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唐朝当王爷-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战事,边境的贸易也变得销匿。让以往在丝绸之路上拥有丝绸重镇四凉古都的凉州,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城门口,没有出塞的商队车马,没有游吟的诗人,守门的士兵龟缩在皮甲内,都在抱怨凉州的操蛋天气,压根就没心思盘查进出城门的零星路人。

  正当守城士兵,有气无力,纯粹是站岗混过一班算一班时,穿越了沙尘暴的杜荷等人,终于带着那队骑兵,来到了凉州城下。

  这突然出现的一支骑兵,让城门前的士兵稍微有了点当兵的样子,定眼一看,居然发现走在前面执旗手扛着的那展绣着“李”字的龙骑。

  “是杜参军,兄弟们,参军回来了,他肯定带回来了域外高人。”看见那支已经逼近城门的骑兵,为首那个才从黄沙中洗过澡的将军,脸熟,那不就是昨日出城迎接域外高人的杜荷杜参军么?

  听说昨日参军奉命出城迎接高人,难不成已经归来了?

  守城的士兵立刻沸腾起来,杜荷回来的消息,经城门口宣扬,一下子向着凉州城里传递开来。

  杜参军回来了。

  参军身后,还跟了位穿着青衫的书生,莫不成那就是域外高人。

  凉州三军有救了,羌人的死士,此刻不过是渣渣。早日攻打吐谷浑,早日可以回长安抱老婆孩子了。

  高人就是不同,优哉游哉骑着马,嘴上带个白色罩子,据说用来防沙尘暴。比起参军等人的狼狈,高人就像会变戏法似地,出奇的干净。

  这群关中来的子弟,潜移默化中已经把陈华当成了他们回家的救星,谁也不想待在凉州和吐谷浑僵持着,那这场战争会打多久啊?十年,二十年,对他们是很残酷的。

  城门口士兵亲眼目睹高人已来的事实,经过一层层的传递,终于传到城中都尉府上李靖所在的地方。

  “华哥儿,终于到了。”到了凉州城前,杜荷飞快跳下马往城里钻,因为沙尘暴吹不进城,他这一路也受够了,很恶心这些黄沙粘在身上。

  陈华也跳下马,仰头看了眼用石头和粘土垒起的城墙,并不高,约莫三丈。墙头上同样绣着金色“李”字的龙骑招展有力,难道是欢迎自己的到来。冥冥中来到了华夏国最具影响力的唐王朝啊,上有圣君,下有贤臣,战有武将,四夷臣服,这璀璨的时代,似乎就应该出现自己这种拉风的人。

  无耻地幻想了下,陈华终于迈着坚实的步子,在众目注视之下,进了凉州城去。

  算算时间,李靖也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了吧,他倒真是能干,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为开拓唐王朝的疆土奔波劳苦。想来也对,唐朝那十几位开国公,大多是老骨头了扛不起刀枪,如今后续无人征战正是青黄不接的过渡期,他上战场,估计是被老李逼的。

  走在凉州城中,陈华满脑袋都在刻画那个常出现在小说中英明神武的李靖大将军。他在想,等下见面自己要不来一句“李将军,在下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陈华觉得太俗气了,干脆整点霸气的,要不豪气地说“将军仪表堂堂,乃国之栋梁,晚生真是相逢恨晚”。

  对,英雄都喜欢这种霸气的话,还带拍马屁的。

  就在陈华想等会儿见到李靖时的开场白时,他们已经到了都尉府。

  李靖任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因为最近军情受阻,留在凉州城都尉府中办公。从这里发出的军令,必将成为整个凉州三军马首是瞻的命令。

  都尉府前,有兵士守门,因为杜荷在,很轻松地就能进去。

  进了都尉府大门,沿着一条走廊,走过半月形院门,来到一处院子。

  院子属于那种幽静型的小院,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从中破开,两边石块垒起的花园中,开满了月白色的小花,花园直接连到一边儿的墙角根处,看起来清幽整洁,在黄沙随处可见的凉州城,能看见一片干净小院的确难见。

  鹅卵石路的尽头,是一片草地,草地后,有几栋青砖红瓦的阁楼,立于几株新芽垂柳之后,楼前小桥流水若隐若现。

  刚走上鹅卵石路,就看见前面草地上有两人正在争论不休。不明白是什么情况,等走近了些,方才知道那两人原来是在相互讨教。

  讨教在古代很常见,孔夫子都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古人在学问上做得十足,经常都能在街头巷尾,看见相互讨教的人,这是一种古代的交流方式,就和往后推几百年,随处可见才子们在斗诗一样。

  草地上的两人,一人穿着青衫子,一人穿着灰衫子。他们讨教的话题,却是一只马驹。

  看见这两个古人相互讨教不惊奇,更惊奇的是出现在两人身后的那一幕。

  这两人在前面讨教的激烈,他们身后却蹲了个头发乱糟糟的老头儿在充当看客。

  那老头看起来像丐帮帮主洪七公,脚踏草鞋,身穿补丁衣,衣服上有几个很大的袋子,满脸的白胡子把他下半张脸都遮住,抛开他身上穿着不谈,有点和西方的圣诞老人相像。

  此刻,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圣诞老头蹲在地上,手里端了个粗口大碗,碗里面装着鸡腿,他一边啃鸡腿,一边抬头看两人骂架,好像他们越是骂的开心,端碗的老头就越有兴致。

