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的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老病死的密码-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3万人新发大肠癌,而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脂肪饮食。
  让你爱恨相加的脂肪
  我们知道,脂肪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之一,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它与肌肉、骨骼、血液、水分等组织及脑、肝、肾、胰、肠等器官一样,是人体发挥正常功能所必不可少的。成年人体内平均脂肪含量为14%~18%左右,主要分布于腹腔、肌肉间隙、脏器周围和皮下组织。脂肪因为在体内储存和供给热量,故称为人体的燃料库。
  那么为什么说脂肪是人体内的双刃剑呢?我们怎么会对它爱恨相加呢?
  在饮食方面,脂类能够增进食物味道,刺激消化液分泌并促进食欲;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排空时间较长而给人以饱腹感、不易饥饿。此外,脂肪既是热量供给的主要来源,又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等。如果人体的基础脂肪过少会造成营养吸收不良,机体抵抗力削弱,生长迟缓,女性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病等病症,还会引起胃、肝、肾等人体内脏下垂等各种综合症,这都将严重影响人体各种功能的正常发挥。但是,如果我们摄取超过能量所需的脂肪,这些多余的脂肪就会囤积在我们的体内,长期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特别是饱和脂肪将有可能导致超重、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类癌症的发生。
  脂肪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动物脂肪为固体状态,植物脂肪为液体状态。脂肪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甘油三酯,就是由1个分子甘油与3个分子脂肪酸化合而成的中性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分别由碳、氢、氧3种元素合成的。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脂肪的好坏完全由其构成的脂肪酸而定。大概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有害脂肪。
  富含于肉类、肉产品、家禽肉中含有的动物脂肪中,如猪油、奶油、黄油、乳酪等。它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堵塞血管,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有迹象表明,此类脂肪会加速癌细胞生长,建议女性尽量少食用此类饱和脂肪,如实在不可避免,摄入量也要控制在21克以内。
  第二类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健康脂肪。
  富含于橄榄油、梨、花生、花生油等食品中。它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建议女性每日的摄入量为126克。
  第三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利弊兼具的脂肪。
  这类脂肪一方面会产生可转移脂肪(威胁人体健康的脂肪),另一方面,只有当蕴含在其中的各类脂肪达到平衡时,不饱和脂肪酸才会利于健康。例如:富含在各类蔬菜油中的OMEGA6脂肪酸,虽然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但摄入过量会加速癌细胞增长;富含在多脂鱼类、部分蔬菜,特别是菜籽、胡桃、亚麻籽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利于防止心脏病及癌症,尤其有助于妇女妊娠期胚胎的脑细胞发育。以上两种脂肪酸均对女性荷尔蒙激素规律性分泌及控制月经正常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专家建议女性每日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3克。
  第四类是反式脂肪,也就是比较危险的脂肪。
  富含于人造油及各种油炸食品中,是由未饱和脂肪经人工加工形成的。尽管许多食品制造商都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少可转移脂肪的产生,但在某些快餐食品进行预热时也会突然出现。因此,一定要先看食品标签。反式脂肪是所有脂肪中对心脏最为有害的一种,并有导致乳腺癌的可能,建议女性尽可能少食用此类脂肪。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双刃剑脂肪(2)
小知识:
  按总能量计,儿童脂肪供给量约占每日总能量的35%,成人以不超过25%为宜。
  脂肪一般有6大作用:
  1 供给热能;2 构成身体组织;
  3 供给必需脂肪酸;4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 维持体温,保护脏器;6 提高膳食感观性状。
  ω6脂防酸引发骨质疏松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个研究小组的人员就脂肪是否对骨质有影响做了一个动物实验:他们连续7个月给老鼠喂高脂肪的食物。
  结果发现:这些老鼠后腿的腿骨减轻了15%,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矿物质从它们的骨头里流失了。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给老鼠吃下高脂肪的食物后,发现随着老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的升高,老鼠身上的骨质生成细胞也随之减少了许多。
  另外,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很多女性在节食18个月以后,体重虽减了不少,但骨密度,也就是体内的骨矿含量也随之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减肥也有坏处吗?
