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曙夜-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叔收回拿着香烟的手,将香烟塞进嘴里,摸出打火机点燃。

    “是这样啊。”王叔说,“那没事儿了。”

    说完王叔向我和吴林禹招了招手,示意我们往回走。我看了一眼椅子上的那人,他也有些惊讶,可能是在奇怪王叔的突然离去吧。

    我和吴林禹对视了一眼,满怀疑惑的跟王叔走了回去。三轮摩托车上的三人正好奇的看着我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王叔走回去后,右腿一跨,就又坐回了摩托车上。王叔右腿一蹬,车子又发动了起来。

    “走了?”我惊讶道,然后回头看了那人一眼,那人也站起来看向我们这边儿。

    “不走的话,你还想跟他吃个饭吗?”王叔抽了口烟说。

    虽然不是想跟他吃饭,但跟一个陌生的活人聊会儿天,也挺不错的啊。

    “我觉得我们可以借他的车,找到车再走,这摩托挤着太憋屈了。”吴林禹建议道。

    王叔取下嘴里的香烟,想了一会儿。他说:“也行,你俩过去说吧。”

    我对吴林禹挑了挑眉毛,就提着枪快步走了过去。

    “我叫娄厉。”我站在那人面前,伸出手道。

    他看到我伸出的手,没有犹豫,直接就握了上来:“程佳华。”

    我指了指旁边的吴林禹说:“这是我朋友,姓吴。”

    我本想着等吴林禹自己报名字,不料他却直截了当的说:“兄弟,我们想借你的车,你看成不?”

    “借车?”程佳华抹了抹短发说。

    “嗯,你自己来开就行,我们那三轮车太挤。”

    随后吴林禹将我们借车的理由给程佳华解释了一遍。

    “当然没问题啊,来吧。”程佳华爽快的答应道。相由心生,长相粗犷的人,一般都小气不到哪里去。

    吴林禹说了句谢谢,然后就抬步往回走,准备把车里的行李带过来。我笑着对程佳华点点头,也往三轮摩托车走去。程佳华下巴的那撮胡子,梳理得很顺,让我生出一阵想伸手摸一摸的冲动。

    两三分钟后,我们就背上包,转移到了皮卡车里。程佳华发动了汽车,我跟着坐进了副驾驶座里。程佳华将吉他和一个拉杆行李箱搬到货箱,让陈莉姗、段可、周志宏有空间能坐在后排。而王叔和吴林禹,上到了皮卡车的货箱里,说是视野开阔些。

    “好了?”程佳华问我。

    我从反光镜里看到王叔两人都上到了货箱,便说:“好了,走吧。”

    程佳华点点头,将皮卡车开了出去。

    “来吧,帮你们找车,我这车就是前几天才找到的。”程佳华握着方向盘,四处张望道。

    我看向程佳华,他虽然看起来不像是青年,但他这一身倒是有些摇滚青年的范儿。联想到刚才的吉他,程佳华说不定是个音乐工作者呢,我便问他:“大哥,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啊?”

    程佳华将立着的风衣领放了下来,回答说:“你问我的工作?我毕业没多久,就在朋友的酒吧里唱歌,不知道算不算是工作。”

    我这才想起,他这件风衣,《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好像穿过。

    “对了,别叫我大哥,我今年才23,说不定还没你大呢。”程佳华转头继续笑道。
第八十八章 凯旋门
    【笔者还有两门课,考试就结束了,结束后恢复正常更新:…)】

    “啊?你才二十三?”我侧过头,有些不相信的回答道。

    头部侧在座椅上,我轻轻一偏头就看见了后座的三人。段可他们可能是觉得和程佳华不熟,没有接他的话。不过,三人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也不是很相信程佳华只有二十三岁。

    “是呀,二十三,还是虚岁。”程佳华点头笑道,“不过也没啥,我在大学里都习惯了,经常被同学认作老师。”

    “噢。”我打量着他的面部说。这要是高中能认识这么显老的同龄人,完全可以让他换上一套西装,给我去开家长会了。程佳华的嘴唇比平常人要厚不少,甚至是厚过了亚洲人的平均水平。我就猜想着,这人会不会是有外国人的血统,才会面相成熟得有些过了?

    思绪间,程佳华驾驶着的皮卡车,向左拐了一个弯,面前的道路就变得开阔了些。终于有点城市干道的样子了。

    道路两旁都植有一排整齐的行道树。遗憾的是,冬天里的温度和光照让它们的叶子枯萎后掉落了下来,不再是翠绿的枝叶。散满了枯叶的道路,以及尖锐的、没有树叶点缀的树枝,为这座空寂的城市添了一份落寞感。

    “嘿,”程佳华对我道,“刚才你朋友说,你们刚从利川过来?”

