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舞蹈者-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你地母亲属虎。”

婷婷说:“不错,我的母亲属虎。”

妙音说:“这就对了,虎女正是指你。你将来高贵富有、福泽尤人,人缘很好。可惜啊,和你牵手的夫君可能不太如意,长相有些丑。不过男人丑点没关系,只要有德有才就行。另外,‘牵手’的意思很丰富,有爱的意思,也有邀你舞蹈的意思。你的那位可能爱跳舞,当然也非常爱你。所以,从下解语来看,只要你把握机会,将来命运不错。”

婷婷一听,又是一阵大惊。凤舞夺冠,莫非是指舞蹈大赛。这个爱跳舞的小丑,莫非是指霍迈可?天哪,这抽签还真能算命,和自己的情况对得上,要不是自己亲身所遇,打死也不相信。这“九华第一签”果真灵奇,名不虚传。

第60章 轩然大*

第60章轩然大*

靳柯失踪已两天了。

在省地税局,没人知道局长靳柯去了哪里,只知他请了几天病假,在省立医院住院,但不到24小时,就离开了病房,突然消失了。不在局里,不在家里,手机关机,没有人能联系到他,仿佛一下子就溶解了、蒸发了。

因为局的事,副局长方超群要找靳柯,打了一整天电话,都联系不上他。方超群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把情况汇报给小舅武正龙。武副**立刻打电话,把省纪委**房士凯叫到办公室,要求尽快查到靳柯下落,防止他外逃。

房士凯一听靳柯消失了,大吃一惊,脸色突变。因为靳柯是省纪委内控对象,涉及受贿案,还有杀人嫌疑,对他“双规”的文件早已经拟好,只等孙**回国批示,立刻执行。可是,如果靳柯逃跑,尤其是逃出国外,案件难结不说,就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那自己就麻烦大了,难逃失职的责任追究。房士凯十分后悔,没有早些布控,派人24小时紧盯,让靳柯有机会潜逃,脱离了自己的视线。

房士凯想到问题的严重*,诚惶诚恐地说:“武**,我们立刻和公安部门联系,一定要采取措施,追查到靳柯的下落,把他严控起来。有什么情况,我会及时向你汇报。”

回到办公室,房士凯立刻召集有关人员开会。通报了靳柯消失情况和武副**的指示,对工作做了部署,尤其要立刻查找他地行踪,防止靳柯从航空、码头等出境口岸出逃。

房士凯还和公安厅取得联系,要求公安部门抽出警力,协助查找靳柯去向。王厅长放下电话后,立刻把任务布置到市公安局。有关公安干警接到任务。也分别迅速行动起来。

老苏在省纪委是老同志了,工作十分认真。她的工作任务很单调。就是每天拆看各地寄来的举报信件。由于工作*质的缘故,她知道的秘密比谁都多。靳柯被举报的事,也是她第一个知道,对举报内容也看得一清二楚。上次,老苏还把信息悄悄透露给沈娅斌,结果她耐不住*子,到省纪委大闹了一场。对武**拍桌子,差一点闹出事情来。

老苏结婚很迟,30多岁才生儿子,所以儿子去年刚从大学毕业。老苏儿子叫曹喜乐,是读中文专业的。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如今,大学生们都说,现在蜀道不难了。而是“找工作难,难于上青天”。不错,老苏为儿子工作地事,花了老大的功夫,送礼托人找关系,好不容易为他联系到《东州商报》报社。这是个小报社。报纸发行量不大,经济效益也不太好,却还吃香地很。要招两名工作人员,却有上百人来应聘。老苏儿子虽然最终被聘用了,但仅仅是个合同工。

曹喜乐是学中文的。他志向很大,一直想创作大部头小说。但他也知道,毕业了,必须要先找个好一点工作,饭碗是个现实问题,必须有了饭吃。才能谈得上事业的发展。对《东州商报》的工作。他内心很不满意,但也没办法。大报社不要他。只好在小报社凑合着干。好在报社领导对他很器重,很快让他承担重任,负责参与社会新闻版的报道。因此,他整天忙忙碌碌的,颇有事业感。曹喜乐工作压力很大,倒不是工作能力不行,而是发愁有价值的新闻太少。报社设有热线电话,但电话报来地新闻线索,不是打家劫舍,就是坑蒙诈骗,或是打架斗殴。现在看来,这些每天都要发生的事,只能算是鸡毛蒜皮。采访报道这样的事情,开始还新鲜,时间一长,连他自己都觉得无聊透顶。

这天晚上,老苏一家子在一起吃饭。无意中,老苏说了靳柯的事,说这位省地税局局长,是全国及省级劳模,两次获得全省廉政标兵称号。没想到,却被举报受贿100多万,还养了个女大学生**,被人摄了视频镜头,可见也是个大贪官。最近,省纪委正准备对他“双轨”,他却忽然消失了,也许带着**跑到国外去了。

