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枭雄-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洋各部停止抵抗,接受国防军的整编。

    协议内容电报北京,袁克定拿着电报去见的袁世凯,见到老爹便怒骂:“徐菊人丧权辱国,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父亲,不如请洋人出兵吧。”

    袁世凯看着自己的儿子久久不语,你要说袁克定有多无能多混蛋,那也太过了。究其根源,在这个位子上待过的人,谁愿意放弃?袁世凯其实也不愿意放弃,但是没办法,身体一直是靠大烟硬撑到现在的,已经快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了。注定失败的情况下,放弃眼前的一切,或许还能多活几年。引狼入室的事情真的去做了,比复辟遭到的骂名还过分吧?

    袁世凯终究还是有底线的,叹息一声对袁克定道:“当年老佛爷说过,宁与外人,不与家奴。可她是满人呢,我们是汉人。不一样的!”袁世凯这么说,也没指望袁克定能听明白,利令智昏的时候,人是不太清醒的。

    袁世凯最终还是回电,接受条件,通电下野。

    “民国以来,南北多有争端,此皆兄弟阋墙于内尔。……。”袁世凯的通电,还是把自己放在了大总统的位置上,然后以身体不适为由离任。并下令:北洋各部,皆应以和平一统之民国为重,放下武器,化干戈为玉帛,……。

    时间定格在1913年1月1日,袁世凯通电下野后,正式将权柄交出,携家眷乘火车在卫队的护卫下回河南养病。

    同样在这一天,北洋军各部队次第向国防军缴械,接受整编。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虽然不可阻挡,但却又生出了波折。

    还是在这一天,云南都督蔡锷通电全国,一旦新的大总统选举诞生,云南将接受号令。山西的阎锡山,也宣布接受民国号令,可惜这个时空的阎锡山,不能代表山西,太原还在陈树藩和温寿泉的手里呢。山西的局面,现在是两派对立,陈树藩和温寿泉的联军占据了太原,与阎锡山所部的一个混成旅对峙。

    陕西、四川随后宣布接受新民国号令,甚至新疆的杨增新都通电接受新民国政府之号令。

    问题出现在南方,1月2日,浙江发生兵变,蒋尊簋被朱瑞派兵包围了督军府,被迫通电下野。朱瑞得手之后,立刻通电全国,浙江加入自治区行列。浙江通电后,1月3日,福建发生兵变,许崇智夺取福州城,通电宣布福建联省自治。同一天,广东陈炯明宣布联省自治,广西陆荣廷紧随其后,贵州的唐继尧迟了一天才宣布加入联省自治。同日,宣布加入联省自治的还有东北的赵尔巽,宣布东北自治。

    刚刚出现和平曙光的民国,似乎又要乱了起来。1月4日,联合自治区政府通电全国,取消自治,皈依于统一的民国旗号之下,同日,北京的代总统黎元洪,通电各省议员赴京,举行总统选举。具体日期为1月30日,过期不到者,视为弃权。

    北京,驻守长辛店的第六师李纯部驻地外,双唇紧闭的李纯,站立在营房的大门口处,盯着前方道路上的一面红旗死死的看着。

    这面红旗是指引的是国防军第四师,师长李小川当年在北京呆过,并受重于铁良,后因为性格缘故,为铁良所弃。而今再回北京,已经物是人非。(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又是乱的时节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上海,孙文和黄兴之间的争执终于爆发,两个固执的人之间在理念相悖的情况下,很难调和。黄兴愤而离沪,乘船返回湖南老家,声称:从此安心做一田舍翁。

    孙黄之间各有一批追随者,黄兴这一决定,意味着民党内部的分裂。固执的孙中山宣布,改组国民党,这个时空改组的目的暂时看来不是为了跟方剑雄所代表的国防军打仗,而是为了大选。所以,国民党这个名字还在继续沿用,中华革命党这个称呼太过尖锐,为人所劝后,孙决定放弃。

    国民党的改组进行的很快,以陈其美、胡汉民为首的一批人,宣誓效忠孙文。随着改组的进行,国民党宣布以孙文为候选人,参加新总统之大选。

    代理大总统黎元洪宣布即将开始新的大选后,整个中国又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方剑雄这个中国军事力量最强者,实践了他关于军人不干政的誓言。至少在表面上看着是这样的,身处济南的方剑雄,现在还是无党派人士。并通电全国,称:凡我国防军将士,皆不得加入政党。此令一出,国防军上下数千共和党员,宣布退出共和党。

    通电之后,方剑雄并没有像很多人预料的那样,进驻北京,而是从济南出发,往西向河南而去。方剑雄的目的,是河南彰德。

    还是直隶总督的时候,因老母入葬之缘故。袁世凯与族兄不和,很少回老家项城。

    方剑雄直接去了彰德,赶在袁世凯到达之前。离开北京的宝座,袁世凯的心情自然好不了。悲凉无奈等等情绪堆积起来,袁世凯病的更重了。好在这一路坐火车南下,袁世凯还能坚持的下来。

