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泛滥,友情和温情是没有距离的。
今天的晚饭格外丰盛,有烤鸭和可乐,举杯间,我们都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息。饭桌上还有部队给我们每个人发的两个月饼和一个苹果,乐煞了我们这些几天没零食吃的孩子。一阵喧嚣过后,一片沉默,大家肯定是都想家了,想家今年没有自己的节日是何样子,家人现在在做什么呢?是不是也想我们了。
回到集体宿舍,几十个人一屋奕奕嚷嚷,说着好玩的往事和美好的回忆,这时候,我总不适合插嘴,我说的别人听不懂,又何必多此一举。独自躺在床上,记忆开始蔓延。
每逢佳节,独自对着天花板,心中就有一种非常浓郁的寂寞,浓郁得无可派遣,自斟自饮生命的酒,别有一番酩酊。
月圆人缺,人圆心冷,很正常。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心态,不是状态,需要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但又谈何容易呢?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
相亲相知的朋友,散布在祖国各地,大家都为了彼此心中的梦想飞翔,当起飞的一刹那才忽然顿悟,梦想也只是这样啊!哪里不都一样,何必一定要飘洋过海。其实越远越迷失方向,梦想是需要合适的情境的,过于陌生和隔膜,也不会产生梦想,反而梦碎心也碎。梦想的坚持,是在所接触又不太捻熟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力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奋斗力发挥到满意的程度。
我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
一段起伏的路途
一段起伏的路途
2005年9月30日 星期五 晴
在天津快一个月了,生活好像没什么多大的变化,除了失落还是失落,寻找不到什么值得喜悦和庆祝的东西,反而多了一份忧郁,无可排解的云雾。
原以为离开那个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未然,或许心情不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而是因为某人才会变化的。所以,生活依然混混沌沌。
在最初的这个月里,我爱上了徒步,一个人的清净。
每当我无法忍受心情烦躁和内心难以名状的空虚时,就会选择徒步绕着市里漫无目的地转悠,我会一边徒步一边低声自言自语,有时倾诉心中的不快,有时感慨大学的不如意,直至晚霞将城市的无边层林尽染,我会带着疲倦乘坐公共汽车回校。
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有点像小和尚敲钟,得过且过的意思。日子显得很漫长,我的心也如锅上的蚂蚁,盼望回家的心更急切。
大学的生活还没开始就期盼是尽头了,可知日子的难挨。我整天奔波以各种会议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奔波。对领导的讲话内容更是不知所云,冲个人数,领导开心。
大学原来也是虚假的,所有的文件和会议也都只是形式化,其中真实和实用的东西简直少的可怜。我身处其中,有点被骗的感觉,心里很是愤怒却无可奈何。社会的每个角落不都是这样嘛,谁替你喊怨,你向谁控告,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啊!所以我只相信书本,希望在那里寻找到安慰。
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年少轻狂的我们总是努力争取为自己未来的路做主,不顾长辈的反对,坚定毅然的踏上自己强势要走的路,豪迈的远走高飞,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长大了。其实错了,孩子永远摆脱不了家人的束缚,身体自由了,经济和心还是被紧紧牵着的。开始董得, 如果任何一段旅程;都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正确道路;那么它应该还承担其他的寓意。是时间流转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间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条坚韧静默而隐忍的精神实践的路。可能每条道路都有他的存在意义吧! 。 想看书来
与书有关的日子
与书有关的日子
2005年11月4日星期五 晴
二十岁的青春应如花般绚烂。而我美丽的青春里只有书。在书的海洋里;我想被淹没却没有淹下去,最后变成半拉子;想卖弄一下笔墨;也只能勉强成句。,跳跃在页面的文字;幼稚并忧伤。
大学里最让人值得安慰可能就是图书馆了,里面满满的人,握笔托揌,交头接耳,不知道是认真学习还是谈情说爱,但我相信来这里的人应该都是积极的,对他们的行为应该感到满意。对80后的孩子不要要求太高,他们也不容易的,虽然受宠,但也因此软弱。作为21世纪的他们肩上的担子不轻,更难的是他们很难超越自己和社会的极限,突破一个个天文数字。
图书馆里占坐的风气迅猛,只要你来晚半步也只能是扑风掠影。虽然这行为有点不符大学生的作风,但也能给这学校点安慰,至少很多同学看来是十分热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多废口舌评价,那都是别人的戏剧。
