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 重生古琴遗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耽美 重生古琴遗音-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学校回来的周逸清写完作业,复习了课本之后,现在又加上了一项内容——阅读《琴学备要》。虽然《琴学备要》对于他一个中文系研究生而言真的还有些晦涩,虽然《琴学备要》里面很多地方他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虽然看到琴谱,对于他来说跟看天书没有任何不同;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希望可以学的更多,希望可以早一天拥有自己的古琴。这样的信念一直在支撑在周逸清。
  又一个周日的到来,周逸清还是如同上一个周日一样,早早的就来到了唐卿之的乐器店。仿佛约好的一般,在周逸清到的时候,唐卿之也如同上一个周日一般,正穿着一身墨色的玄端汉服,站在收银台的后面,仿佛他们上一次见面就在昨天、就在刚才。
  “逸清,早上好。”唐卿之将门上的牌子翻过来,关上门,缓缓的放起了古琴曲。
  周逸清听着古琴曲,有些不明白唐卿之在做什么,现在不应该要上楼去上课吗?
  大概是周逸清微微斜着脑袋、睁大了眼睛,整个人露出一种茫然姿态的可爱样子取悦了唐卿之,只见着唐卿之带着周逸清坐在藤椅上,从旁边拿出来了一摞周逸清十分熟悉的书籍:“听说逸清你要准备九月调考了,反正古琴课的安排本来就是在下午,虽然我看上去不怎么可靠,但是好歹还是博士毕业,早上的时候我就帮你复习一下吧。逸清,能不能告诉我,你是那些科目比较吃力?”
  周逸清看着那一摞他现在看着就想要挠头的书本,捧着原本就放在小茶几上面的茶盏,小小的咽了一口:“那个,我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有地理都不怎么熟悉。”周逸清说的很真诚,这都是大学中文系没有开过的课程,对于他这个从大学才开始努力的人来说,他都弄不明白。
  唐卿之点点头,从那一摞书中抽出了唐卿之刚刚说的那几门,将其他的书都放了回去,然后拿过了一个草稿本放在他们两人之间:“听着逸清的话,我发现逸清不是不聪明,而是严重的偏科。进入高中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分科,历史、政治、地理属于文科,物理、化学、生物属于理科,所以我是不是可以说,逸清你其实是准备以后学文的?”
  周逸清点点头,虽然中文系找工作挺难的,但是这辈子他还是想要继续去学中文系。
  “但是,逸清,”跟学古琴的时候不同,这个时候的唐卿之还是带着温和的笑容的,虽然不严肃,但是周逸清还是很认真的去听着唐卿之说的话:“初中并没有分科。虽然你的这些科目成绩不需要很好,但是应该要过得去,最起码,你需要应付中考。”
  周逸清点点头,他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从他重生起,他就很努力的去学习这些科目了,但是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远非一日之功,已经太长时间没有碰过这些科目的周逸清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不用担心,”唐卿之看到了周逸清脸上的失落,虽然资料上面写着周逸清性格偏激,但是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他可不是不知道周逸清真正的性格:“我当初就是理科出身,你现在只是没有找到方法而已,我给你合计一下,应该能够让你在这次调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周逸清点点头,但是看着唐卿之的眼神中明显就是疑惑:“我还以为……”
  “以为我是学文科的是吗?”唐卿之笑着看着周逸清脸色微红的点点头,感觉一阵舒畅:“很多人在看到我的时候都这么以为,不过事实证明,我的确是学理科出生。好了,逸清,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现在开始讲课吧。”
  “准备好了,可以先从数学开始吗?我比较熟悉数学。”周逸清在唐卿之的面前大大方方的说着自己想要说的话,他就是觉得,无论他在唐卿之的面前说什么,只要不会让自己受伤,唐卿之都不会生气。
  唐卿之听到周逸清的话,从书堆中拿出了初三的数学书,翻到三角形的那一页:“我们就从几何开始吧。中考考试题型的百分之七十都是从初三的书里面抽出来的,只要将这本书吃透,加上平时好好的做卷子,中考数学想要拿到一百分以上并不难。”
  一个早上,唐卿之极其细心的给周逸清讲解着所有周逸清自认为不太清楚的地方,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讲解,一直到周逸清能够看着所有类似的题型都能够马上又一个大致可行的思路出来。
  “好了,逸清,吃饭吧,我讲的也差不多了,过会儿我再给你几张卷子,回去之后看一看,九月调考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大概到了中午十二点,唐卿之合上了书本,站起来去弄过会儿吃饭的桌子。
