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空间-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没买到想要的东西,张太平对种子店的老板印象挺不错。说道:“我也就是种些试试,不会投资太多。多谢老板的指点。”

种子店老板笑着说道:“谢什么,只不过耍了些嘴皮子。”

张太平出了种子店,用手遮着夏天遗留下来刺眼的强光,眉头紧锁着。他也知道网上可以买到种子,可问题是银行根本没账户,没网银,也没有支付宝,怎么在网上购物?看来这条路要腹死胎中了。

正思考着还有什么可以短时间挣钱,旁边一个声音传来。

“大哥是不是想要栽种藏红花?”

张太平转过头,锐利的眼神落在一个平头青年身上。低沉着声音问道:“你怎么知道?”

青年看起来和张太平年纪相仿,留着*平头,戴副眼镜,虽然打扮的干净利落且处在农村,但是看得出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米八的个子在张太平彪悍的气息面前虽没有腿发软之类的现象出现,但在张太平宛如巨熊的身体面前心里发憷。连忙解释道。

“大哥别误会,别误会,我就在种子店前卖树苗。”说着指了指北边紧挨种子店门口的树苗摊。“刚才无事听你和种子店老板说需要藏红花根植,恰巧我这儿又有,所以来问问。”

张太平放松身体,赔了声罪。才问道:“在哪里?能让我看看吗?”

青年说道:“这会儿这里没有,我的树园就在西边的原上,如果你不急,咱们可以去园里挖取,不远,二十分钟就到。”

“行!”张太平毫不犹豫回答道。

于是青年对旁边的一位也卖树苗的中年道:“王叔,帮我照看会儿摊子,一会儿就回来。”

王叔爽快地答道:“你去吧,摊子我帮你看着。”

青年骑上三轮摩托车,载着张太平往原上去了。

途中,张太平了解到,青年名叫杨万里,家住在离引镇不远的大兆村。杨万里也是农业大学毕业,算是半个校友了。在校学习的是栽培与树木管理类型的专业。四年本科毕业后,不想再去读研搞学术研究,并且这种冷门专业的工作不好找,即便找到了,工资待遇和其他热门专业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于是回到家乡,在家里资助的情况下承包了五十亩地,建立起自己的一片林园,将心中早有的一些想法付诸行动。

三轮摩托车在一片葱郁茂盛的林园门前停下。林园四周用带刺的铁丝和水泥杆围起来,两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簇拥着大门。

门前两棵梧桐,却有着非凡的意义。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到一起,凤凰为百鸟之王,乐栖于梧桐之上,可见梧桐地位高贵。

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道梧桐。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雏,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有这样的描写:“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都把梧桐和凤凰联系起来。

所以人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在门前栽种梧桐树不但有梧桐的气势,还有招致贵客临门的美好愿望。

外围移栽过来的大树遮挡了向里的视线,在外只能看到满眼繁盛的枝荫。普一进门,收入眼底的景色与外面截然相反。放眼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错落有致的、高不过一米的树苗。

首先映入眼帘十几二十亩的流苏树苗让张太平稍稍惊讶,不过随即就释然了。流苏树苗虽然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培养,可主家不正好是学习栽培专业的吗,学以致用,想必培养流苏树苗也不会太过困难。

流苏树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作用广泛。

流苏树枝叶繁茂,初夏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花形纤细,秀丽可爱,是优美的园林观赏树木,不论点缀、群植均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适宜植于建筑物四周,或公园中池畔和行道旁。

流苏树还可选取老桩进行盆栽,制作桩景;也可选取老桩,作为嫁接其他树木尤其是金桂的砧木。

现在城市快速发展,道路两旁需要大量景观树,大片郊区也需要绿化树。无论从美观还是功能上讲,流苏树都是首选。

所以这两年培养、种植的人很多,可依然是供不应求。盖因城市绿化的面积再呈几何倍数增长,且流苏种子出芽率很低。能出百分之五十的芽,就算很不错了,更别说栽培护理过程中因技术不成熟或不当而损失的一部分。因此这些年栽种流苏的潮流不断壮大,却没有听说过市场饱和,或者跟风所造成的价格跌落。如果掌握了种子出芽的技术,能将出芽率提高到百分之六七十,那么短短一个月内赚个几百万完全不是幻想。

正文 第012章 林园二

“你也栽种流苏?”

