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墓三分之盗墓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入墓三分之盗墓高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哀息之墙呀。”诖骅郦说完向前方奋力游去。
  “原来你会水呀,害得我拖了你半天。”陈兴全不满地说道。
  “哼,谁让你不听人家的话偷偷跑出来呢,害得人家担心半天。好在你帮我和族人找到了‘哀息之墙’,暂且放你一马。”诖骅郦头也不回说道。
  两人上了岸,浑身湿漉漉的,诖骅郦禁不住打了个喷嚏,陈兴全脱下衣服拧干,披到她身上。诖骅郦脸微微红了起来,躲闪着。
  “什么是‘哀息之墙’呀?”陈兴全问道。
  “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听我的族人曾经说起过,只要能找到‘哀息之墙’,穿过它,就能到达另外一个世界。”诖骅郦呆呆地望着巨大的石墙说。
  “什么世界?”陈兴全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们族人一直在地下漂流,就是为了寻找‘哀息之墙’。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的灵山里。”
  陈兴全明白她所说的灵山就是指刚才他所在的山崖。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说诖骅郦和她的族人是在地下漂流,如果按照诖骅郦的意思,那么究竟是她的族人们在地下不断迁移,还是整座灵山都在漂移呢。
  陈兴全推翻了后一种假设,因为这样太荒谬了。
  突然他想起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这一切是不是和这个漂移的部落有关?
  但是接下来诖骅郦说的话让他觉得眼前的女孩如果脑子没病,就是他有病。
  “其实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诖骅郦幽幽地说道。
  “什么意思?”陈兴全问道。
  “我们的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那个时候,各路诸侯征战,我们的族人饱受战火的煎熬,都很渴望十一诸侯国能够停止内战,过上幸福平和的生活。”诖骅郦说道。
  “十一诸侯国?不是只有战国七雄吗?”陈兴全在棺材铺当伙计的时候喜欢听街头说书人讲古论今,因此也知道一些史事。
  “可能你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有齐、时、冶、楚、韩、赵、魏等国,这也难怪,秦、燕、洛于、单四国因为地处僻疆,所以不为人知。”诖骅郦说道。
  “什么?不是这样的,我听说书的人说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至于你说的那些,听也没听说过,后来秦国灭了六国,一统江山。”最后一句话他是学着说书人的口气,说起来颇为自豪。
  

第四十一章 先人遗事(2)
可惜的是陈兴全早生了几十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若是放在现在,仅仅凭借诖骅郦说的这番话,考古界的历史就要重演。
  “是这样的?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当时各国之间争斗得很厉害,后来我们一心想解脱出来,就派出一部分人,去寻找可以避难的地方。在我的祖先派出去的人当中,有一个叫偃路子的人,他们家祖传的木艺技巧天下无双,他用这些木艺手艺,发明了不少工具玩意儿,让我们部族获益良多,所以我们在生产上比其他人也先进得多,因此钱粮备足。”诖骅郦说道。
  “偃路子,偃路子,制作木艺,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悉呀?”陈兴全说道。
  “是呀,他制作的小鸟,飞上天,不仅能鸣叫歌唱,还能在雨季来临的时候,给我们预兆。”诖骅郦说道。
  “真有这么神奇的事?偃路子,制作木艺,你说的这个偃路子是不是还有个名字叫偃师。”陈兴全问道。
  “嗯,你也知道他呀,不过你说的偃师是他的爷爷,也是我们族里的人,据说偃家的手艺就是从他传下来的。”诖骅郦说道。
  陈兴全顿时傻眼了,对于这个偃师他曾经听师傅说起过。
  据《列子》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前去昆仑山狩猎,回途遇到了一位匠人带着一木人,向周穆王敬奉,周穆王问这个木人可做什么,木匠回答:“这是我做的艺伶,能歌善舞。”周围侍者不信,于是匠人让木人当众表演,只见木伶翩翩起舞,歌声优美动听。
  就在表演将结束之时,这个木艺伶竟眨巴眼睛,勾引周穆王身边的爱妾。周穆王不禁大怒,斥责匠人:“你不过是找个真人伪装,想当做奇伎,欺上骗下!”说着就要治罪于他。
  匠人不慌不忙地把木人拆解开。周穆王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以木头、皮甲、胶漆等材料制作出来的,不论是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关节、皮毛、齿发等,全是人工。周穆王这时才不禁佩服感叹:“原来人工的技巧,竟能达到与天地造物者同一个水准,实在不可思议!”
