工资的,我们每一个星期组织她们到颐和园、故宫去玩,给她们散心,因为保姆这个工作很压抑的,我们还捐了10万块钱的紧急援助资金,她们家里如果有出事,偷盗或者受灾等,帮助她们解决这些事。如果破产,这些事都做不成了。我们跟各个省政府还有合同,他们输送人到我们学校来,一破产,这些都要完蛋了,社会成本非常高。所以我们反复的衡量,决定赔这笔钱。这笔钱从哪儿来呢?现在我们学校有差不多十几万块钱的节余,还有十万块钱的紧急援助资金,加起来有20多万。还缺20万,由我们股东大家凑钱,现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柳传志捐了一万块钱,张维迎也捐了一万块钱,还有很多人,目前已经有4万块钱。我们还要办下去,我们要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个人做一点牺牲也是值的,从整个社会来说财富是增加了,这是我们的信念。
现场提问:茅老师,您是不是觉得现在社会上仇富的心态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济学家对改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什么网络上现在会对主流经济学家骂成一片呢?
茅于轼:我们改革成功的原因,就是市场交换,而市场必然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人冒富了,有的人落后了,但收入也有提高,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收入都提高了,但是提高没有其他人快。我就说了,解决贫富的问题,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增加财富的生产,第二条合理财富的分配。什么是合理分配呢?我们经济学家出的主意,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问题,应该让最穷的人得到比较多的分配,比如我反对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对谁有利呢?现在在北京要抽签,请问这种办法,能增加财富的生产吗?能合理财富的分配吗?抽签分配不利于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合理分配,所以我是反对的。
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6)
尽管很多人对我不满意,想买经济适用房的人说你反对经济适用房,侵犯我的权利,但是我不得不讲这条路是错误的。我觉得搞了几年,我们还得回过头来,很多意见,表面看起来是对穷人不利,但是其实对穷人是有利的。比如说大学学费要提高,很多人反对,我是赞成的。为什么呢?因为念大学的大多数人不是穷人,穷人只占10%、20%。
现场提问:那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呢?
茅于轼:我说学费要提高,因为大部分上大学的人不是穷人,这是一个理由。那么提高了学费以后,是不是穷人更加上不起了呢?不是的,提高收入帮助穷人。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用电是补贴的,穷人要用电,所以要有补贴。但是我们就赞成电价上涨,穷人就说你们这些混蛋,我们要用电,你还要让它涨价。但是,大家知道,穷人一个月用多少电啊?十几二十度,顶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