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施琅大将军-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一部分
***************

  当施琅忠于清廷收复台湾的时候,满清的“异族”色彩已经被儒教文化所代替,因而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正朔。按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民族问题是教化问题,所谓“教化”是指文教化育,这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陈寅恪先生用文化民族思想诠释民族问题,他提出,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之问题。

………
目录
………


  序言
  第一章生于乱世少年弃文习武(2)
  第二章投军从戎追随恩主附清(7)
  第三章反正重归辅佐郑氏创业(15)
  第四章嫌隙渐生施氏全家被囚(20)
  第五章亲人遭戮愤然二次降清(28)
  第六章历经波折重新披挂上阵(34)
  第七章扬帆启航郑氏收复台湾(41)
  第八章攻占厦门初展海战雄风(48)
  第九章主战受挫清廷招抚无期(55)
  第十章韬光养晦运筹平台方略(62)
  第十一章郑军添乱康熙终定进剿(1)
  第十二章东山再起复任水师提督(8)
  第十三章将帅争锋徒议南风北风(15)
  第十四章血战澎湖尽显英雄本色(22)
  第十五章兵不血刃大陆台湾一统(31)
  第十六章弃留之争首倡海防思想(39)
  第十七章治台有方彰显能臣风范(48)
  第十八章功过千秋历史自有评说(54)
  后记

//

………
徐迅:序(1)
………


  评价明清之际的历史人物,常常会面临尴尬的局面。甲申年(1644)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缢,明亡。清军入关问鼎中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其后有隆武政权,鲁监国、永历朝廷,史称“南明”,一直延续到南明永历政权覆灭之时的1662年。历史的吊诡在于,历代史书都把明朝的覆亡定于1644年,而非1662年。相对照的是,南宋在临安沦陷之后,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四十多年。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大臣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为什么史学界将南宋灭亡的时间定在崖山之战的1279年,而明代灭亡的时间却定在1644年北京失陷,崇祯自缢?1279年崖山之战标志着南宋灭亡;南明永历政权的覆灭的1662年为什么不标志着明朝的灭亡?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史家似乎并不认为南明政权是明朝的正朔。但南明既不是割据政权,也不是匪伪政权,也不是伪僭政权。历史的吊诡极大地影响了对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本书的主人公施琅就是一例。
  施琅(1621—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积极参预海上起兵反清。后因微嫌与郑成功发生矛盾,施琅因父、弟被郑成功诛杀,再次降清。他先后担任清朝的副将、总兵、水师提督等。从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施琅就建议“当乘其(指台湾郑氏政权)民心未固、军情尚虚”之时,进军澎湖、台湾,使“四海归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他还针对当时清廷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的主张,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
  明清之际是中国最为惨烈的一段历史。当时士大夫视满清为异族,而视南明为儒家纲常伦理的正朔。故以气节相标榜,举兵反抗,凡死节者,均以殉国难之“英雄”“烈士”载于史册。究其原因,则在这些士大夫体现了昭显中国文化传统的民族独立精神。此“民族独立之精神”,特指文化传统以及为其精髓的纲常伦理。职是其故,全盘接受儒家文化并身体力行之的清朝,于顺治十六年(1660),顺治帝前往明十三陵祭扫明崇祯皇帝;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赐前明诸臣抗节不屈临死致命者谥号,并建祠堂;乾隆四十一年(1777),乾隆帝命录殉节诸臣,并赐谥号。
  施琅先随郑芝龙降清,又随郑成功起兵反清,后再次降清。后人于此,似并未多加评论。而当时降清的洪承畴、钱谦益诸人,则为后代所讥讽,名列贰臣传,其著作遭禁毁,乾隆批语:“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施琅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病逝于福建水师提督任上。康熙帝命于施琅墓前立碑纪述其功绩,并亲作《敕建碑文》。在碑文中,康熙称施琅“才略夙优,忠诚丕著”,谓其进征澎湖和台湾时,“能上度天时,下审地势;更行间谍,收拾人心”,建立大功后,“能遵从朕训,保有命名。”康熙又遣福建分守兴泉道、布政司参议王之麟连续三次谕祭施琅,并在祭文中赞扬施琅“忠勇性成,韬略夙裕”、“果毅有谋,沉雄善断”。同为明人降清,其升沉荣辱,盖棺论定,竟如此悬殊。其要点则在于,洪承畴、钱谦益诸人为士大夫,科甲出身,遵循儒家纲常伦理中“君为臣纲“自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施琅出身渔村,少年时既“采薪贩盐”,早年投奔老乡郑芝龙,由士兵而千夫长而副将而游击将军。施琅首次降清,是奉郑芝龙之命。名义上虽然也是明朝官员,但于洪承畴、钱谦益等以“君为臣纲”朝廷命官毕竟极为不同,因此史家历来并不以“君为臣纲”来评价施琅。而当施琅成为清朝的重臣,对其评价则又遵循儒家纲常伦理的标准,而其核心是“忠君”。

