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丞相世外客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丞相世外客2-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王陨更气愤的是,他发现敌军所用的箭支竟都是己方前几日射出去的。   

  攻城持续了半日,这种短兵相接的攻防战让等待着建功立业的金耀军兴奋不已。到傍晚时分,忽然狂风大起,乌云遮天,眼看这次攻城战就要无功而返。   

  然而,就在王陨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忽觉颈间一凉,还没来得及想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脖子上已喷出一大片血,直直地从城楼一头栽到城下,摔成了一堆烂泥。   

  只见一个青衣男子手握青色长剑立在城头,无视众人惊骇的目光,缓步下来,将城门打开。至此,建业告破,秦洛依旧在城中休整。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⑦   

  万历七六七年十一月二十四   

  杨潜留两万人驻守阳平,自己率剩余的十万余人与胡杨会合,一举夺下了平壤。在阳平的掳掠让杨潜尝到了取之于敌的甜头,于是,金耀大军又在平壤肆虐了一番。   

  万历七六七年十二月中旬   

  杨潜和胡杨十五万大军攻打信阳。信阳百姓亲见金耀军的残忍,于是军民齐心协力誓要保家卫国。一场史上罕见的血战开始了。   

  万历七六八年二月   

  整整持续了两个月的信阳攻城战终于宣告结束。信阳城外血流成河,哀号满天,信阳守军直战至最后也无一人投降。此战是伊修大陆战争史上难得一见的惨烈之战,金耀十五万大军到最后只剩下八万,而信阳六万守军全军覆没。杨潜惊怒之下下令屠城,这一次谁也阻止不了他。   

  万历七六八年二月初八   

  濮城、建业、阳平、平壤、信阳五座城池皆被攻破,风吟王卓胜朝一气之下病倒,太医诊断说活不过三日。一时之间,风吟朝廷乱成一片,大臣宫娥均人心惶惶。三日后,风吟王去世。太子卓清在内忧外患之际继位。   

  万历七六八年二月二十   

  杨潜率领剩下的八万疲兵转攻琢郡。琢郡物产丰饶,人民富庶,却不是一个坚固的城池。琢郡太守孟棋在向紫都多次求救无效后,眼看修罗大军马上要攻来,不得已竟派使者去向秦洛大军求和,并让其承诺保护城中百姓。   

  秦洛微笑答应,对孟棋礼待有加,并迅速派兵占领琢郡各个关隘,命人降下风吟旗帜,改挂金耀龙虎图。杨潜见后怒不可遏,在城下破口大骂秦洛忘恩负义,逆上叛乱。   

  秦洛却只是含笑以对:〃小侯爷此言差矣。其一,秦某并未受过侯爷之恩,又何来忘恩之说;其二,秦某与侯爷同受皇上之恩,委以重任,攻打风吟。秦某自认一路兢兢业业,并无有损金耀国体之举,逆上叛乱这等罪名,秦某实不敢担待。倒是小侯爷一路来放任军士烧杀抢掠,滥杀无辜。我金耀当今圣上以仁义谦厚著称,听到侯爷所作所为,不知是何感想?〃   

  秦洛一番话直骂得城楼上士兵百姓尽皆拍手称快,杨潜脸色一阵青白,愤愤离去,暗中让人向杨毅密奏说,秦洛故意让其消耗兵力,而自己则隔岸观火,收取利益,怕是要拥兵自重。   

  杨毅信以为真,数日后金耀国五万援军又到,且有圣旨命秦洛派三万大军支援杨潜,务要取下重镇涡阳。   

  万历七六八年三月   

  秦洛应金耀帝杨毅之命将凌楚及其手下三万兵士拨给杨潜,自己转而攻打上庸,数日城破,秦洛不慌不忙,依旧在上庸休养近月。杨潜得了秦洛手下三万大军,才又趾高气扬起来,率领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攻打离紫都极近的涡阳城。   

  万历七六八年四月   

  杨潜开始攻打涡阳城。就在此时,新登基为王的夏德帝卓清下了一个让所有大臣目瞪口呆、争论纷纷的皇命。卓清封其未婚妻、宰相木成英之女木双双为荆红元帅,领两万大军支援涡阳守城大将莫离。   

