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知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急忙低下头,道:“学生知错,学生知错!学生绝不再说此等气话,还望恩师宽恕。若是换成别的读书人被亿万人嘲笑,文名崩毁,甚至可能遗臭万年,必然会找方运拼命!学生已经很克制!”

柳山没有回答,房间内静悄悄。

许久之后,柳山道:“你说,把方运送到宁安县担任代县令,如何?”

计知白一愣,随后面露狂喜之色!

“多谢恩师!多谢恩师!我等经营宁安县多年,除却守军被军方死死攥住,宁安县从上到下所有官员都唯您马首是瞻!只要方运到了宁安县,我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不仅要让他身败名裂,还能够让他的家眷一一死于非命!”

“荒唐!蠢货!”柳山气得一脚踢在计知白的肩头。

计知白摔在地上,不仅不生气,反而揉着屁股站起来,嘿嘿直笑,他心知是恩师柳山比所有人都更想看着方运死,只不过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当面说,自己错在口无遮拦。

但是,计知白犹豫起来,心中问自己的言行是否太卑鄙,是否会祸及文胆,可一想到论榜上那些人的调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毁我文名,祸及子孙,此仇不共戴天,有仇必报乃是人之常情,我若杀方运,文胆绝不会动摇!”计知白在心中怒吼,随后发现文胆没有动摇,杀心更加坚定。

柳山缓缓道:“方运终究是我人族大才,若能压他数年,让他亲眼见证我杂家拉拢蛮族成功,宗圣获封亚圣,他必然俯首认负。只不过他心不安,胆不定,妄图阻拦我杂家圣道,我们只能用一些小手段。但,该做的可以做,若是做了不该做的,引来刑殿之人,我必大义灭亲,亲手将你绳之以法!”

“恩师放心!学生虽然被方运气得口不择言,但绝非鲁莽之辈。我在宁安县任代县令近一年,对宁安县了如指掌,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手段,就足以让方运深陷泥沼,不要说成状元,我保证他连榜眼甚至探花都当不成!我会让他成为人族的笑柄,身败宁安!”(未完待续)

第633章 守界人

在计知白思索如何在宁安县报复方运之时,三百进士穿好进士剑服,依次进入圣庙正殿。

景国学宫的圣庙是景国最大的一处圣庙,殿内夜明珠光照耀,前方是众圣雕像,空气中仿佛有一种积淀了千载的无形力量,浓的化不开,让人如在水中,对心神形成奇异的阻力。

“轰隆……”

大门关闭,三百进士面朝声响,低着头,在夜明珠光之下,肃穆庄严。

一阵细微的声音响过,随后整座京城方圆千里轻轻一震,就看到一道粗达几十丈的橙色光柱自天而降,携带镇守天地的力量轰击在圣庙上空。

与此同时,启国、庆国、武国、孔城等等其余十一处学宫和圣元大陆之外的一些古地中都有天降才气,声势浩大。

方运的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都是圣前,这一次乃是第八次才气洗礼!

方运获得的才气总量远远不如大儒,但次数已然超出大儒!

半圣才能得第八次才气洗礼!

方运只觉一股浩浩荡荡的奇异洪流从天而降,贯通全身,那力量似水却无形,明明携带天威之力却又柔若微风。

由于方运的文宫早就经过进士蜕变,这一次的才气洗礼没有引发太大的变化,乍一看只是文宫更宽阔坚固,文胆更加凝练晶莹,文宫星辰更加明亮,身体稍稍增强,寿命增加些许。才气再度增长,达到七寸,但足有四条。

才高四斗。

文位越往后。才气增长越慢,普通进士往往要十多年才能让才气成长到十寸。

只不过,方运有文曲星和文宫星辰照耀,才气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人,尤其是那硕大的惊圣之星、天下之星和镇国之星,最为耀眼。

此时,文曲星高居文宫正中。其余星辰不动,唯独代表《六国论》的惊圣之星如同文曲星的卫星。围绕着文曲星公转。

这惊圣之星散发的星光格外强大,在这颗星辰的照耀下,方运的才气成长和恢复速度远超普通人。方运在文宫中望着惊圣之星,知道这颗星必然还有其他的妙用。可惜现在难以知晓。

“咦?”方运再次望向自己的才气烟柱。

文宫最里面是方运自己的雕像,而在雕像上空就是每个人的才气烟柱。

现在方运是进士,才气已经和手臂一样粗,而童生时,才气如蚕丝一样细,比普通人的头发都细。

普通读书人的才气呈烟雾状,但若不断锤炼才气,才气烟柱中的才气就会更加凝实,并且缓缓流动。形成才气如流,方运早就进入才气如流的境界。

而现在,方运的才气烟柱终于达到第三种境界。才气如水。

自此之后,方运的战诗词表面都会多一层水波宝光,威力额外增加一成,可以让唇枪舌剑飞得更远。

方运曾经见过一个才气如水的天才,那便是荀执星,此人生长于十寒古地。因在十寒古地得到宝物,才气与众不同。当日方运连续挑战荀家十人的时候。荀执星便在第九位,差一点凭借才气如水战胜方运。

