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一沾靠垫就睡着了,等阿玛唤,又强打起精神应付。宫墙上掌了灯,阿玛亲自扶我下了马车,叮嘱道:“你别怕,阿玛在外头等你出来。皇上圣明,也不是饿虎凶狼,你只管大大方方的,问你什么便回什么。”明明是我选秀,阿玛却比我还紧张。
完颜氏隶属镶黄旗,阿玛官位又高,故而参领给我安排的位置很靠前。穿裘袍的太监在前头引路,从神武门入顺贞门,沿着夹道穿过数座宫殿,至体元殿止步。
此时天光大亮,已是早膳时分。我与数十位镶黄旗的秀女在一处小暖阁等候,宫女们呈上糕点茶水,但谁也不敢喝。一来怕要如厕,二来怕嘴里沾染了气味。我肚子饿得咕噜噜直响,心想饿坏了胃可得不偿失,再说,也还未听过有人在选秀时因冲撞了皇帝太后而被斩首问罪的,便不顾一切捡了两块桂花糕填肚子。
岂料那桂花糕硬如石头,差点把牙齿都给咬断了。
我又全吐了。
屋中几个静立的宫女忍不住好奇的望向我,她们还是头一回见到有秀女当真会吃糕点,也算轶事一桩。没得半柱香时辰,完颜家嫡女在小暖阁吃桂花糕的小典故就传遍了体元殿上下,厨子笑道:“每回选秀,不知要备多少点心,都是提前十日做好存在冰柜里,味道自然不怎样。”又摸着胡须道:“也是奇了怪了,竟然还有秀女敢在面圣前吃糕点,就不怕弄花了妆么?”底下蹲着个拉火箱的婆子,一边往灶里添煤,一边笑:“听说是户部侍郎完颜大人家的嫡女呢。。。”
近午时了,方有太监传话,宣人往主殿阅看。
一排有四人,我立在最末。低眉垂首,踩着花盆鞋,甩着帕子,随在太监身后穿过宫廊,至一处朱漆大门前。门口另有太监高声传唱:“跪!”
我听着太监指令在月台上行了跪拜大礼,又自报门户道:“奴婢镶黄旗户部侍郎完颜罗察之女完颜蔷薇,给皇上请安,给德妃娘娘请安。”
殿中寂静片刻,有苍劲浑厚之声传出,道:“宣进殿。”
我虔诚道:“谢皇上恩典!”
☆、第二十章 :康熙选秀(2)
殿中肃穆若无人,康熙与德妃分坐两侧,底下立着*个宫人,皆屏声静气。德妃一身明黄仙草祥云纹吉袍,端端正正,唇角抿着慈善和睦的笑意。康熙倒随意些,一手搭在绣龙纹靠枕上,微微斜侧,眼光锐利似鹰。
他打量着我,我亦打量着他。
德妃心里打了个突,既怕康熙自己留着封嫔,又怕康熙指给十四做福晋。她前头可专门召了完颜蔷薇入宫面见,规矩是有规矩,礼节教养也不错,但在人情世故上,还太单薄了些,恐误了十四前途。但到底留牌子还是撂牌子,她做不得主,全凭皇帝一念之差。
康熙倏然一笑,朝德妃道:“这罗察的女儿不得了呢,盯着朕看了半盏茶光景!”
德妃深知康熙并不介意这些,便只陪笑道:“是。”
圣颜勿视,出门前额娘可是千叮万嘱,就是担心我好奇乱看。我慌忙含胸垂脸,道:“奴婢失礼,请皇上恕罪。”康熙大度,道:“无碍,下去吧。”我本以为选秀总该问些诗句啊,问问琴棋书画啊,退一万步想,至少也该丢只猫咪过来,测试测试我到底镇定不镇定之类。。。
竟不想,啥都木有!
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甄嬛传也是骗人的!
我却身往后,至门槛边复又行了跪安礼,方转身出去。太监引着我回偏殿休憩,左等右等,喝了三四碗茶沫沫冲的汤水,至乌金西坠时,才终于有人领着我出宫。
阿玛在神武门等了一天,一见到我,便几步迎上,不问选秀如何,倒问:“饿不饿?快进马车吃碗银丝牛肉面,还滚烫着呢。”我紧张激动的心缓缓平复,有阿玛陪着,只觉浑身上下都松懈了,也不必事事警惕,安然做个娇惯小女儿。
凡事有阿玛,便没什么可烦忧。
爱莲扶我上了马车,从食盒里取出银丝面,道:“老爷才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就怕面糊,小姐赶紧趁热吃。”
所谓银丝面,讲究的就是“碗热、面热、汤热、浇头热”,我用筷箸一搅,果然白雾腾腾,香味扑鼻。此面是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直接浇上鸡蛋清,揉成面团,再由手工极好的厨子用细口面刀滚轧成纤细如丝的细面。而面汤则是用整只乌鸡加上猪肩胛骨,煲上数个时辰而熬成的汁。至于浇头,嘿嘿,自然是我最爱的麻辣卤牛肉。
红油牛肉铺了一层,香菜、葱花、榨菜丝点缀其中,再配以炸得酥脆的花生米,单只看着,已令人口水直流。厨子是自家的厨子,口味都是依我爱吃的口味相配,不咸不淡,麻辣适口,一碗滚热的汤面下去,简直是死而复生,比送我一箱子金银珠宝还要舒坦。
回到府里,额娘、大哥、小海鬼头已在门口候了大半时辰。小海迫不及待的掀起马帘子,抱我下车,问:“怎么样?万岁爷喜不喜欢你?”