  那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金耀浩浩荡荡十六万精锐之师竟会全军覆没于八万涡阳守军之下,确切地说,是覆没于荆红元帅木双双的计谋之下。那时,恐怕更没有人会想到,是这一场战役成就了木双双巾帼不让须眉之名,也是这场战役让风吟国真正成为了历史,成为了过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是发生在秦洛和木双双这两个绝世红颜名将,真正对决的时候。   

  而此时此刻,身在琢郡的秦洛遥望翠绿锦旗飘扬的涡阳城,却只是静静地注目万里晴空,轻声道:〃终于到这一天了,子默,你看见了吗?〃   

  注:①出自《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重要领域和根本问题,是不可以不认真研究的。   

  ②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意思是:大凡用兵作战,一般的规律是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良马万匹,集结军队十万,还要千里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经费,招待使节宾客的开支,维修作战器材的消耗,车辆兵甲的保养补充,每天都要耗费数目巨大的资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动用如此庞大的军队作战,就需要力争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就会使战斗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将会使国家财力难以为继。   

  ③出自《三十六计·反间计》,意思是: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   

  ④出自《孙子兵法·用间篇》,意思是:不是睿智聪明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精细算计的人不能获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没有什么地方是不可以使用间谍的。   

  ⑤出自《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战争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从而探索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   

  ⑥出自《三十六计·瞒天过海》,意思是:防备周密,那么意志就会懈怠下来;平常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秘密蕴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是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极为公开的事情里往往隐藏着极其隐秘的计谋。   

  ⑦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衡量战争取胜的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地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了;能使敌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了;能使敌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使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了;能使敌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不用武力进攻就能使敌人降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欢◇迎◇访◇问◇BOOK。◇  

第15节:第1章物是人非(1)         

  第1章物是人非   

  咫尺天涯也好,患难与共也好,生死别离也好,他都会安静地陪我走到生命的尽头。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当年大漠孤烟直,总是当时患难处,生死不离。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风吟的五月清风阵阵,上庸临海,所以扑面而来的暖风总带有几分湿气。   

  我身着一袭和战场极不相称的朴素蓝衫,静静立在窗前。窗外上演着我刚刚占领的敌国小城上庸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悲喜起伏,或许真的是百姓没有什么鲜明的效忠思想,何人能给他们安逸的生活,他们就愿奉谁为尊。或许,我真的算是一个很优待敌国子民的主帅,美名远扬,所以才让他们如此放心。   

  晶莹剔透的玉箫就插在腰间,我随手将它取了下来。玉箫是乳白色的,些微透明,掺杂着细细的匀称如花纹般的红丝,一看就是个价值连城的宝物。   

  我现在虽然也算得上是个权倾朝野的富翁,可还不至于花钱去买这样的奢侈品。这管名为〃银红羊脂〃的玉箫,是天下第一首富送给我答谢救命之恩的礼物,自然不是寒碜之物。   

  晶莹修长的十指执起玉箫,我有些惊叹于自己这双手的完美,若是放在现代,那绝对是天生的钢琴家。白皙的手衬着银白的玉,也不知是谁衬托了谁,谁夺了谁的光彩。   

  唇贴上小小的吹孔,温凉的气息就透过唇及体而来,我忍不住叹道:果然是好箫。越过上庸城,定定地看着窗外远方的山川,只看了一会儿便觉心旷神怡。   

  终究我还是不敢闭了眼吹奏,倒不是觉得自己附庸风雅陶醉的样子不够好看,而是只怕一闭起眼便会看见平日看不见的,比如那曾在我身后若隐若现手把手教我吹奏的子默。   

  一曲终了,自己都觉得颇为得意,能把王力宏的《落叶归根》吹奏得如泣如诉,意境悠远,不得不说我的箫技已达到了大家水准。   

  正在自我陶醉的时候,一个好听的声音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的沉思:〃临宇,你这一手思考得够久了吧,我可没空陪你耗着。〃   

  我连忙转回身笑道:〃那我们这局作罢如何?〃   

  对面的男子抬起头来,棕色的眼眸似笑非笑地看着我道:〃临宇,你还是乖乖认输吧。〃   

  我对面的男子,如瀑青丝,光可鉴人,只用一根银色锦带松松束住。青丝半遮半掩下的五官俊秀无双,衬着白色锦服,当真可说是仪容秀雅,风姿如仙。可惜的是,此刻他的容颜再俊,也抵消不了我对他的鄙视,果然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