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离的脸迅速变紫。

方运却摸了摸自己的脸,笑道:“小时候的病根,我娘说,长着包子脸就别怪狗惦记。”

一旁的进士们眼中含笑,看着方运、孔德御和荀离三人。

方运与孔德御根本没把荀离放在眼里,一唱一和把荀离气得七窍生烟。

荀离怒道:“方运,我乃堂堂上舍进士,你怎能如此辱我!你可敢跟我一比?比这行万里路谁先到达尽头!我要让你知道,小小举人敢在进士面前猖狂,绝对没有好下场!”

方运淡然一笑,看都不看荀离。看向前方的黑土地,道:“不才曾在书中阅遍名山,甚喜庐山。梦中神游,于庐山中迷失。醒来后偶得一诗,望诸位不吝赐教。”

“请!”孔德御立刻收敛笑意,其余人也稍稍低头,如学生遇到饱读诗书的老先生。

荀离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出口阻拦。

方运缓缓诵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一处,众人愣住。随后多人齐呼糟糕。

轰隆隆……

就见前方大地开裂,天地轰鸣,一片山脉拔地而起,绵延无尽,挡住阳光,形成巨大的黑影落在众人身上。

那山脉有无尽山峰,无穷树木,更有无边云雾,犹如天地之门横在前方,无人能过。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方运自知才气不足以写出气势恢宏的诗词,于是另辟蹊径,借用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

此诗既不豪迈也不雄壮。几乎如同白描一般写出庐山山峰的外形,但那句“只缘身在此山中”却蕴含着一番深刻的道理,形象地解释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孔德御苦笑一声,道:“好你个方运!我刚帮你说完话,你就写出这等理诗!这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毒了!本身蕴含至理,冥冥中必然有天命加身,我们只要进入。就是‘身在此山中’,之后必然‘不识真面目’。最后被困在里面!”

“语浅意深,返璞归真。不愧方镇国。”云国第一上舍进士云寻松轻叹。

“这是十国大比,不是妖蛮追击,你写出此等妙诗,简直把我等当妖蛮,我很痛心!”一个蜀国学子半开玩笑说着,同时捂着左胸口。

马源笑骂道:“混蛋方运!我们方才还惋惜你,结果你倒好,转手就把我们等坑害了!此诗太强了!必然是传世阻敌诗!不信你提笔书写,必然有传世宝光,可让我等学习!”

“未必传世吧,我不信。”荀离不服气地小声嘀咕。

方运却不理会荀离,迈步向前走。

孔德御瞥了荀离一眼,然后向方运一拱手,道:“学生孔德御,欲学此首传世阻敌诗,还请方师指点。”

方运也不回头,便走便道:“便命名为《庐山局》吧。山如棋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好!”在场的进士无不动容。

“此诗虽无情景交融,但却是情理相映,有镇国之姿!”

“妙诗配妙句,今日大比当真精彩!好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句必然和此诗一起传遍十国!”

孔德御立刻提笔在纸上书写《庐山局》,刚一落笔,立刻听到山中流水、风吹树木的声音。

书法第一境,笔落有声。

写到第三句的时候,每一个字周边开出朵朵白光花瓣。

书法第二境,妙笔生花。

除非是书法四境的大师,否则只有战诗词及阻敌诗在书写的时候才能显现书法异象。

孔德御写完《庐山局》,纸片燃烧,就见一座长十丈的虚影庐山落在前方,孔德御第一次写此诗,并不能完善理解,所以他书写的阻敌诗目前十分弱。

孔德御一挥手,庐山虚影消失,扭头看向荀离,道:“我已经验证,此诗就是阻敌诗,你可服气!”

荀离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孔德御看向方运的背影,道:“荀离,你要与方运一较高下,而他胸有成竹却不回答你,你可知为何?因为,你不配!”

“你……”荀离恼羞成怒,难以想象孔德御会在十国大比的时候屡次揭自己之短,算上这次已经是第三次!

孔德御伸指掸了掸衣袖,不再看荀离,望向空处,缓缓道:“你放心,以后我不会再如此对你。”

荀离脸色缓和,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几乎怒火攻心。

“因为,你不配。”

其余各国上舍进士轻轻摇头,他们虽然不会像孔德御那样训斥荀离,但都会远离荀离,原因正如孔德御所说,他不配。

荀离扫视众人,发觉他们的神态有变,又看向那视山峰如无物的方运,咬着牙,死死地咬着。

马源道:“我们可要快些写出咏山诗词,尽快形成十座山,让方运这个混蛋慢慢爬!”

哪知云寻松笑道:“方运这一座庐山比得上我们十座山。所以,我们云国学宫的目标不是阻拦方运,而是阻拦其余各国之人,自然不能急!”

