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吏部的右侍郎庞翰林突然向左相柳山一拱手,道:“下官受柳公之恩,三生难报,若有来世,必当结草衔环。方文侯已然获封虚圣,有经天纬地之才、泽被苍生之德,实乃我人族典范。在下官心中,两位不分高下。只是,下官任吏部右侍郎多年,年纪愈长,渐感力不从心,今日在众官与太后面前,下官奏请乞骸骨,望柳公成全。”

在场的官员各个都是揣摩人心的好手,庞翰林此言一出,众人立刻明白,庞翰林这是为了冲击大学士,不仅脱离左相,也将脱离景国官场。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礼乐编钟的恩赐,若方运以后再形成惊天异象,会获得更多的好处。

吏部的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左相中坚,可是现在,吏部被方运挖出一个大口子!

对左相党来说,之前的损失都不如今天的大!

以前那些离开的人,要么文位很低,要么并非柳山的心腹,可今日不同,右侍郎庞桓不仅是翰林,不仅是吏部第三人,更是柳山培养了近三十年的心腹!

计知白骂道:“庞桓老贼!当年若不是恩师……”

“闭嘴!”柳山低声轻喝,左拳紧紧握住,神色却异常平静。

计知白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庞桓已经说的很明白,以后两不相帮,为了大学士文位,宁可放弃文官前途。

若柳山报复庞桓,只要太后与文相力保,庞桓最多是被辞官,毕竟他是翰林,在圣院还有身份,结果必然是柳山威望大降,让左相党人心生反感。

若是柳山不顾一切用极端的手段报复,那原本对他敬畏的左相党人将失去“敬”,只剩畏惧,极为不利。

更何况,一旦双方撕破脸皮,庞桓身为吏部第三人,哪怕没有左相的黑材料,也必然有其他左相党人的把柄。

若是柳山不报复庞桓,必然还会有人为了文位而离开他倒向方运。

现在有人要走,柳山没有丝毫的办法,最多是稍稍阻挠。唯一减少损失的办法,就是优待剩下的左相党人。

左相轻轻点了点头,道:“老夫与你有三十年的交情,对你甚为了解。既然你志不在朝堂,休养一阵后,可去他处为人族而奋战。”

“下官多谢柳公!”庞桓弯腰九十度拜谢柳山。

计知白看着柳山,突然发现恩师的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一些,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想起恩师对自己的恩情,心中刺痛。

“方贼子,我与你势不两立!”

太后道:“庞爱卿,你当真欲致仕?”

“微臣已然想通,还望太后恩准。”

“罢了,人各有志,哀家不便强留,准了。”太后的声音异常平稳,没有喜悦之意,也没有强装遗憾。

“谢太后!”庞桓向太后与左相一拜,转身离去。

众人望着庞桓的背影,突然,一声清脆的声音自庞桓头颅中发出。

庞桓的文胆提前进入二境。

众官一愣,很快想清楚原委,单单是礼乐编钟绝不会让庞桓突破二境,但他此次彻底脱离庙堂,离开左相,心境为之大变,理应是看透了许多,机缘巧合,突破二境。

翰林达到文胆二境之人只要没死,十年内必然成大学士,从无例外!

众官心中感慨,这就是有舍有得。

但并非人人都舍得。

“不愧方虚圣,又为我人族添一新大学士。”

庆国荀家。

众人陷入沉默之中。

突然,一个进士大喊道:“你们谁爱反对方运谁反对,我不奉陪了!荀家同辈人输给虚圣不丢人!”

众多荀家人一听,豁然开朗,心道对啊,方运已经是虚圣了,输给他就输了,何必纠结?荀子是说过贵贱有别,可方运现在已然贵气逼人,不再是那个寒门子弟,乃是虚圣!(小说《儒道至圣》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64620+d4z5w+15921614……>;

第651章 警世之言

荀家许多人神‘色’缓和,突然,有一些人文胆轻鸣,突破境界。……

众多荀家人面‘露’羡慕之‘色’。

“早知道早学他的炼胆诗文,或许今日我也能有所突破。”

“礼乐编钟的声音还在继续,万万不可错过。”

不知不觉,过半的荀家人离开院子。

还未离开的荀家之人神‘色’各异,有的犹豫不决,有的心神不定,有的目光愤恨。

“这些墙头草,说什么方运不是寒‘门’子弟,纯粹是借口!看看方运所设的天叶膏火就知道,硬‘性’、、规定所得天叶的寒‘门’子弟的总数不得低于总人数的一半,谁都看得出来方运心向寒‘门’。”

“不过区区文胆提升而已!荀祖遗留的《荀子》圣书有强大的炼胆之能,区区镇国诗文怎能相提并论?”