方运早就通过传书知道,今年的庆国会试前三人,第一便是毫无争议的颜域空,第二则就是从十寒古地变更学籍到庆国的荀执星,宗午德竟然仅仅位列第五,可见庆国卧虎藏龙。

颜域空本来有可能成诗词、经义和策论全部甲等,成为三甲会元,但庆国的策论甲等却是荀执星所作,现在文榜排名第十的那篇策论,就是出自荀执星之手。

每年的进士试都会如此,总会冒出一些在圣元大陆不出名的举人名列前茅,这些天才,都是人族在古地的人族后代,同样可以参与科举,大都在古地颇有名声,但在圣元大陆却默默无闻。

位于古地的主要有三种人族。

第一种就是人族最崇高的“守界人”,名字起源于两界山,这些是各世家选出的优秀血脉,世世代代生长在两界山、十寒古地、荒城古地、镇狱海等地方。

守界人同样参与科举,但他们的名字不列入任何一国的榜单,连上书山和下学海都与其他人分开,他们只有在要突破的时候进入圣院,然后返回,不参与人族任何形式的内斗,目标只有一个,守护人族!

守界人只在众圣血脉内通婚,也学习经义,但主要使命是战斗,使得他们难以成圣,杀敌之能却远超普通世家子弟。

守界人自成一体,由圣院众圣直辖,名义上是世家之人,还保留世家的姓氏和血脉,实则与各世家关系并不深厚。

第二种是被排挤定罪的世家子弟,这些人属于世家中的罪人,除非立下大功或者世家开恩,否则永远不会进入圣元大陆。

荀执星就属于世家罪人的后代,但因为天赋过人,被十寒古地的罪人一族全力培养,而荀家主家见荀执星实在太有天赋,所以开恩特赦,允许荀执星回返圣元大陆,并在文斗一州的时候挑战方运。

第三种就是普通的子民,他们不是世家子弟也不是罪人,待遇和圣元大陆的读书人相同,每一处古地相当于一国,每年也会有一地状元,只是他们与圣元大陆的联系甚少,因为两界相隔,实在不方便交流。

其中一些出类拔萃的人都会进入圣院进修,他们可以选择以后留在圣元大陆或古地,不过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放弃圣元大陆优越的生活,在圣院学习之后返回家乡。

正是受这些人的感召,人族精英在学有所成后,都会申请进入古地之中磨砺,而成大儒后,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选择某一处古地为人族立功,军功不足,永世不得回返圣元大陆。

其余进士的文宫正在经历大变,他们都陷入神情恍惚之中,唯独方运可以仔细感受才气洗礼的细微之处,对才气的性质有更加深刻的体悟。

等才气吸收完毕,方运准备退出文宫,临走前粗粗扫了一眼,发现自己的所有文心灯火也有所成长,尤其是第一颗文心“奋笔疾书”的灯火,足足比“才高八斗”和“口是心非”大了一倍。

“有机会去查查,奋笔疾书成长到极致会有什么异变。”

不多时,才气洗礼结束,众多进士陆续醒来,许多人神入文宫,观察文宫的变化。

方运微笑看着这些进士,平时景国一年只录取三十余进士,今年因为文曲星异变,又因为方运获得许多功劳,使得景国足足录取三百进士,堪称景国本年最大的功臣。(想知道《儒道至圣》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第634章 学习战诗词

今年不仅景国增加了许多进士,各国也都增加,但这种几乎是十倍的增幅却仅仅景国一家。

方运静静地等着,过了好一会儿,众多进士的神念才陆续离开文宫。

一个同进士突然面向方运深深作揖,腰弯得已经超过九十度。

“若无您,在下恐怕终生无望进士,请允许我叫您一声方先生。”

众多进士一听,此言大有道理。若是没有方运,排名前一百的人考中进士的机会很大,但后面两百人考中进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方运提携了他们,自然可以称得上他们的老师。

“谢过方先生!”众多进士纷纷行大礼。

尤其是那些同进士最为感激,因为若无方运,他们哪怕年年赶考,也不可能挤进前几十名,终其一生也只能当举人。

同进士只是地位稍低于进士,无论是唇枪舌剑还是其他力量,与正常进士毫无区别,哪怕日后不成翰林,也有机会做到四品大员,而举人能做到七品已经谢天谢地。

更何况,进士在战场的自保能力是举人的几百倍,各种进士战诗词和唇枪舌剑让他们可以轻松碾压举人。

此次会试排名第二的高庸虽未行大礼,但依旧拱手致谢道:“多谢方文侯为我景国增加如此多进士,您虽不发一言,此功此恩胜过千言万语!”

其余进士也随之致谢。哪怕其中有左相和康王的人,也由衷地致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