  这个匠人就是偃师,他创立的“木枢术”可以算得上是修建陵墓的鼻祖,“木枢术”以木枢杠杆原理为动力,以枢机来控制,讲究的是能举重若轻、灵活机巧。是他开创了掘穴开棺不能用五行之金的手法,因为据他所言,五行金之锐,可摧前殇魄,伤阴德,木有灵气,可多采用。但是随着“木枢术”的失传,后世多没有遵守,他除了精通木艺之外,一生所从事的就是借手工之巧,专为帝皇修建天下龙穴凤池。
  

第四十二章 随人按迹(1)
陈兴全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居然是当年建墓修陵老祖宗所在的部族,心里觉得激动万分。
  因为他知道,要是能够从中学得哪怕一知半解的陵墓知识,出去以后也足可以傲啸众陵不觉大,一览群墓不觉多了。
  部族祖先派出去的人有十几组,当中只有偃路子这组是独自一路的,这一向是他的习惯,一般孤独的鸵鸟总是喜欢一个人奔跑,结果跑着跑着就跑出事了。
  在出外寻访的途中,遇到冶国的国君冶鲣(通宣)王,冶鲣王知道偃路子善于勘墓筑陵,就把他囚禁了,让他为自己修建陵墓。
  冶鲣王为人残暴不仁,自己惟一的儿子又懦弱荒淫,所以他很担心自己死后国家保不住,因此要求偃路子寻访陵墓的时候一定要极其隐秘。
  偃路子前辈这一去就是四年多,当时族人并不知道他在帮冶鲣王勘墓寻穴,以为他在外面出了事,于是四处派人寻找,直到四年后,一个土人(当时称生活在山上的人)送来偃路子的竹简,大家才知道他的下落。当时竹简上写得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竹简上写着:“随人按迹。”字迹很潦草,看得出当时情况很危急。因为当时族中有识别自己人行踪的暗记,所以书中所说的“按迹”大家都明白,是按照留下的暗记。只是“随人”这个词大家只能理解是跟随前来送信的土人。于是有族中的长老想询问土人,一开口,才知道是个哑巴,后来大家费了很大工夫才搞明白这个土人是修建冶鲣王陵墓的奴人,当时为了怕泄密,这些奴人都被割了舌头。
  后来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发生了异事,工地上一片混乱,因此有些奴人就趁机逃跑,这个奴人因为以前受过偃路子的恩惠,所以想带着他一起逃跑,但是由于偃路子是主领(相当于现在的总建筑师),看管得比较严,无法逃脱,所以就让他捎书一封带给族人。
  部族里的人知道真相后当下不敢怠慢,选了几名勇士在族长的带领下,连夜起程赶赴工地,想救出偃路子(史上最早的拯救大兵是从偃路子开始的),因为这时的偃路子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不早点救出的话,估计蹦跶不了几天了。
  临近冶国边境,正值楚国率兵攻打冶国,一时之间兵荒马乱,众人趁机跟着土人混了进去。来到工地,才发现工地上狼藉满目,一片废墟。原来由于冶鲣王荒淫残暴,早已引起百官和民众的不满,因此面对强大的楚军,竟然无人抵抗,很快就被攻破了都城象华,冶鲣王城破自尽,原本看守修建陵墓的官兵也一哄而散,奴人也都跑散了。
  众人四下寻找,终于有人发现了偃路子留下的印记,于是按记索引,后来在一处坑穴的拐角处找到两腿已废、奄奄一息的可怜老头。
  这时的偃路子离替他自己勘察风水已经不远了,他见到众人来了,才松了一口气,残喘着说道:“我——我——干了一辈——子木——枢的手艺,最——大的遗憾是——是没有为——自己族人找到一块——块世——外之地,但是现——现在可——可以欣——欣慰了。我——我是木枢——史上最伟大的人。”说完用力捶了几下身下的地面,含笑而去。
  众人扶尸大哀,想想偃路子生前为族人所做出的贡献,如今在这个工地上受尽凌辱而死,闻者无不悲痛万分。
  最早清醒过来的是族长,他知道在这种战乱之地,多待一刻,都会有危险降临,于是他率领众人抬着偃路子的尸首返回族中。
  这一路上,族长回想起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觉得病句连篇,疑点重重。
  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除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以外,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推敲:
  一、他说自己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为族人找到世外之地,可是为什么临死之前又说很欣慰呢?
  二、偃路子生前的为人他很了解,是个谦虚谨慎的人,可是为什么临死前说自己是史上最伟大的人?如此夸大不符合他生前的性格。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十二章 随人按迹(2)
难道说偃路子生前找到了可以为族人避祸的世外之地吗?
  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大家呢?
  难道他隐藏了什么?
  但是当时在场的都是族人,按说没有理由隐瞒呀?
  突然族长灵机一现,想到一个问题,他转身去看那个当时带路的奴人,见他一脸焦躁不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族长暗暗吩咐随身几名勇士,擒住他,这奴人也算机灵,一看众人有所行动,以为事情败露,慌忙转身要跑。
  很快他就被抓住了,族长让人掰开他的嘴巴,才发现他的舌头未断(当时因为医药水平不发达,惩罚奴隶,多采用切除舌头的方式,称为“钆刑”,灌哑药多发生在宫廷和君王与大臣之间),显而易见这个奴人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