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养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养包子-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太子十五岁朕就要给他选妃,偏生他以各种借口拖着,朕也想着他要学习政事不宜分心便由着他了,如今可不容他再拖下去了。这是各家适龄姑娘们的情况,你帮着太子参详参详。”

代诏女官躬身把折子捧到了三皇子跟前,三皇子惊了一跳,连忙起来往后退了两步连连摆手:

“父皇这是做什么?漫说是太子选妃,就是一般人家,也没有弟弟帮着哥哥选嫂子的道理。”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口里却嗔道:

“这有什么呢。”

却再没说起让他参详的话来,皇帝只拿了那折子和方才三皇子的折子放到一起,总管太监看了一眼时间,道:

“圣上,该上朝了。”

皇帝点了头,让总管太监捧了两道折子对三皇子说:

“跟朕一起上朝去吧。”

三皇子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兴奋,站起来对着皇帝就躬身拜了下去:

“谢父皇。”

看着儿子那喜不自禁的样子皇帝笑着摇了摇头,率先走了出去,三皇子跳跃着跟了上去,从未有过的欢乐跃然在他的脸上跟着皇帝上朝去了。

三皇子自幼身子不好,是以几乎从来不问政事,皇帝也很少派事情给他做,后来身子渐好了,连小他几岁的四皇子也领了差事。可是皇帝也从来不让他过问政事,如今有机会插手朝政,他怎么会不激动?

皇帝带了三皇子上朝,自然引起了朝臣们的窃窃私语,三皇子没有职位,也不知道站在哪里,只好站在太子那一列的最后头,可是那些官员们又怎么敢站在三皇子前面?一个一个的把三皇子让过去,三皇子就站在了太子身后,斜对面的一列。正是二皇子带领的朝臣们,二皇子斜飞了三皇子一眼,垂首肃立,等着皇帝在九龙黄金御座上头朝臣们在太子,二皇子,三皇子的带领下三跪九叩行了参拜大礼。

总管太监例行上前问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这也不过只是例行一问,每次早朝就算没事也会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探讨一番。

“臣有本奏。”户部侍郎站了出来道:“圣上。今年又逢灾事,京城中各家勋贵都在行善施粥。”

礼部尚书站了出来道:

“圣上,他们年年行善积德难能可贵,臣为施粥的善人们请封。”

礼部尚书似乎要知道户部侍郎说些什么,急忙打断了他的话,其实不然。礼部尚书和户部侍郎向来看不顺眼,两人有事无事都要吵两句嘴无理搅三分。

户部尚书瞅了礼部尚书一眼,不能让他们两个斗起来,不然这两人胡搅蛮缠下去什么事情都办不了了。

“圣上。万万不可。施恩不望报,行善本就不应期待有回报。圣上如此是大大的打击了积德行善之家的行善本心,这与圣人之教相悖。”

礼部尚书道:

“圣上。每每有此事,朝廷都会论功行赏以此激励世人行善积德之心,今年若没有封赏岂不是大大打击了行善积德之人的行善之心?”

户部尚书道:

“所谓行善积德,本是本心,若是一心只要回报,还不如不行善。圣上,过去十年,我朝发生天灾**共计六起,每次流民数万,京城或当地都会有富足商户行善施粥,安置流民。圣上因此奖赏激励共花去白银八十万两,封赏乡郡,县郡数人,田产共计三万亩;每年俸禄银子无数,而若要安置一万流民管吃管住一个月只需白银一千两。”

户部尚书呈上了折子上面详细罗列了这十年间各地发生的大小灾祸流民多少,当年物价情况,流民安置情况,施粥多久,又因为积德行善所得封赏多少。

这一笔一笔算下来,竟然让朝廷多出了一倍多的银子。

皇帝看完了折子面色不善的将折子扔到了桌子上,震得桌上的杯盏跳了几跳。

礼部尚书辩道:

“若是不封赏,岂不是让那些行善之人心寒?”

户部尚书道:

“圣上,其实可以只封赏这次赈灾施粥做的最好最周密为灾民们设想最多的那些人,只封赏虚号不奖实物,左右也不过是一个虚名,朝廷并不用出多少银子,省下的银钱还可以用来安置灾民。”

礼部尚书还要再说什么,却接触到一道目光,只好闭上了嘴巴。

皇帝点头道:

“准了,照户部尚书所议,着礼部议一下这次封赏。还有谁有事?”

又有人出来递了几次折子,议完之后皇帝拿起了桌上一封折子,道:

“这个你们拿去看一看,是老三的主意,赈灾重建”

总管太监用托盘托着折子步下御阶,从太子开始,让皇子大臣们一一看过后又送回了皇帝的御桌之上。

皇帝喝了一口茶,问道:

“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早有明眼人知道这是已故静安王的曾孙女的主意,虽然静安王已经过世,可是静安王活了八十岁,在朝堂上就站了六十来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人走茶凉也要看对方是不是仍旧根深蒂固,依着静安王府的势力,这只要静安王府不倒,这茶也就凉不了,是以众人纷纷赞成。

有那知情之人奏道:

“圣上,听闻静安王府联合了静恭王府,静肃王府,端王府,陆御史家和刑部尚书家在赈灾施粥。静安王府还要出银子修建善堂安置灾民。这与圣上的主意不谋而合,微臣以为。静安王府当赏。”

“臣等附议。”

竟然有数十名官员附议,皇帝看了一眼桌上另一张折子,微摇了头打开折子拿起朱砂笔来划去了一个人名。

“这就交给礼部去议。只是这要派谁去鲁地主持赈灾事宜?”

