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5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河川看了看周围,道:“说了也无妨。三层云,三层塔,五颗星。”

方运欣喜万分,道:“云塔星相皆过三,更有星破五,封圣有望!”

姜河川却道:“云塔星相过三不算什么,我亦连过三,只是星不及文鹰。真要说封圣有望,云塔星相至少要过五才行,那衣知世才是真正的封圣有望,六层云,五层塔,五颗星。”

“那学生就去送剑眉公。”方运再次转身走,却又一次被姜河川叫住。

“慢着!”姜河川的语气突然充满冷意。

方运心中微惊,认真看着姜河川。

姜河川神色严肃,缓缓道:“你虽贵为虚圣,但终究是进士。”

“学生知道,学生并未沾沾自喜。”方运心中有些奇怪,自己虽然心志不如圣人坚定,但也不至于被如此看轻。

哪知姜河川道:“明日雪梅文会上,你可要考虑清楚!今年梅花盛放,是好兆头。”

一旁的国考官唐守德突然道:“河川兄,这会试阅卷还未结束你就胡言乱语,小心我去圣院参你一本!”

“逆党!”姜河川说完,转身向阅卷房走去,骄傲地昂着头。

一部分考官紧紧跟上,奇怪的是,这些考官中竟然有一部分人是圣院考官,理应跟唐守德关系好。

唐守德挺胸抬头,也向阅卷房走去,原本不动的考官紧随其后,其中竟然有很多景国官员。

两位大儒表面似乎突然翻脸,但跟在两位大儒后面的一些官员却面带微笑。

方运愣了片刻,也忍不住笑起来,这可是牵扯到一段读书人的趣事,延绵数百年,声势越发浩大。

方运摇摇头,向外走去。

众考官快步进入阅卷房。

姜河川与唐守德好似势不两立,但在阅卷房门前就化干戈为玉帛,两人微笑做出请的姿势,一起入内。

在进入阅卷房的一瞬间,所有考官都目露精光,快速扫视阅卷房,最后目光落在一处才气浓烈的连圣庙都压不住的地方。

别人的考卷是一车拉上百份,可方运一个人的考卷足足用了三辆牛车!

与童生试、秀才试和举人试不同,进士试的第一场会试要经过两重判卷,在场的考官判阅一次,三位半圣考官则会选出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亲自判阅,也就是半圣点评。

但无论怎样,一开始也要请三位半圣进行选择。此次景国录取两百进士与一百同进士,那半圣就会选出六百份试卷,由阅卷房的考官进行排列,录取前三百份试卷的主人。

但是,在场的考官全然忘记要去拜三圣,快步走向那才气浓郁之处,目光有神,面色微红。

那里三篇试卷皆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未完待续)

第616章 送李文鹰

由于半圣还没开始最初的选择,圣庙压着三篇诗文的才气,可这三篇诗文太过不一般,而且连成一体。

“咳……这三篇试卷有一些异样,我等应仔细检验方可请三位考官做出最基本的选择。”

“是是是……”其余人连连点头。

文相姜河川首先伸手拿过《阿房宫赋》,共有五页。

传天下之文重达千斤,但姜河川却能轻易拿起,轻轻掂量,面露微笑,把五页一字摆开。

唐守德抢先道:“虽然声传千里之时听过此赋,但亲眼见‘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仿佛有阿房宫跃然纸上,区区十二个字,交代了因为秦始皇一统六国阿房宫才出现。尤其是‘蜀山兀’三字,乍一看是写阿房宫用光了蜀地的木头导致蜀地山峰光秃,好似是在为后面第一段的阿房宫之雄壮铺垫,实则指其劳民伤财,为阿房宫之奢靡与阿房宫之恶而铺垫。”

姜河川微笑道:“此文虽然是赋体文章,但不落窠臼,减少各种华美的辞藻,削繁为简,除汉赋之弊端,务实而避虚。比如此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换成是寻常赋体文章,必然是极尽华美之词,但方运却不一样,直描其景,区区数字便写出阿房宫之特点。”

“的确,此篇文前两段与汉赋有相同之处。以短促有力的四字为一句,更显铿锵,朗朗上口。但正如文相大人所说。此文没有汉赋冗长和繁复的弊端,文字不够华美,但文意无比流畅,简直如瀑布一泄,酣畅淋漓。”

“此文仿佛在力证汉赋衰落之因,华而不实!此文前承汉赋,后面两段不似汉赋却胜似汉赋。也是此文传天下之原因……”

众人纷纷赏析讨论《阿房宫赋》。之后,才开始看方运的经义。

文相首先快速读完。道:“经义无名,此篇就定为《恶礼殉葬论》。”

此篇经义虽涉及圣道,但方运都巧妙避开,这当然逃不过半圣的眼睛。但对圣位之下来说,方运所言仅仅是新奇之论。

唐守德轻叹一声,道:“不愧都是方镇国,在进士之时就敢直指‘礼道’,斥恶礼,废殉葬,当真胜于我等。今日回圣院之后,我写一篇文章,支持他废除殉葬。”

一位翰林考官小声道:“我原本以为殉葬制废除与否并不重要。可为何我读完此篇经义后却感到若不废除殉葬,人族立亡?”