  吃货,而且还是那种喜欢端着碗看热闹的吃货。

  陈华眼里只是多瞧了那老头儿一样,便将目光对着那讨教的二人。

  “子论,依我断定,此马驹定是服下醉马草,才会出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的症状,而且你观它肚腹肿胀,定是吃了极多。你可曾记得,师门中,有一医书记载了醉马草中毒后的症状,体抽搐,目无光,嘴出诞,如醉酒?”地上的马驹就像触电一样拼命抽搐,穿青衣的中年人信心十足推断马驹中毒了。

  草原上的牛马,春季的时候,会误食许多野外的毒草,死掉很多,醉马草便是其中一种,牛马误食后,很有可能成批成批的死去,这小马驹估计也是误食了毒草。

  另一个叫子论的灰衣人蹲下来,用手在马驹身上探了探:“非也,非也。这分明是吃了毒芹,学艺不精,就别拿师门的典籍来做幌子,很丢脸的,哪怕我是你师弟,也觉得丢脸。”

  毒芹和醉马草都是两种会让牲口中毒的毒草。没有经验的人,根本分不出来,误食两种毒草后,所表现出来的迹象有何不同。

  “是醉马草,要不我和你赌一赌。”判断是醉马草的人,根本就不打算退步。

  “是毒芹,如若不是,叫将军砍我脑袋。”灰衣人也坚持自己的看法。

  “好,就和你赌脑袋,谁输了,当众把自己脑袋砍下来。”

  “赌就赌,待我破了这马驹肚子,取出胃里的东西验证,你就死心了。”

  两人争锋相对,一时间竟谁也不让谁。

  蹲在地上啃鸡腿的老头,好像根本就不管他们,任由他们吵的如何厉害,似乎都引以为常了。老头悠闲地啃着鸡腿,咬了两口,就发现有人过来了,他目光立刻警觉地注视着前方。杜荷他认识,只是另一个年轻的人生面孔,老头儿的眉头皱了皱,旋即舒展开来。

  陈华和杜荷,恰巧在这二人打赌的时候走过来。二人要赌脑袋的誓言,也被他们听见。

  看见这两人,陈华身边的杜荷正拱手招呼一声。“子论,伯牙两位医师,今天可是好雅致,居然聚到一起了。”

  两人看见了杜荷,也不搭理了,那灰衣人立刻从腰间解下一柄佩刀,蹲下身子,就想给地上抽搐的马驹开肠破肚。

  “伯牙,待我破开肚子,你可就后悔了,现在反悔来来得及。”叫子论的人解下腰上的佩刀,准备给小马驹做“手术”。

  “我已做好闭上眼,看你割脑袋的准备,你开始吧。”子论越是紧逼,伯牙越发坚定。

  子论气愤地举刀屠马,小马驹即将惨遭屠手。。

  “住手!”当子论的屠刀正准备落在马驹肚皮上时,陈华的声音就想起来了:“两位既然是医师,还未真正判断,就胡乱以生命作赌注,若是今天躺在地上的,乃是我大唐将士,两位莫不成还为了争论他肚子里吃了什么,就替他开肠破肚吧?”

  这话说的正气凛然,隐隐还有指责的意思。原本打赌的两人,这才看见杜荷身边的那说话的年轻人。年龄二十出头,穿一件青衫,看不出身上有何高人气势。

  “你是谁,也敢来管我们两师兄的事?我们两人打赌,就得分个高下,区区一匹马驹,杀了也是杀了。”两人的说话自带几分得意,别说一匹马驹,就算地上躺的是人,是死是活还不是他们一句话。

  “我是谁不重要,而是两位的所作所为,方才有些看不惯。”陈华实话实说,道:“古语有云,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二位以物打赌,实在有损医德。”前世的许多医生名声就不好,没想到唐代就有这种不拿生命当回事儿的医生,医德传承越来越坑了。

  “你,你小子可知我们是谁?敢说我们没有医德?”两人吹胡子瞪眼,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见有人说他们没有医德。

  “小子不知。”陈华现在很看不惯这二人。居然为了打赌,就要动手宰马,他虽然不是动物保护着,却也见不得如此荒唐的事情。

  “刚才在外听见二位议论此马疑吃了醉马草或者毒芹。小子没读过多少医书,但也知道,此马并非是吃了这两种毒草。”没办法,小时候被师父逼着看了许多医术,要继承盗帅门掌门,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陈华不敢说自己是神医,医学底子还是有的。

  “嘿,师兄,这小子是想驳论你我二人?”两人难得同仇敌忾地相视一眼。道:“我二人今天就和你打赌,这马肚子里吃了东西,一定是我二人所说的一种毒草,如若不是,我二人磕头拜你为师,若如是,小子你从此以后可得当我们两人的药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