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无声-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史例错洞百出。评委老师们不停的皱眉头,感叹史态炎凉。但有一个人男生一上来便吸引了整个赛场人的眼球。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作业本,台下的人见状,差点儿晕了过去。勇奇笑着说:“多勉强啊!直接伶捆历史书上去得了,干嘛那么费事。”王新说:“想让人睡觉,给每人发片儿安眠药算了,何必让人耳朵受刺激。”身后的同学都笑了。

  那男生口齿清晰,言语通畅,所讲内容也都有根有据。他戴了一副沉重的金丝眼镜,表情严肃,如痴如醉的沉浸在清王朝历史的长河画卷中。他从努尔哈赤的十三副铠甲起事说到皇太极改金称清,接着又从崇祯皇帝跑到一颗老歪子树上抹脖子谈到多尔衮带着小皇帝福林入住北京城。然后从福临接见五世*说到他出家当和尚,又从八岁康熙皇帝玄烨继位谈及他干掉鳌拜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再从康熙平定三番说到他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手中的稿子像秋天的白杨飘树叶般往过翻。底下的人听的是昏昏欲睡,评委老师也觉得该同学没把题目的具体含义理解清楚,玩儿的有点儿过火。

  林越的同班同学宋楚学对历史,本来就没什么感觉,他对台上这位仁兄的敬业精神嗤之以鼻。为了转移注意力便拿了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躲在班级队伍的后边,孜孜不倦的读着。可过了一会儿,他的行为便招来了班友们鄙视的目光。叶军走过去对他说:“干啥呢?怎么没一点儿集体观念,下一个就该林越出场了,你不知道吗?”宋楚学被班友们的目光及班长的指责,弄得是满脸羞愧,知道自己是再也梦不成了。叶军走后,宋楚学为了将功补过,大叫道:“错,错。不要篡改史实,这不道德。”那位演讲的同学此时正在长篇大论的阐述康熙朝的“明史案”及乾隆朝的“胡中藻狱”,突然间被人一嗓子打断,吓得差点儿从演讲台上跌了下去。那人心想:昨天明明看过怎么会有错。但底下的人说错了是不会有错的,因为刚才那几位确实是在胡搅蛮缠让人给逮了个正着,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可能是自己错了。再说,清朝文字狱那堆破事儿,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爷儿三干的,难免会记错,其中雍正为人最为阴险狡诈,于是他改口道:“像还有雍正朝出现的“南山集狱”、“曾静案”、“汪景祺之狱”、“李雍和之狱”等等。清朝统治者对文人只字片语进行捕风捉影案件的制造,给我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听到这里一评委老师叹道:“刚还好好的,怎么又牛头不对马嘴了。”那同学觉得不能再滔滔不绝下去。否则,要是再让几个好事的人挑出些毛病,事儿就黄了。所以他急忙结束了演讲,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退了下去。

  最后一个该林越登场,11班顿时响起了欢快的掌声。他说:“清朝的历史,既不是满人的统治史,也不是汉人的耻辱史,它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林越还是因为有点儿紧张的缘故,不小心将“历史”念成了“离死”。文科班的一帮人便借此大题发挥,乱喊道:“是“历史”,不是“离死”,离死还早着咧,不用着急。”接着便发出阵阵讥笑声,林越一时语塞。幸亏本班同学的又一次鼓励性掌声才帮他重树自信。林越静了静神,放声说道:“1644年,清军击败李自成的起义军,把都城从盛京迁到北京,又经过20年的战争,基本上统一南北,开始了它在中国二百六十年的统治。”(评委老师眼睛一亮)

  林越长吸一口气,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他不再间断(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林越长吸一口气,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他不再间断一口气将三千余言,讲出去大半。最后,他又总结道:“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起与衰败。它的辉煌与没落。应该冷静的去思考,去研究。而不要把太多的心痛全都倾泻与它。因为他也曾经创造过一个令人感叹的时代。已经历经千年封建思想束缚下的中国,真的能够在世界风云的重大变革,免遭火与血的洗礼吗?这应该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林越的最后一段,语气较为沉重,底下的急了几乎都陷入了深思,以至于忘记了礼节性的去鼓掌。直到他走下讲台的时候,全场才响起了一阵掌声。五分钟后,各位选手的实际分数都出来了,林越获得了全场最高的八十二分。11班的人欢呼了。

