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外交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席外交官-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将我国的称呼也按照我国的意愿改回中华,以示公平。”

和英国方面提这个要求也并非是沈哲临时冒出的一个想法,从得到英国方面的会谈通知开始他就一直在思索解决的对策,首先他不能让英国方面先与他开口提条件,英国一开价必然就会涉及到国本问题,口口都是要吸血的,而他沈哲虽然是朝廷认证的清国公使,但是他并不能摸清楚朝廷方面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更可怕的是,清廷似乎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态度,你答应英国吧,朝廷说你消极怠工对皇室不忠,对天下百姓不义,对你家祖宗十八代不孝,你要是不答应吧,英国没准又给你搞个几国联军的直捣北京城这回没准连紫禁城都能给烧了,那朝廷必然也要拿不忠不义不孝问罪,总之,这趟浑水他是不适合趟的,思来想去倒只有去在文字上做文章,如果不成,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失,成了虽然也没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是朝廷肯定是舒服的,毕竟东方文化对这个的确还是比较看重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问题他可以和英国方面周旋几天,等恭亲王过来再探听一下朝廷方面的意思做进一步的打算。就他本人而言他确信此时此刻绝对不是他参与修改条约的时候。

“中华,中土”白金汉在脑海中反复思索了几遍这个两个词,在他看来这两个词都是“China”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个沈哲要坚持以中华代替中土。

中土这个词本来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只是英国人从西边的海上来,叫西洋,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所以叫中土,本来也比较对称,但是沈哲就不这么想了,在他的21世纪的思维模式中,洋褒义词,土那是贬义词,西对中固然是没有问题,但凭什么他们洋,我们就土了。对于清廷而言,对“土”没有什么偏见,但以前是以中华自居的,改成中土是被迫的,由中方出面让英国人做出些让步多少心里肯定是受用的。

第二章 中华与中土(下)

白金汉犹豫了,如果是涉及到英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问题的事情他可以坚决反对,而称呼问题看似无关痛痒,他却不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个什么态度,毕竟上头也没有交代,他不能擅作主张,只能东拉西扯的磨蹭到了中午会议结束,第一天的谈判就此无果而终。

沈哲长舒了一口气,今天这关算是过去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能拖一分钟就是多了一份安全,唯一担心的是英国方面对此事的答复太快,不管他们同意还是不同意,英国必定不会再次让他抢占先机,那么沈哲就不得不去面对他一直竭力回避的涉及到具体利益的问题。

好在英国接下来的几日都只是安排他和贵族们吃吃饭,打打猎到一些造船厂和港口参观参观,始终没有提及修改条约的议程问题,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七天,沈哲盘算了一下日期,再过不了两日恭亲王一行人应该就可以抵达英国了,他到时只要退居二线察言观色便可,表面上看这是件好事,但沈哲这边不禁不安起来,按照他本来的估计英方的答复下来最多四五天,成则成,不成则不成,至多再与他们纠缠几天,可这是一搁置就搁置了一个礼拜而这几日与英方上层的灯红酒绿中也未曾有人提及关于他在赴英首次谈判中提出的议案,似乎沈哲只是来公费旅游的。

英国的目的实在令人难以揣测,难道对方是认为等恭亲王抵达英国再进行交涉会更加妥当吗?以中国以往妥协的对外政策而言,并不是没有可能性,想到这,沈哲一个激灵坐了起来,看来自己不能急着跑路,英国人不答应他并不在意,万一再就这件事英国人提出了什么别的要求而恭亲王又没能妥善处理的话,他必然也在劫难逃,大丈夫死则死矣,总不能与千古罪人的身份去死。

本来以为这是个万全之策,可没想到最终仍是冒出了这个危险因素,沈哲自嘲地苦笑了一下,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起身推开窗,英国的环境质量不是太好,空气中参杂着从泰晤士河飘来的废弃染料的气味,从沈哲房间的窗口看出去是整个伦敦视野最好的地方,透过清晨的浓雾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下议院仍然紧闭的大门,大本钟的指针正正好好指向了六点一刻的位置,沈哲盯着指针,没来由地发上了呆,等回过神来,发现分针有走了三格与时针形成了一个锋利的锐角,几天前他还在抱怨时间过得太慢,现在却恨不得时间能停下来,让他稍微喘口气,英伦冰冷的水汽漂浮在他周围,急速降低的温度让他分外清醒,窗外的雾更浓了,一片|乳白色的烟雾像一堵墙,死死地挡住了窗口,沈哲心中陡然空落,茫然若失。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知道的,天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他认为自己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忽略了,自从自己踏上那艘前往英国的轮船开始,甚至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开始,他的命运就与这个时代捆绑在了一起,而这个时代的命运已经不由他这一边掌控,就好像嵌在窗中的这堵“白墙”一样,没留下一点缝隙。

门外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一封被封了红漆的信封从门底的缝隙处被塞了进来,沈哲走过去拿起信又回到了床边,信的内容一如他预料的那样,是通知他三天以后进行第二次关于条约的洽谈,三天,沈哲用手指弹了一下信封,明天可要准备去迎接恭亲王了。

