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密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谢霆锋密传-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我刻意炒作的话,那为什么不拿出拍得更好、形象更美一些的照片呢?虽然时代变了,艺人没有绯闻的话好像比较吃亏,但我刚刚出道,还是希望有个健康的形象面对歌迷。”
  毕竟事隔8年之后,戴辛蔚谈起这段逝去的感情,已经能够从容面对。
  她说:“初恋毕竟是稚嫩不成熟的,喜欢一个人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但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对错之分,我想双方对感情没有抱着玩玩的心态,合则聚不合则分,很普通。其实我后来也恋爱过,但将来的感情要讲缘分,外表是否帅气、家庭是否有钱并不重要。”
  尽管戴辛蔚持如此说法,可她也无法否认,当初之所以心仪谢霆锋,恰恰是因为他的外表。对于谢霆锋的评价,她用了一串很好的词:帅气且聪明,用功,待人接物大方得体等等。谢霆锋的外表,大家闭着眼睛稍想一想,便会映在脑中,在此不必详加描写。至于他的聪明,自然也是无话可说,从他所作的那些歌词中,已经能够非常准确地了解。至于用功与否,却是值得商榷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事情,诸如唱歌或者拍戏,谢霆锋无疑是用功的,有时候甚至有着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
  但另一些方面,诸如当初在学校读书时,因为缺乏兴趣,他似乎有些得过且过。这种性格,令他的人生缺课不少,今后,也许他得为此补课吧。待人接物的大方得体,就是对他这种年龄段的人而言的。谢霆锋从小就和父母拉开了相当的距离,更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寄宿学校里,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主,所以,他显得比同龄人更有主见、更为成熟,这是毋庸置疑的。
  戴辛蔚还提到了谢霆锋其他的一些优点,她说他很幽默,擅长搞笑,常常能给她带来许多的快乐。他将自己童年和少年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让戴辛蔚听得入迷。两人间的感情,也进一步拉近。
  戴辛蔚承认,他们在一起并不全是春风无限阳光明媚,实际上,他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争吵而闹出矛盾。她不肯说出引发矛盾的具体原因,只说每次发生摩擦,彼此都非常生气,白天即使见了面,也互不理睬,但到了傍晚,就烟消云散了,多数情况下,都是谢霆锋主动向她认错。在这方面,他显得很有男子汉风度,让她觉得他是一个成熟的,有责任感可以信赖的男人。
  关于分手的原因,戴辛蔚说得很模糊,只是说,谢霆锋在香港的学业并不顺利。他回香港,是要在香港国际学校继续十年级的课程,因此和后来成名的陈冠希成了同班同学。当时在学校时,谢霆锋和陈冠希的关系,似乎并不很密切,自然,他在这所学校待的时间很短,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友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麻烦是,谢霆锋来自明星家庭,自己也差不多是明星了,一举一动,均受到媒体的关注。
  之后,谢霆锋要去美国读书,戴辛蔚则要去台湾发展。戴辛蔚说,为了不影响两人的工作和学业,所以,他们决定分手。
  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相比之下,她那位密友的说法更显得可信一些。目前已经清楚,此时的谢霆锋,显然和Irene保持着密切关系。尽管后来谢霆锋一再声称,自己对每一段恋情都是专一的,但是,这一段,他是难逃一只脚踏两只船之嫌。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说明谢霆锋对待爱情便是游戏人生的态度。当时的他才只有15岁,一个15岁的孩子,对待爱情的观念并不成熟,我们并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衡量他这个时期的一些行为。

  一把吉他走他乡(1)

  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国是梦之所在,是一个追逐理想放逐梦想的地方。可是,谢霆锋并不喜欢那里,尤其作为一名学生生活在那座陌生的城市,生活在那所由一群特殊的孩子组成的学校里,让他觉得格外的不自在。
  那是一所公立学校,学校就是一个联合国,学生来自不同的半球,有着不同的肤色。这所学校的规模很大,学生有三、四千人之多,相当于内地一所中等规模的高等学校的人数。这么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管理是个大问题,加上美国的学校管理和中国或者英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采取的是开放式自由式管理。于是,每一个孩子都追求个性,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另类效果。
  孩子的追新求异,往往会成为一种流行病,毫无节制的攀比,使得他们一个赛一个的另类。他们全都将头发染成不同的颜色,穿着各式各样奇异的服装,有些学生甚至文身穿鼻环。他们根本无心向学,所有的精力,全都用于怎样使自己看上去更加个性和另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你根本不可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得随着大势而走。谢霆锋以为自己已经是很另类了,到了这里一看,才知道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多大。
  他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因此开始逃学。
