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正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正妻-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员,回来所带的人不多,且下人都受了伤,这里地处偏远,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落脚,顾氏有些为难,杜成安开始咳嗽了起来。



  顾氏的这些心思都被沈小姐看了个究竟,道:“若是老爷夫人不嫌弃的话,就先回我家。稍候大夫来了,也是要方便些的。”



  顾氏担心丈夫的身子,也顾不得其他,道:“有劳沈小姐了。”



  而向来倔强的杜成安这次竟也一言不发,由着妻子安排去了。



  他不是不想说,他只是觉得面前的小女娃似曾相识,疑惑不解罢了。



  沈小姐在前,顾氏忍着痛扶着丈夫跟在后面,不久就来到沈小姐所说的“家”。



  只见方方正正的几间茅草房围着一个纵深五米左右的院子,院子外用竹条编织成细密的篱笆,下方则是一些栽种的蔬菜。



  沈小姐面无羞赧之色,落落大方地请客人进入。推开门,一股清香浸入鼻尖,堂内布局一目了然。一张木质方桌上摆着普通茶具,几柄木质椅子,工工整整地排放着。左侧是一个半大汝窑花瓶,瓶内插着新折的花,右侧一张方几中央,摆放着一局还未解出的棋。那棋子很是普通,棋盘倒略有几成新。



  杜成安一面咳着,一面欣赏起这未解的棋局。他见这沈小姐招待客人、询问大夫、安排下人,每桩每件都有条不紊,眼中也是流露出赞许。再想到家中侄女,他从未见过,也不知是何模样,算起来也跟这沈小姐差不多年纪,也不知是否也如沈小姐一般叫人喜欢?



  顾氏见沈小姐待人接物丝毫不亚于大家闺秀,也很是奇怪,只是碍于身份并未详问。



  大夫包扎好了伤口,又跟着开了服药。沈小姐安排好绿影出去熬药,又听到顾氏安排车夫去最近的集市购买马匹云云,料想等这伤好上一些,买到马匹之后,定是要继续赶路的。



  沈小姐没有询问缘由,咨询大夫后方才从里间屋内拣出茶叶,三泡三开后,一杯奉与顾氏,另一杯断至守着棋盘的杜成安面前,另置一张矮几放好。



  顾氏轻轻吹了吹茶末,轻啜一口,舌尖立刻温热一片,甘甜中略带几丝苦味。她从未喝过,遂问道:“这是?”



  沈小姐微笑:“夫人见笑了,这是新摘的茶叶制成的,名唤苦味茶,有清热之效。这里地势偏僻,只好请老爷夫人入乡随俗了。”



  “好棋好棋!好茶好茶!”杜成安忽然开口。



  沈小姐这次微微红了脸颊,道:“老爷谬赞了。”



  顾氏看着丈夫乐不可支的模样,笑道:“哪里是谬赞!这茶担得起,沈小姐也担得起。对了,还未请教沈小姐芳名,此次我们多有打扰日后定当再来拜谢。”



  杜成安也是这个意思,连连点头。



  读书人在这些礼节上都十分固执迂腐,何况杜成安本就是个文职的官。



  “这……”



  顾氏见沈小姐为难模样,只好先开口道:“我夫君是外放的官员,我们这次是要回金阳城探望我婆婆,她已病了半月了。”



  “原来是老夫人身体抱怨。敢问老爷夫人是金阳城哪户人家?”沈小姐顺着话说下去。



  “金阳杜家,我婆婆年事已高,如今当家的正是兄长,杜成康。”



  原本听到金阳的时候,沈小姐只是随口一问,当她听到杜家时,忍不住咯噔一下,心想必不会那么巧,可再一听到杜成康三字,她更是惊出一身汗,金阳杜家,杜成康,那不就是……



  沈小姐苦苦一笑。



  顾氏也有所察觉,道:“莫非沈小姐认识我们杜家?”



  沈小姐佯装镇定,躬身一礼:“见过杜夫人,夫人说笑了。小女子出生时家门已经败落,一直住在这里,如何识得城中贵人,不过是一时不察,听夫人说起城中事情,听得忘了形罢了。”



  顾氏颔首,不再多言。她心想着,等探望婆婆回来,一定派人打探清楚这是何家女儿,是否有姻亲,若是没有,她倒是乐意促成一桩好事。即便有,她也想报答今日这小姐的恩情。



  说也凑巧,派出去另置马车的下人竟是久未归来,原本打算早些回去探望母亲,因此才选择了这条山路,可惜……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吧,顾氏想着,她是真的不想回来,如果不是婆婆生病的话,她一定是永生都不愿意回来的吧。



  往事如风,若是都能轻轻一吹便散去,那该是有多好。



  杜成安也是连着张望了几次院外,空无一人,他不免有些着急起来,他有多少年没有见过母亲了?真真是不孝极了。



  沈小姐见了,暗自转身,亲自招呼了绿影就近格外添了几个菜,因为杜氏夫妇都没有什么胃口,仅淡淡垫吧了。沈小姐不忍,劝道:“可是我们这乡野菜色不合杜老爷和夫人的胃口?”