沈哲转了个身靠在窗框上,背部已经浸在了“白墙”里头,他深吸了一口气,或许他不是什么也改变不了,关键在于面对的勇气。

第三章 夜半洋客

奕䜣刚一下船,沈哲首先看见的就是他的黑眼圈和深陷的眼窝,很明显继承白山黑水间猎户基因的人,不适宜在海上生存。

沈哲是个很识趣的人,知道现在不是和上级联络感情的时候,替恭亲王应酬完英国人就早早地打个招呼便告辞了,本来,他以为恭亲王会稍微留他一下问问这几日的情况,但奕䜣,却一个字也没说,沈哲虽然心中犯嘀咕但是也乐得清闲,他们必然有他们的消息路子,而且恭亲王来可不是像沈哲这般踽踽独行,而是浩浩荡荡地章京,翻译,侍从一个不落,自然用不着他操什么闲心。

沈哲走后,奕䜣才发现自己对沈哲并没有什么印象,仔细想来先前似乎并没有见过面,只是听的传言多了就以为自己真的见过一般,这回仔细打量了这少年一番,要说有什么惊艳之处,倒真是没发现,主要原因是沈哲长得不够怪异,没有刘备的猿臂大耳,也没有朱元璋的鞋拔脸,从面相上看,也好像不是什么大官的料,长得颇有点魏晋之人的俊逸秀气,不过眉眼之间却的确尽是林则徐的神采,不禁心安了不少。

入夜了,奕䜣辗转难眠,英国这个地方不讲子丑寅卯,他也懒得确定现在的时间,身体的疲惫重重地压着他的眼皮,睡不着,却也睁不开眼睛。

对于次日的谈判他并没有别人期望的那种紧张,他对谈判桌与条约太熟悉了,几乎熟悉到麻木,他记忆的初始就是他七岁那年的《江宁条约》,而他的风生水起也是源于咸丰十年替他的兄长镇守北京与洋人的交涉,他想救大清,从七岁那年就一直想驱逐西夷,中兴满清,可是却又是他自己将清帝国的尊严逐一送出。

他一直难以搞清楚自己究竟算个什么角色,就如同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哪一边的人,洋务承载了他中兴天朝的梦想,而同治皇帝是他不可割舍的骨血至亲。他只有无言,无为者无过。

如今无言也不能实现。起初他是为可以报效大清而欣喜的,可是一路来,当被重新启用的欢悦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担忧与恐惧,或许连担忧都显得多余,担忧也要有可担忧的才行,如果这是一场决斗的话,那必然也不是一场生死之搏,因为其结果是没有丝毫悬念的必死无疑,英的条件他们必须接受,就算现在可以不接受的,那只是英国人还没想到罢了,四年后,等他们回过味儿来,仍然是必须服从。

他坐起来靠在枕头上,瞳孔透过半眯的眼睛打量周围,赤裸惨白的男人女人纠缠成了一团,在中国只可能在**里才能看见的画面,却被英国这些趣味低俗的人大大方方作为艺术绘在墙壁上,还要让他必须接受!奕䜣只觉得一阵恶心,胃里也跟着翻腾,转移了视线,床头的矮柜上放着一本议案,容闳傍晚的时候送来的,说是沈哲在七天前向英国人提出的《《中英北京条约》相应条例修整草案》,至于具体解决方案,他听说英国人似乎会在明日的会议上答复,一项提案,竟被他们拖了七天,如果是轮到大清这边,英国会给大清这么久考虑吗?!

他吩咐侍从开了灯,将那份草案翻了几页,草案的原本是英文,在后面则附着有容闳替他翻译出来的资料,文章索然无味,可以看出不论是写的人还是翻译的人都没有丝毫八股造诣,奕䜣略略看了几行,知道了个大概,这个沈哲知道现在不可触动欧美的在华利益,便只在名号上做文章,咬文嚼字的功夫,中国向来比任何国家都要高明那么一招半式,这个世家子弟,倒也是聪明的很。

外间传来一阵叩门声,奕䜣神色稍变,他对西方人始终心存芥蒂,如今在这异国他乡,更是感到风声鹤唳。

“六王爷已经歇下了,要拜见明天再来。”这个声音从外间传来,是于顺儿在说话,这个人是正白旗的包衣,祖上当年随洪承畴归降了清,被编入了旗籍,于顺儿原本是奕䜣母亲家的家奴,他年长出宫居住之后,应其舅父之命来服侍他,王府上下的事务打点得还算周到,着实让奕䜣省下不少心,前后算来也有个二十年余。

“这才不过十点。”门外陌生的声音虽然操着带有京味儿的官话却生硬别扭,乍一听,像是带了甘肃腔,再仔细辨别方才发现来访者似乎是一个洋人。

“小爷说了。六王爷已经歇下了。你们洋人怎么这么事儿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