    或许他真有外国人的基因,连说话的开头方式都跟那些电影里的黑人一样。我回答说:“是啊,从利川来的。”

    程佳华将车开到了道路的中间,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以此来享受没有人约束的自由感。

    “哪里有人吗?”程佳华瞟了我一眼,继续问道。

    皮卡车沿着路中间的两条分道黄线行驶,没一会儿视野里就出现了一座桥。

    “有,但是不太多,可能跟这里差不多吧。”我回答道。

    “差不多?那岂不是没什么人活下来?”

    “是这样。”

    程佳华有些纳闷,他放慢了车速,皱起浓眉毛道:“不对啊,我从武汉一路过来,见到的都是一副烂摊子,不是有专家说,越往西就越安全吗?”

    “专家?”我有些惊讶与好笑,便坐直了身子问他,“有专家说过这事儿?哪个专家?”

    “我也不知道,”程佳华握着方向盘,耸了耸肩说,“我听朋友讲的。”

    哦,那肯定就是人们惊恐时相互流出的谣言,为了增加谣言的可信性,还故意加上了“专家说的”。这位“专家”也挺牛逼的,搞得国内好多高速路都瘫痪了。

    “这种说法,我也听到过。”我回答说,“不过应该是瞎编的,我们从重庆来,要说西,那里要比利川更西边吧,但还是跟这里一样的情况。”

    那座大桥在视野里变得越来越近,可能桥体离我们只有七八十米的距离了。

    “你们从重庆来?”程佳华有些惊讶。

    “对头。”我故意换了一口川口音回答他说。说着我将安全气囊旁的空调扇叶往下抹了抹,这暖气吹得我有些闷。

    程佳华可能想问我们干嘛往湖北跑,但又觉得才认识不久,不好开口询问。他听到我的川话,点头笑了笑,分析着说:“其实也不能说那是瞎编的,我仔细想过,你看,奥提米特是从美国那边过来的,要传染到中国,肯定得跨过太平洋,太平洋上的风往大陆上吹的话,一定是自东向西,一步一步往内陆传染。到最后,病毒没多少效用的时候,肯定是方向往西、深居内陆的地方最安全。”

    那可不一定,我心说,这地球是圆的,要传染到中国,可以有很多个方向能选择。但是我不想和他争执这套白话理论的真实性,我说:“可能是吧,你大学读地理的?”

    “没,”程佳华摇头说,“高中翻过几次地理教材。”

    “所以你在往西边走?”我问他说。

    “嗯,但是听你说重庆也是这么一副状况,我有些不想去了。”程佳华一头倒在座椅上说。

    我点点头,没有做回答。其实,我也是想去看看的,谁知道更西边的地方,会不会有大批的幸存者呢?

    皮卡车离视野里的大桥越来越近,过不了一分钟,就会驶上桥面了。这时我看到,左边街道的护栏外,出现了一片空地。空地里停着不少车辆,再看招牌,那里是一所驾校。程佳华也发现了驾校的存在,便转头问我:“看你的样子,应该在上大学吧,你会开车不?”

    “嗯,大四。”我有意避开了会不会开车这个问题。

    后座的段可突然调皮的插话道:“他不会开车。”

    五个字传入耳朵里,我恨不得投给段可一百个白眼。在一个同性、同龄的陌生人面前,我感觉自己的能力遭到了奚落,只好强撑着尴尬的微笑望向车外,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哈哈,你跟我一样,”程佳华笑道,“我上大学那会儿,都顾着玩乐队去了,也没去考驾照。但是我运气好,在奥提米特来之前的一个月,拿到了驾照。”

    “我也该去考的。”我撑着脸颊说。

    “不,你运气比我更好,我学车的时候花了半年时间过考试,但是现在,你只要两个小时就能学会开车了,不用过什么考试。”

    听到这,我脖子不由得直了直。是啊,以前经常听到朋友抱怨驾考未过,耽误时间。过驾考,不就是为了拿驾照吗,我现在想学车的话,只需要王叔教我几个步骤就行了,哪里需要去考什么驾照。

    听程佳华这么一说,我竟生出一股优越感,优越以前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学驾照。想到这,我便转过头,如愿以偿的投给段可一个白眼。段可对我吐了吐舌头,然后躲进了陈莉姗的长发里。

    程佳华方向盘一转,任性的将皮卡车又拐进左边的逆行道,驶上桥面。透过玻璃窗,我能看清大桥上的吊索了。程佳华可能是听到段可刚才回答,才想起了后座坐有三个人,他头部转向后去,向周志宏三人问候了几声。

    抬头望去,可以看到拉着吊索的桥塔上,写着几个鲜红色的大字:红旗大桥。

    虽然这座桥的名字取得挺朴素,但桥面上的两座桥塔倒修得挺有意思。两个拉着吊索的桥塔,漆成了水泥的灰白色,修筑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