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道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广义道德-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失去了水的本来摸样。

  同理如果一个学生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是努力学习并学到了知识,增加了智慧,那么他就是尽了责、用了功、归了位,则学生的模样自成。

  如果一个老师即使站在讲台的位置上,但他教不好书、育不好人、没有尽其责,这样在其位也无老师模样,即使在其位也不在其位。

  如果一个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都能知耻,都不失尊严、气节,都不失仁爱,那么他就是归了人位,得其人样。

  如果是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不论是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只要能相互关心,互相爱护,那么他们就是尽了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之职责,归了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之位,则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的模样自成。如果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漠不关心,互不帮助,离心离德、同床异梦,那么他们就是未尽职、未归位,那么他们就失去了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之模样。虽然名义上是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但他们又不像父母样,不像儿女样,不像丈夫样,不像妻子样,不像朋友样。

  如果一个商人交易失公平,欺行霸市,即使在商人的位置上也无商人样,即使在其位也不在其位。

  如果一个人民公仆,不为民办实事,不为民解忧解困,反而压迫、剥削人民,那些为官者,执法者,百姓的疾苦不管,百姓的声音不听,虽在其位也不在其位。滥用公权,营私舞弊,那么他就是没尽公仆职,没归公仆位,那他就不像个公仆样。所以大家只要归其位,司其职,发挥其功能就能回归到原来的摸样,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则道可自正。

  归其位不是指空间坐标上的位置,而是指职府所在。只要尽力、尽量的施展其职责,发挥其功用,虽不在其位也在其位,如果不尽自己的职责,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虽在其位也不在其位。。因为职责与职位一体,职责与职位同行。在哪里行职责、职位就跟着到了哪里,水润泽森林,它的职位就到了森林,水灌溉农田,它的职位就到了农田,水到了井里、缸里、锅里,它的职位就跟着到了井里、缸里、锅里;水到了人的口里、胃里、肠里、血液里、水的职位也就跟着到了口里、胃里、肠里、血液里。

  官在庙堂,他的职位就在庙堂,官在民间,他的职位就到了民间,官在田间地头,他的职位也跟着到了田间地头,在庙堂是为民,在民间是为民,在田间地头也是为民,那么归其位司其职则官样自成。

  大家都不失本来面目,则大家都像样,大家都像样则规则不乱秩序不乱、则道可自正。位置到了哪里,职责就到了哪里,功能就发挥到哪里,位置改变而职责不变,功能不变。这样才能使本来面目不变。

  人是宇宙之精灵、地球之主人,那么,人就应该有主人的样子。地球的主人就是地球的家长;好家长不会自毁其家,自毁其家就不是一家之长的样子。所以人作为地球的家长就应该关心、爱护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使芸芸众生能生生不息、和谐共荣。如今的人类忘记了自己是地球的家长,资源无序开采,环境肆意破坏,战争一天未停,生态被破坏生物链断裂,造成物种大量灭绝使家中成员逐渐减少;核武库可把地球毁灭几百次,这难道不是人类自毁其家么?这又哪像个一家之主的样子。所以如今的人类已离地球主人的摸样越来越远,主人都没有个样子,天下岂有不乱。

  所以万物皆有其样则道自正,万物无其皆样则道自乱。家要有家的样子、国要有国的样子,那么什么才是家样,什么才是国样呢?家一体才是家样,国一体才是国样。因为只有家一体,父母、子女、丈夫、妻子才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家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家才像个家的样子。因为只有国一体,国家才能统一,政令才能畅通,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国家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国家才能像个国家的样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生舞台的演员,都要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如果扮演不好自己应有的角色,那么就不像其样,人生就一定会迷失。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工、农、兵、学、商等各行各业的舞台中都扮演不好应有的角色,又怎能像个演员的模样;如果都无演员之模样,都演不好戏,官无官样、民无民样、男人无男人样、女人无女人样、军人无军人样、商人无商人样、、、、、、那么社会之舞台又岂能不混乱?所以万物都各归其位各施其职,则样可自成、道可自正。所以万物皆有其样则道自正,万物皆无其样则道自乱。。 最好的txt下载网

 2、人之初性本无,遇善向善,遇恶向恶(理解难度★★★)
2、人之初性本无,遇善向善,遇恶向恶(理解难度★★★)