“你也是混蛋!”马源笑骂道。(未完待续)

第474章 破纪录

>;

倒峰山,圣院。

在众圣殿广场的左侧,有一座十国塔。

十国塔上共有十层,每一层塔都有一座朱红色的大门,门上的牌匾分别写着十国的国名。

十国塔的最高处上写着“启国”,位列第一,傲视人族,而其下分别是武国、蜀国、云国、嘉国、庆国、悦国、申国、景国和谷国。

大国之人每每路过众圣殿广场,都会昂首挺胸,但申国、景国和谷国三国之人路过则会面红耳赤,不敢看这十国塔。

十国塔从上到下的顺序完全按照去年十国大比的次序排列。

大比文界内,方运进入巍峨的庐山消失不见,而几个上舍进士望着险峻的山峦发呆。

“此次行万里路,有四题,除却第一题对方运来说犹如天助,第二题对他不偏不倚,这后面的两题几乎就是在为难举人。但是,他却偏偏能力压群雄,实乃奇人。”

“以前的行万里路也有类似的题目,但你们仔细看这座山,其形之伟岸远超之前,这山不好爬啊。”

就见云寻松向前方拱手,抬头道:“请教,我等可用何等方式爬山?”

“可使用才气,但不得以才气调动天地元气。你们……自认倒霉吧。”

一干上舍进士哭笑不得,主持这次行万里路的必然是一位大儒,按理说这位大儒应该严肃回答,但最后却说了一句隐隐有幸灾乐祸的话,实在少见。

马源笑道:“我明白这位大儒的意思了。大儒们出考题,必然意识到方运与颜域空这两个举人在,也知道后两题不利于举人。结果倒好,第四题反而成全了方运。”

孔德御却突然冷哼一声,道:“我听说此番行万里路的考题有某一家的大儒反对,所以才改成对进士有利,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场的上舍进士消息灵通,听完后立刻明白,极可能是雷家在为难方运,不过也明显有人在帮方运,所以第一和第四题都与诗词有关。

“我看啊,最倒霉的是颜域空。以他之能,此次行万里路本应该在一百一十人中排前三十,但现在第三题和第四题一出,他可能排到七十开外。”

荀离看向嘉国的雷十三,目光不善。虽然雷家和庆国都以方运为敌。但在十国大比中一向是对手。去年嘉国第七,庆国第八,今年若真是雷家干涉十国大比的题目导致颜域空筹数降低,庆国同样是受害者。

雷十三立刻扭头看向他方,对荀离的态度视若无睹,随后道:“诸位快写咏山诗词吧,若是写晚了,方运走得快,极可能有幸避开一座山。”

马源道:“不用担心。接下来的三百里既然不能调动元气,只能徒手和直接使用才气,方运不会跑得太快。他终究是举人,我们是进士。有一点点的希望追赶他。”

雷十三和荀离脸色立刻好转,这对庆国和雷家来说可是好消息。

哪知孔德御摇头道:“我与堂兄德论聊过方运,他不一样。且不说敢吃龙珠,单单三次圣前的才气天降。就让他的身体接近普通妖将,这种徒手行走和攀爬,方运绝对胜过我等!”

龙十三和荀离的脸拉了下来。

庐山在别人面前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但在方运面前却是半透明的虚影,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只有其余十座学宫的学子形成的十座山才会阻挡他。

方运开始奔跑,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很快超越普通人短时间冲刺的速度。

方运原本身体很差,但历经六次才气天降,吃了多颗伪龙珠,得月华照耀,获星之王,有文曲星光滋养,近期又入天树,加上一直吃宫廷的大补之物,身体已经丝毫不弱于普通妖将!

此刻的方运能徒手搏狮虎。

此刻的方运,奔跑速度已经是普通妖将的速度,接近普通举人使用举人疾行战诗的速度!

在辽阔的黑土地上,方运犹如一头豹子向前奔跑。

十国各地文院前的读书人全都看呆了。

方运跑了半刻钟,地面震动,前方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方运减缓脚步,就见一座高山拔地而起,但无论是高度、险峻程度还是厚度,都不如他最先化实的庐山。

那庐山不止是一座,是一片群山,但这山似乎只是一座三百多丈高的山峰。

方运仔细观察了山体,立刻在脑海中想到最佳的攀爬路线,然后冲到山上,踩着山体的凸起或树木快速向上攀爬。

方运几乎一直没有停留,越爬越高,比猿猴更加敏捷。

不多时,方运攀爬到山顶,发现这的确只是一座孤峰。但上山容易下山难,方运在山顶上花更多时间观察和思索下山路线,然后才慢慢向下爬,速度比之前的攀山还慢。

就这样,方运跑一阵,攀爬一座山,跑一阵,爬一座山……

一开始很多人还关注方运,但他们很快看腻了,因为毫无悬念,于是开始观看位于庐山里的那些人。

那些人进了庐山就迷路,然后一直在山中转。

后面的人源源不断进入庐山,但除了景国的人可以视庐山如无物,其他人都有进无出。

在方运爬第一座山的时候,最快的十二名上舍进士已经进入庐山,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