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拖拉机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最早的拖拉机是真正的为农民而设计制造。它们使用的是铁轮,笨重的身体极易陷车,压伤植物的根茎是常事,19世纪30年代,就有人设想给汽车轮子套装木头和橡胶制作的“履带”,让沉重的蒸汽汽车能在松软的土地上行走,但是早期的履带性能和使用效果并不好,1901年美国的伦巴德在研制林业用牵引车辆时,才发明出第一条实用效果较好的履带。

1904年后,加利福尼亚的工程师霍尔特应用伦巴德的发明,设计制造了“77”型蒸汽拖拉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之后已出现了很多的各类型拖拉机,小型的用橡胶轮胎,大型的用履带。但是他们都一样面对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功率过低,油耗太大,继而造成经济性不够好。

拖拉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后桥部分组成扭力要足够大,用增扭减速的齿轮产生大扭矩,进而增加机械的牵引力,而且整个车行走速度不能太快,要不还怎么耕种。但笨重的拖拉机却需要强大的动力输出,只有柴油发动机才能满足需求,所以亚美汽车燃油动力厂就组织设计生产了不少型号的柴油发动机,除了供应已经被正式批准生产的卡车使用外,也有部分拿来供拖拉机制造厂使用。

1906年霍尔特创办的拖拉机制造公司,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这种拖拉机翌年开始批量生产,算是现在最成功的拖拉机,这种拖拉机如果按照正确的历史发展顺序,他将成为英国研制世界上第一种坦克时所参考的样车,而亚美汽车拖拉机制造厂并不打算和他争夺多大的市场份额,而是为了促进柴油动力的开发和运用,当然也是为了履带式挖掘机、推土机等而准备。

载重汽车的研究工作是张宇负责,但在交出图纸资料之后他就被要求去做哪些工程机械方面的事儿去了,所以载重汽车的实际生产过程,张宇半点儿都没掺和,不过已经“锻炼”出来的亚美汽车科研队伍、制造技术人员等,他们没有令张宇失望,靠着详尽的图纸,他们很快就制造出了样车,并开始进行一系列亚美汽车特有的试验。

不过最近张宇才听说,有时候没有屁事儿张雨生,不会去关心轿车制造情况怎么样,倒是经常跑去问问载重卡车的情况,并说什么“汽车就要向两级发展,要么大型化要么小型化,大型的要从8吨、12吨、20吨甚至60吨乃至上百吨载重量发展,而小型的就应该以轻便实用为主,1至4吨的都可以统一叫做微型货车简称微货。”等等之类的屁话。

一群被蛊惑而起的研究人员,开始唆使自己什么时候拿出微货的设计图纸,他们知道汽车需要行驶起来才有收获,行驶就需要动力,用单位汽车总质量的发动机功率系数来衡量一辆车,汽车最好能达到6~8。9kw/t为最佳,所以他们也很自觉地提出发动机不用张宇担忧,而他们有办法鼓捣出装备各型卡车合适的发动机,所以有时候张宇还得趁晚上临睡之前“打点零工”,整天的24个小时恨不得弄成28个小时来用;他可不想破坏自己在清一色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东方天才’形象。

张宇这边的事情进展永远都是千篇一律,而张雨生的活计可就能用万般变化来形容了。

“这批货物非常重要,务必谨慎使用!拓展欧洲汽车市场的任务,就看你的了!”张雨生拿着一张盖了红红大印的文件纸,语重心长地和面前的一位员工说道:“你到那边去了之后,可以先找我们的服装直销店帮忙,那边所有的硬件设施都已经筹备完毕,就等候你过去拿出切实的营销方案出来,打开亚美汽车欧洲销路是首要任务,利润倒是其次。还有,别忘了那件要事,有机会就要抓住,决不松手!去吧。”

“董事长,您放心,不打开欧洲汽车市场,我文某人绝不回来。”文徵华结果张宇手中任命书,抚摸了一下缝制在西装内的文件,对着张宇深鞠躬之后,很快离开了亚美集团总部大楼,直奔港口而去,在那里已经正装待发的汽车运送船队已经准备完毕,横渡大西洋的旅程就要在文徵华到来之后正式开始。

奔赴欧洲开辟市场的还有亚美服饰公司销售部数位骨干,他们在产品营销上已经算是经验老道,被征调集结起来就是为了在欧洲开拓更为广阔的利润市场,其主打产品就是船队运输的125辆“华睿”和213辆“雅致”,为了竖立亚美汽车的品牌,并没有将甲壳虫带往欧洲。