“所以他是方镇国。你们看看其中的几个论证,角度之奇、论证之严密。前所未有!你们并非大儒,没看他那篇《非礼之礼》,若你们看过,一定会怀疑方运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而且是开辟圣道的大人物。据说史家大儒曾用‘历史长河’推断方运的一些奇思妙想,竟然引发历史长河呼应!不过。方运平时可没胆子呼吁废除恶礼,恐怕是以为自己必死。所以才破釜沉舟。”

大儒之下的人都不知道方运之前的经义有如此厉害,竟然能引动历史长河。若是不出意外,那等于历史长河在证明方运的想法有着巨大的可行性,甚至会成为真实的未来。

“理当如此。”

“方运的经义向来不一般,江州的秀才与举人早就以学习方运经义为荣,最近江州各地呈送学宫的经义中,七成都有方运的影子。你们可知江州有一句相关的顺口溜?”

众人好奇看着姜河川。

“江州读书人传言:方文熟,吃羊肉;方文生,吃草根!”

众人大笑。

“今日之后,这句顺口溜必然会传遍十国!”

众人可以随便谈诗词歌赋,但经义却不能过多讨论,万一不小心说到不该说的,很可能引发不测。

“看完经义,就一起看最后的惊圣之文!方运真乃奇人,在举人试的时候,只写了一篇策论就被圣笔评等,这次进士试也只写了一篇策论就惊圣。我们……”

姜河川正说着,就见阅卷房内的孔圣雕像微微发光,随后考房内金光大作、狂风四起,大量不佳的试卷被吹走,桌面上只留下六百份试卷。

众考官吓了一跳,这还没祭拜众圣沟通半圣考官,半圣考官就提前阅卷,这只能说明半圣考官看不下去了。

众考官恋恋不舍看着《六国论》三个大字,无法翻阅。

不等众考官回过神,方运的三篇文章上各多出一个金色的“甲”字。

考官们无奈至极,看来三位半圣考官怕出意外,直接圣笔评等,断了所有人的念想,把景国会试第一的“会元”名号给方运。

“可惜啊……”

“当然可惜……”

一帮考官望着方运的试卷,眼中闪烁着饿狼遇见猎物时候才有的绿光。

方运离开圣庙广场,原本想直接回家,但得知李文鹰已经出城,急忙叫了一辆马车快速前往南城方向,并在路上写明缘由,让杨玉环不必担心,然后找路过的学子帮忙送去。

经过一路疾驰,马车出了南门,足足又跑了三里,方运才见到前面的送行大队。

京城三里外已经失去京城圣庙的庇护,天空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地面的积雪最高处足有两尺,只有道路上的情况好一些。

方运把头探出车窗,发现李文鹰脚踏平步青云,正在向其他人致谢,看样子马上要走。

“剑眉公,请留步!”方运以舌绽春雷喊道。

黑压压的数百人集体回头,全然忘记要送李文鹰离开,神色各异地望着方运。

之前月树神罚的场面太大了,没有一个人认为方运能活着,但是,方运不仅胜利了,还唤醒六位亚圣,形成圣道八面剑照耀十国,为人族又增添强大的力量。

“见过方虚圣!”

“见过诗祖!”

……

众人纷纷行礼。

方运跳下马车,在风雪中不亢不卑地还礼,同时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前走去。

李文鹰微微一笑,大袖一挥,周围的大雪向两侧飞散,露出干净的地面,同时百丈内的所有雪都向外面飘落,附近之人不沾一片雪。

“学生方运受文相姜河川所托,特来送剑眉公一程。”(未完待续)

第617章 逆党!

李文鹰左臂放在腰后,脚踏白云,身体挺直,颇有气势。

“我看你面有疲惫之色,回去休息罢,我马上就离开。累坏了方虚圣,谁人书写传世诗词?”李文鹰半开玩笑道,许多人微微笑起来。

虚圣并非是实际文位,而是荣誉称号,荣誉地位在大儒之上,在半圣之下,但实际地位只相当于大儒,与李文鹰平起平坐。

方运微微一笑,道:“那学生就不再多言,祝剑眉公在荒城古地震慑十方、威压妖蛮!”

李文鹰点点头,正要走,突然道:“你成会元,如今已经是‘案首’‘茂才’‘解元’与‘会元’四首,若不出意外,明年殿试的景国状元也非你莫属,你当成五首,至于最后的国首,你尽力去争夺。”

“学生自当努力。”

“你在一年从童生到进士,乃是千古不出的‘同年进士’,朝廷和圣院都会有封赏。不过,你可不要麻痹大意,正月十五的进士春猎乃是十国共竞,如同在十国大比中一样,以你自身之力很难力挽狂澜,只要位列十国一城前九,你便是胜利。”

“学生尽力而为。”方运知道李文鹰的心态,他即将前去荒城古地,不知道多少日才回来,毕竟是长辈,临走面对关心的后辈本能地有些唠叨,所以方运哪怕成为虚圣,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其余年轻人羡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