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又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木棉花又开-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她,不是我不回答她,而是我自己也不明白,毓秋抢过我的啤酒,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我没有阻挡她,我饮下的是我平生的落寞,她饮下的是属于她自己的孤独……
  “顾枫,两封信……难道是情书,恭喜、恭喜,要请客啊!”生活委员递给我两封信,笑着说。
  我接过信,一封是小菲的回信,另一封还是小菲的回信。我淡淡地笑了笑,把信装进书包里……
  回到家里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小菲的两封回信。
  走进房间,拆开信:第一封大体写她到外地学习,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暑假;第二封的内容像伊人的回眸一样,顿时在我心底掀起一阵波澜:“顾枫,我爷爷和市一些领导准备成立一个书友会,想请你当执行社长,如果你愿意的话,回我个短信……”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但我相信我一不小心就会引发最洪大的雪崩……
  我没过多去思考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会想好我的未来,但这次我不去想,也不用去想,我是一个永不认输、永不放弃的人。其实天下真的会掉馅饼的,这就是所谓的机会,但如果你没做好准备、也没好好把握,掉下来的馅饼砸也砸死你。信任、精力、信心都是很难拥有的,这一刻我像是重新找回自己,我知道我一直很冲动,像是经不起初夜的诱惑,但是我时刻警惕,相信自己能克制好早泄……
  “毓秋,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参加‘两代人’书友社揭牌仪式了,可我总觉得我们这样草草地答应去组建一个社团是不大行的。”
  毓秋捡起一片落叶:“一叶知秋,转眼间又是一年落叶萧萧的季节了,我们也算熬过来了,加油别放弃……”
  我总觉得毓秋的话似乎包含着岁月的沧桑,我不再去揣度话中深层的含义,一年的时间真的太漫长了:“这次书友社是由市关工委发起成立的,有许多老干部在两代人书友社里担任领导职务,这是我们的平台,决不能像以前的清风社一样,随便找几个三分热度的学生来参加,我们现在应该动用一切人力资源,精心挑选社员并组成我们的团队。” 。。

第三章 十七岁的雨季(5)
“我想到了一个人。”毓秋转过头说。
  “他叫苏鹏,南光高级中学的,好像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也是个爱好文学的学生。”
  “嗯,行,你帮我联系下,我们后天召集市区各个学校所有有激情、有梦想的文学爱好者,大家商讨下吧。”毓秋点了点头,我又看到一片木棉树叶落下,在毓秋无法转身的身后……
  “你好,我叫苏鹏,南光高级中学高二15班的学生,现任学生会主席,校文学社社长。”苏鹏伸出了手,南光高级中学这个名称让我恍惚,我似乎不太注意眼前这个人的长相,不过他亮出的两张王牌似乎证明了他的能力。
  “枫,你怎么了?”毓秋打断我的思绪,我慌忙伸出手跟他握着。
  “咳,本来我也是在南光高级中学上高中的,可学校不让我走,这点我比你荣幸。”
  “又来了。”毓秋扑哧一笑。
  “既然无法成为校友,那就成为好朋友吧!”苏鹏笑着说,他属于高大威猛的男孩,是女孩子向往的安全感型的。
  “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合作哦。”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会还没开始就有同学对我说:“我们学校团委是看在你这个作家的面子上才叫我们来的,否则我们真的很不想在周末跑那么远来开会,我们还想在家上网呢。”虽然这些话都是开玩笑的,但我明白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要高考,学校领导才是他们的导航标,写作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私自的东西,他们还是无法走出学校这个圈子,当然啦,这个“他们”似乎也包括现在的我,但我相信,我可以做出点什么……
  事实果然如此,热血沸腾只是一个人的游戏,请来的同学纷纷离开了,走得很干脆,就好比塑料袋被狂风吹走一样,只给大地留下透明的伤痛,不过这一切我似乎不大在意,没法凝聚成一个团队的人只能被无情的淘汰。还是那高大的身躯,像一个堡垒,与我对望着,南光高级中学的苏鹏没走,他沉得住气,哪怕他是主席,他是个明智的人——我相信。我想只要有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相濡以沫的人,我就有希望,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我走了过去,再一次和他握手,这一次我没说什么,彼此的微笑向荒城开炮……
  (4)
  我走进教室,那已经是早读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了,幸好没遇到学校领导,要不我真的找不出“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我总不能说我当上了市关工委两代人书友社的执行社长,然后兴奋了一个晚上,最后早上起不来……正当我要进入教室时——“枫……”
  “不会吧,偏偏这个时候遇到班主任。”我自言自语着。
  “对了,听说你当上社长了。”班主任走了过来问道。
  原来班主任没责怪我迟到,更庆幸的是原来书友社已经在学校传播开来了,连平时从不过问文学的班主任也来关心了。
  “恭喜哦,好好干,什么时候你们清风社出版杂志记得送我一本。”
  我惊讶于大白天里我也可以看到流星,郁闷道:“地球好可怕,我还是回月球吧。”
  我无奈地走进教室,似乎有几个同学抬头看了看我,“难道他们是羡慕我?”可随后他们又埋入书中,整个教室像一片乌云,虽然现在我仍是乌云的一部分,但我坚信我总有一天会让大家明白:我会成功的。就这样我像一把利剑刺入人群中……
  “抱歉哦,昨天家里出了点事,没法去开会。”曾凌静一下课就走到我旁边。