→哈,m。

此话一出,一些荀家人昂首‘挺’‘胸’,但还有一些荀家人反而更加摇摆不定。

众圣的圣人力量的功效,炼胆自然不在话下,但至少要成大学士才勉强能借助圣书炼胆,而且还会有危险。若不成大学士,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圣书。

就算成大学士,也只能选《荀子》的一卷而阅读一次,只有成大儒后才可获得每卷一次的阅读机会。

没人会嫌炼胆力量多,若是《荀子》与方运的炼胆诗文都有效,为何放弃后者?

荀家子弟数十万,可每年能成大学士者至多一两人,但荀家的翰林却极多,毕竟是亚圣世家。

就在部分荀家人依旧反对方运之时,以荀家为中心,附近不断有人的文胆进入二境。

随后连续出现翰林成大学士的异象!

不过短短数十息的时间。足足有十二位新晋大学士!

荀家人意识到,这些人大都是高龄老翰林,翰林在荀家只能说有地位,并无大权,可若是晋升到大学士,那就是族老,手握大权,足以影响整个荀家的走向。

荀家暗流涌动。

不须言明,之后这些新晋大学士将成为反方运之人的障碍。

更可怕的是,荀家的荀大先生一直称赞方运。只是得不到太多族老支持,接任家主的机会比荀二先生和荀三先生小。

但现在相当于立刻得到十二位新任族老支持荀大先生,再加上之前中立的族老动摇,可以说,荀大先生接任家主已成定局!

那些依旧反对方运的荀家人有些慌了,直到此时此刻,他们才清楚方运的可怕之处!

方运不需要跟荀家争什么,只需要一步一步前进,自然会有大量的荀家人追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果树不会呼唤谁,但人们会被‘花’香和果实吸引,自然而然在树下走出道路。

“大势已去……诸位,高山在前。深溪在下,为何不醒?”一个老举人一声轻叹,转身离开。

这老举人的话语中蕴含奇异的力量,掠过众人。传遍数十里。

许多荀家之人只觉耳边有滚雷掠过,瞪大眼睛。

“这……竟然是警世之言!”

“高山在前,深溪在下”八个字。源自《荀子*劝学》中的那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话明显是在暗指反对方运之人“不知天高地厚”。

这位老举人乃是荀家族学的老先生,弟子数千,若只是普通的劝诫不算什么,可这是“警世之言”,这说明他现在说的话非常重要,重要到足以引发天地之力。

“既然引发警世之言,或许是荀祖在警示我等,在下告辞。”一人匆匆离开。

“《荀子》警世,不敢不从!”又一荀家人离开。

荀家的大院中一下许多人,可现在听到警世之言,许多荀家之人纷纷醒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

“竖子方运,‘乱’我荀家!”

一个恨方运入骨的老进士突然大叫,因为他是荀陇的叔父,而荀陇在与方运文斗一州中自降文位,最后被方运天行师道。荀家老进士喊完,突然口吐鲜血,接着惊慌地大喊:“不,我……”

“砰……”

文胆文宫爆开,声传百里。

荀家一位进士身陨。

数不清的荀家人噤若寒蝉,瞬间明白,一定是老进士明知现在荀家人所作的是对的,符合荀家圣道,可仅仅因为‘私’仇继续反对方运,继续反对荀家人向方运学习,并因此迁怒荀家人,这实际相当于违背自身与荀家的圣道!

此人很快发现不妥,但是已经迟了。

更多的荀家人在心里警示自己,记住今天发生的事。

若认定方运有害荀家,那反对方运无妨,可现在明知道方运有益于荀家依旧反对,自然跟心中的坚持冲突。有冲突理应慢慢化解,若以‘激’烈的方式抗争,稍有不慎,便身死人亡。

荀家一人突然道:“在下反对方运,并非否定方运之才,乃是因为方运相助孟子世家。孟子圣道,在下从不涉及!”

留在原地的荀家人静静地看着那人,许久,那人分毫无伤。

坚持反对方运的少数荀家人松了口气。

但是,他们四下张望,突然觉得今日的荀家格外冷。

足足八成的荀家人离开!

“当真大势已去……”

嘉国雷家。

“诸位族老以为,该当如何?”

“我雷家得雷祖荫庇、受龙族恩惠,何曾向一区区进士低头?”

“其余各家都学习方运战诗词与炼胆诗文,成长之快远超我雷家,那日后又当如何?”

“你们不要忘记,祖龙未死!”

“这又是何解?”

“西海龙圣曾言……”

“住嘴!你非雷家大儒,如何知晓此事?谁……”

“此事不甚重要,半圣皆知晓,何须发怒?当年的古妖也好,妖蛮也好,都给龙族留下一线生机,没有赶尽杀绝,只因祖龙。祖龙怎会不给龙族留下崛起的机会?一旦龙族崛起,我雷家将不下于孔家!更何况,雷祖或许另有后手,必然能让我雷家壮大!”

“廷榆叔公此言甚为有理!在胜负未分之前,我雷家何须低头?哪怕方运成了半圣,我雷家也可以轻松抗衡!”

“唉……”

雷家家主一声长叹,无言以对,因为他比其余雷家人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