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策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策划-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的气势,向古老的中国大陆涌来,向改革开放的中国人涌来。有人临渊羡鱼,有人退而结网,更有人三下两下卷起了裤腿“下海”。  曾经以精神产品的丰硕平衡着物质生活的清贫的文化阶层,又一次面临着失落。中国文人,早已走出了“悠然见南山”的年代,笔下舒卷着社会现实的风云,社会现实的风云又掀动着作家的襟怀。而他们对自身的命运却总是无力关怀。面对汹汹的商品大潮,无奈于微微的润笔之水。弃笔而取计算器,弃则不忍心,不弃又不甘心。  能不能无需落身经济之海,也作恣肆汪洋,也聚雄厚富饶?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上部(3)
时代为天下文人呼吁第三种生存方式:以墨作“海”,以笔迎潮!  “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应运而生。  建立起一个市场,一个公平地体现出知识分子价值的市场,让文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富起来,让智慧仗着文人的经济腰杆,流通起来。  攥住了经济的杠杆,就能提升起文化和文化人的命运;攥住了知识产权的杠杆,就能提升起优秀文稿的地位和价值。  文稿竞价也许惊世骇俗,其实顺理成章。在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时代,我们不能让已有的金子淹没于沙砾之中。  优胜劣汰,去芜存精。“优秀文稿公开竞价”,催生着“顶而尖”的作品,也遏制着滥竽充数。精神产品的“大河”,在社会效益和价值规律的航道上波澜壮阔。  竞价会上的第一声槌响,将声透五千年,响动千万里,文人“言义不言利”的藩篱,被一槌洞开。  这第一声槌响,让文人能够伏身潜心于格子,又能从格子上浩浩然站起来。  这第一声槌响,便是一篇走向人类文明辉煌的财富宣言。  文章千古事,得失万人知。  与其临风唱晚,何如与海共潮!  现在再读这篇文章,依旧让人情怀激荡、豪气勃发。可以想象王星与邓康延、王京生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畅快和惬意呀。  要知道,当时所谓的“章程”还没有出笼,王星迫不及待地推出这篇宣言,无疑是想事先把这个观念向世人昭示。  不是王星迫不及待,而是文人和文化市场迫不及待了。  顺势而为,正是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的策划优势。是这个沸腾的时代给了王星一个巨大的灵感。他没有理由不融入这个时代。  第一节:搭建一个舞台——启动中国文化市场  冰心出任总顾问  王星成了总导演  首次中国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的想法刚一确认,王星便开始搭建“舞台”。  这个舞台的基础是中国的一批顶尖作家和文人,只有他们的热情介入和参与,才有可能将这个活动导入一个具备操作性的层面。而只有首先获得这些作家的认可和支持,策划者才有可能对活动的展开、活动的效应事先作出一个基本的评估,因为作家是这个活动的主角。  从根本上来说,这次活动涉及到两个基本和根本的层面:买方和卖方。策划者首先要确定的是卖方市场和意向。这个问题涉及以下要点:  活动的品位和质素;  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活动的覆盖面和渗透层面;  活动的可行性和急迫性。  以上这些要素只有从中国的作家那里获得确认,而获得作家的确认和支持是活动得以展开的必须条件。  北京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那里盘踞着中国作家的集群。王星首先北上京城。在北京,他拜会了国务院新闻出版署的官员、###出版局的官员,以及中国作协、中国剧协等官员,他要从中国的文化主管机构那里获得对活动的认可和支持,这点至关重要,因为文稿竞价是一个有点敏感的、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  在北京期间,王星同时拜会了文坛泰斗冰心老人,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著名诗人艾青,他们对这个活动均表示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这坚定了王星的信心。  紧接着,他广泛接触和拜会北京的其他作家:张洁、白桦、丛维熙、刘星、刘心武、李国文、张抗抗、权延赤、莫言、梁晓声、霍达、王朝柱等,以及文艺评论家、学者和出版界人士:陈荒煤、冯牧、雷达、马也、缪俊杰、张树相等,所到之处,作家、学者们无不为他的惊人的想法叫绝,他们被王星充满激情的演讲所感染,他们知道,深圳是操作这个活动最理想的地方。  除北京以外,王星又去了南京、上海、杭州,他与江浙作家沙叶新、叶永烈、黄蓓佳、苏童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同样获得了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上部(4)
