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姨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方默南就催着她学开车,考个临时驾照。没有个车很不方便,虽然米粮面,蔬菜不用出去买,可生活的日用品得出去买。再说成天不出去买粮食,也说不过去。

笔试小姨很快就过了,路考时,女性特有的心细,让她也顺利的过关。美国交通可比国内复杂多了,交通规则也非常严格。他们考的主要是安全意识,车技反倒其次了。因为车技提高很容易,一旦没有安全意识就后患无穷了。这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国内是练技术,漠视规则,漠视行人——送礼就行。中国以全球3的机动车数量创造出25的事故率说明了一切。

小姨一次性通过,只需50美元。不请客,不送礼,不作弊,不受气。这和国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记得九十年代初老爸考驾照时3000块,这还是送礼后 结果。除了明宰,还层层吃拿卡要,层层受气。

政府性的随意征税猛于虎,后世多如牛毛的税收,更是万税,万税,万万税,国人的税负痛苦指数位居世界第二,缴纳着超重的税负,却享受着极其微薄的福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给我们的每一分福利都是从我们的税金里挤出的,有时候,老百姓还真想不要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福利”,少收点税赋吧。

穷凶极恶到连小小驾照都不放过,大国崛起还是大国攫取?

考驾照和实际上路行驶那是两回事情, 拿到驾照,小姨兴冲冲地载着方默南去超市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横穿马路的小狗,把小姨吓得踩刹车,变成了踩油门,吓得小姨双手放开了方向盘,最后还是方默南果断地坐到小姨腿上,踢开她的脚,踩上了刹车,车子停下后,拉上手刹。车子和墙只有一手之隔,呼好险。

车子停下,小姨不停的呼吸,“吓死我了,不是拿到驾照就行了,看来这个得好好练习练习。”

“咦你什么时候学会开车的。”小姨平复了情绪后,好奇地问道。

“这跟着你在教练车里那么久,看也看会了。”方默南理所当然的说道。

“幸好有你。”小姨说道,不然后果难料啊

“呼你知道就好。”方默南道:“走吧回家。”

此后方默南每逢她们回来,还陆续的教她们正确的西餐礼仪,毕竟不是每天都回家吃饭,外出用餐的机会多的是,入乡随俗,不能太丢人了。

众所周知美国律师多,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多年前,几个美国人、俄国人和古巴人同乘一列火车包厢旅行。列车行驶中,俄国人拿出1瓶伏特加酒喝起来了,但没喝几口就把酒瓶从车窗扔出去了。美国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浪费,俄国人回答说:“我们国家有最好的伏特加,也有最多的伏特加。多得可以随便扔”旁边的古巴人正在抽雪茄,见状不声不响地把一支只抽一半的雪茄也从车窗扔出去了。美国人说:“你这又何必啊?”古巴人回答说:“在我们古巴,我们有最好的雪茄,也有最多的雪茄。多得扔了也不担心浪费。”

美国人想了想,二话没说,站起来打开车窗,转过头来就把随行的律师从窗户扔了出去……

这里人生地不熟,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方默南让小姨她们熟悉一些常用的法律常识,也好过受了欺负不知道还击。

在外人看来多如牛毛、浩如烟海的美国律师,主要就是指美国的私人律师 。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法律复杂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判例五花八门,浩如烟海。 文化传统,也造成律师多,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过一句代表了美国律师文化的警言:“我们要让法律成为这个国家的政治信仰。” 有市场就有需求,最重要的是律师的收入不菲,人们一边骂律师无良,还离不开律师,督促着孩子上法学院。

对移民美国或赴美访问的许许多多外国人来说,进入美国时认识的第一个人可能就是律师,离开美国时认识的最后一个美国人可能也是律师。

所以方默南帮助她们两个尽早的融入这个社会,每到假日小姨她们两个遵照方默南的指示,都要回家来聚聚,顺便问问她这个小‘百事通’解解疑惑。最主要的是打打牙祭,吃顿好的。毕竟她在这里生活了近十年,有她带路,少走些弯路,小姨好奇地问过方默南为什么她懂得这么多。

方默南老气横秋的摇着手指,“没有知识也多掌握一点常识,没有常识也要多看看电视,没有电视那就翻翻杂志,没钱买杂志也可以读读报纸。”

“你这死妮子,还对我说教起来了。”小姨站起来,追着她打。默北看着方默南吃瘪,哈哈大笑。

笑闹声中,驱散了想家的念头,虽然她们隔三岔五地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毕竟远隔着太平洋。电话费再贵,也挡不住她们打电话。

