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青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动了我的青春-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剑雄摇头说:“非也,非也,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收句老实话,如果紧紧是摄影水平,协会中的任何一个会员都比你高得多,我这是实话实说,可不是刻意贬低你。他们在加入协会之前就有不少人有摄影经验,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别说副会长,就是普通会员都有难度。不过,你虽然不懂摄影,却懂得管理,很有才能。摄影协会说到底也是一个社团组织,需要日常的管理和发展,不瞒你说,协会里面的成员在这方面的能力薄弱得很,协会就欠缺你这种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是会长你也当之无愧,不过会长已经由舒莹做了,所以只好委屈一下你做个副会长咯。”

  广播站的情形每况愈下,新成员接任播音工作后表现欠佳,而且不时闹出一些学校领导反感厌恶的词语,比如什么情情爱爱之类,有些新播音员在主持点歌节目的时候甚至还把求爱信和表白都一字不漏地播出去,引起轰然大波。广播站的收听率和点歌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烈激增,同时给学校领导的印象也是越来月越差。

  这天下午楚江南去到广播站,发现谢宝冰也在,而且脸色极其难看,他不知道什么事,刚想询问,谢宝冰就冷冰冰地说:“通知高二级的广播员,今晚到团委办公室开会。”说完也不等楚江南回到,径自走了。

  楚江南走进播音室一看,高一级的成员基本上都在,但每个人都是很不开心的样子,他向李巧燕打了个手势,走了出来。

  李巧燕也是闷闷不乐的,楚江南好奇地问:“怎么回事呀,看你们一个两个都是愁眉苦脸的。”

  李巧燕微感意外:“你还不知道啊?广播站被解散了。”

  楚江南大吃一惊:“什么?广播站被解散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谁解散的?为什么要解散?”作为广播站的总编辑,他知道这一届高一级的成员表现很不好,又被解散重组的可能,但怎么也该让他知道啊!

  李巧燕低声说:“今天中午的事情,陆老师在团委办公室宣布的,只有我们高一级的成员参加会议。”

  楚江南“哦”了一声,安慰她说:“我知道了,老师以前和我说过,要调整个别成员。”

  李巧燕说:“还调整呢,大家都知道解散了,老师说得那么清楚,谁会听不到啊!苏施龙他们几个正在生气,说凭什么一句话就不要我们了,以后再也不理广播站的事情了。”

  楚江南苦笑了一下,他知道陆水滔对苏施龙有很大的意见:“先别说其他的,巧燕,你还想不想继续留在广播站?”

  李巧燕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想啊!不想我加入广播站干嘛?我现在都快急死了,这不是明摆着说我们很差吗?”

  楚江南连忙说:“你不要想太多了,要对自己有信心啊。再说了,成员的构成的确有问题,调整一下也好,大浪淘沙,去粗取精嘛!总不会学校以后不要广播站了吧?你去和大家解释一下,叫大家不要伤心,我先走了。”

  坐在教室里,楚江南觉得很失落,毕竟他对广播站有这深厚的感情,而且他认为,高一级的成员被解散说明了他领导不力管理无方,这如何让他高兴得起来?

  会议按时召开,高二级的成员全部到齐,他们也听到一点消息,在窃窃私语展开讨论。

  谢宝冰一言不发铁青着脸色坐在一旁,看到人到齐了就说:“在开会前我先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今天中午,我们广播站高一级的成员即日起被团委责令解散,现在陆老师让我重组广播站,大家有什么意见?”

  楚江南站起来说:“高一级的成员被解散,我认为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这个总编辑没有做好,在这里我向大家检讨。”

  黄剑锋紧跟其后:“说到责任和检讨,我觉得自己作为老一届的播音员,没有带好高一级的新成员,这是我的失职,我也在此向大家道歉。”

  接着陈翰、叶树楚等人也做了同样的讲话,会议变成了自我批评和检讨,人人争先恐后,罕见。

  谢宝冰待大家说完了才说道:“你们都无需自责,要说责任, 最大的莫过于站长,所以我才是第一个需要检讨的人。大家的工作怎么样,自己心里清楚,我在这里说句公道话,你们虽不算很好,但绝对是尽职尽责的。高一级的成员被解散,可以说既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又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不过,校园之声广播站成立以来的5年里,还是第一次出现成员被解散的情况,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今天叫大家来这里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也不是要大家检讨,而是讨论如何处理现在的局面?”