  在这样一所学校里,逃课并不算一件事,大量的学生在逃课。他们利用这样的时间去吸毒,去和女孩子幽会做爱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学校并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否走进教室,老师和学校丝毫不知情,就算是某些大胆的学生,在教室的一角拥抱在一起,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也不会有人过问。这或许就是美国人追求的自由,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香港人、加拿大人或者英国人是那么的不同。
  香港人所认为的一切不正常的事,在这里,再正常不过了。就算是一些在香港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事,在这里都是完全正常的。
  美国人的自由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释放,然而对于谢霆锋来说,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世界是迥异于他的故有的生活方式的。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久了,和他们同流合污的话,很快便会堕落。他很清楚父亲对自己期望甚高,希望他成为谢家的第一个有学问的人,最好成为硕士博士,这也是他有许多次进入娱乐圈的机会父亲始终不肯点头的原因。
  既不想上课,又不想入流,那种孤独,没有经历的人,还真的无法体会。
  想到在香港时跟戴思聪学过音乐,自己对这个有兴趣,也想将来从这个方面发展。他想,既然不想读书,何不趁此机会,学一学音乐?他从自己有限的费用中拿出一百多美元,买了一套最便宜的架子鼓,加上宿舍里原有的一套音响,将自己武装起来。因为将自己的钱过多地用在了音乐方面,生活就紧张起来,所以,他不得不去二手货市场,买那些别人处理的牛仔裤或者其他衣服。好在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你穿上那样的衣服,人家还觉得你另类,有个性。
  逃课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将音响打开,听着音乐,手里拿着鼓槌,跟着节奏学打鼓。这些当然还远远不够,他又四处打听,知道当地有一个名叫Steve的音乐教师,吉他弹得很好,便求上门去拜师。Steve和戴思聪一样,是授徒的。Steve和戴思聪又不同,戴思聪很看重自己的名誉,收学生之前,往往要对学生进行挑选,看你是否是可造之材。Steve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你按照他的要求缴足学费,他就收你这个学生。Steve确实是个吉他高手,他弹奏吉他,绝对是一流水准,同时,在教育学生方面,也很有自己的方法和见解。
  跟着Steve,谢霆锋一开始并不是学弹吉他,而是从基本的乐理开始学起。这段训练,对谢霆锋的影响至深,从Steve那里,他既学到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也学到了欧美一些音乐的流行趋势。
  当初,跟着戴思聪学音乐,更多是为了父亲的需要,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够进入娱乐圈,因此将他送到戴思聪门下。那时,他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并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也谈不上爱好。正是Steve将他引进了音乐的世界,从此开始对缪斯女神着迷。Steve对他的引导,可能还存在另一重因素,那就是他教谢霆锋弹吉他。吉他在当时非常流行,一个人独自怀抱吉他,坐在大街的一角,披着长长的头发,边弹边唱,成为一种最酷的形象,令男孩子们向往,令女孩子们痴迷。谢霆锋之所以开始对音乐痴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流行的影响。
  颇有些反叛性格的谢霆锋,在这个时期,在这片极具反叛意识的国土上,倒是成了一个乖宝宝。所有的时间,他都投入到了音乐的学习中,除了跟着Steve上课之外,他还将自己所有能够抽出来的钱用来购买与音乐有关的书籍等,然后,将绝大多数时间用在音乐的学习上。捧读音乐方面的书籍,成了他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休息则是打架子鼓。
  谢霆锋的身体内,始终滚动着不安分的躁动因子。
  当他还很小的时候,对此或许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一切都由父母安排,母亲要他怎样他就怎样。所以,他会对着镜头笑,他会很随意自然地摆Pose。父母拍广告的时候,但凡需要孩子,便会拉他上场,他便也像真正的明星一样,往往能够应付自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朋友以及自己的圈子。对于他的那个圈子来说,频频曝光并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引起的负面效应,大概要比正面效应大得多。
  于是,他开始憎恨引人注目,希望自己能够像其他人一样生活。他开始不喜欢被记者们注意了,可此时的他已经身不由己。因此,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反叛的欲望,不肯循规蹈矩,结果却是越挣扎麻烦越多。他知道自己身边存在着很多的麻烦,可是他那种年龄所具备的自省能力,并不能判断这些麻烦与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关系。他只想挣脱这一切,结果是适得其反,给人的印象成了反叛。
  到了美国之后,看到周围的那些同学,他立即找到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的,恰恰是以前的自己。他开始有所明白,在一种正统的观念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