    在彰德下火车的时候,袁世凯的随员们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整个火车站内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按说袁世凯都下野了,不用这么大张旗鼓的欢迎吧?下面的人赶紧报告大公子。袁克定慌慌张张给躺着的袁世凯说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袁世凯多少有点失望的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袁克定。勉强坐起后淡然道:“北京城我都出来了,到了彰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袁世凯早就想明白了,如果坚持打下去。结果肯定是战败,到时候方剑雄会怎么对待袁世凯和他的家人,那就是两个概念了。如今主动下野了,方剑雄要是赶尽杀绝,袁世凯都能拍手称快。很明显,方剑雄不是这样的人,要是这样的人,他得不了这个天下。

    很快又有人来汇报:国防军总司令方剑雄将军,在车站迎接袁大总统。

    袁克定听了不敢置信的一瞪眼道:“怎么可能?”汇报的下人道:“车站里拉了一些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的就是国防军总司令方剑雄率部迎接袁大总统。”

    袁世凯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润。一阵急促呼吸之后,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站起道:“来人,更衣。”袁克定道:“父亲,方扶国未必安了好心。没准是来羞辱你的。”

    袁世凯没有理睬他,径直缓缓的稳步出去。尽管谁都能看的出来袁世凯走路很费劲,但他还是能走的很稳,个子不高的袁世凯,此刻缓缓的像一座山在移动。

    时间是黄昏,夕阳下的彰德府火车站台上。一个年轻人标枪一般的立在那。身后是一群将星闪烁的军官,同样标准的站姿。

    袁世凯出现在车门口的时候,方剑雄一声喊:“立正!恭迎袁大总统返乡!”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方剑雄会这么做。袁世凯可能是唯一知道答案的人。很简单,仅仅是袁世凯拒绝了四国的军事干涉,严守一个中国人的底线,这一点就值得。更别说,袁世凯交给方剑雄的,不是一个打烂的北洋,而是一个完整的北洋。要知道,人从那个位子上下来,要克服心里那一关,难比登天啊!

    可是袁世凯做到了,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个时空的袁世凯已经不再一直是强势,北洋军从武汉开始就一直受到国防军的有力对抗,最后在战场上北洋军失败,袁世凯做出的选择看似不得已。可是纵观整个历史,还有人在外敌入侵,占据了大片国土的情况下投敌呢。

    总而言之,袁世凯做出的选择,不是难能可贵可以形容的。这样的一个选择,确实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方剑雄不清楚这个时空的袁世凯为何会这么做,但是既然他做了,方剑雄就要做出足够的姿态来告诉袁世凯一些东西。

    看着站台上英姿挺拔的年轻面孔,袁世凯嘴唇微微颤抖几下后,开口道:“扶国,我一直在后悔,当初没有让你来北洋。”

    方剑雄听了微微一笑,上前一步,伸出手来,袁世凯很自然的搭上去,由他扶着下车。然后又道:“一起在这里走走吧。”方剑雄点点头,两个枭雄的见面,居然就像多年的朋友似的,方剑雄搀扶着袁世凯老迈的身躯,慢慢的在站台上走了起来。

    “其实我知道,当年就算让你去北洋,你也不会答应。朱家宝说过,安徽新军你都没有接手。我看你是蓄谋已久了。”袁世凯说话的语气,意外的轻松。

    “大总统,实话告诉您,我原本没打算搞那么大的动静。从德国回到上海,在码头上看到洋人的战舰在扬子江内河横冲直撞,那个时候我才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方剑雄很平静的回答,袁世凯听了长出一口气道:“好,很好。这个国家将来有你来掌舵,我很放心。这样看来,我做出的选择是对的。”

    方剑雄很难把历史上那个称帝的袁世凯跟眼前的这个老人联系起来,面对袁世凯的肯定,方剑雄淡淡的作答:“大总统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后人自有公论。”

    袁世凯默默的看着方剑雄,久久不语之后叹息一声,仰面看着天边的落日将云彩染成最红,自言自语道:“是啊,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吧。”

    三日后,袁世凯病逝于彰德袁府。一代枭雄就这么走了!袁世凯走的很从容,好友严修(拒绝出任袁氏内阁度支大臣)为其起草遗嘱,并告知天下。

    消息传开,代总统黎元洪宣布举国下半旗默哀,并嘱各报撰文,赞扬袁世凯为共和做出的贡献。回到武汉方剑雄闻讯,久久不语,令人起草电文,称:袁公项城于民族利益与个人私利抉择之际,下野之举可谓高风亮节,后人当敬仰之。

    通电之后,方剑雄丢下一切事情,匆匆回芜湖去了。原因很简单,家里的两个女人都生了,巧合的是,两个女的生的都是女儿。为此,方梅氏深感遗憾。

    方剑雄倒是一点都不在意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