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舞蹈者-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靳柯痛苦地断定,这种单手无法自控的抖动,就是舞蹈症的最初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不由自主的动作,还会不断蔓延到双手、四肢、脸和躯干。随之而来,会有摔倒和走路摇摆的现象。他查阅了医学资料,目前有一种精神药物,如Haloperidol,可以缓和舞蹈动作或减少幻觉及突爆情绪,使症状得到暂时控制。但可悲的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改变脑部退化的发生,没有任何治疗可以停止病症的恶化。因此,靳柯确信无疑,一个月前,初夏第一场暴雨到来那一天,他已经接到了这种遗传绝症的通知书,死神已悄悄向他逼近。

其实,靳柯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早在24岁时,他得知自己患有这种遗传疾病基因,他就曾经自杀过。但命不该绝,他没有死掉,被人救活了。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活到病发,病情日趋严重时为止。那时,就毫不犹豫,毅然自杀。

发病之时,他之所以恐惧和痛苦,只是因为舞蹈症本身的残酷*。至于死亡,靳柯早就坦然若之。死有什么可怕呢?正如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说的,死亡是人们终极不可逾越的存在本质,只不过是组成一身皮囊的分子元素快要回归于自然。“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是啊,所有人最终结局都一样,都要回归自然,化为灰烬,只不过,有个先后罢了。自己已经努力了,奋斗了,这一生没有白活。正如奥勒留说的,“我很高贵,我可以体面、庄严地退场,因为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新来者腾出了地方。”苏格拉底也说过,“男子汉应该平静地死去”。是啊,怕什么呢,犹豫什么呢?靳柯早就准备好了,当时机一到,他就会主动去会见死神,会笑着迎上前去,和死神平静握手。

但靳柯也提醒自己,病情刚出现,还只是间隙*的发作,还没有到真正会见死神的时候。病情发展到走路摇摆、完全失控的阶段,应该还有一段时间。既然这样,他就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不能无所事事,等候死亡。他还有几件事情要了结,办好这几件事,无非是给自己一生做个彻底的交代,否则会于心不安,死不瞑目。所以,在会见死神之前,他必须快马加鞭,尽快妥善安排,处理好这几件大事。

早在初次病发后的那几天,靳柯就对要加紧办理的事情认真梳理,列出了清单。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凡是要办理的大事,都要制定周全的计划,再一步步去落实。这次,他把在会见死神之前要完成的事,共列出6项,命名为“终极任务”。

可是,就在这些天,他全力以赴,在一步步实施这些“终极任务”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这突如其来的电话,让靳柯措手不及、哭笑不得。他搁下电话,跌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只觉得四肢一阵发麻,头晕目眩,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

“起点”的***与过

“起点”的***与过

(按:本文发在盛大文学文化发展官方论坛)

一是晒出一串数字,说说“起点”的**。

今年5月5日,《中华读书报》一文提到,根据去年7月23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起点中文网目前拥有注册用户2000余万人,日访问量逼近3亿。起点中文网和盛大文学拥有的另两家网站晋江原创网、红袖添香,占据了中国网络文学份额的80以上。

《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3日有文报道,起点中文网在国内原创文学网站中,是在线收费阅读运营状况最好的一家网站。起点中文网每天文字更新量可达3400万字,每秒钟有3条评论,每天有200多万的付费用户,超过800万独立用户的访问,每月向写手发放稿费已达200多万元,每年产生十余位年收入过百万的写手、百余位年收入过十万的网络作家、数千位年收入过万的作家。目前,起点已经有全约作者4000多个,全部作者大概19万。

这些数字,都是媒体报道的,不知是否属实?如果没有水份,短短的十年时间,“起点”的发展确实**,在互联网疆场上,完全可以傲视群雄、名垂史册。

二是说说“起点”的几大功绩。

起点中文网为什么这么火、这么牛?主要是它最早创造了一种商业运营模式,采取了向签约作者付稿酬、向VIP读者收阅读费的方法,解决了所有网站都必须面临的生计问题。在起点网,一般签约作品前面20万字左右是免费阅读章节,后面的VIP章节,普通VIP付费会员按每千字3分钱付费,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和回复量时就可以升级为VIP高级会员,享受每千字2分的优惠。在阅读费利润分成上,网站和作者各取一半。起点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造就了一批财富渐长的网络作家。

正是文学梦和掘金梦,吸引了众多写手进入“起点”,也吸引了我涉足其中。无论你水平高低,只要心中有梦,都可以在起点平台起飞。“起点”让多少年轻人远离颓废,树立理想,奋发图强;也让一批中老年人找到了一种宣泄情感、娱乐人生的方式。所以,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方面,“起点”也是功不可没。