听到老妈透露的这条信息,曹喜乐忽然放下筷子,屏住呼吸,紧张得两眼发直。他立刻敏感地想到,这绝对是个轰动*的社会新闻。这个贪官和一般的贪官不一样,有这么多的红帽子,很有典型特征。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快速反应,揭露这件事。稿件写好了,发表得快,引起轰动效应,或许就能获得全国新闻大奖,至少也能拿到省级新闻奖。这样,自己一下子就可以成名了。有了成就,成了名,就不愁那些大报社不聘用自己了。

想到这,曹喜乐心跳血涌,饭也吃不下了,立刻放下碗筷,拿来纸笔,让老妈把情况再仔细说一遍。他一边听老妈说,一边做了详细记录。之后,他马上又上网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整理了一个报道地思路。第二天上午,在老**帮助下,曹喜乐又收集到许多细节材料,不但找到省地税局,还找到省艺术大学,采访到不少人。他发现一个重大情况,和靳柯同时消失的,还有他的所谓干女儿潘立婷。而有摄像视频证实,他俩关系十分暧昧,潘立婷很可能就是靳柯的**。曹喜乐掌握了这些资料,十分亢奋,中午也不休息,把稿件一气就赶了出来。

曹喜乐对自己的努力很满意。他写地报道文章,标题是:《政治明星陨落 涉嫌贪官潜逃》。写到省某局局长有数顶红帽:国家劳模、省劳模、省廉政标兵、省**代表、省政协委员等等,可是却被知情人举报。涉嫌收受贿赂100万元以上。为了不影响某局正常的工作秩序,省纪委对该被举报人展开秘密调查,经过梳理,侦查人员发现了被举报人地犯罪迹象,并对涉嫌行贿的某建筑公司老板童某进行了侦讯。几天后,童某却在一酒店厕所离奇被杀。被举报人又涉嫌杀人案。被举报人有个干女儿,是某大学在读研究生。与被举报人住在一起,名为干女儿。实疑为苟合**。有人曾拍摄到两人亲热的视频,把情况举报到省纪委。就在省纪委对犯罪嫌疑人“双规”前夕,他却借故有病,住进医院。没想到,住院不到20小时,他就和情人一起消失。据有关人士推测,两人极有可能逃亡境外。在犯罪嫌疑人消失后。公安部门已经发出内部通缉令,追寻该犯罪嫌疑人下落。文章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还对当前中国高官养情人、认干女儿等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抨击。

曹喜乐异常兴奋,他调动在校所学的各种写作手法,把文章写得扑朔迷离、悬念四起,可读*极强。曹喜乐把文章交给报社领导,胡主编一看,喜形于色。连声叫好。虽说案件还未最后定案,但曹喜乐老妈在省纪委,有内部消息,被举报人犯罪证据已初步掌握。何况整篇文章都没有提到任何人名、单位名。对当事人的定*,用词也比较含糊。就是与事实有些不符,也不存在对谁侵权、诬陷之事。不怕人家告状。再说,现在的世道颠倒了,往往越告越出名,报社也不怕打官司。所以胡主编根本不用担心,他大胆决定,抢发这篇新闻。于是,他立刻伏案,对文章做了进一步修改润色,之后把文章交给编辑,安排在主要版面。连夜制版印刷。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曹喜乐地这篇报道一发表。在整个省城,立刻引起了不小地轰动。这一期地《东州商报》送上街头报摊。很快就销售一空。胡主编得到消息,马上打电话给印刷厂,更换所有广告内容,立刻又加印了3万份。

曹喜乐一见自己的文章引起了轰动,心里别提多得意。他一不做,二不休,又把这篇报道改头换面,悄悄贴到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很快就以多种面貌,从各种渠道转载出去,出现在各大论坛和门户网站。文章标题也不断翻新,如《****出新招,多了陪床“干女儿”》、《阳光下充“春蚕”,风高夜当“硕鼠”》、《 荧屏上地“苦行僧”,红楼里的“极乐佛”》。

许多网民看了报道,义愤填膺,纷纷发贴、跟帖,骂贪官丧心病狂,骂**不知廉耻,骂制度缺乏防范。强烈要求政府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全力追捕贪官。尤其对外逃贪官,政府要态度强硬,积极引渡回国,强力惩治,绝不能手软。

还有一些好事网民发出号召,对贪官进行人肉搜索。很快,就得到贪官靳柯和**潘立婷的姓名,连他们工作单位或在读学校、身份证号码等等都统统公布出来。本来没姓没名的报道,很快就变成了有名有姓、有根有据的报道了。

早上,沈娅斌到了办公室,在第一时间看到《东州商报》地报道。虽然报纸上没一处出现“靳柯”二字,但一看内容,百分之百肯定,不会是别人,写的就是靳柯。沈娅斌越读越气,这报社,简直太不负责任。靳柯被举报的事,根本没有定案,就在报纸上披露,闹得人家身败名裂,这主编也太胆大了!

几天前,沈娅斌去过靳柯办公室。靳柯确切告诉她,让她不要担心,他受贿的事是子无虚有。她十分相信靳柯,确信他没有问题。至于靳柯有大学生**一事,也一定是胡说八道。沈娅斌听靳柯说过潘立婷,知道她就是靳柯的干女儿。沈娅斌最清楚,靳柯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在女人面前,胆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