国内其他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作家,如张贤亮、###才等也都对这个策划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这里应该特别提起刘晓庆,王星曾多次采访她,并发表了一篇充满噱头的专访《戳穿刘晓庆》,使当期的《深圳青年》杂志增发了3万本。他电话给她的时候,刘晓庆正好在北京。她只是简单地听了王星的介绍,便爽快的答应自己将参与这次活动。刘晓庆的参与很重要,她为本次活动带来了预期的新闻效应和热点效应。  王星就中国作家对这个项目的立场做了一次彻底的清仓查库,所接触的作家,几乎没有对这个活动产生微词的,更多的作家认为,如果这个项目获得成功,那等于做了一件对中国文坛功德无量的大事。  创造新的“深圳速度”  各级领导一路绿灯  与此同时,项目的报批手续也在积极地进行。报批,永远是大型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必修课,它使活动具备合法性,如果你想绕过相关的政府机构,策划并实施一个社会活动,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即使你手里拿着重量级官员的手谕,也必须履行这个法定的程序。  以《深圳青年》杂志社的名义向共青团深圳市委、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呈报的《关于举办“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的请示》是这样表述的:  深圳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的地方,敢闯“禁区”是深圳人的特色。但13年来深圳的探索多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还相当薄弱。令人忧虑的是,在全国一片“下海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一大批“文化精英”们也被搅得坐立不安,六神无主了。弃笔从商,极不情愿;继续爬格子,甚至连一个打字小姐的收入都赶不上。贫穷、困惑、无奈,已成为当今中国大多数文人的生活写照。文化市场的发育,急需注射一针强有力的“催化剂”。为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打算在深圳举办一个以当今中国最活跃、最优秀的一批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作家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部分报刊为市场背景的“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该活动旨在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导思想和文艺“二为”、“双百”方针为前提,通过引进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实行优稿优价,公平竞争,使优秀文学作品有可能成为最有价值也最具大众化的消费品。同时通过本次活动的社会“轰动效应”,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和我国文化市场的全面发育。目前,九十高龄的冰心已欣然同意担任本次活动的总顾问……  鉴于此,我们特报上《关于举办“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的请示》,妥否,请批示!  该份于1993年3月17日发出的请示现在看来还相当感性,但它立即被共青团深圳市委书记张绮文(因为团市委是《深圳青年》杂志的主管单位)和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云蔚成在当天迅疾批示,一路绿灯,同意举办本次活动。这也可以看出深圳的效率和深圳速度。  之后,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广慧当即在文艺处处长刘学强转来的报告上批示:此举很有意义,实际上是率先开辟了文稿市场,既发展了市场体系,又使“文人们”大受鼓舞。一定把此事办好,逐步完善。  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林祖基批示:这也是一项改革,此事有助于将文艺作品推向市场。  林祖基的批示饶有趣味,“也是改革”,他把这个活动和经济领域的改革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看的。  深圳市人大主任厉有为批示:组织好,策划好,可一试。  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批示:是一项有意义的实验。  北京及南方之行意义重大,除了冰心老人同意担任活动的总顾问以外,著名作家王蒙、艾青、吴祖光、徐迟、萧乾,以及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王强华、###出版局局长刘国雄、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长郭廷栋、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锲以及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薛德震等应邀担任顾问,担任顾问的还有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圣英。这个顾问构架基本为本次活动搭建了一个质素优良的平台,它使得本次活动具备了全国性意义和行政的保障。   。。

上部(5)
这点对做策划的人来说特别有借鉴意义。王星不是带着尚方宝剑去搭建这个平台的,说到底当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记者,一个没有什么级别的、在深圳随时可以被老板炒鱿鱼的打工者。他之所以能顺利地搭建起这么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他首先为活动搭建了一个优良的理念平台;从中国主管新闻的政府官员,到文坛泰斗巨子,所看重的不是一道行政命令或官员的手谕,而是这个策划所蕴涵的深远的意义和它所能给急需催化的中国文化市场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他们为活动的概念所震撼。政府不能干预市场,但却可以积极地引导市场,或通过市场的无形的手去理性的调节这个市场,那么王星的这个策划正好顺应了文化主管者的需求。  从活动开始酝酿,到深圳市工商局发给活动一纸“经营许可证”,前后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里要提的是这份许可证,它的基本要素是:  名称:’93深圳(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