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情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影情踪-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棵两人粗的大柳树;树下有个使坏了的大碾盘搭成的石头桌子;两个碾子立立着正好是两个石头凳子。院子靠南墙根有口水井;靠西面上一拉遛盖着三间土坯房。李三领着龙剑秋到紧北头这间房子门口;拿钥匙开开门锁推门进屋;指着屋里土炕上卷着的被子、褥子、枕头悄声说道:   “龙兄弟;我的全部家当全在这了。” 然后再用手指着前头;悄声说道:   “千万不要让她们知道了!”   “全部家当?”    龙剑秋诧异地不知他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神秘?可李三就象没听见龙剑秋的问话;自顾自的在怀中掏摸着什么。一会儿;就见他从怀里轻轻地拿出来一把壶和一只杯来;他先把那把壶递了过来给龙剑秋看。龙剑秋觉得屋里太黑;看不清楚;便说道:   “要是将灯点上就好了;这么看着多费劲?”   “绝对不能点灯!就那样看吧!”   “为什么?”   “这东西非寻常之物可比;小心被夜行人盯上了。”   “夜行人?” 龙剑秋好奇的问道。李三告诉他道:   “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呀!就象我们;一到夜深人静时间;你就在那阔人家的房上趴着吧;‘嗖;嗖嗖’;一会儿看见一个;一会儿又看见一个;跟走马灯似的。”   “哎唷;那么多呀!”龙剑秋听得心里直发毛;不由自主的往窗户上瞧了瞧。   “……你看;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八音壶’;是个宝贝;酒一倒在里面;不但这里面立马显现出来有九条活龙在动;而且这壶还会唱歌;就象那西洋的八音匣子(指八音盒)。”   “呕!这么好玩儿!能盛点酒试试就好了” 龙剑秋赞道。   “别忙!明天我请你喝酒;咱就使这把酒壶喝。” 李三许愿道。然后又从炕上轻轻拿起酒杯道:   “哎!你再看这件;这就是世面上传说过皇上御用的‘九龙杯’。”   “啊?就是唱戏说的那个‘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的‘九龙杯’?”龙剑秋两眼放射出惊奇的光芒。   “正呃……是!”    李三拿着京剧韵白的腔调骄傲地回答道。 随后把“九龙杯”拿给龙剑秋看;龙剑秋将酒杯拿到窗根底下;借微弱的光线左看右看;最后“唉!”了一声道:   “天太黑了;看不出什么;要是天再亮一点儿就好了。” 李三接口道:   “今天晚了;咱们好好的睡一觉;明天白天我再拿给你看;还有好多好多东西呢!来;咱们睡觉!”    说着;就把‘九龙杯’从龙剑秋手上接了过去。龙剑秋累了一天;刚才又吃了三个馍馍两大碗粥;这会儿瞌睡找上了眼帘;他便顺着炕席往下一出溜;就躺倒在了炕席上;不一会儿就发出了均匀的酣声。###二十二。根在梅花
二十二。根在梅花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了龙剑秋;他见李三还再睡;就悄悄的起床下地;轻轻地开开房门走到院子里;忽觉一股清新的空气冲进鼻子;又吸到胸膛里;洗涮得脑子和两只眼睛特别的清爽。他信步走到柳树下;那柳条随风晃荡拂擦着他的脸颊;就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在他的耳朵里;除了那“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外;觉得周围是那么的静;静得让人感觉那鸟叫声;是那么的清脆;好象是在跟他边聊天;边给他唱歌。   “吱哑……”穿堂门被推开了;李三他娘走了出来;顺口说了句:   “起来了?”   “啊!大妈;起的那么早?” 龙剑秋也顺口答音。   “咳!天天这样。连早饭都做好了;那三儿起了吗?”   “可能还没哪吧!” 龙剑秋不很肯定地说。   “谁说的?我早就醒了;只是刚刚起床!” 李三站在屋门口嘻嘻哈哈地说。   “别耍贫嘴啦;赶快收拾收拾;吃早饭!”李三的娘命令道。    李三与龙剑秋赶紧叠被洗脸一阵忙乎;然后走到前面给老太太请安。龙剑秋见二婶儿抱着李五走进东间屋里;马上问道:   “昨晚又拉了没有?”    二婶儿答道:   “三儿说你‘神仙一把抓’还真灵;真是‘神仙一把抓’!这孩子不但一宿没拉;而且肚子也不疼了;今早起就嚷嚷着要吃东西。五儿;快谢谢哥哥!”    李五忽闪着俩大眼学舌道:   “谢谢哥哥!”   “乖;五弟真乖!过来;让哥哥给你搭搭脉。” 龙剑秋边笑边哄着李五说道。    二婶儿忙抱着李五走近身来;让龙剑秋把脉。须臾;龙剑秋把手缩回道:   “二婶儿;您是半口奶吧?!”   “哎!你怎知道?” 二婶儿诧异道。   “奶不通;则实火生。孩子总吃火奶;且吃不饱;便消化不良;这就是为什么母壮而子弱的原因。” 龙剑秋侃侃而谈;停了一会儿又说道: “吃奶的孩子如长期拉肚子;其根源一般在其母;母病逾;子病亦逾。”   “那该怎么办呢?” 二婶儿着急的问。   “很简单;一。给大人通奶;王不留行猪蹄汤煎服。二。给孩子暖胃;将苹果蒸熟;每日三餐;每餐一个;只吃果肉。二者同治;可保母子平安。”    “王八流星……什么汤来着?” 老太太问道。    龙剑秋回道:    “是王不留行猪蹄汤;王不留行是一味中药的名字。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有纸笔没有?我开方子用!”     李三的娘正端着饭菜往炕桌上放;听到后便说:   “先吃饭!吃完早饭我到东院邻居二大妈家去借;她家男人平常给人写写算算;笔纸都不成问题!”    李三一屁股坐在炕头上;拿筷子夹了一大口咸菜丝儿;又抄起一个窝头;一口咬了半垃;边吃边说道:   “该买什么我去买;头晌午前全办完!看好吧您哪!”    龙剑秋也盛了碗棒子渣粥;拿起一个窝头吃了起来。他不放心地说:   “那‘王不留行’须药铺去抓;猪蹄需集上去买;这儿上哪儿买去?得走多老远啊!”   “你甭管了;反正连酒带肉;连药带菜我全捎着;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就全得活(完成的意思)!” 李三很有把握地说。    李三的娘也说:   “他行!他脚程好厉害!那是刚过正月十五;老太太有病发烧在炕上整躺了三天;病刚好点儿了就起来了;想吃长萍城里‘一条龙’包子铺的肉包子。三儿二话没说;拔腿就走;那天天下着小雪;虽说路滑又是山道;可没一会儿功夫;他就怀揣着包子回来了;等那包子拿出来一吃;嘿!还是热乎的哪!”    大家边吃边商量;等吃完早饭;李三的娘从隔壁二大妈家借来纸笔;由龙剑秋写药方子;写好后;龙剑秋交给李三并嘱咐道:   “三哥;要上集上买四斤苹果;还有四个生猪蹄;回来好熬汤;挑个儿头大点儿的好下奶!”   “好勒;还买什么不?我可要撒丫子颠儿了!” 李三说完扭头出门而去。    李三走后;老太太坐在炕头上与龙剑秋唠起了家常。先是问龙剑秋家里有什么人;怎么到长萍县学的徒。那后来唠来唠去就唠到李三的身世上。龙剑秋只是拿耳朵听;不便于插言;听来听去;大多都是些老一辈人的演义;有的懂;有的不老太懂;但也能听出了个大概奇。    原来;这李三的祖上也是非等闲出身。他原籍本不在这里;是从直隶蓟县东龙虎峪避祸迁此。再早些说;他家祖籍是山东人;后迁往直隶平乡县停西口村。清康熙年间,梅花拳始祖邹宏义的大弟子蔡光瑞从河南濮阳来平乡收徒;李三的老老太爷李进德当时年仅七岁;因得一大肚子脾病;不能吃喝;其家人为之恐慌,经多方求医问药;不见起色,已奄奄一息;家人及众乡邻正准备抬到野外埋葬之时;巧遇梅花拳第四代名师蔡光瑞云游到此(蔡师爷在后马庄村收张复为徒后;回家路过此地);他见李进德不曾气绝;遂吩咐众人将李进德抬回家中;用梅花拳内家功法“还阳掌”为其发功祛病。不多时;李进德面色红润;睁开双目;家人及众乡邻忙跪谢救命之恩。蔡光瑞哈哈大笑道,此子命不该绝;与佛有缘,久后必成大器,我欲将其带走;将其送之我徒韩华礼处为徒(因蔡光瑞在收张复为徒时说;头三天报名者是徒弟,后三天是徒孙;故此他只能纳李进德为徒孙);习文练武;不知你等意下如何?众家人高兴万分;欣然允诺;后蔡光瑞为其调养数日后;带领李进德翩然离去。     李进德与蔡师爷学艺达八年之久;尽得其真传;学会了蔡师爷的梅花绝学“还阳掌”“梅花无影手”等。后又随其师父韩华礼学会了“百步神拳”以及点穴神兵“铜筷子”功法。此时;李进德已是集两代先师武学于一身;武功已是炉火纯青;勇不可挡。但他仍不满足;深知梅花拳之文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立志要把梅花拳之文武发扬光大。蔡与韩两位爷俩为之感动;说道:   “为师已倾囊而授;无技可教;若要继续深造;需去江苏徐州府北街搬请师祖方可。”    他祖籍本是顺德府人;早有叶落归根之意。进德闻之大喜。蔡师爷随即修书一封,在信中言明此事;交与进德说:   “此去江苏路途遥远;你又不曾出过远门;一人前去为师怎能放心的下;为了安全起见;你须携同田庄村徐进德,南和县郑家庄村郑玉德一同前往,彼此也好相互照顾。”    言语之间流露出深厚的师徒之情。于是李进德与两位师弟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到江苏徐州北街师祖家中,叩拜师祖并说明来意后,把书信交给师祖。师祖看后为之动容,不辞劳苦的求知之心深深打动邹师祖。从此,邹师祖抛家舍业,随同三德来到河北,几经辗转后定居邢台马庄桥后马庄村。这就是被武林界传为佳话的“三德”请师;自此梅花拳在民间公开广为传播;李进德也因此而响誉武林。后来人们常说“能舍河南三倾地;不失河北仨徒弟;说的便是梅花拳第六代弟子三德;即李进德、徐世德、郑玉德。     李进德又经邹师祖言传身教,把本派至高无上的梅花拳绝学“叠路法”“定身法”豪无保留的传给了他。此时的李进德已今非昔比,文武造诣已是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后人云:“进德师文理通玄,武备更兼绝技,锻炼气体至刚至坚,曲折变化无隙可指,以视古之,三丰神术唯公可以比论。”    清光绪初年;李三的祖父李鼎铸携全家迁居蓟县;专心开荒习武种田;平安过了二十年。忽一天;他接到梅花拳第七代掌门人师伯张俊池和师兄张如纯的传书;说家乡山东发生了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洋教堂的事件,他被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