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英雄谁是英雄之06群龙之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英雄谁是英雄之06群龙之首-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杀人,不但兵不血刃,还不必亲自动手,只要点“一点头,打个眼色,就自会有人为先生杀尽敌手。”
诸葛的回话却是:“若论境界,我哪攀得上相爷?相爷杀人,甚至不必武功,一声令下,全天下的人都会为相爷效命,连皇上也会降旨传命,配合尊意。”
“——可不是吗?像我这类凡夫俗子,还摸不清相爷到底武功有多高?究竟有没有武功呢!”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另一个是米苍穹。
大家都知道他武功高绝,是世间惟识“朝天一棍”之绝世棍法的两大高手之一,但却是谁也难得目睹他的出手。
通常,他杀人也不需要动手,为他拼命的人,从皇宫到武林高手杀手、禁军至江湖亡命之徒,都不胜枚举。
大家都摸不清楚米有桥这暗掌实权的太监头子武功有多高——直至在“莱市口”他终于动了手,格杀了“毒菩萨”温宝和“龙头”张三爸,大家才知道他着实武功高强,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地。
他这一出手,拔震群雄。
不过,风闻米有桥已曾出手以及详询过米苍穹出手的细节之后的诸葛先生,反而捋着袖子。十分释然。
无情曾问过他:“米公公曾一棍打杀张三爸,慑尽群雄——世叔认为如何?”
诸葛先生说:“可怕,但不足畏。”
这就是诸葛对米公公那一记惊煞全场绝世棍法的评语。
还有一个人也有关似的看法。
“米苍穹那一棍,打杀了人,也打杀了自己的底儿来了。”
那是林灵素。
林灵素是赵佶最宠信的道士,专横跋扈,目中无人,自恃呼风唤雨,故而恶尽天下,出入前呼后拥,甚至与诸王争道,宋徽宗甚宠此人,号之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冲和数倍晨,一时权势煊赫,京人都称之为“道家两府”,与黑光上人并称一时,然而林灵素更盛,史载:“其徒灵衣玉食,凡二万人”,可见一斑。
林灵素精修道法,又懂得使王雷神之术,他与人动手,不见其有所拳动,对手已然暴毙身殁。这种种“奇迹”,使道君皇帝赵佶对林灵素更为深信不疑,奉之为仙。
林灵素极少与人动手,只跟人比斗法力——由于法术是仙人异士才有的道行,一般武林人物也不得其门而入,只叹莫测高深。
黑光上人跟林灵素都以道术讨好道君皇帝、蔡京、童贯这等天子权贵,两人都极少与人正式动武,两人有极为相似处,但也有极大的不合。
黑光上师詹别野在武功修为上,却是有真材实学的。
他在未进入佛门之前,已是武林高手,是“黑光门”詹家的好手,但在一次与“神枪会”孙家、“飞斧队”全家等七大门派精英的比斗中,他负责固守“子夜坡”的“金武汇”,那七大门派的高手恰好就选上这一道防线狙袭,其时正是午夜,便遇上詹别野的夭生禀赋,夜愈深,他的武功愈是高强。
这一战下来,他居然一气格杀了“神枪会”孙家、“四分半坛”男陈民家族等的好手十余人,竟以一人之力,击退了这一次掩扑“黑光门”的敌人。
按照道理,这是大功一件,他挽救了他门派的一场浩劫。
可是结果适得其反。
当时,“黑光门”门主“大声太公”詹四施早已容不下詹别野,对他暗中嫉恨,而今见他的一人之力,勇退强敌,刚好“飞斧队”余家、“太平门”梁家,“天安派”女陈氏家族等,因在“子夜城”之役死了数名子弟,而向“黑光门”大兴问罪之师,找“老字号”温家、“金字招牌”方家、“南洋整蛊门”罗家、“感情用事帮”白家的高手来为他们评评理,詹四施就藉这口实,指斥詹别野妄自大动杀机、有伤江湖同道和气,以致天下各门各派联手抵制“黑光门”,故尔是詹家的“大罪人”,要将之处置严办。
詹别野一怒之下,便和他的支持者:“朝天四脚”詹通通等人,脱离“黑光门”。
——脱离之后,成了惊弓之鸟,一时,天下之大,却难有容身之地。以前结下的梁子,“神枪会”孙家、“下三滥”何家,“四分半坛”梁陈氏家族及”天安派”女隐氏家族,全来找他麻烦,以致詹别野有一段时候,惶惶然若丧家之犬,颇不得志。就连当时最支持他的“朝天四脚”詹通通,也转投“叫天王”查叫天麾下去了。
詹别野孤军作战,四面楚歌,他倒在此时,痛下决心,遁入佛门,居然潜心苦修,修出了一番作为来。
可惜其时道君皇帝左右上下,都崇道抑佛,詹别野佛法愈高,欲望却不因而减少,他想恢复名誉,攫取地位,以一人之力,只怕武功再高,也得不到众人认可,加上他仇人多,嫉恨他的人更多,虽明知他修为高,但谁愿意为他同时得罪“山东神枪会”、“黑光门”、“太平门”、“飞斧队”等众多门派呢?江湖义气,唯权是倚;武林斗争,唯势是识。