高自考吗?在大专校园里是积极进取的代名词。虽然身边同学三三两两的半途而废,但也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或原因。选择了,放手也很难,为自己找借口也是一件劳心费神的事。何必折腾自己。
如果,偶尔在某个角落遇见同病相怜的同学,轻轻问候一句“考过几科了”,对方回答,差不多考完了,或是就剩一两科。心里会有些许嫉妒和些许佩服。
所以不要小瞧这学校的学生,它们还是有两下子的。
自己努力拿到学士学位那是很让人佩服的,但如果是靠几个钱拿到,免不了让人心悲。这社会是有钱人的世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脱离开钱的束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卖力气冲刺,心欢喜一场。这也是有的。但很难。
我们都只不过是铜臭的合作者,谁又能自命清高,视钱为粪土,笑傲江湖。
大学课堂的真相
与书有关的日子
2005年11月4日星期五 晴
二十岁的青春应如花般绚烂。而我美丽的青春里只有书。在书的海洋里;我想被淹没却没有淹下去,最后变成半拉子;想卖弄一下笔墨;也只能勉强成句。,跳跃在页面的文字;幼稚并忧伤。
大学里最让人值得安慰可能就是图书馆了,里面满满的人,握笔托揌,交头接耳,不知道是认真学习还是谈情说爱,但我相信来这里的人应该都是积极的,对他们的行为应该感到满意。对80后的孩子不要要求太高,他们也不容易的,虽然受宠,但也因此软弱。作为21世纪的他们肩上的担子不轻,更难的是他们很难超越自己和社会的极限,突破一个个天文数字。
图书馆里占坐的风气迅猛,只要你来晚半步也只能是扑风掠影。虽然这行为有点不符大学生的作风,但也能给这学校点安慰,至少很多同学看来是十分热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多废口舌评价,那都是别人的戏剧。
高自考吗?在大专校园里是积极进取的代名词。虽然身边同学三三两两的半途而废,但也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或原因。选择了,放手也很难,为自己找借口也是一件劳心费神的事。何必折腾自己。
如果,偶尔在某个角落遇见同病相怜的同学,轻轻问候一句“考过几科了”,对方回答,差不多考完了,或是就剩一两科。心里会有些许嫉妒和些许佩服。
所以不要小瞧这学校的学生,它们还是有两下子的。
自己努力拿到学士学位那是很让人佩服的,但如果是靠几个钱拿到,免不了让人心悲。这社会是有钱人的世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脱离开钱的束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卖力气冲刺,心欢喜一场。这也是有的。但很难。
我们都只不过是铜臭的合作者,谁又能自命清高,视钱为粪土,笑傲江湖。 。。
说起爱情
说起爱情
2006年1月7日 星期六 晴
明天放假回家,大家都乐开了,叽叽喳喳的聊到一起。
在宿舍里,几个女生聚在一起,总免不了提起爱情,讲述彼此心中的那个他,而我的那个他,早已远离,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们遥隔几千公里,心也早在我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远去了。听着别人的爱情和甜蜜,我自饮思念的苦酒,不必挂齿。
我深知,不论那些记忆在自己心中如何地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说出来几乎是陈词滥调,没人要听,连朋友都不要听,太平常了,对记忆的咀嚼,是孤独的。无数的人,女人,和自己一样,都在沉默中咀嚼,细细的咀嚼,记忆就像死亡一样,也是属于个人的。
别人的爱情听起来总是甜蜜的,看起来总是幸福的,但我想,其中的苦与乐,只有品的人才知道真正的酸甜苦辣。所以旁观的人总是羡慕长在别人身上的幸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定义不同罢了。
当我在校园里看到卿卿我我的情侣时,虽然会勾起往事,思念满溢。但已经不会羡慕了,因为我知道,也许他们在没人的角落也会吵架,彼此伤害。在漆黑的夜晚也会对着天花板偷偷落泪,也许的也许,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在失恋。
爱过的人和被伤过的人,思维总是和常人不同,不是藐视就是不屑,对所有有色彩的东西,他们都看不到颜色,因为在他们心里,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样的黑白色。
最让我羡慕的,不是那些表面亲热的情侣,而是那些受过伤,还勇敢去爱的人,他们乐观,永远相信真爱,相信奇迹。
我想,爱情的发生是需要适宜的环境,相爱的人相遇太早是一种伤害,太晚是一种可惜,爱情的美丽在于,相爱的人相遇在对的时间,然后轻轻的说一声“原来你在这里啊!遇见你真好。”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在某一个转角遇见爱,然后像两个齿轮一样,紧紧咬住对方,直到海枯石烂。之前的无数次错过,只为和你相遇。
可能我是个写作的人,喜欢一切与浪漫有关的幻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种爱叫不可割舍
有种爱叫不可割舍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