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她是有感情的。那么青春无邪的面孔和心灵。在他面前小心翼翼收敛起所有的缺点和任性。然而能培养的始终是感情,他对她始终是无法有〃恋爱〃的感觉。他的前女友来找她,她明明知道那是谁,只是悄悄在房间里等。他回来的时候看见桌上有张纸条:你出去了那么久,外面那么冷,怎么不记得穿外套?
他和女友恢复来往的时候,刻意隐瞒着她。她其实并不是一个好涵养的女子。只是太爱了太在乎了,她甚至害怕自己一个坏脸色会让自己几年来的努力全部泡汤。但是没有用,他还是开始不接她的电话,不再见她。
于是她选择了去外地实习。临走的前一个晚上是中秋节。他陪她吃路边摊。她喝了很多酒。然后语无伦次地诉说这些年自己对他的爱。她说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我回来,是生是死都只要你一句话了。
五个月之后她在异乡得到消息。他结婚了。新娘不是那个让他欲罢不能的初恋。他娶了一个认识三个月的同事。
她没有再回故乡。几年过去,她在当地的电视台小有名气。身边来了又去很多人。她经常推掉所有的应酬回家自己煮饭。菜花炒肉。
世事就是这样,他爱那个初恋的女子,为了她四年里两个城市来回颠簸。她爱他,为了他写了四年的信,最后弄得只剩下半条命狼狈逃离。而他,到底是娶了个不相干的人。到底,月老愿意成全的不是她或者她,而是一个什么也没有付出过只是出现在合适时间的人。
就如那句唱烂在大街小巷的歌词: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四年和十年,十年和二十年,其实是一样的。
第21节:你是我的温柔
J
恍若繁花似锦
重遇你
在同样的季节里
嫣然的笑
缓缓向我靠近
如果水倒流
便不再让你 不经不觉 离去
你是我的温柔
那一年,她16岁,读高一。他比她大两岁。
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她都能看到他和几个高年级的男生蹲在马路牙子聊天。她总是强做镇定地从旁边走过,她知道他在看她。一言不发地微笑。
她的座位在教学楼一楼窗口的位置,下午自习的时候,她从一大摞冗长而枯燥的数学试题里抬起头,忽然发现那个男孩子站在窗外一米多高的乒乓球台上注视自己。那么大胆直接,也不知道站了多久。阳光很好,照在那个男生干净的白衬衣上。她也不避他的视线,就那样斜着头咬着笔瞧着他,一副若有所思的小大人模样。
有风吹过,少年和少年就这样演绎着眉目传情。
下了晚自习,他总是在她家楼下等她。两棵高大而沉默的中国槐见证着少年的情窦初开。生日的时候他用积攒了许久的零用钱为她买了一盒在当时价格昂贵的鲜奶蛋糕。他说你笑起来的样子那么甜,一定比蛋糕还要甜。她却不解风情地哭了:你买这么大的蛋糕,我怎么带回家和妈妈解释。他慌了,笨拙地替她擦泪:那我们干脆吃光好了。
那是一所非常小且风气闭塞的子弟学校。他和她的故事被编造成无数的版本流传在各个班级。她不能承受这样的〃冤假错案〃,把他送给自己的礼物如数交给了校长,〃大义灭亲〃般挺着胸膛要和他划清界限……
后来他被迫在高中毕业前转了校。那几个晚上,他一直守在她回家的路上,想亲口说点什么。但她一直躲着,好象注定要欠下他一笔债。
后来她收到过一封信。字里行间不见任何一点埋怨。他在信里写了一首歌词《你是我的温柔》。他说我学了很长时间,想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唱给你听。但现在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向你表达了。他说我们也许都太年轻了,如果五年以后或者更长时间,你再听到这首歌,就回来找我吧。
又过了许多年,她在离故乡千里之外的大都市功成名就,却始终没有爱情的光临。身边有三五知己陪伴,也不觉寂寞。经常在朋友生日的聚会上,被鲜奶蛋糕涂满一身。她总是笑着和朋友说:蛋糕根本不是用来吃的……可是就在这样热闹的人群中,她突然想起了他。没有任何预兆的,他如幽灵一般重新回到她的脑海中。
她跑了无数家唱片行,去找那首并没有大面积流行过的歌。然后在自己的车上一遍遍重播。她当然没有去找他。她甚至不知道他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是否成家立业?她也不想去找他,那没有任何的意义。
在她的记忆里,他依然是少年的模样。清瘦的脸上挂着微笑,看她的时候镜片后的双眼就泛出一种光彩。她甚至想不起他的全名,只记得他的名字中有个〃亮〃字。然而她还是意识到,年少轻狂的岁月里,刁蛮的自己曾经带给一个少年巨大的伤害。
她迟了那么多年才明白,却理所当然不再拥有道歉的机会。她开着车,在那一把温柔的男声里,与光的方向背道而驰,终于放声大哭起来。
第22节:那一年,少年吟唱过(1)
K
自你走后,城市就暗淡无光
在房屋的每堵墙上,我帮助太阳描绘你的俊美
在街道的每扇门前,我驻足,梦想。
我的心变成一个小孩子,大声叫喊,不发出声音。
那一年,少年吟唱过