詹别野见此大趋势不可挽回,便不再在佛门挂单,云游四海,一面潜修密宗,一度易名为言无密,彻底脱离詹家,但到头来仍奈不住寂寞,憋不住大好身手无人闻问,重返中上,摇身一变,成了道家宗师,说“元为”,要”清净”,讲“自然”,性命双修,故为弄神通,要出世时便推崇老子、庄子,人世治天下,便是张良、伊尹,要变法治世时,就抬出商鞅、韩非,时变为纵横家,成黄石公、鬼谷子,有时兼懂医道,即华陀、扁鹊,转演为兵家,就成了孙膑、孔明,变为宗教,则崇张天师,变作阴阳术,则从天文、律历、地理、风水、术数、卜算、形法、灵通、幻术,无所不精,无一不通,无所不懂,无可不可,上下纵横,陈希夷、邵康节,在朝莫不成其为表表者,至于在文学上,也有竹林七贤和诗仙李白这干人物作依附仗恃,是以詹别野更大胆放心,以一身武术绝学附以道术异能,权及于蔡京。
得宠于赵情,扶摇直上,成了一国之师,恢复了他的本姓,同时也恢复了他的本性。
除了以道术混世取宠之外,詹别野立下了四项做人处世对敌进退的原则。
一,不必要,就不树敌,一旦结仇,就杀敌。杀敌,便不留活口,留下活口,一是报仇,二是让人通晓自己武功底蕴,都不是好事。像在“金武汇”那一役中,他没杀尽七大门派中来犯的敌人,就是犯上了日后结怨的祸根。所以,他除非不动手,一动手,必杀敌。
故尔,看过他出手的人,甚少。像那一次在?“别野别墅”他本要动手格杀王小石,终于还是未尽全力。
——完全不动手,那是不行的,蔡京一定会见责。
——如果全力动手,则结仇于王小石,万一收拾不了他,那日后走成心腹之患:王小石的人缘极佳,他不想结这梁子。
是以他只“随意出手”,既是“假意”,就不能算是“真的动手”了,就算别人不知,王小石也一定能感受得到——他就是要王小石欠他一个情。
这就够了。
在江湖上,钱债可欠,情债欠不得,义债更难填。
二,不论他入道、成佛还是问政、修密,他都紧紧抓住一个重点、把持一项要点,那就是:要把武功练好。因为什么都是假的,只要他把武功修好,他就可以把武功的实力展示为佛法,转化为道术,变化为密功,易变为神力……只要他说是什么。便是什么。
唯力是视。宫廷所争和武林械斗都是一样的货色。
只要武艺高强武功好,便不怕,至少也可以自保。所以,修什么法、炼什么道、念什么佛都是假,只武功不能一日不练、一日不修、一日不习。
是以,他勤习武,分别以道佛密三家取其精要,融为武功,使他功力大增。日益精进。
三,他还特别苦习一种他自己所体悟得来的武功秘技:“黑光大法”。
这原本是“黑光门”詹家的人门心法,詹家高手都练过,然后再进而修习别种高深武功。
独詹别野不然。
他一直修习这种武功不辍,而且,从中悟出了许多武术上的精要,发现这门基本武功其实本就是武学的上乘,只不过一直没有人肯对它下功夫好好修练而已。
詹别野痛下苦功,好好钻研“黑光大法”,最后,他请托蔡京说项,“奉旨”铲平了“黑光门”的内乱,驱逐并下令格杀詹四施,自己当上了“黑光门”的门主,光大门楣,重振声威,发扬“黑光大法”。
“黑光大法”就是把“黑”的力量无限制无限量无限的发挥。
——只黑能对抗白。
——只黑夜能权代白天。
——只黑暗的力量能与白昼的力量相抵。
既是独门心法,当然“当方独味”,别家所无,别人也模仿不来。
是以詹别野更是唯我独尊。
别人练的是正道,他打的也是正道,但修的却是邪道。
别人要走的是白道,他修的也是道,但是却是黑道。
人白我黑。
人弃我取。
他就独树一帜,大道如天,各行一边,他就在阴晴圆缺、青红皂白之中独选了黑。
四,他认定了一个不变的法理:
人命由天不由人。
——人生在世,其实又有几件事是由得着人、击得了人的!?
既然如此,不如听凭天意,不必苦苦挣扎、奋斗,却说把握时机,尽情享受,有风驶尽性,富贵当享即须享,莫待贫时空追悔。
故此,除了他坚志不移贯彻始终修习“黑光大法“之外,他一切都放尽、去尽、甚至如有必要,也享尽福荫,杀尽政敌。
除非他尚无把握,力有未逮,那叉另作别论。
真正的权术高手,是懂得伺时进,何时退。
进时精进,退时通迟,无惧逆势,不怕急流。
像他这样一名一流高手,不但要知道何时该杀,还深谙不杀之道。
——像对王小石,他就没有出尽全力。
——似而今他拔剑还敌,就是要化敌为友。
就算不能复作朋友,至少也免结深雠。
——不战而胜,才是大胜。
——战了才胜,已是惨胜:因为没有任何重大的胜利是不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像今夜这一役,他就不拟接战:他知道只要他不逃、不避、不先动手、主动面对,戚少商和孙青霞如此一个极具英雄感、一个自命侠义的人,就一定不会联手对他发动攻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