  关于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无定论。持性本善观点的人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也就是说善良之心,是先天带来的。随着后天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改变,如果遇到善的环境,善的品质就会得到发扬,如果遇到恶的环境,则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邪恶侵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持性本恶观点的人认为,人之初其性是邪恶的,随着后天环境的影响逐渐除去掉恶的本性而不断向善的方向自我完善。

  但广义道理论认为,人之处性本无,既没有性善的一面,也没有性恶的一面。没有性善性恶是因为一开始人的善恶是隐性的,呈隐而未发之状态。人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人终归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人的思想也是由物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而生成的信息处理体系。所以从纯物质的角度来讲,可以把刚出生的婴儿看成是一个纯粹的物质团。还没有吃第一口奶、喝第一口水、甚至还没有吸第一口气、简单纯粹而干净;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先天之数,而无后天之数,就像一张未画的白纸,你说干净不干净,既然是干净的、纯粹的、简单的先天纯物质团,何来善与恶呢?

  人性要以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才能判定他是善还是恶,如果是隐性的没有显现出来就无法辨别。一张白纸,只有画出来,才知道这幅画是画的美还是画得丑;一个人只有他做了事才知道他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只有他做了事才知道他是行了恶还是行了善,只有他说了话我们才能知道他说的是恶言还是善语。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画我们就说这张画真好看啊,这张画真难看啊;或者说一个人什么也没干,什么也没有说,我们就说这个人是大善人,这个人是大恶人,那都是没有依据的。所以人只有做了事、说了话我们才能根据他的所作所为给他贴上善的或恶的标签。

  要弄清人的善恶本性,先要知道善恶是怎样由来的。在没有人类出现以前,把范围扩大一点说,在没有生命出现以前,宇宙万物全是由纯粹物质构建起来的不同结构,它们按纯粹的物质世界的规律法则变化着,它们没有感知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善恶之感受,也就没有善恶之分。

  善恶之分是在出现了生命体以后,或者说是在出现了人类以后才有的。由于生命体本身具有感知能力,有了善恶之感受才有了善恶之分辨。人类用人类的语言表达着善恶感受,而动物、植物、微生物们则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表达着它门的善恶感受;各种实验也应证了这一点,比如它们知道疼痛知道冷暖,舒适的时候就散发着芳香,危险来临的时候则散发着恶臭。

  在纯粹的物质世界中没有善恶、美丑、真假、贵贱之分。这体现了天道执中的特性。不可能石头对水说我美你丑,太阳对火星说我善你恶,黄金对白银说我贵你贱,分子对原子说我真你假。所以善恶、美丑、真假、贵贱是有感知的生命体出现后的好恶分辨。之所以有好恶分辨是因为生命体都是趋利的,它们能感知到利不利于自身生存;利于生存和存在的环境它们认为是善、是好、是对,不利于自身生存和存在的环境,它们会认为是恶,是坏,是错。

  所以善恶之分是生命出现以后才有的标准,把范围缩小一点也可以说善恶之分是人类出现以后才有的标准。从小的范围说生命体遵循生命之道,从大的范围说生命体更遵循物之道,并最终遵循物之道,因为每个生命体都是由纯粹物质构成的。理所当然的要遵循物之道,即遵循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法则。

  那么人之初性本无,是不是表示人之初无善恶呢?当然不是,广义道理论认为万物都有其用,万物都有其德。对于纯粹的物质世界来说也可以说有用,有德,也可以说无用,无德,因为它们的上用与下用,上德与下德是等长的,也可以说是中性的。但物终归要被人所用,所以在人类社会每个物就有上用与下用,上德与下德之分了。也就是说是在纯粹的物质世界里物是无性的,而在人类的世界里,物就成了有性的了;这是由物利不利于人使用的性质而决定的。既然物在人的眼中都成了有性的了,有上用、下用、上德、下德之分,那么人在人的眼中也有上用、下用、上德、下德之分、这是由人利不利于人的特性决定的,因此人也就有了善恶、美丑、真假、贵贱之分。

  那么如何来理解人之初性本无呢?一个婴儿才从妈妈的肚子里面生出来,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既没有画好一笔,也没有乱画一笔,人们就一厢情愿的说他是善或者说他是恶;就给他贴上或褒或贬的感*彩标签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佛家、儒家、还是道家都提出人出生之始本无贵贱之分,它体现了天道执中不偏不倚的特性。既然人之初无贵贱之分那么人之初也应无善恶之分,才能体现出天道执中不偏不倚的特性。那么主张人之初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