那一年,他和她都非常年轻。年轻到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内心的感情。甚至当内心出现异样情绪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样应对。
她在表哥学校的〃高校联盟音乐会〃上认识冰和他的〃温暖乐队〃。
她在台上看到冰。很高,斯文的,穿一件灰色T恤。挤在一大群长头发,烂牛仔裤嬉皮打扮的年轻人里面,鹤立鸡群似的清爽。他站在台中央,右脚打着拍子,唱了一首张楚的歌
〃……在没有方向的风中开始跳舞吧,或者紧紧鞋带听远处唱歌……〃
那时她正在给一家青年期刊做社外学生记者,她托表哥介绍一支校园摇滚乐队做采访对象,并指定那支〃温暖〃乐队。
那种少年人身上才特有的生生不息,既是是再稳重的孩子,也不会拒绝青春靓丽的异性站在自己面前低头微笑的神情。他们好像两个中学生一样聊天,谈理想,说人生,好像两只唧唧喳喳的小麻雀。后来冰送她回家,一路上他不断的在哼那首郑军的〃灰姑娘〃。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每到周末冰便打来电话,她慢慢地认识了〃温暖〃的其他四个人,还去了他们的练唱房,看他们忘我的投入歌唱时,她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受:那是一种极度渴望倾诉和被倾诉的愿望,大概是每一个人都在内心深处想要拥有的。
她把这种感觉写进了对冰和〃温暖〃的采访稿,发表在圣诞节前的一本期刊上,当天晚上就收到冰的电话,他说她的文章让他们每一个成员都流泪了,他说她写出了几年来他们对〃温暖〃,对摇滚所不敢表达的爱和希望,末了听见冰在电话那端很真诚的声音:你的文章很迷人。
那一晚开始,她每隔三五天便会收到冰写来的信,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他说他喜欢这样一种联络方式,说人的感情一定会随着书信的越来越多而逐渐加深的,每次信的最后冰都会写一句同样的话:我又写了一首新歌,为你。
很多个日子过去了,冰一直在给她写信,有时候是一首诗,有时是一段歌词,有的时候似乎仅仅为了说一句话。偶尔周末的傍晚,她就答应冰的邀请:换上牛仔裤和T恤,抱着一把吉他坐在夜晚热闹繁华的街头,接受那些衣冠楚楚的行人异样的眼光。冰其实并不怎么和她多说话,总是歪着头看她,唱歌。
'上一页' '返回书目' '下一页'
在线客服: QQ交流群:无
Copyright ©;2000…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属于 虹桥门户网 浙ICP备05064699号
不想让你孤单(第二部分) … 惠子 … 虹桥书吧 … 虹桥门户网虹桥书吧……》小说书库……》不想让你孤单(第二部分)已完结小说 清凉版 浪漫版 温暖版
清爽版
第23节:那一年,少年吟唱过(2)
他逆着光线,眸子烁烁发着亮,身影柔柔的泛着光,几丝头发独个一明一暗的动荡,整个影像很帅气又有几分不实在。她的内心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告诉自己:这样的男生不会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冰的信,渐渐成了她对快乐的一种期盼。每个星期五,她都会到传达室去取那个信封,那里面有一份属于她的快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冰毕业。那是一个阳光格外灿烂的夏日午后,收到冰的信,他说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到北京去继续他的摇滚梦。看完信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身在寒冷的北极,整个大脑也一片空白,眼泪似乎冻在眼眶里,怎么也掉不下来。
她想自己大概是真的爱上了冰,虽然这发现的是如此晚、这般迟。
她把几年来冰写给她的信全部翻出来一份份重新看,仿佛自虐一般,然后非常顺利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忆起那一年的相识,相知,想起他过去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好,想起那些深夜,他在电话那端哼唱地写给自己的歌……但是她却已经开不了口,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服他留下。有的时候,事情也许可以由你做决定,但其实你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离别的前一天晚上冰来找她,目光里写满了忧郁。两人在空旷的大操场散步,一圈又一圈,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终于冰指着不远出的一盏灯光对她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