“起点”还通过计算作品的点击量、推荐量、收藏量,创造了一种阅读的神话。名列前榜的作品,点击量可高达数百万、千万、亿。这么高的阅读量,已让传统作家和评论家惊叹不已,甚至掀起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到底谁是“主流”的争论。有人断言,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文学主流化将是一种趋势,传统文学可能渐渐成为“边缘”。正是这个观点,使我坚定选择了“落网”。

另外,“起点”还把中国的玄幻、奇幻、仙侠小说推入了巅峰,让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还让网络游戏运营商把网络小说奉为新宠,改编为游戏。

“起点”的丰功伟绩,当然不止我提及的这几点。

三是说说“起点”的原罪,我对“起点”的几点期待。

点击量好比高考分数,成就了一些人,也害苦了不少人。在“起点”(当然其他网站同样如此),作品的点击量就是硬道理,判断作品的高低,往往就看点击量、推荐量、收藏量。为了冲榜,大家都四处拉票,甚至有人花钱造势、买票,买专用软件来刷票(这只是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可信)。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拉票无罪,吆喝有理!”毕竟咱是新人(不管你年龄大小),写得再好,别人也不知道,很难有人来点击。虽然有“新人榜”、“三江推荐”,但僧多粥少,难得中奖,要提高点击量,不能靠“救世主”,只能靠自己。其实为了提高点击量,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想想实在不值,还不如认真琢磨作品,在写作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或许有朝一日能吸引到读者。

正因为考虑点击量,不少作品起了个不伦不类的书名,我的作品原来叫《舞蹈者》,可是听了别人的话,为了吸引人,硬加了几个字,叫《舞蹈者的生死之恋》http://qidian。cn/BookReader/1270995。aspx其实是写人生、精神、灵魂的,却成了世俗情爱,弄得不伦不类,改也无法改,懊悔不已。在“起点”,还有不少书名犯了同样毛病,俗之又俗,文不对题。

另外,“起点”规定,一般完稿低于50万的文字,没有上榜资格,对上架作品也有苛刻的更新时间和文字量的要求,说是对VIP读者负责,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实际结果是,逼得不少作品粗制滥造。文学作品不是瓦匠砌墙,不能一味码字,一天更新数千甚至上万字,这怎么能出精品呢?君不见多少VIP作品,为了商业利益,成了老婆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而且错别字、病句连天。网络文学被喻为“快餐文学”,档次不高,浅尝即止,难以咀嚼,没有回味。在文学史上,真正能长期站得住脚的优秀的网络作品,恐怕少之又少。我真诚期待“起点”能有些法子,改变这种局面,使我们品味到一些真正的精品大餐。

另外,也许是“起点”太牛了,这儿的大编们或是太忙,应接不暇,或是眼界太高,对新人的新作品爱理不理。咱们的作品到底有何毛病,如何提高,从没人来具体指导。倒是别的文学网站编辑主动联系,对提问耐心解释,细看作品,提出一些修改意见,顺便挖挖墙脚,拉人入伙,让人砰然动心。我不知道,“起点”的老总们知不知道这种情况?该不该有一种危机感?对满怀热情投奔“起点”的新作者,该不该有一些扶持和培育措施?否则,怎么能够担得起“网络作家摇篮”、中国最出色文学网站的盛名?

第2章 她是个孤寂的女人

第2章 她是个孤寂的女人

打电话来的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沈娅斌。她在电话里说的话,让靳柯魂不守舍,坐立不安。是啊,8个月来,这个迷恋靳柯、对他紧追不舍的女人,现在真的让他头痛,给他带来了一个天**烦。

8个多月来,靳柯一直在谨慎处理与她的关系。沈娅斌绝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特殊*,不仅仅因为她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对省内干部的任免,操有一定权力,更关键的是,她父亲是北京中南海的领导,在当今中国政坛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因此,在省委和省政府大院,没人能把沈娅斌不放在眼里,就连省委**孙长海见到她,也要礼让三分。靳柯作为省委组织部直管干部,当然更不能忽视沈娅斌,不能简单处理与她的关系。

据沈娅斌自己所说,一年多前,由于*格不合等原因,沈娅斌和在外交部工作的丈夫离了婚。丈夫离婚后,辞职赴德国定居,带走了唯一的儿子。沈娅斌离婚之后,感到孤寂至极,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男人,但找来找去,不知怎么就看上了省地税局局长靳柯。那天下午,她主动打来电话,约他一起共进晚餐。

靳柯开始并不知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