我不悦,瞪了他一眼,道:“关你屁事。”
额娘牵住我的手,一面柔声斥道:“怎么说话呢?女儿家家的。。。”
一家人簇拥着往后院走,额娘问东问西,连体元殿暖阁里吃的什么糕点都问了个遍。她年轻时也参加过选秀,当年还和德妃同在一间暖阁候驾,虽然留了牌子,却并未侍奉皇帝,而是由太皇太后做主,赏给我阿玛做了福晋。
阿玛背手道:“有话明儿再问,薇薇累了,让她好好补个觉。”
归根到底,还是阿玛最懂我。
☆、第二十一章 :帝王之爱深沉内敛
阅看完秀女,已是日暮。康熙素来勤政,往乾清宫批了几本紧要的折子,方摆驾永和宫就寝。德妃命人往亭中置了酒菜晚点,邀皇帝月下对饮。惹得康熙笑道:“老夫老妻的,亏你还有这心思。”德妃心底没来由的一暖,竟有些情动。
他一句“老夫老妻”,说来平常,却让她等了三十年。
康熙见她眼角微红,似乎涌了泪,便勾起她的下巴仔细瞧了瞧,戏谑笑道:“怎么哭了?”她生养了三子三女,年华已逝,眉梢唇角处渐渐堆起皱纹,面颊下垂,腰身也变得圆润。而他待自己,却比年轻的时候,更为温情体贴。
德妃扭过身子,拉着康熙往亭子走,笑道:“没事儿,咱们喝酒。”
康熙道:“夜里饮酒伤身。”德妃轻声一笑,反讥道:“以往赐宴朝臣,你也吃得酒气熏天,便不伤身了?”稍一停,半哄半劝道:“只吃半壶罢。”
月色朦胧似轻纱,亭檐下数盏宫灯摇曳,花枝浮动,暗香盈袖。两人桌前坐定,康熙亲自倒了两杯酒,笑道:“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不必给朕灌*汤。”宫中女人再多,他们也相守了三十年,漫漫长日,真情假意,也能相互看穿对方。
德妃朝皇帝举了杯,碰了碰,一饮而尽。康熙劝道:“慢慢喝,别呛着了,朕又不会催你。”话以自此,德妃不再推诿,直接道:“皇上几次说要将完颜罗察之女赐予十四做福晋,我前些日特地召见了,家世模样自是没得挑,但心性儿太过稚嫩,不宜为一府之主。十四是臣妾身边养大的,纯良敦厚,臣妾以为,该为他寻一个谨慎端庄些的女子为上。家世低些也无妨,只要模样性子适宜。”
康熙倒没想竟是为此事,还以为今儿撂牌子的秀女里头,有她的人。
他笑道:“朕瞧着倒好,没有小家子气。”又道:“旨意没下,事情尚有还转之余地,你若瞧上谁家女儿,说与朕听,朕再斟酌斟酌。”德妃不胜酒力,脸颊酡红,道:“臣妾心里倒真有一人,是尚书兆佳?马尔汗之女,温文有礼,宠辱不惊,沉静的性子很配十四。”
康熙沉吟片刻,道:“朕原本打算把兆佳氏赐给十三,十三母亲地位低,死得又早,连累他没得倚仗,若福晋地位低,只怕更加叫人轻视。”德妃料到如此,宫里到了年纪还未成婚的阿哥,只有十三十四。说实话,旁人都道十三没有根基,却不知,十三有皇帝偏爱。
帝王之爱深沉内敛,如高山流水悠远绵长,世人难得窥见。
德妃心有城府,道:“皇上既有此意,不如将十三十四换一换。完颜氏地位尊贵,不比兆佳氏差。完颜罗察颇有权势,额娘又是蒙古郡主出身,并不委屈十三。”
康熙撑着下巴倚在石桌上,眯眼养了会神,方笑道:“你统摄后宫,朕由你拿主意。”他雍容睿智胸怀天下,女人的那点小心思,既能识破,亦能容忍宽待。
德妃心愿达成,甚是愉悦,与皇帝酌饮至小半夜,方歇。
☆、第二十二章 :万岁爷留了牌子
次日大早,圣旨来了,说万岁爷留了牌子,命我三日后入宫复看。传旨太监堆笑直道恭喜,阿玛性子爽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在奴才面前不必隐忍,便瞪眼吹胡须。
额娘做主赏了太监半锭银子,又差大哥送客出门,道:“年纪一大把了,也不知忌讳。林公公好歹在御前能说上话,你不给他面子,他若起了坏心,在万岁爷耳边吹两句邪风,看你怎么办。”阿玛在屋中踱步,道:“万岁爷要是真能听信混账糊涂话,也不会万民康宁、天下熙盛,咱们万岁爷——精明着呢。”又望了我一眼,道:“薇薇你别急,阿玛这就进宫打探打探。原以为今儿会下旨赐婚,没料到是复选,待阿玛去户部问问。”
我也着急呀,康熙是还不错,看上去并未有颓老之势,眉眼烁烁,是个成熟儒雅的钻石王老五大叔。且他不仅仅是钻石王老五,更是大清之主,坐拥天下!但还是不行,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文明的现代人,我的心还没有大到可以给能做自己老爸的爷当小妾。
大哥送完人回来,听见阿玛的话,道:“户部也是揣摩上头意思,不一定真知道什么。不如我进宫,问问四阿哥。”额娘道:“四阿哥待人亲善,你侍奉他十余年,打小的情谊,请他帮衬些,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