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与孙悟空 阿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戬与孙悟空 阿尧-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太上老君谈妥,计策就算成功了一半。杨戬出了兜率宫,去见行刑官箫俊。箫俊很愿意少割几刀,但到了行刑最后三天,玉帝王母十分关注,恐怕难以作假。杨戬不奢望箫俊能作假,只是提前打个招呼,让箫俊有个准备,万一事情有变,也好有所照应。箫俊把孙悟空当朋友,自是一口答应帮忙。
    杨戬命暗哨探听消息,将自己和孙悟空的爱恨纠葛四处传播。他上天为官时日不久,人脉却广,他的触角简直伸进了天庭任何一个地方。经常出现某个神仙来真君神殿传递消息,遇见其他阵营的神仙的事。比如李靖手下大将巨灵神接到杨戬密令前来,正巧撞见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两人对视了一眼,一起惊道:“你也在?”杨戬挥挥手:“都坐吧。”巨灵神和奎木狼便明白对方的真实身份了。
    转眼到了孙悟空凌迟结束的前一天。
    神妖大战即将有个结局,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玉帝在此时召观音上天,询问如何彻底杀死孙悟空。观音想起一路行来听到的许多杨戬与孙悟空之间的事情,向玉帝推荐了一人:杨戬。
    观音去真君神殿拜访杨戬。
    杨戬看上去与往常一样,坐在上位,审阅卷宗,见观音来了,急忙起身:“菩萨怎么有空到我这来?杨戬有失远迎,真是失礼了。”杨戬的神态动作,说的话,都很正常,可是在这种风雨前夕,太正常了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
    观音在杨戬摒退下人后试探道:“真君可听到最近天庭关于你的风言风语?”
    “既是风言风语,杨戬又岂会在意?”
    “真君难道不想知道别人怎么传你和孙悟空的吗?”
    “不想。”
    杨戬当然不想,那些风言风语本来就是他让人传出去的,目的就是钓观音这条大鱼。
    “菩萨今日前来所为何事?真君神殿每日要批阅凡间一年发生的案子,很抱歉,杨戬真的很忙,若菩萨无事……”杨戬停住不说,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观音有些看不清杨戬这个人,干脆挑明了来意:“明天未时妖猴受刑结束,真君与妖猴也算相识一场,不去告别吗?”
    “杨戬不懂菩萨的意思。”
    杨戬很满意观音的反应,他谋划了这些天,终于见到成效了。
    观音劝道:“妖猴乃天地生成,恐怕明日凌迟结束后命魂不会毁灭。他自己一心求死,才会灭亡。只有真君能彻底杀死孙悟空。现在他活着也是生不如死,再说真君不想了结三界的浩劫吗?真君去见孙悟空,也是给天庭一个示好的讯息。”
    杨戬不装了:“让杨戬去斩妖台与孙悟空告别,是陛下还是娘娘的意思?”
    观音直说了:“是师尊的意思。”
    如来?杨戬的眸光一沉,暗自提防。如来佛祖掌管三界众生的命数,安排每个人的命运,没有人能够逃脱他的掌握,那么,自己的心思被他看穿了吗?金蝉子说他研究了数百年算出了八卦炉的生门所在,只告诉过孙悟空和须菩提,如来知不知道八卦炉里存在生门呢?若知道,却不阻止,八卦炉里的生门就一定有问题,孙悟空性命堪忧;若不知道,任由杨戬设局救孙悟空,那如来的这份心机,实在让人佩服了。不过,对手是如来佛祖就可以让自己怕了吗?杨戬直视观音,道:“什么时候去合适?”
    观音大喜道:“未时结束凌迟,真君即来。”
    “好!”杨戬站起行礼,“恭送菩萨。”
    杨戬送观音出了真君神殿。
    来到外面,见雷公电母带着器具去下界布雨,正好呼啸而过。四周弥漫着浓重的白色的雾气,迷迷茫茫,回真君神殿的路都看不清了。
    看来,一场风雨,就要来了。



☆、第二十八章

孙悟空被绑在斩妖台上,有空想很多事情,比如想想那个让人看不清的司法天神。
    在孙悟空还是一只小猴子不会法术的时候,就知道杨戬这个人了。他没法不知道杨戬,杨戬实在是太出名了,凡是长耳朵的,不知道杨戬是谁,会被人笑死。杨戬在与玉帝对抗那一阶段,偶尔杀些罪大恶极的妖魔练手,锄强扶弱,救人于危难间,名声就这样闯出来了。凡间自发修了很多二郎庙,有不知道玉帝叫什么名字的,却没有不知道杨戬的。那时三界内无论谁提起杨戬,都要竖一下大拇指。即便是妖怪,又恨又惧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两件事,一是杨戬法力强横,难逢败绩,二是杨戬为人光明磊落,与人打斗惯于留手,从不赶尽杀绝,人品十分出众。
    那时的杨戬是个英雄,是三界内的一道清流,人称“清源妙道”,是无数胸怀大志法力低微的少年儿郎的偶像,是孙悟空伸长了脖子仰望的人。
    转变是封神之战。
    姜子牙带了封神榜下界,元始天尊命阐道众仙相助,打赢封神之战。很多人劝杨戬不要去,封神之战说白了是元始天尊发起的一次神仙大洗牌,清洗那些不听话的神仙,留下听话的,截、阐两道争权,杨戬去掺和什么?掺和了,打输是身死魂灭,打赢必被封神,一旦成了神仙,哪有现在的逍遥自在?杨戬明白这些道理,他很清楚有了神籍就有了枷锁,他最瞧不起最恨的就是神仙,怎会甘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三界众生没有错,武王伐纣,凡间死伤无数,杨戬想如果他去了,救得一个算一个。更何况,师父玉鼎真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玉鼎真人要参战,杨戬一定要保护师父,没有人把“责任”这两个字看得比杨戬更重。