  “沈小姐客气了,只因我们惦记着母亲,故而有些失礼,沈小姐莫要见怪才好。”



  沈小姐另拿起两个小碗,乘好汤,道:“原来如此。可是说句老爷夫人不爱听的话,若是身子有恙,被老夫人看出,岂不是让老夫人更加担心?再者说了,这购置马车来回也是要上一日行程,顶不过明儿个一早,定然会有新的马车来接老爷夫人,若是没有歇息好或是吃好,又哪里有力气赶路?”



  顾氏笑着端起碗举到杜老爷跟前,道:“还是沈小姐想得周到些。”



  沈小姐弯腰:“哪里,我不过是旁观者清。”



  杜老爷吃着新鲜的蔬菜,连连叫好。四菜一汤均是绿影的手艺,她听了不免一乐。沈小姐笑道:“杜老爷快莫要夸了,一会,我这丫头可是要飞上天了。”



  “那可不行,我们还要劳烦绿影姑娘安置房间呢。”顾氏也笑着打趣。



  绿影红了脸:“小姐,你怎么也跟着杜夫人取笑人家呢。”



  说得几人都笑了起来。跟着说了些家常,沈小姐好说歹说,顾氏又添了半碗吃食。等绿影收了碗后,已是日落西斜,主客几人分宾主在前厅说话。此后以顾氏言语最多,这沈小姐与杜老爷对弈几回,也是难分伯仲。



  杜成安没想到一个小女孩竟也有如此棋艺,不免对她刮目相看起来,连连夸了几番。沈小姐只管捂着嘴笑。



  这一晚自是在客房入住,幸好虽然是简陋的屋子但里外分隔也远,屋子也够敞亮,这才让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杜成安稍微习惯了些。夜间闻着淡淡香气,竟是比往日好睡些。



  直到杜成安入睡,顾氏仍是睁着眼,要是她也有个孩子,那该是有多好。
第二章
  第二章忙话别记恩德心向往之



  见慈母诉肝肠一闲话乎



  马夫经过一日的歇息,已是大好。那另置马车的下人也在黎明时分赶了回来。



  天将明,顾氏在院内紧握着沈小姐的手话别,沈小姐始终礼遇有加,说了些祝福的话,顾氏这才上了马车挥手示意。



  车轮滚动起来,顾氏再次掀开帘子,短短一日,她对这里竟然十分不舍。这种简单随意的生活怕是许多人都向往的吧。如那沈小姐,虽家道中落,却仍旧过得简单自在。



  这样的生活,顾氏只能想。



  谁让她出生就是嫡出小姐呢。



  杜成安望着妻子心事重重的模样,阴测测笑了。



  这种眼神让顾氏一阵哆嗦,然而当她再次抬起头看丈夫时,见到的是一张对她关怀备至的脸,她暗自松了口气,原来是错觉。



  有了前车之鉴,车夫这次赶路更加谨慎了些,不过加紧速度,又赶了三四天路,总算是到了金阳城。



  夫妻二人匆匆换了一身衣衫,简单停顿后,改换水路而行。约莫过了半日功夫,已是到了家门口。



  一别多年,家里的情形杜成安已经有些模糊,唯独朱漆的大门上两个大字滚烫般灼烧着他的心窝:杜府。



  从杜成康书信到陇南约莫几日时间,再到杜成安夫妻赶回来,一个月也去了个大半,老夫人颜氏盼着幼子与儿媳回来,只一日日用药拖着。



  早有下人在门口眼巴巴望着,见到二老爷回来,一面忙着去给大老爷报信,一面去了老夫人的含辉斋,余下的二人,大约是之前伺候过二老爷的,留下来汇报着老夫人的境况。



  杜成安夫妇来不及洗漱,便已朝含辉斋去了。



  大老爷正在书房,知道弟弟回来了,连忙赶来。



  大夫人比丈夫先得到信儿,匆匆迎了去。



  正好在含辉斋外院相遇,杜成安先唤了一声“大嫂”,跟着顾氏福了身。



  大夫人见了小叔和弟媳,微点头道:“二弟黑了些,倒是弟妹……”微一沉吟又道:“几年不见,似是消瘦了许多。”



  顾氏不知如何接口,杜成安接过:“谢大嫂关心,只是我们连日赶路,我因外放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难免忧心母亲身子。青岚作为儿媳,感同身受也是应当的。”



  大夫人袁氏答得轻飘飘:“二弟心善,自是比我这大嫂想得周全。”



  顾氏哪里听不出袁氏的讥讽,只当听不见般低下头来。



  袁氏占了上风,正想乘胜追击,这时大老爷杜成康来了,见满院的人,道:“怎么都在外面?”



  见到弟弟,他走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二弟,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走,我们去见母亲。”



  根本没有给袁氏继续挑刺的机会。



  顾氏轻移莲步跟了过去。



  袁氏扁扁嘴,面无表情地跟了上去。



  颜氏见到在外述职的幼子,目光怎么都舍不得移开。她摸了摸儿子的眉眼,脸颊,再到密布的胡茬,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过了儿子,她接着看了看儿媳,见她也好端端的,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大老爷极孝,母亲安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