“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需要,企业盈利的最佳状态就是无本经营照样获得滚滚财源。”迎着大西洋飘来的腥味儿海风,数十名亚美集团营销人才齐聚船头,思索着集团董事长的各种叮嘱,回忆起集团的盈利模式。用银行的钱做营运成本、尽量使用廉价的工人和材料、疏通官场关系、构筑利益链条、保住技术和人才优势等等,张雨生用一整套亚美集团成功发展的模板,教会这些人如何在欧洲立足,争取也能同这片土地的亚美一样,在欧洲扎根长大。

前往欧洲的船队刚刚出发,张雨生便安排了第二组人的亚洲之行,他们肩负着回国详尽考察的任务,并无开拓国内汽车、服装、机械市场的打算。然后,张宇便独自开车向纽约著名的大学而去,每次他都希望能在哪儿找到一个中国留学生,可事实真的很令人失望。

中国留学美国的学生是有的,张雨生清晰记得晚清政府曾派出过两批人,最后一批因辛亥革命而停留中国。最早一批留美学生是在1872年的洋务运动中,第一批人只有三十名,在召回时只有詹天佑、欧阳赓两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其余人都几乎辍学或者还在读中学。第二批如第一批一般,只有数人完成了学业,其余人等几乎都因为各种原因止步不前而后便被召回,最后一批还未走出国门便因为满清政府被推翻而告终,而一心要做大事的张雨生必须依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但实际情况却是另一番模样。

美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也可以算是世界第二第三的了,德国的高等教育自然是不敢比,不过相比起中国而言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但张雨生苦苦寻遍整个美国各大院校,哈佛、麻省、纽约等等各地区的私立院校、公立大学,熟悉的长辫子、黄皮肤、黑眼睛却在这些个学校里没有任何踪迹,任凭张雨生苦苦寻找,结果仍然不容乐观。

所以说,张雨生在安排生意来往的事情之上,是有条不紊安排的井井有条,如果执行人员都按照计划灵活行事,那商业成功是必然的。但是在召集人才方面,他却真的毫无办法。真的可谓是同一个人,遇不同之事而得万般变化之心态,如此难堪局面怎么不令人焦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缺乏自然资源、可以没有广袤的生活环境、甚至可以没有悠长的民族光辉历史,但绝对不能没有了教育。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工业发展前途、国家未来命运,甚至国家民族声誉,一个国家的国民走出国门就像国内一样随地吐痰、满嘴脏话、不知廉耻,即便他和他的国家腰缠万贯富甲天下,但也没人会看得其他,看得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在于迅速使他摆脱外敌的控制、经济的凋敝、政治的腐败等等,而是从他的国民教育开始,从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开始,从改掉陋习开化思想开始。而这之于中国,之于复兴中华的民族大业,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第八章 欧洲来信

亲爱的:

我想你最近一直在漫长的思念之中度过艰难的日子,让你和孩子留在德国是无奈之举,原谅我,亲爱的,相信我努力工作后会带给你和孩子足够的幸福。

感谢上帝赐予我一位美丽的妻子,是你让我在无边无际的工作中,度过漫长的岁月时光而无所顾顾忌,因为父母和孩子一定会在你的照顾幸福生活,而我已经在和你的思念中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辽阔的大洋隔断了地理上的来往,但我从未断绝对你的思念,我美丽的妻子,趁着集团有人到德国的时机,我终于可以给你写上一封信。

我在美国的日子过得非常好,我自认为我完全对得起集团给付的丰厚薪水。在这里我努力工作,争取赚取更多的钱以供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事实上我真的很努力,上帝知道这一切的一切,相信我宝贝儿。

我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或许你不知道我为什么能获得每月700美金的收入,按照如此的工作现状,要不了多久我就有足够的资本回来创业了。不过在此之前,让我给你算算你亲爱的丈夫究竟在美国干了什么,以至于可以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首先我是在一家大型集团里工作,集团的规模非常之大,员工多得比我们小镇上总人口还多,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人,中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等等,而我们德国人也占不少数量。集团的工作待遇十分优厚,我一个月的正式工资有350美金,但我从事的副业和奖金就有350美金之多,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副业和奖金吧!让我将这一切慢慢告诉于你。

你知道,我仅仅是一个机械师而已,加工制造东西是我的本能。如果在国内,我或许只能是一个工厂的领班之类的,又或者是一个大型工厂内的小组长而已,但事实上我在这里得到的待遇远比国内高,吃住行集团都按照我们德国人自己的习惯给予安排,尤其是他们让我担任了机械厂的技术副总监,管理着数千人的队伍让我感受到身上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让我觉得这是对我自己能力的最佳施展平台,要不然我在大学所学习到的东西就要在国内荒废,而在这里却得到了最好的展示平台。

每周五天的工作日,剩下的周六周末可以供我们自己安排,当然工人们也是一样,不过他们是两班倒,休息周一周二的,则他们就要负责周六周末的生产,而和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