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不同的年代。发黄的记忆,发黄的年代,以至于我们对那个年代的事情竟然无法相信。
老师看到我们气氛有些凝重,就开始讲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
“***是我的同学,你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大作家,我还记得当年他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由于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他对城市的一切非常好奇。整天蹲在马路旁边,我们问他在干什么,他说:那些铁家伙(汽车),都是机器,没有知觉,他们怎么会自己跑起来呢?。。。。。。”
***的写作风格,我是觉得是属于美文一类的,其个人我觉得他是一名精英作家,只是到了后期推出的一本书,有点像《金瓶梅》,感觉有点“废”,后来我了解到在创做这本书之前,他经历了接踵而来的种种沉重打击与磨难,对生活有点失望,心态比较消沉。
生活与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影响着我们想问题的方式。
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这时有些同学就想从后门溜走,被老师叫住了。
“你们先自己看一下书,复习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以前有一个班提早下课,结果一个同学过于喧哗,被教务处的人抓住了。教务处问他是哪个班的,他怕连累我,就说自己是隔壁那个班的,教务处的人一查,隔壁班的那个老师那天根本没上课,这下问题搞大了,后来我可惨了。。。。。。”
我翻了一下书,发现里面有牛顿,莱布尼兹,洛比达,柯西,拉格朗日等,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中国的学者,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数学界比较自豪的更多的是《九章算术》和圆周率,里面记载了著名的鸡兔同笼,一百馒头一百僧等数学问题及其求解方法。微分的发展是近现代,那是我们屈辱的一段历史,在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方面都落伍了。
我们是工科的学生,高等数学是我们的必修课,是小班授课,就是一个老师每节课所带的学生人数基本上相当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班,由于人数少,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没有大学语文课,我们只有一们叫做<;<;文史哲通论>;>;的课程,是大班上课,是四个班在一起上,进去的时候乱哄哄的,感觉像走进了电影院。老师讲了一会儿之后,竟然放起了电影,难道她也把这里当做电影院了?
电影的名字叫做《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描述了一名青年学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放映的整个过程都比较安静,只有画面转到那个舞女听说青年学生来看他,忘了自己正在洗澡,光着身子跑出来迎接青年学生时,全场想起了一片起哄声。放映结束后,老师开始提问:你们怎么看待舞女这个形象?
“007(学号后三位)同学,你怎么看待的?”
这时007同学站起来,想了又想,抓着后脑勺,突然说:我觉得那个所谓的舞女分别就是个妓女!
这一下全场炸开了锅,叫好的也有,不满嘘声的也有,老师脸上有些不快,示意大家安静,问:“为什么呢?”
“我觉得她就是妓女,没有什么理由!”看来007兄弟还挺有个性的!
“好。。。。。。坐下。。。。。。你们自习吧。。。。。。。”
(后来我们才知道,伊豆的舞女是老师心目中最美好,最圣洁的文学形象之一)
。。。。。。
。。
象牙塔神话(八)
今天是实验课,是计算机导论的实验课,我起了一大早,在饭堂吃过饭,就奔实验室去了,发现实验室还关着门,这时我看见一些学生在树下晨读。上大学这么久,我还没晨读过,于是我拿出自己在图书馆借的一本书,读了起来:
……
“Reading|maketh|a|fullman,conference|a|ready|man,and|writing|an|exact||therefore,if|a|man|write|little,he|had|need|have|a|great|memory;if|he|confer|little,he|had|need|have|a|present|wit;and|if|he|read|little,he|had|need|have|more|cunning,to|seem|to|know|that|he|doth|not。。。。。。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选自培根的《论学习》)
……”
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强烈,照得书本白亮亮一片,我只好不读了,向实验室走去,这时门已经开了,但是实验室只有一个人,于是我走过去说:“Hi,你早!”
“你早!”这位同学有点不好意思腼腆的答了一下。
“你是本省的吗?”我发现他的普通话讲的有点异样。
“我来自河内。”那位同学说。
“河内?你是越南的?”
我有点差异,他不说还真看不出来,的确,都是黄皮肤黑头发,越南人和中国人在人种与外表上没有任何差别。
“恩。我是公司派我来中国留学的。”
我们聊着聊着,就熟了。于是我问道:“你知道友谊关吗?”
我说的是原先的那个“镇南关”,就是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大败侵越法军的那个镇南关。
“知道,我们越南人都叫它鬼门关。”
“鬼门关?”
“它是在边界地带,历史上我们很多人经过那里,都失踪了。”
我想想,边界地带,兵,匪,盗横行,在以前封建时代,“天高皇帝远”,中央集权的国家对其一直无法实行有效的管理,更因为是三不管地带,即使你有能力管,又能怎样了,搞不好闹出个边界问题。
我一直对越南当年的抗美事件很感兴趣,于是我问起了这些事,他给我说了当时南方西贡政权的暴政:“一些无辜的和尚,在街头静坐抗议,被活活烧死了……”
“你们中国人有句话,叫作谁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谁就会获得胜利。”
“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说。
“哦,得民心者得天下。”他重复了一下说:
“我喜欢足球,我们留学生们要和我们班踢一场友谊赛,到时候我会上场,时间就在大后天,你来看吗?”
“好啊。”我正说着,上课的铃声响了。
……
象牙塔神话(九)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你们的师兄,今天的实验过程中,他们会为你们辅导,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们。‘计算机导论的老师指着身后的两位学生说。
两位师兄朝我们稍微鞠了一下躬,我们全都噼里啪拉的鼓起掌来。
其实我们现在的上机,跟平时的课堂作业没有什么两样,就是在电脑上做一些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题目,在电脑的作业系统上提交,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分配一个帐号,每个人就用自己的帐号来提交作业。
我随便看了一下题目,就发现好多题目不会做,这时其中一个师兄走过来,我就向他提问:
‘师兄,什么是虚拟内存啊?‘
‘额‘,师兄顿了顿说:‘,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那什么是CPU呢?‘
‘cpu又叫做中央处理器,是英语“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那什么是半加和全加呢?‘
‘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不考虑低位的进位),称为半加。考虑低位进位的加法运算就是全加运算。‘
。。。。。。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听懂,不过谢天谢地,总算把作业做完了。
下课了,机房的管理员在催我们快走,因为下一个班的同学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头昏脑胀的从机房走出来,我马上奔向下一堂课的教室,下一堂课,是公共必修课,课程名字叫做<;<;思想道德修养>;>;。
进入教室的时候,发现老师正在调节投影机,难道又是看电影?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上思想道德修养课。。。。。。‘老师接着开始强调这门课的意义。
‘今天我们的课程安排是,先看一部电影,看完后我们进行讨论。‘
银幕缓缓的展开:倾盆大雨,烟雾迷蒙,在平安京大城圈的正南门——罗生门底下,一个行脚僧,
一个卖柴的,一个打杂儿的,三人一起在这里聊天躲雨。他们正谈着一件轰动当地的社会新闻:一个男子在树林中被人杀害了。。。。。。
这是日本大导演黑泽明制作的号称‘挖掘人性丑恶的巅峰之作‘,曾经荣获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罗生门>;>;。
看完影片后,我只感觉扑朔迷离,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陈述,竟然差异那么大。
这时,老师把今天的讨论题目给出来,说:你们认为人性是美的还是丑的?
一个同学说:‘我认为人性是美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另一个同学说:‘我认为人性是丑的,‘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这时老师问到我,我说:‘我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环境造就性情。一个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哪懂什么善恶,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后天的教化与环境影响了一个人,人可为善,亦可为恶,看他的环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