  研究人员解释,人身上适当的脂肪组织能通过生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等,增加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如果减肥致使身体过瘦,那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和肌肉就会变得脆弱,如果不小心摔倒或受到其他伤害时,这类人极易遭骨折危害。
  我们知道,脂肪是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而人吃进去的脂肪有两种基本类型:ω6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各种提炼植物油和肉类中)和ω3脂肪酸(主要来自于鱼肉、各种海产品中)。有科学研究证明:ω3脂肪酸有助于骨质的形成,而ω6脂肪酸将导致骨质丢失。饮食中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的比例为5∶1时骨矿物质含量不变,如果达到10∶1则出现骨质丢失。
  小知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
  ★ 身高缩短、驼背。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 骨折。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
  肥胖都是脂肪惹的祸
  在医学上脂肪又称为脂质,在日常生活中俗称它为“肥肉”或“油脂”。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内脂肪正常含量与体重的百分比,因年龄和性别的差别而有所不同。新生儿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在成年早期(30岁以前),身材细长的男性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而女性则占体重的15%左右。30岁以后,正常男性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5%左右,而女性则可达到22%左右。一般认为,如果总脂肪量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则为肥胖。
  体内脂肪组织根据颜色的不同,又分为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两类,两者在体内的分布、形态和功能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正常情况下,体内保持有一定量的脂肪沉积,可以帮助维持人体体温的稳定,提供机体需要的能量,参与机体的各项代谢活动等。从理论上讲,正常人体脂肪组织所储存的能量在不进食的状态下,可以维持生命40~50天。但如果体内的脂肪沉积量超过一定的幅度,当大量的脂肪都沉积在皮下脂肪层内,人体的体重就会增加,体形也会发生变化,此时肥胖就发生了。
  过多的脂肪给肥胖者带来不少麻烦,诸如行动不便、怕热、影响体形、易产生疲劳、易患心脏病、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要慎重选择对脂肪的摄取,把那些多余的脂肪赶出体外为好。
  小知识:阻止过多摄入脂肪的几个方法
  ★ 选择多样且均衡的食物,摄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减少摄取脂肪含量高及高度精制的甜食。
  ★ 每天定时适量的进食三餐,不可省略任何一餐。
  ★ 不要太晚进食晚餐,临睡前3小时不可进食。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人体内的双刃剑脂肪(3)
★ 每餐所要吃的食物先放入一个盘子里,然后慢慢进食。
  ★ 养成每餐只吃七分饱的习惯,饥饿的时候补充一些低卡路里的点心。
  ★ 少喝热量高的酒精饮料,选择低卡路里的饮料或喝白开水。
  “口福”引发的脂肪肝
  在这个“口福”成灾的时代,我们总是食不厌精,三餐过于丰盛,使许多人营养过剩。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积存于肝脏就变成了脂肪肝。研究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的人,肝脏脂肪沉着占72%,高度沉着占20%。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高达61%以上,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生率则高达80%。
  我们知道,肝脏是脂类的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并不大量贮存脂肪。医学研究认为,当肝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时,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目前,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持续上升,而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不少小胖子也成为了脂肪肝的患者。
  为什么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呢?
  肥胖之所以易得脂肪肝,或说脂肪肝患者肥胖居多,是因为人一旦肥胖,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大大增加,并不断运往肝脏;肥胖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酸蓄积,最终造成中性脂肪在肝内沉积。专家介绍,健康的肝脏可以将脂肪与磷酸、胆碱结合,转变成磷脂,转运到体内其他部位;肝脏功能受损,代谢紊乱,一些原本应转化的物质反倒成了脂肪。
  现在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的脂肪肝患者,虽然这种疾病发病群体大、后果严重,但不少人体检时才意外发现,而且发现后仍掉以轻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都是一些假象造成了脂肪肝患者对此疾病的疏忽。部分脂肪肝患者患病初期胃口特别好,面色红润,有的还又白又胖。此外,脂肪肝病情进展缓慢,往往使人忽视它的后果。
  其实,轻度脂肪肝也是有征兆的,譬如容易疲劳,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恶心、嗳气等。专家建议,脂肪肝应及早治疗,拖延到中、重度脂肪肝时,可出现肝功能不正常和轻度肝硬化,如果患者不及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