前面领路的杨万里回头诧异的问了句:“大哥也知道流苏?”话一出口方才反应过来知道流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问有小瞧人的意思在里面,忙岔开话题道。 

“大学时闲来无聊,对流苏有段研究,种植也有些心得体会。现在市场上流苏销路畅通,看势头几年内不用担心消减,所以就跟风想赚俩小钱。没有出芽的技术,就只能栽培植株了。虽然周期慢了些,收益少了些,却胜在稳妥。”

对杨万里的话张太平也没太在意,笑着说道:“我之所以知道流苏,是以前在网上听说过那里有个万亩流苏园的计划,也仅限于此。”

杨万里对张太平的话不置可否,不了解能够一眼就认出来?只不过交轻言浅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凡事不可太过认真,即使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说话都会有所保留,更何况貌似仅是第一次交往的人。笑了笑没说什么,领着张太平从流苏园中穿过。

流苏园后面是规划成块、排列整齐的苗圃。一路走来,花样还真不少,大多是高不及腰的幼苗。

房子在中央被一片花圃包围。时下最是菊花、木芙蓉和月季花开艳丽。

即便同为菊花,姿态也各怀千秋。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洁白赛霜雪;黄的璀璨夺目,红的热火迷人,白的素雅端庄,竞相映照,相当迷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独爱菊花的凌霜怒放、冷傲高洁。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

菊花灿烂,木芙蓉也不赖。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何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本应花开在霜降之后,经过现代技术不断改进培新,花期大大提前。小池塘中映出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红姿点缀在清波荡漾的池面,红的让人痴迷,红的让人心醉。

不但花容不输菊花,就连相关传说都胜过菊花。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见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以此,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就在张太平感觉眼睛忙不过来时,身后传来低沉雄厚的狗叫声“汪。。。汪汪。。。”

张太平转过身,一团火红色跳跃而来,倏尔即到跟前。毛发光亮蓬松,嘴粗如狮子,骨架高大,身高能抵张太平大腿中部,没有一米也有八十公分,如牛犊一般壮硕。不细看还真以为一头雄壮的雄狮迎面扑来。

“阿雷,悄着。”杨万里半宠溺半呵斥的声音传来。大狗立即停止吠叫,从张太平腿边像风一样刮过,到了杨万里脚下却如同小孩子撒娇一般,抱着他的双腿,狂摇着如同笤帚的尾巴。

杨万里拍拍大狗的身子,抬起头说道:“这是我养的大狗,叫阿雷。”

张太平上一世就非常喜爱大狗,只是由于身体问题一直无缘领养一只,在网上也浏览过许多世界各地的名狗。身材如此高大的狗本就不多,而特征有如此明显,非藏獒莫属了。

“这是只藏獒吧!”虽带问的口气,却又如此肯定。毫不掩饰眼中的喜爱。

“嗯,这的确是一只纯种藏獒,还是我让朋友专门从藏区带回来的,现在已经一岁半了。”语气中不觉带上些许骄傲。

“的确令人羡慕!”张太平感叹到。

杨万里站起身咧嘴笑道:“呵呵,我的爱好不多,除了花草树木,就剩下养狗了,园子西北角和东南角各拴着一条苏牧,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拴着一条德国黑背。”

张太平看了看站在腿边的藏獒阿雷说道:“你的阿雷看起来凶猛,可我感觉他失之野性。”

“这也是没办法,他的父母都是藏区野生的藏獒,如果在藏区还可以到野外训练。可在这里完全禁锢在小圈子里,接触外界的机会都不多,更别说野性了。”杨万里满脸遗憾地说道。

张太平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也很是喜爱大狗,到时候少不得也会养几条大狗。我家就在秦岭山里面,到时如果有时间,可以把狗们领导秦岭山深里,见识见识。”

杨万里听后喜出望外,说道:“没想到,张大哥也是同道中人,那到时候少不得去唠扰,哈哈”

吱呀一声,门从里面推开。“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随声而来的是一位活泼亮丽的少_妇_。

“你怎么到园里来了?孩子谁看着呢?”杨万里连忙问道。

“咱妈今天休假在家,我就过来看看,怎么?难倒不欢迎?”少_妇_嗔怒笑说道。

“我敢不欢迎吗?”然后回头对张太平说道“呵呵,这是我媳妇,庄婉。”

张太平笑着与对方点点头。

杨万里又回头对庄婉说道:“小婉,今天遇到位故人,张太平张大哥。你给咱弄几个菜,一会儿我和张大哥和几杯。”

说完回头又笑问张太平道:“是不是对故人一词感到不解?”

张太平点点头回答道:“你早就认识我?”

杨万里拉着张太平的袖子说道:“来来来,先进屋喝杯茶再慢慢聊。”

不容分说地拉着疑惑不解的张太平进屋。泡好西湖龙井,两方坐定,这才娓娓道来其中缘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