  第二节即将开始时,有两位选手忽然主动提出放弃比赛。引得底下一片嘘声,有的甚至幸灾乐祸的说他两的选择很明智,识时务。但他们班的同学,却不答应。要求他们不要关心结果,一定要坚持到底。评委老师也是一脸的尴尬的问他们要不要再仔细考虑考虑。可他们没等老师把话说完,便干脆的答道不用考虑。老师们无奈,只好放他们下去。史翔云见此情景,闷气丛生。他觉得刚才比赛时,底下的学生气愤太过活跃。如果再这样下去,为了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史翔云走上讲台,要求所有观看的学生克制住自己的行为。除了掌声不要发出与之无关的声音。然后又指派各班班主任负责维持本班秩序。经过史翔云的这一番整顿,会场的秩序大为改观,从而为选手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挥环境。

  到了休息时间,主持人说:“听完各位选手的精彩演讲,我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浅,但我觉得我们底下的同学一定,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现在就让我们把时间交给底下的同学。我将出一些问题给大家,谁要是答对会有精美礼品奉送喔。”

  底下的同学顿时掌声不断,洗耳恭听到底是什么问题?会有什么礼品奉送?主持人说:“第一个问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谁写的?哪首诗?”主持人刚一说完,底下人群群欲跃。一个重点班的男生答道:“是出自张卫健拍的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诗。”底下人放声大笑。

  勇奇急忙说道:“这也太简单了,连这都不知道。”刚想举手回答时,一个火箭班的女生抢先答道:“出自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主持人笑着说:“恭喜你答对对了。”然后将精美礼品送上。到了第二个问题时,勇奇还是没有抢上,他抓耳挠腮恨自己出手太晚。主持人开始问第三个问题,道:“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出自是谁写的哪首诗?其中金山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山?”

  当主持人正在提问的时候,王新问勇奇道:“你会吗?会就快点。”

  勇奇说:“我有印象,让我再想想……”

  王新打断勇奇的话道:“会就抢啊,站到板凳上。”

  勇奇经王新一提醒,站到凳子上大声说:“我——知——道。”

  全场顿时为之一振,因为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比较难,还没有想要抢答的意思。勇奇四下一看,没有人跟自己抢,觉得有些不爽。主持人把话筒递给他,勇奇那着话筒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他小声问道:“能不能再把问题重复一遍,我……我没听清。”全场由静默变成了嘘声。主持人重复了一遍问题。勇奇胸有成竹的说:“哦,那简单我知道。它出自岑参写的《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西征》,金山指的是现在的阿尔泰山,在突厥语中称“阿尔泰”为“金”。” 主持人笑着说:“恭喜你答对了。”接着将精美礼品送到勇奇的手中。

  勇奇惊呼道:“怎么是一只圆珠笔。”

  主持人说:“对呀,就是圆珠笔。”

  然后主持人走上讲台,宣布比赛继续进行。

  勇奇失望的说:“这也太抠了。”

  王新将圆珠笔接过手,说:“哇,还是五毛钱一只呢。”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一曲《相信自己》的音乐声结束后,第二节比赛开始了。第一位选手刚一上来便高声呐喊道:“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底下的一阵掌声,大叫道:“好,好。”那人感觉不错,继续从细节方面论述国民政府的*、无能、卖国求荣。听的评委老师有点儿耳根发麻,老师们微微一笑,给了他八十分。但那人却十分不满意的低声说,老师太吝啬,不懂得欣赏。第二位选手本来想用反讽的艺术手法,表达他对国民政府的憎恶,可结果分寸没把握好,一口一个蒋委员长、委座、校长叫的亲密无间,使许多人疑心蒋介石像是他家亲戚。其他选手也都是各抒己见,论点想法漫天分。搞得评委老师头晕脑胀,想不通这群孩子对国民政府的了解如此的令人费解。

  林越此时的心情已经没有开始时那么紧张,反而感到轻松了许多。他一边细心地聆听其他选手的演讲,一边翻阅着自己的演讲稿,脸上还添了点儿喜色。有时无意中和坐在本班前排的好友发生对视。勇奇、王新等人便以各种奇怪的手势向他传递出鼓励,惹得他差点儿笑出声。杨嘉向他做了一个成功的手势,林越欢欣鼓舞的以相同的手势予以回应。林越言辞犀利,语气平稳,一泻千里。

  他刚说完,全场一阵掌声,分数出来后。他以85分的成绩仍然领先。到了第三节开始时,又有两名选手提出退场。这样一来,参赛的人只剩下四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弱。

  又到了游戏互动时间,主持人说:“现在我出几个成语灯谜灯谜,大家猜猜。”底下的人都欢呼雀跃。主持人说:“为探木兰访河东,打一成语。”底下一时又变的了无声迹。

  勇奇站起来向周围看了看,举起手大声说:“我知道。”主持人将话筒递给他,说:“打一什么。”勇奇说:“寻花问柳。”周围人一阵大笑。但主持人却说:“嗯,这位同学答对了。”

  “答对了?怎么会是那个成语。”底下的人怀疑声四起。主持人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