柯蒂斯的教学很自由,几乎天天都有演出,校内的在各大厅都会贴出来演出时间,校外的还发票,免费方默北感觉得一下子就被拉进了音乐的海洋,差点被淹死,有点丰盛过度,不知该怎么安排自己了,更何况还要去上小学课程。

刚开始进去可把默北忙的焦头烂额,对演出她倒是不怕,甚至还兴奋,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她必须在短时间内对现代音乐史学了个通透。因为时不时会在学院里见到那些传说中的人物。比如上个电梯就能被某某指挥大师叫你等一下,或者是作曲界的某位大拿在走廊里匆匆而过还撞了你一下。

这些事本来该雷纳德普及这些知识的,幸亏还认识一个路德维希,他愿意为默北普及这些知识更好。

学院大约三四天就会出现一位大师甚至传奇级的人物,于是,一个多月之后,默北总算人全了,不会在闹笑话。而且路德维希有八卦男的潜质,对这些如数家珍,从他们的履历到他们的逸闻,事无俱细,一一说给默北听。默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些大师大神们全是些怪物,连同自己的专业导师安德烈斯也是一样,远不如自己原先想像的那么随和、慈祥。

这个体格壮硕的导师,一点儿也没有再对玛瑞时那么的温柔细语,在教授课程中,用恶魔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默北硬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去适应安德烈斯的那种云山雾罩,摸不着北的教学方式,“原来真的是人适应环境。”她喝了一大口粥。“姐,小姨你不知道他的生物钟调的比闹钟都灵,我不能迟到,不能耽误他的时间。你知道我还得再小学上课,有时跑着去,总会出汗,这也不行,去上课是就差焚香沐浴了,我还得自己钻空子去寻找他的时间。还有上课都是我拉小提琴,他听了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只说让我找谁谁谁的大师怎么处理这段的,然后这就完了。而下次,我没改,结果惨得我直呼老天,拉的我手脚发软。有时他神神叨叨的,不过只要我提起斯黛西的病情时,他心情就会变好,才会好心指点我的不足,其结果是把我批得一无是处。不过也算找到了敲门,只要提到斯黛西我的收获总会不少。”默北笑道:“导师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我想如果姐去的话待遇会比我好。”

“艺术家都有神经病的潜质。”小姨说道。“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方默南又从厨房里端出油炸小黄鱼,“那你呢效果怎么样”方默南又从厨房端来油炸小鱼。

“嘿嘿……效果还行。”方默北傻笑道,何止还行,她看是进步明显。

“精辟”小姨说道,“那其他导师呢也这个德行。”她好奇的问道。

“通病相连,大家都一样。”方默北说起这个笑了,“甚至比我还惨……”她唠唠叨叨地说起学校的见闻,逗得她们直乐。

第六十二章

收费章节(16点)

第六十二章

小姨是感触颇深,因为从国内教育体制熬过来的,和这里教育方式简直天差地别,“小北的适应力不错,这么快就适应了。”她因为在社会上呆了一些时间,林老爷子教学也是发散思维,她接受适应这里大学生活很快。

默北跟本就没上过学,她的适应能力,也非常的快。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为求取生存,他能够因应不同的环境,而发展出适合该环境的特征来。 适应环境是孩子成长本

能,儿童适应环境比成|人快。

“那小学生活呢”方默南问道,结果一听到她的问话,默北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姐,我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宗族歧视了。这滋味真不好受,小孩子天真的残忍,我可以忍受,但老师的歧视,太不应该了。”默北低声说道。“原来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她现在所学的数学,基本上都会,英文因为跟着两个‘怪物’所以也跟得上,没有丰富的阅历就不能有很好的音乐表现力,所以只能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充实自己。除了美国历史她得认真听,其他的课,她都在读方默南开列长长的书单。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保证法律会平等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但其实根本没有真正的公平。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合理的公平,想要绝对的公平都进监狱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什么时候人都分三、六、九等。”方默南接着道“你知道全美国的仇恨犯罪案件中有百分之六十七源于种族歧视所引发的吧很正常,所以我们只有管好自己,但我不反对你任何反击,有我兜着呢”方默南眼神闪过一丝凌厉。

“更可气的是他们总是认错人,把我误认为日裔,是最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方默北道,好几次被认为日本人,她非常恼怒。

“对呀我就曾经被人误认为日本人。”小姨指指自己“我很像小鬼子吗?”来到走出国门才知道国家是多么重要,没有它的撑腰,这些海外留学生就像无根的浮萍。

“这不稀奇,他们把锡克教的人被错认为穆斯林,拉美裔美国人被误认为阿拉伯人,”方默南说道。

“更好笑的是贩卖毒品也歧视,在美国,对于持有毒品者已经存在着一种很明显的种族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