皇帝问。

太子站了出来,道:

“既然这主意是三弟出的,儿臣建议让三弟去主持。”

二皇子看了三皇子一眼,道:

“父皇,三弟身子一向不好,儿臣建议让四弟过去。有四弟坐镇,想来也不会有人胆敢贪污舞弊。”

四皇子一向沉迷武技为人不够圆滑容易意气用事,如今在军中任一个不大不小的职位倒是颇得那些将士们的心跟将士们相处得宜,赈灾这样细致需要顾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不适合四皇子来做。

太子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四皇子虽然不甚聪慧可也有自知之明,他站出来躬身道:

“儿臣愚钝,这样重大的事情还是让二哥去吧。”

四皇子让出去了这么大的功劳,自然心有不甘只是他没有那样的能力也不能强抢了过来,不然弄巧成拙可就糟糕了。

太子在朝中多年。自有许多支持者,太子一开口,便有很多人支持,皇帝也拍板钉钉道:

“就让老三过去。另外就是太子选妃事宜,众位有何意见?”

皇子选妃本是皇帝家事,不过选妃的是太子便要另外而言了。只不过太子妃的备选人选都是朝臣家的待嫁千金,为了避嫌谁也不敢多说半句,纷纷道:

“这是圣上家事,微臣不敢妄议。”

“臣等不敢妄议。”

谈及自己的婚事。太子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去不说话。三皇子眼珠子转了转。往前凑了凑低声道:

“大哥,父皇刚才问过程姑娘。”

太子抿紧了唇挪了挪脚步。远离了些二皇子,二皇子睃了三皇子一眼,不悦的眯了眯细长的眼睛。

“退朝!”

他们在这边悄悄话的功夫,最后一点琐事也敲定完毕退朝了,三皇子笑嘻嘻的上前去揽了太子的肩膀往长青宫去了:

“大哥,去你那里蹭一顿饭呗。”

三皇子很多年没有叫过他大哥了,只有开心的时候才那么叫过,二皇子更是很少叫他大哥,太子拍了拍三皇子的肩膀笑道:

“司马昭训得了你的食谱宝贝的跟什么似的,我今日的早膳都换成了黄豕……额,这个名字不大雅观,易姑娘叫它什么来着?”

“猪。”

三皇子提醒道。

太子笑着点头,又道:

“父皇的温火膳好吃吗?”

三皇子诚实的摇头:

“不好吃,不过很难得。”

太子摇摇头用力在三皇子肩膀上拍了拍,三皇子忙跟上了。

二皇子远远的看着两人的背影冷哼了一声转头走了。

出了大殿的皇帝看着前面兄弟和睦的一幕笑着点了点头,总管太监忙道:

“太子殿下和三殿下的感情真好。”

皇帝又看了一眼二皇子消失的地方叹道:

“老二本来跟太子的关系最好。”

总管太监闭了嘴只笑着弯腰躬身的跟在后面。

皇帝摇摇头,说:

“摆驾长宁宫。”

“摆驾长宁宫!”

后头的小太监扬声下令,皇帝仪仗浩浩荡荡的往长宁宫而去。

长宁宫。

妃嫔们请安完毕刚刚出来,行没多远便到金鞭之声,俱都面色一喜慌忙整了整衣服,又理一理鬓角,站的靠后的忙往前站了站,前面的不甘心被挤到后面,推了挤自己的人一把,后者自然不甘,一时间这群人推来攮去的好不热闹。(未完待续)

回到古代养包子163_第一六三章兄弟和睦更新完毕!

第一六四章 选妃(含推荐3000加更)

回到古代养包子164_第一六四章选妃“皇上驾到!”

总管太监远远儿的看到看到这边乱糟糟的一团糟忙出声提醒。

妃嫔们这才找急忙慌的跪下娇滴滴的道:

“臣妾给圣上请安,圣上万安。”

皇帝岂能看不到前面的情况?他冷哼一声示意銮驾不停,直接往长宁宫而去。

皇后已经得到消息站着宫门口迎接:

“臣妾恭请圣安。”

銮驾在长宁宫门口停下,皇后忙起身上前去搀扶皇帝,皇帝拍了拍皇后的手。

妃嫔们见皇帝不理会她们,一个个的都有些不甘心,搔首弄姿的走了过来,皇帝转头看了一眼,睃了她们一眼,道:

“朕跟皇后有事要谈,你们先回吧。”

“圣上……”

如妃不甘心的唤了一声,她是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荀贵妃皇帝身体好的时候也会去她哪里歇一晚。如妃自觉很是得宠,便排众而出妖妖娆娆的来到皇帝身边,低头微抬了下颚看向皇帝。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如妃七分的美貌加成了十分,本来圆润的脸颊显得消瘦了几分,美丽的颈项弯出了好看的弧度,一对红宝石耳坠贴在白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