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兵和他的中尉女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列兵和他的中尉女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长骂道:“他妈的,你当医生的还晕血?不要磨磨叽叽的了!快点!”
  列兵一脸无奈,在一个女兵手里拿过钢刀,回头看了一眼中尉,然后闭着眼睛十分痛苦地朝“面霸”的下颈捅去。
  站长急了,大声吼道:“你小子睁开眼睛,不要捅到老子的手上!”

  列兵说:“我晕血!”
  “晕个屁!当兵的晕血怎能上战场?他妈的,那更要锻炼一下,睁开眼睛!”站长喊道。
  全场哗然,猪叫人笑,女兵们更是乐得一个个像二娃子的妈一样,合不拢嘴。她们想不到通信站竟然还有这样的新兵,长得白白静静的,模样不错,却没有一点男人的气息!心里更是瞧不起他。
  列兵迫不得已,睁开眼睛朝“面霸”的下颈用力地捅了一刀,鲜血刚流出来,列兵拔掉刀子,连忙后退。刀子落在中尉的脚旁,险些砸到她的脚尖上。
  站长和兵们松手,没想到“面霸”翻了一个身子站了起来,朝女兵们奔去,夺路而逃。
  女兵们大惊失色,一窝蜂闪开,不等“面霸”突围就为它让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

  整个场面混乱起来。
  几个男兵要去追,站长命令道:“不要追!让它先跑一跑,放掉一些血再说。”站长的话还没有说完,中尉在地上跺了一脚,钢刀弹起空中,她顺手接住刀把,“唆”的一声,钢刀飞了出去,刀把露出在猪头外,看不见刀刃!
  “面霸”应声倒地,挣扎了一会儿,便气绝身亡。
  整个过程只有三十秒,说时迟那时快!
  官兵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久久没回过神来,当大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中尉轻轻地摸了摸自己的秀发,笑着说:“不好意思,献丑了。我忘了告诉大家,我是从特种作战大队调过来的。不过,我以前也是当话务员出身的。”
  全场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列兵笑了,满意地笑了。
  中尉瞟了一眼列兵,点了点头,意思是我还可以吧?列兵偷偷地竖起了大拇指,但现场的人很多,列兵迅速把手缩了回去。
  晚上,中尉叫通信员把列兵叫了过去。
  中尉问:“你现在晕血?”

  列兵说:“我不晕血。”
  中尉说:“那你为什么不敢杀猪!是不是胆子太小?”
  列兵说:“我胆子不小。”
  中尉说:“那为什么?”
  列兵说:“为了你。”

  中尉愕然,说:“为了我?”
  列兵说:“是的。我把表现的机会让给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天你露一手算是第一把火!不过我没想到你的动作这么漂亮!这么利索!大家都看呆了,佩服得不得了。”
  中尉微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个本事?”
  列兵说:“你自己说的。”
  “我自己说的?”中尉疑惑,叫了起来。

  列兵说:“是的。你不是说过,有一次在森林野战生存训练中,你曾只身杀过一头凶猛的野猪吗?……”
  中尉恍然大悟,大笑着说:“傻瓜,那时你没当兵,我骗你的——我只杀了一只野兔——还是全班一起围剿的。哈哈……”
  
  (3)
  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因此,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有说出的话。
  ——纪伯伦
  通信站的官兵议论纷纷。几天过去了,大家兴犹未尽,还在谈论中尉的绝技,只觉得她神秘无比。列兵在别人议论的时候,静静地听着,不插话,心里则暗暗高兴,十分自豪。别人议论,他只想起了台湾作家李敖1980年给胡茵梦写的一段文字,胡茵梦是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你不必了解她,一如你不必了解一颗远在天边的明星;你只要欣赏她,欣赏她,她就从天边滑落,近在你眼前。”李敖的这段文字,列兵觉得也可以借来送给中尉。恰如其分。只是李敖后来与胡茵梦闪电式结婚,又闪电式离婚,这就不能借鉴了。

  大家在一起生活了几天,才发现,中尉喜欢投掷东西,笔用完了,她会丢进笔筒里,有时距离还较远,但都百发百中;手中有什么废纸团,她不会走近垃圾桶,而是随手一丢,纸团总会不偏不斜不远不近,正落进垃圾桶里。中尉的房间里,有一个飞镖盘,她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丢飞镖玩儿。这是一个有点怪怪的人物。
  所有的人对这个新来的指导员十分敬畏。这么好功夫的女人在电视上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大家天天看中央电视台第七军事频道,也没见过如此厉害的女兵或者特种兵,现在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与大家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顶头上司、直接领导,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无法接受。这样的狠角色只应该在武侠小说里,像《倚天屠龙记》里“灭绝师太”那样的狠角色,武艺再高强,那不要紧,与自己的生活无关,越能打越有看头,武侠小说本来就是假的,谁也不会去当真,谁也不会怀疑它的可能性和真实性。不是有一种说法吗?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现实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有如此手法的能人,大家当然要目瞪口呆了。手起刀落,肥猪应声倒地气绝身亡,要不是亲眼看见,别人怎么说也不会相信,最多承认那是魔术!可这千真万确,不是魔术,又是何等的不一般呢。