  大家叽叽喳喳地争论了一会,说的内容基本一致:一是先由高二级的老成员复出江湖主持节目,二是尽快开始第二次招聘。

  谢宝冰见大家的意见都一致,自己有没有别的想法,于是说道:“好了,难得今天我们所有的人意见一样,本星期开始,在座的各位老前辈重出江湖,回广播站主持节目,时间和内容保持不变,有没有意见?”

  高二级这批成员退出广播站才一个多月,都很怀念做节目的日子,当下异口同声地喊道:“没意见,全票通过!”

  谢宝冰又说:“但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招聘新成员,这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呢?作家,你是总编辑,先说说看。”

  楚江南朗声说道:“我建议在全校学生中重新全面招聘,这样可以保证成员来源,发掘优秀人才。”见大家都沉默不语就补充说:“大家认为怎么样?”

  叶树楚摇头反对:“我不赞同。我认为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大型。以前招聘的时候,我记得有两百多人报名,应聘表有存底,而且,高一级这批新成员被解散并不是他们全部不行,例如巧燕她们几个就可以留下,所以我们只需要内部推荐一些优秀人选开一个小型的招聘会,补充几名新成员就可以把问题个解决掉。再说了,高一级的成员被解散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没有必要搞得满城风雨人所皆知,毕竟这对广播站的声誉影响不好。”

  叶树楚话音刚落,马上有几个人随声附和。楚江南不由微感不快,当初全校招聘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没有录取权,自己看上的人才一个都不能进,所以招聘一结束,他就料定这批成员不行,果然不幸被他猜中。

  楚江南的用人之道和广播站的其他成员都不一样,其他成员往往只注重播音水平,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音质好的就要不好的就不要。的确,做为一名播音员,音质这关必须过得去,不然谁敢要你播音?砸坏广播站的声誉没什么,影响到同学们的吃饭和休息就不好了,做人要厚道嘛,是不是?动不动就吓人也太没道德了。

  但楚江南却不是这样认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是想着更大地扩张广播站的实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选出几名可用之才。仅仅是音质好,对广播站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楚江南更加渴望挖掘到有魄力善创新的人才。换句话而言,大家都注重怎样去挑精兵,而楚江南则注重于怎样选良将。再多能干的优秀的员工都好,倘若没有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也只是散沙一盘,成不了什么气候,这个道理在企业中尤为突出。

  楚江南从有利于广播站以后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要采用全校公开招聘的方式,一时之间谁也不肯让步,争吵得非常激烈。

  谢宝冰问他:“江南,为什么你一定要坚持全校公开招聘的方式呢?这样的话比较大型,工作量繁重。而且我个人也认为树楚她们说的很有道理,巧燕她们几个可以内定留下,那我们只需再招聘几名就足够,何必为了几个人而兴师动众搞得如此浩大工程?现在广播站被解散的消息只有少数人知道,如果进行全校公开招聘的话,那就真的满校风雨人人皆知,这对我们广播站的声誉的确不好。”

  楚江南仍然不肯退让:“既然要招聘,我们就应该用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处理,为了广播站以后的发展,采取全校公开招聘的方式是个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选出几名堪当重用之才。不然的话,又招了一批才能平庸的人员进来,那和不招聘又有何区别?还不如全部都录用原来的人选。说道工作量,我们也只是忙几天而已,为了广播站的将来,我们满多几天又何妨!至于广播站的声誉问题,隐瞒并不是办法,纸始终包不了火,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广播站的节目做得怎么样,大家有耳共听,这还怕别人讨论吗?有了错误,出了问题,我们要勇敢坦然真诚地去面对,而不应该隐瞒和逃避。我们就是要好好的吸取这个教训,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知耻而后勇,才能把广播站做好。”

  占杰颖马上反驳:“当初全校招聘的时候,只有两百多人交了申请表,那就代表着其他的学生要么能力不行自信不足要么不想参加我们广播站。既然如此,那就算是再次重新进行全校公开招聘,结果还不是只有这两百多人参加?别人不想参加你勉强他有意思吗?”

  楚江南毫不迟疑地回答:“话可不能这样说。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古书尚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怎么能拿以前的旧事物套在现在的工作上呢!我就是一个例子,高一上学期我没有参加广播站的竞聘,可是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不是参加了吗?”

  争吵越来越激烈,但令楚江南伤心的是,这一次大部分成员都不赞同他的意见,说到底并不是大家怕工作麻烦,而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在作怪,极力封锁广播站被解散的消息,这不由让楚江南感到很不爽很恼火。

  最令楚江南出乎意料的是,招聘的事情还没讨论好,广播站的风暴又来了,前任站长张思佩从广州学完美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