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组织的形式上看,无论是从组织的结构、组织制度、组织文化等哪个方面考察,中国共产党都完全具备了现代组织学的一切要素。而这个组织生存80多年仍然生机勃勃,逾益彰显出活力;其中蕴含的管理之道,一定是科学的、先进的,研究这些管理之道将对今天的我们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另外,从结果上看,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系统化建设、自我更新、永续经营上,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已经自觉地完成了对自己的组织之道、管理之道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讨,如果我们不把这些管理大义挖掘出来,无论是对党和组织,对整个社会,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让我们回归历史、实现未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尝试构建红色管理的基本框架。
  如果从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应该从何入手呢?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
  “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
  “只将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占去日力。”
  “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者,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比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噎皆闻,则沛乎不可御矣。”
  这是《毛泽东早期文稿》的几段话,在隔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依旧新鲜而明亮。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后来领导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他领导着全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彻底推翻了一个旧世界,开创了一个新世界。
  他的后人们秉承着他的思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功,使中华民族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章 纲领是组织存在的理由(2)
多年以后,我们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我们正面对着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业社会。当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互融合、发生碰撞的时候,这引发我们来讨论一些有关组织管理的问题,我们一直相信:八十多年前建立的那个政党,它才是最好的管理老师。80年的辉煌与成就,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当我们只能在书页里面找到毛泽东的年轻的声音的时候,我们才更好地理解了他的智慧。这个伟大的领导、他所领导的伟大的组织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在当时,到底是怎样发动了中国亿万民众,怎样激发他们前所未有的豪情和干劲、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并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其实,在他的早期文稿里,我们就可以见其端倪。所谓“大本大源”,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这个根本到底是什么呢?
  毛泽东所探究的“大本大源”,后来在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答案。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它足以担此重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础和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许诺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它许诺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许诺了一个这样的理想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于是,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这个理想光芒的照耀下,变得神圣而可敬,变得热情而奋进。如此,“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 笔者一直在想什么才是组织的“大本大源”问题,如何能使我们的组织成为一个有理想的组织?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大本大源”也必然是能“动企业之心”的一种力量和思想,当然也可能是一幅图景。一切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有一个基础,都有其赖以成长的条件。就如同一棵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有阳光、土壤和水分等等。使事物勃勃向上的必然是其内在的生机,而不是它表面上的枝繁叶茂。企业成长的根本力量就来源于企业的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
  从管理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功的组织,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组织,是一个基业长青的组织。任何伟大的成就背后都有着真理的支撑,我们只要找到那个真理,我们就可以在我们自己的事业里面认清自己的道路。
  这个真理是什么呢?
    组织的首要问题:“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并为同盟写下了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纲领——《共产党宣言》,从此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纲领理论。后来,他们在亲身参加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对无产阶级的政党纲领理论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以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以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体现无产阶级意志的,并能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纲领,才能使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发动和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斗争。
  按照共产党宣言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在全世界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历史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完善、最合理、最科学的社会,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一个半世纪以来,那一篇在西欧资本主义大本营横空出世,宣判资本主义制度死刑的《共产党宣言》,以其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锋芒毕露的深刻思想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引导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令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不息。
  它在开头的时候这样写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第一章 纲领是组织存在的理由(3)
面对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想到了什么?二十世纪那场最伟大的革命,它的灵魂就在这里。我们不必在这里对其斩钉截铁的、甚至有些鼓动意味的语言进行分析。我们只需要根据它的开头回头看一下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就会知道它是一篇多么重要的文章。
  19世纪30至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开始在欧洲许多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当时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而其他许多国家也先后进入了产业革命阶段,欧洲已经是资本主义化的欧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加剧,达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在法、英、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运动”之所以最后都归于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没有一个真正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三大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雄辩地说明了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客观上要求产生自己的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斗争实践,克服小资产阶级及各种各样空想社会主义流派对工人运动的不良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深入革命斗争实际,深刻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写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为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同《共产党宣言》一样,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总纲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将来的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将来要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是指关于为什么要实现和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为实现这种思想而进行的实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