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60年8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全部撕毁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和合同,撤走全部专家,带走重要的图纸资料,设备材料的供应也随即停止,给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工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困难。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全国各部门、各地方以及人民解放军的大力协同和积极支援下,核工业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仅用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建成了铀浓缩生产线,并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成为一个有核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使共产党明白了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在军事上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几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十年后我们的企业却无视这一宝贵的经验,只是迷恋于低俗的模仿与复制,既没有进取心,也不想去进取。直到连赚点“加工费”的机会都没有了时,才想起要自主创新。虽说亡羊补牢,尚可补救,但我们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又浪费了多少的财力和物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强力号召下,“自主创新”终于成为企业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
  ###与###都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努力开拓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什么是自主创新?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自主创新就是能够立足自身的实际,在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开发自我的潜能,创造出新的成果来。
  自主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模式,也不是一种“尾随”战略,自主创新模式是一种超越前人的做法,也就是说,它形成的是一种“持续改进,迎头赶上”的运行机制。
  我们看到,美国在加快信息产业革命步伐的时候,已经逐步甚至主动地把汽车产业让位给了日本,这种“让与”不是“拱手让与”,而是更胜一筹的自主创新策略。现在早已不是制造业时代,如果中国不能在第三波新经济浪潮中迎头赶上,必将失去历史赐予我们的机遇。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自主创新(2)
从现在企业界对自主创新的理解来看,他们多将自主创新理解为单纯的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和改进,其实自主创新也涉及到共产党组织肌体的各个方面。那么,中国共产党到底是如何形成一种自主创新机制,使组织肌体保持常新的呢?
  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就是一种自主创新模式,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的创新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自主创新机制。也就是说,这种自主创新存在于中国共产党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各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自主创新最初始于思想上的自主创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理论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挥洒自如地运用这一理论武器,并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自主创新,而并非简单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而东欧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未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结果因体制僵化而走向了剧变。
  事实上,当初曾经“君临天下”的松下公司,也因为在自主创新上的欠缺而一度被别人诟病。
  众所周知,松下幸之助可能是最早在中国社会引起关注的日本企业家,作为20世纪最优秀的领导者之一,松下幸之助得到了多种不同文化的认同:在日本,他被尊为“经营之神”;在西方社会,他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跻身世界级企业管理天才的行列。“松下精神”一直成为全球业界多年来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松下精神”因为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已经开始产生危机。
  进入21世纪,当人们开始回忆松下的产品时,发现脑子里竟然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人除了知道松下是一个做电器的公司,别的就不知道了。提起索尼,人们都知道是做彩电与磁带的;提起三洋,人们也都知道是做录音机与彩电的;提起厦普,人们也都知道它的液晶做得好;提起佳能,人们知道相机做得好;提起丰田与本田,人们都知道汽车做得好。
  然而,松下的品牌却让人想不起任何产品,因为松下根本就没有核心技术。
  在核心技术不突出之际,松下电器以前的“成功经验”均被中国与日本的企业学到了手,甚至都超越了松下。
  松下就是以模仿创新为主的企业,因此,松下并没有领导任何一个产品的技术时代,从管理体制来说,松下也没有什么特别创新的东西,基本上属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企业,不要说和共产党的创新精神相比,即使和中国的华为、联想、海尔等公司相比,松下在创新上面也远远不及。
  因此,自主创新绝对不是一种“尾随”战略,而是一种自发有为,“后来者居上”的战略。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人民的头脑,取得了“后发优势”。虽然中国共产党比国民党起步稍晚,但由于树立了这种“后发优势”,结果反而更快地掌握了中国革命的主动权。
  中国共产党形成的这种自主创新,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的表现不同凡响。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城市武装暴动转入开辟农村根据地;两次国共合作采取的不同方式;土地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革命政权组织形式由苏维埃、“三三制”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由工农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勇于和善于在革命实践中自主创新,从而开拓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同样注意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他们强调: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实践本身中寻找实践发展的新形式。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要以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他们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善于把党的理论化为路线、方针、政策去指导、激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新,也善于对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进行理论总结,去进一步推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如农村改革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兴未艾,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特别注意通过试验来创新。提出改革创新,要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建立经济特区是试验,开办证券、股市是试验,整个经济改革是试验,整个改革开放都是试验。他们拥有高超的创新艺术,善于抓住实践创新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对创新时机、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加以适当的选择。如改革以农村为突破推向城市,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相应地在政治、教育、科技等领域全面展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等,都充分体现了这种高超的创新艺术。“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靠的是实践”。坚持自主创新,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自主创新(3)
那么,在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到“持续改进”的呢?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危急和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力挽狂澜,适时纠正自身的缺陷和失误,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这种持续的改进,正是源自于一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
  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从王明、陈独秀、李立三、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到确定毛泽东正确思想的领导,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体现为一种自主创新的“持续改进”。
  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大手笔,都是源自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的,但是他也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了持续的改进和创新。他的“白猫黑猫”理论,以及“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其实也蕴含着一种试错的意味。
  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并非意味着不犯错误,而是指的不要犯大的方向性错误。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有调整和改进的余地。“不做不错,多做多错”,这种试错,就是要及时总结和取得长期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地服务和深化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如果不敢试错,就有可能原地踏步,错失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的时候,不可忽视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这种自主创新能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后记(1)
由于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人事部等部门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史很感兴趣。在此之前,我在广东工作时,创办了广东科氏纸业公司、广东阳光城文化体育公司等多家企业,其间做了大量关于文化与体育市场相适应的调研。不久,我进入广东社会科学院工作,担任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并参与了广东省城市形象设计研究中心、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企业文化报的大量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调研活动。1999年,我担任中###校《学习时报》驻广东记者站常务副站长,又参与组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