//

………
徐迅:序(2)
………


  《贰臣传》是乾隆帝在乾隆41年正式提出编纂的,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乾隆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下令编纂《贰臣传》。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儒家道德出发,实乃“大节有亏”。列入《贰臣传》最著名的是洪承畴和钱谦益。
  当施琅忠于清廷收复台湾的时候,满清的“异族”色彩已经被儒教文化所代替,因而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正朔。按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民族问题是教化问题,所谓“教化”是指文教化育,这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陈寅恪先生用文化民族思想诠释民族问题,他提出,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区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50页。)在民族问题的血缘、地域和文化这三大因素中,文化之教化居于首位,无论其属于什么血统,也无论其居住于何处地域,皆以“教化”即文化,定其“民族”之属性。历史学家陈垣提出了“华化”论对民族的文化性做出说明。他认为说历史上有文化同化的现象,所谓华化即中国文化同化现象。他具体定义华化之意义,在于“后天所获,华人所独者为断”。华化即指本有自己宗教、文字的异族接受中国内地儒家思想,也包括接受中原文字、习俗等。华化首先发生在中国汉人区内。“华文化”的中心地在中原,属黄河文化,其对长江、珠江文化区浸润与同化成功,形成中国文化的主干。华文化的辐射还在继续进行着,进一步影响周边少数民族,使之纳入中华文化区内。中国国疆版图之形成,主要不依赖武力,而是仁道自成,文教化育,“近悦远来”的自然结果。由此中国文化再越山涉海,向东方照耀,及至形成幅员辽阔的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在内的汉字儒学文化区,即现在所称的东亚文化区。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形成,虽然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为标志,但这个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依据,最根本的是在于文化决定了中国民族的形成。
  清康熙一朝是清朝全面儒化的鼎盛时期,而康熙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君主。中国历代君主中享受圣祖庙号者,恐怕只此一人。康熙在位61年,殚精竭虑,勤于政事,用兵临敌,无所畏惧,定三藩,统一台湾,亲征格尔丹,进军西藏,平日力戒骄奢,节用爱民,不尚虚文,力行实政,提倡程朱理学,兼用西方科技。施琅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收复台湾,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此时距甲申已39年,距南明覆亡也已21年,“反清复明”的活动已衰微消歇,明遗民大多垂垂老矣。这相当于两代人的时间。可以设想,时过境迁,儒家纲常伦理的依托已经从明朝转为清朝。例如著名明遗民黄宗羲,甲申后,黄宗羲毁家纾难,组成义军,鲁王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又改任监察御史兼职方司主事。后为左佥都御史,又提升为左副都御史。清廷曾悬榜缉拿黄宗羲。南明永历政权覆亡,郑成功东渡台湾,黄宗羲则于后半生致力于讲学、著述事业。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准备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辞谢不能。康熙十八年,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万言被征聘北上修史。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71岁,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在给清朝官员的信中写道:“羲蒙圣天子特旨召入史馆……时以老病坚辞不行,圣天子怜而许之。”这与反清复明时骂清廷为“夷狄”、为“虏酋”,已经大不相同。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的一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