第三章 十七岁的雨季(6)
“没事的,其实昨天也没什么。”我随口说。
  “不会吧,一个社团成立的第一次会你竟然说没什么?”我捂着嘴,“是啊,事情就是这样,关于梦想我是不会说谎的。”
  “好啊,有什么发展计划吗?”她又急切地问。
  她的疑问提醒了我,我似乎才发现自己是一只喜爱翱翔的雏鹰,而不是伺机飞翔的雄鹰,发觉的思想有点泛,像气泡一样,一个个飞向上空,又随即破灭……
  “你不是有个‘四大媒体’路线吗?”她笑着说。
  “这个我有想到,但这个社团是市关工委领导办的,必须等后天书友社揭牌仪式开完后再讨论,要不我定出来的计划……最后又和清风社一样。”我觉得自己有点乱了,发现很多东西即使得到也很害怕它会离去,就像你我之间即使能在一起也空白得只剩下凭吊的故事……
  “好啦,上体育课了,先走咯,有空在谈吧。”
  体育课上,我仍沉浸于矛盾的思考中,书友社该怎么走,以前“清风社”是学校内部的,学校都不同意成立,现在一个市的社团,学校认可吗?学校会像那些外校的学生那样毫不在乎吗?书友社适合走“四大媒体”路线吗,杂志怎么办?文集、活动、还有经费……市关工委领导都是老一辈了,他们会怎么……
  “顾枫,你在思春啊!”体育老师突然喊道,随后是一场爆笑,在笑声中我似乎暂时摆脱一切……
  “怎么了,因为什么事烦恼呢?”凌静走过来问道。
  “没事,比较忙点吧,累了。”我说。
  “你不会是把人家的鸭子给踩了吧,放心,有大姐在,你马上写张卖身契,我立马帮你搞定……”她笑着说。
  我惊讶地转过头,她又接着说:“为书友社的事操心吧!没事啦……”
  我依旧走着,虽然她说出了我的心事,可心事的一切像是带球狂奔,即使前方困难重重,依然勇往无阻……
  “那从报纸开始吧!”她说道。我踢开了滚到我脚边的足球……
  “继续说!”我兴奋地说。“我们需要一个阵地,目前我们还没法办杂志,或者搞个大型活动,最开始先在报刊上立足,等我们实力充足后领导会支持的……”她头头是道地说。
  “嗯,好见解,不愧是……”我迟疑着,突然想不出什么好头衔来夸她。
  “应该说不愧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她笑着说。
  “车见车爆胎的凌静小朋友……”我打岔说。
  “好啦,先不开玩笑了,你都找到那些阵地了。”我又问。
  “你怎么知道我找到阵地,看来我们……”
  “是不是心灵感应、心有灵犀啊!美吧你……”我又打岔说。
  “呵!《东南都市报》吧,这份报纸刚发行,正需要优秀的稿件。”凌静骄傲地说。
  “事不宜迟,我马上去买报纸、找电话……”我正想跑开……
  “枫,还没下课呢……再说电话和邮箱我都记下了。”凌静笑着说,随后从裤兜里拿出一张白纸,像白雪一样,消融在我的心怀……
  (5)
  苏鹏、毓秋、凌静和我四人参加了两代人书友社的揭牌仪式,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市里的领导,让我感动的是市关工委副主任、原人大常委主任王今社长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书友社的发展。他提出了许多我不敢奢望的看法,而且他还亲自到各机关、企业单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并且在会上把自己收藏的几百本书及当月的退休金捐赠给书友社……突然觉得自己在一个山洞里走了很久、很久,本以为这是一个死穴,没想到走到尽头才发现那是苦苦寻找的“别洞天”……

第三章 十七岁的雨季(7)
“对了,苏鹏,你的声音不错啊,而且普通话也挺标准的。”毓秋突然说。
  “在学校是不是弄广播的。”凌静问。
  “没有,只是个人喜欢弄点音乐,所以平时多练习点普通话。”苏鹏笑着回答着。
  “对了,‘第二媒体’广播,我们不仅要在报刊、杂志上发展,更要开拓心的天地……”我跺了下脚兴奋地说。
  “好,校园广播,我刚加入学校的电台,可以……”毓秋高兴地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