  有的战士紧张了,心想以后的日子必须小心翼翼了,必须遵规守纪,千万不能惹中尉生气,万一她动怒,失去理智,随便拿个什么东西丢过来,那不是要人命吗?通信站没有几个人受得了,不死也要残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不能随随便便地成了烈士。女兵们更是叽叽喳喳,不无担心地议论纷纷,说今后的日子惨了,惨了,下地狱了。




第4节

  只有两个战士不但不担心,还特别欢迎这个新指导员的到来,因为她身怀绝技而十分高兴。这两个战士一个是列兵,他高兴自然不用细说,可以天天看到心爱的人儿了,有其个人目的,而且动机有些不纯;另一个就是通信员赵朝荣,这个广西籍的一级士官,他也很高兴新指导员有这么好的功夫。通信员是通信站有名的秀才,经常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一些小“豆腐块”,还是几家报社的特约通信员。他高兴是因为抓了一条“活鱼”,可以好好地写一篇稿子了,既可以宣扬通信站,也可以算给新来的指导员一份见面礼。他对谁来当指导员都持欢迎态度,他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脾气,但不要紧,关键是要摸清他或她的脾气,摸清他或她的爱好,对症下药,投其所好,走进他或她的潜意识里面去,走进核心圈子里面去,让领导把自己当作自家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谁来当领导都一样,都会说相类似的话,意思相近的话,因为很多话不是因为他或她的性格学识决定的,而是他的位子决定的。就像现在每一个领导一开口就讲“三个代表”一样,从中央首长至下面的基层干部,都是如此。不这样行吗?肯定不行。所以,通信员从来不担心谁来当指导员,因为指导员是一个职务,谁来担任都是一样的,该说什么话的时候,张三李四王五都会说同样的话,只是有些细节上的不同而已。中国人历来是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位子上说什么话。就拿文书张学富来说吧,以前在班排还没有当文书的时候,经常到站部来出公差,出的次数多了,依然没有给他下命令,他就牢骚满腹,时不时讲几句怪话,发几句牢骚,工作也不是很积极,一天命令下了,他说话完全不同了,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责任心也强多了。人嘛,可能都是这德性。通信员尽管只当了四年兵,在部队的时间还不长,但以前在家里就懂得了许多,他的老爸是一镇之长,亲眼看见许多人来他家里问寒问暖,送东送西,千方百计讨好他老爸,讨好这个一镇之长。镇长一点小感冒住院才两天,鲜花补品一大卡车,满屋子都堆不下。他亲眼看见过让他老爸高兴的人,都混得比较好,要什么有什么,趾高气扬,跟他老爸作对的,十个有九个没有好下场,度日如年。他在部队也看到了一些类似的现象。老指导员当干部股长去了,他是怎么玩起来的,通信员也很清楚,甚至还出过一臂之力。老指导员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工作平平,没有特色,甚至可以说思路还不清晰,当了三年指导员,怎样发展党员的程序都没弄清楚,没弄明白,没有亲自备过课,也很少亲自上课,但这个同志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重视新闻报道,喜欢出名挂号,他花很多心思想一些花花点子,做些表面文章,迎合领导的口味,竟然年年评为“优秀指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干部”,今年提拔当了股长。在老指导员的指导下,要求下,说得更准确些,是在老指导员的强迫下,通信员经常通宵赶稿子,第二天不顾旅途劳苦匆匆往报社送稿,然后苦苦等待直到稿子登报,才能松一口气,任务才算完成。当然老指导员并非一无是处,他对通信员的照顾也是很周到的,尤其是到报社去送稿子,他非常大方,想方设法超额给通信员报销所有的费用。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也应该满足了,死心塌地地去干活了。有的领导却只要马儿跑,不给马儿吃吃草,跟那样的领导做事,才知道什么叫痛苦,什么叫无奈。

  通信员觉得这一次可以写一篇好稿子了,至少不要胡编乱造了,有真实的素材,自己在第一现场,亲眼所见,写起来底气都足些。
  熄灯号吹了,通信员躺在床板上,还特别兴奋,心里开始打腹稿,心想这篇稿子一定要写好,写出水平来,让中尉瞧瞧,更要让她满意,让她高兴。让她高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