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冲击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冲击波-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今,随着次贷风暴愈演愈烈,以及黯淡的美国经济数据,伯南克频频挥舞利率大棒。2008年3月18日,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宣布,再次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75个基点,此举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为激进的降息举措之一。“1?21”股灾当日,伯南克更是破天荒地紧急降息救市。“反通胀斗士”伯南克,在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频繁降息,是将美国经济推入深渊,还是将其从衰退边缘拉回?   

  长脸、秃头,花白络腮胡,伯南克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学者。用词严谨、不事张扬是他的个性。但与其前任格林斯潘相比,他也因过于严谨而被认为是一个缺乏个人魅力的领导人。   

  每逢他演讲、作证,一些媒体记者往往就叹气:他讲得过于直白,清楚不假,但既乏幽默感,也无想象空间,自然难以望格林斯潘含糊其辞的“格式风格”项背。   

  但在敏感的资本市场,坦率有时并不是美德。言辞过于直白的一个糟糕后果,往往会引起市场的恐慌,进而在股市上卷起滔天巨浪。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财政部长保尔森要清楚许多。这位前高盛集团的董事长在最近一系列讲话中,虽然承认美国经济面临困难,增速会下降,但总会话锋一转地强调,美国经济仍富有弹性,经济基本面仍是稳健的,美国不会陷入衰退,最终会渡过难关。   

  坦承不太熟悉资本市场的总统布什,也多次信心满满地宣示,美国经济虽然面临困境,但他仍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从2008年年初布什政府的一系列举动—紧急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法案,紧急约见国会领导人商讨对策;再到美联储最近连连出台紧急救市措施,人们都可以看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衰退并非杞人忧天。   

  美国经济有衰退之虞,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近期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且正外溢至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整体经济走势。   

  首先,房市降温仍在持续。2007年的新房开工量同比下降了25%,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008年1月新房销售量已降至1995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   

  其次,收入减少、消费不振。计入通胀因素,工人平均每周工资12月同比下降了0。9%,为199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财富》杂志的调查显示,48%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已经减少消费开支。美国是一个“消费型”社会,个人消费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不振,美国经济自然更加疲软。   

  但是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则是美国失业率陡然上升,2008年12月美国失业率跃升到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5%,2008年2月就业岗位更减少6。3万个,创过去5年来最大减幅。   

  2008年2月就业数据一公布,坐不住的美国总统布什就紧急召开记者会,在承认美国经济处于困境的同时,也安抚民众,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刺激经济。   

  在房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低失业率几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唯一的心理支撑,而失业率的陡然上升,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现在的伯南克表面果断,其实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并努力在通胀上升和经济衰退的两大风险夹击下小心应对。对于当前高度敏感的市场来说,伯南克一招不慎,其带来的影响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从历史经验上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美国两度经历经济衰退前,失业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主席、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基于失业率的快速上升,美国经济可能将陷入“长期、深度和严重的衰退”。         

※虹※桥※书※吧※BOOK。  

第28节:华尔街冲击波(28)         

  美国前财政部长、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劳伦斯?萨默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持有类似看法,他警告:“衰退一旦发生,其程度之严重很可能导致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局面。”   

  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则说得更加干脆和直接,他认为美国正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关系重大的经济衰退与否的问题上,再诚实的政治家都不可能诚实。深谙此道的格林斯潘,正是因此创造了“格式风格”的言辞,并以此作为安抚市场的有效手段。   

  遗憾的是,一贯表情严肃的伯南克,并不具有这种政治表演天赋。   

  比如,不久前在国会作证时,伯南克用词相当精准,他坦陈,自2007年夏天以来,美国经济状况变得极为不利,房市降温仍在继续,信贷危机日趋严重,就业状况也在恶化。这一系列消极因素使美国民众与企业对消费和投资变得更加谨慎,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放缓。   

  伯南克警告,如果美国住房和劳工市场环境继续恶化,信贷环境继续出现紧缩,美国经济前景将变得更加糟糕。   

  或许,同为犹太人,格林斯潘身上展现的是这个民族的精明、聪慧和应对危机的老练;伯南克更多的是传统、严谨,以及处理危机的从容不迫。当然,能否真正“从容不迫”,尚有待伯南克以行动来回答。   

  但不管是格林斯潘还是伯南克,身为美联储主席,在经济出现重大变动时,其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回想过去20年经历的多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最终仍能恢复生机,白宫的决策固然重要,但更多的人则将功劳归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格老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传奇。   

  与中国央行决策体系不同,美联储主席虽由总统提名,但其具体决策不受政府影响。一般情况下,降息提息等重大决策都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决定,由于该委员会一年召开8次例会,因此美国的降息提息日期基本也都是固定的。   

  但突如其来的次贷危机,也让伯南克见识了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如前所述,伯南克曾在危机来临前信心满满地说,次贷市场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随后次贷危机全面恶化,并使美国经济有衰退之虞,这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也使许多人对其掌控经济的能力感到担忧。   

  当然,哈佛大学毕业的知名经济学家伯南克毕竟也非等闲之辈,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动荡,他迅速采取降息、注资等一系列手段,稳定金融市场,避免美国经济因流动性不足而变得不可收拾。   

  对伯南克来说,可能有苦难言的一点是,次贷危机跟格林斯潘有莫大干系,当然他本人也脱不了干系,因为在其执政之初,也是“萧规曹随”般地遵循格老的政策。   

  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发生后,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实行减息政策,低利率促使美国房市持续繁荣;房价节节上升的同时,房市泡沫也为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该贷款收益高,风险也大。但在房市火爆时,一心向钱看的贷款机构乐此不疲,美国监管机构也把关不严。   

  美国随后进入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共同主导的“加息周期”,高利率促使美国房市急遽降温—2006年年初房市出现“拐点”,并随即急转直下,房市泡沫破裂,进而导致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   

  保尔森多次承认,房市降温和信贷问题拖累了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房市降温仍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   

  道理很简单,房市降温对房价造成压力,房价下降则意味着房屋资产缩水,老百姓荷包干瘪,消费支出自然减少;另外,贷款者资不抵债,让金融机构也背上沉重的负担。   

  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美国房市降温随即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层面,但次贷危机还远未到谷底。因为按照放贷时间推算,很多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拖欠还贷高峰尚未出现。2008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将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欢◇迎访◇问◇  

第29节:华尔街冲击波(29)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损失严重的金融机构惜贷成风,导致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信贷之于经济,犹如血液之于生命。如果个人和企业难以获得信贷,那么,消费和投资就难免受到抑制,并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行。   

  这也是为什么伯南克在降息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将注意力集中在注资方面。这就好比是治病,注资是预防性的药物,可以稳住市场;而降息则是猛药,后遗症大,不可轻易用之。   

  从2007年下半年的经济表现看,美联储总体上稳住了金融市场,但不曾想,这种暂时的稳定不过是更大规模震荡前的平静。   

  跨入2008年,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开局不利,布什虽公布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救市计划,但并未起到立刻安抚市场的作用。全球股市因美国经济衰退恐慌而出现连环暴跌,彻底打乱了伯南克按部就班的救市步骤。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又爆出流动性“显著下降”并有破产之虞,利空消息使华尔街和整个世界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恐慌。最后美联储不得不启动大衰退时的救市程序,最后决定由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美联储则向贝尔斯登大幅注资。   

  从贝尔斯登的股价就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的凶悍。2007年3月14日,每股贝尔斯登股票价格为145。29美元,而根据摩根大通的收购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