    所以杨戬是注定要做不喜欢做的事,注定要成为神仙的。
    封神之战后,杨戬得了神籍,不愿上天为官,依然住在灌江口,听调不听宣。但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越陷越深,身不由己,杨戬一步一步,从灌江口走到了天界真君神殿,从妖怪杨二郎走向了昭惠显圣二郎真君,从一个人人称赞的英雄走向了杀人如麻的司法天神。
    杨戬当司法天神办的案子越多,得罪的人就越多,骂声就越多。孙悟空最初听到有人骂杨戬还会不忿,想着那样善良那样为三界众生着想的人,办的案子一定另有隐情。杨戬有时为了取信于玉帝王母,实实在在杀了不少人,时日久了,自己也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被人误会的多了,也不愿解释。以至后来终于到了孙悟空跟着别人一起大骂杨戬的地步了。
    在杨戬上天为官的前夕,孙悟空成了群妖之王。
    孙悟空揭竿而起,反抗天庭,未尝不存着与杨戬比试的心态。那一天,看着杨戬手持三尖两刃枪站在面前,孙悟空想起似乎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只不会法术的小猴子敬仰崇拜过二郎神……年头太久了,久得孙悟空都快忘了以什么样的心情仰望着高高立在云端的那个英雄。孙悟空想,杨戬,这么多年,你终于认识俺老孙了,俺终于以平等的身份地位站在你面前了……
    杨戬头戴三山飞凤冠,身穿银盔甲,背披黑色蟠龙氅,清冷颜,勾魂眼,眉如青峰,脸似玉盘。孙悟空觉得杨戬生得很好看,是他见过最好看的人,竟提不起半点杀意,好像提枪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相交已久的老朋友。看着看着,心里就有点痒,又痒得很舒服,这种特别的感觉让孙悟空无措……第一次见面,孙悟空的心就陷进去了,从那以后,孙悟空再不敢对一见钟情嗤之以鼻。
    这样的孙悟空,不败才奇怪了。
    随后两人在王家村住了九个月,事情向孙悟空控制不住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孙悟空有一次去东凉城赶集,碰见卖字画的。有一幅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画的是什么忘了,只记得画上题的字是“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孙悟空像被人施了定身术一样,愣愣地瞅着字,想着自己和杨戬,情不为因果……有一种感情,在孙悟空不知道的时候种在心里,从来不去在意,有一天却忽然发现,嗬,好家伙,什么时候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了?这时候想拔,已经晚了,因为它的根融进了骨血中。这种感情无法言说,无法摆脱,只要想起就难过,就心疼。
    其实孙悟空到现在也没明白怎么看上杨戬的,更不明白两人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
    曾经那么信任杨戬……
    这个世界上,找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真的真的不容易,孙悟空本以为找到了,也不知怎么回事,忽然之间,一切就变了。
    那天孙悟空被捆仙索绑着,跪在一片焦土的花果山,摸着残破的水帘洞外的石碑,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看清过杨戬。
    孙悟空在斩妖台上受了二十五日凌迟之刑,有空把在农家的生活从头到尾想了一遍,仔仔细细地想杨戬在大半年里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慢慢明白了什么叫一厢情愿。一直以来都是孙悟空主动,杨戬无数次告诫他不要太用情,是孙悟空傻,孙悟空笨,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杨戬炒菜吃,却不知即使那样做了,杨戬也会在吃完之后撇撇嘴说真难吃。可是孙悟空又不相信杨戬对他一点情意没有。于是就在信与不信中反复煎熬,在爱恨纠葛下痛不欲生。
    孙悟空想起花果山上神妖对决时杨戬手下留情的那一枪,到底是不忍杀他,还是为了取信于他,孙悟空看不透。孙悟空想起太上老君的那句话“恭喜真君计谋奏效,捉到妖猴。”,孙悟空想起天奴说“你现在还相信杨戬吗?”,孙悟空想起杨戬与自己**一度的那晚,是因为自己提到花果山引起了杨戬的愧疚吗?孙悟空想起杨戬说“三界不能乱,我答应过母亲,不惜任何代价保三界安定。”,说那句话的时候杨戬一脸决绝与狠辣。
    孙悟空想起了很多很多事,越想心越疼。他对天奴说报不了花果山之仇宁愿沦为畜生,可是杀了杨戬之后,孙悟空一个人,要怎么活?如果不杀杨戬,如何对得起花果山的生灵?关键在于,花果山,到底是不是杨戬烧的?孙悟空想问杨戬花果山的事,他想问杨戬很多事,他不见杨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