  如果不是周逸清在店里面过了一天,周逸清还不会知道,原来在这么一个乐器店里面,也可以放上那么一个大大的折叠木桌还不会被人发现。
  中午的饭是唐卿之家里送过来的,从来都是很丰盛的,今天中午可能是考虑到了周逸清学习的原因,也或许是唐卿之跟家里说过了,餐桌上面的荤菜基本上都是鱼肉,而且口味也比较清淡。
  周逸清喜欢吃肉,各种各样肉,但是口味却有些偏淡,家里的食物因为周爸爸和周妈妈一直在学校附近做小炒关系的原因,口味一向是偏重的,偏偏周逸清面对不喜欢的食物宁愿少吃一点,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将那些他不喜欢的食物全部塞进肚子,所以导致周逸清一直以来体重都偏轻的情况。
  吃过饭,是休息的时间,唐卿之一边收拾剩下来的东西,一边换了一张碟子放进店里面的CD播放机里,嘱咐周逸清要仔细的听。
  作者有话要说:妖受努力的爬上来了~~大家要好好支持妖受哦~~
  一直没有人问,妖受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知道“玄端”是什么,不过妖受心里有点踹踹的,所以还是贴出来好了——
  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衣分两截,上衣下裳)”的体现。后深衣(上下连制的服制)流行后玄端逐渐废止,后来明代恢复古玄端制而造“忠靖服”。玄端服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长二尺二寸,因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所以这种服制称为“玄端”。所谓衣裳之制,玄端主之。可以临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
 

  14、神奇的古琴减字谱(准备大修) 。。。

  听到唐卿之吩咐,本来就在注意着古琴曲的周逸清更是全神贯注的开始听起来了正在放的这一首陌生的古琴曲。
  曲子一开始的速度就比周逸清最熟悉的《欸乃》快,周逸清听得很清楚,不是手法的原因,而是速度。四个音符一个长音,比较轻的几个音符仿佛是滑过一般的优雅前进,无端的让周逸清想起了曾经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随后的部分仿佛就是刻意的让曲调在高低中不停调整着,音节流亮,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仿佛是在不断的接近、不断的回顾。
  曲子长音似乎很少,但是一旦出现长音便是要拖全整个音节的。整首曲子似乎除了段落的重复之外,每一个音节都没有过重复,每一次出现都是一个全新的呈现。
  一声声的低吟高唱仿佛是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用一直置身事外的清晰,讲述着一个被亲眼所见、理应被传唱的传说。
  曲子很短,大约只有三分钟,所以周逸清得以反反复复听了好几遍。不同《欸乃》的旷明,这一首曲子显得更加旖旎。如果说《欸乃》是逍遥出世的田园诗,那么这一首曲子一定就是那来自远古、思无邪的《诗经》。
  “逸清听到了什么?”收拾完了的唐卿之坐到周逸清对面的藤椅上,给周逸清泡了一杯淡淡的清茶,芳香扑鼻。
  周逸清接过唐卿之递给他的茶,用嘴巴吹了好半天才小小的抿了一口,唐卿之泡茶向来是用自己煮的水泡的,温度十分够劲:“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逸清能够告诉我,在听到这首曲子的第一时间,你想到的是什么?”唐卿之听着周逸清思索了这么半天得出的答案,望向周逸清的眼睛中带着满满的鼓励。
  周逸清手中捧着茶盏,瓷质的茶盏降低了茶水的温度,他现在挺喜欢将装满了茶水的茶盏放在手里的感觉:“我在听到前面几个小节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感觉很像我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周逸清有些不安的看向唐卿之,直到从唐卿之的眼神中看到了温和的笑意,才继续了下去:“就是我刚刚说的那几句的原文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唐卿之点点头,明显对于周逸清的说法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首曲子名为《凤求凰》,是根据汉朝司马相如和蔡文姬的故事改编而来,你的说法也算得上是对的了。”唐卿之站起身,带着周逸清往楼上走去:“逸清你喜欢曲子,我从《欸乃》里面也看得出来逸清你擅长记忆曲调然后弹奏,所以我们就不一个一个的慢慢学了,我直接通过这一首《凤求凰》来教你所有的指法和减字谱好了。”
  周逸清坐到上周的古琴桌上,桌上已经摆着有一把古琴了,从唐卿之给他补习的知识来看,这是一把仲尼式古琴,还是一把老琴。
  古琴旁边放着的是一本《琴学备要》,如同唐卿之让周逸清带回去的那一本一模一样。
  “哎呀,唐卿之,《琴学备要》放在楼下在,没有拿上来。”周逸清看着那本《琴学备要》,站起身来就准备下楼去拿。
  “不用了,”唐卿之坐在一旁的藤椅上,按住了周逸清的身子。现在还在夏天的尾巴上,穿着的也是薄薄的T恤,唐卿之这么一按,带着薄茧的手就这么接触到了周逸清颈间的皮肤,少年富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