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多娇 作者:一苇渡过(起点vip2015.2.1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妻多娇 作者:一苇渡过(起点vip2015.2.15完结)- 第5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什么都知道的皇上,瞧着这一幕哭笑不得。
    真说起来,若是要治罪,陈家那些罪名里头,占着大头的都是不可往外说的罪名,又或者是忠睿王爷折腾出来的。
    不过,谁让陈家倒霉,“万中无一”的事儿都让他家给摊上了呢。
    皇上哭笑不得后,就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来,当然了,也没谁敢直视圣颜,看着底下一众朝臣,道:“诸位卿家,你们说,这事儿该怎么办?”
    陈家虽有爵位,不过也只是靠祖荫,到陈远良这一代,空有爵位而无实权,但谁家有一门好姻亲。傅家能干,到傅奕阳这一辈的,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简在帝心。
    但姻亲归姻亲,陈家的人没什么本事,渐渐没落,在官场上并没有多少影响力,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去和这么一家过不去。
    可谁料到,陈家突然就“神来一笔”,崩出个有大造化的秀女,一出一出的实在就跟唱大戏一样。
    可惜,这高调的方向不对,看清门道的就觉得这哪里是什么“大机遇”“大造化”,分明就是把人架到火堆上烤嘛。
    没看清门道的,也想自家里攀裙带关系,往宫中使劲的人看陈家就森森不满了,如今陈家自家作了那么一个大孽,那就是落水狗,不打白不打啊!
    更何况,还有人暗搓搓的想着,能不能靠着这件事儿把傅奕阳给拉下水,就算不能彻底拉下水,膈应膈应他也好啊。
    陈远良这上折子请罪,底下就有人跳出来弹劾了。
    什么治家不严,抬庶灭嫡,家风不严这些罪名都还是轻的,到最后欺君罔上的罪名都跑出来了。
    后边傅奕阳就被捎带出来了,毕竟陈家是傅家的母族,母族出了这等腌臜事儿,傅奕阳不可能不知道,非但不劝阻,反而是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实在是有负皇恩。不堪高位。
    这弹劾一出,就有人在心里翻白眼了,不说亲亲相隐乃是人之常情。只这“罪名”实在是太过于牵强,而且还是隔靴搔痒,对人家来说实在是不痛不痒。
    更何况,如果这样的“罪名”都能落实的话,那往后大家还要不要和亲戚来往了?谁家没几门糟心的亲戚,若是亲戚有罪。甭管自己知情不知情。都被连坐,那岂不是乱了套吗?
    齐大人是从二品礼部侍郎,这官职听起来不低。可朝堂上站位的时候,也是在殿内占个中游,有心看了看是哪位。
    不说旁的,这勇气实在可嘉。
    齐大人打眼一瞧,这跪下的官员实在是面生,想来应该是被人当了枪使唤了,至于是哪位在背后操纵。给傅侯爷使绊子,这就有待商榷了。
    齐大人往右侧瞥了瞥,瞧见姜存富姜侍郎没掩藏好的幸灾乐祸,顿时就有点了然。
    收回目光后,在心里把姜侍郎鄙视了一番,想找人家茬。就该拿出点真本事来啊。这隔靴搔痒算是什么回事?
    齐大人正胡思乱想着呢,上头皇上听朝堂上吵吵嚷嚷了半天。最终大手一挥,定了陈远良作为家主,治家不严,管束不力,导致家宅不宁。
    不过看在陈远良积极归还国库欠银,又曾进献灵药的份上,从轻发落,身上的爵位往下降三等,罚银三万两,以作惩戒。
    陈远良这爵位到他头上,已经是一代过一代的降袭了,本就是不高,这再降三等,往下就没得降了,也就是说家里的爵位到陈远良这一辈就是最后一代了。
    更何况有实权的爵位和没实权的爵位,那真是天差地别的。就拿傅侯爷来说,京城里有侯爵的多了,甚至侯爵往上的也有些,可傅奕阳偏生比旁人有体面,以至于连顺郡王见了他都不敢拿大,还不就是因为傅奕阳手里边有实权,得皇上青睐得缘故。
    如今在大家看来,陈家这爵位也就听个响,实际上也不比一般平民好到哪里去了。
    至于傅奕阳,他丁点事儿都没有。
    齐大人在心里琢磨了下,总觉得这里头有哪里不大对劲,就听得旁边捏手指头捏出来的骨头声,斜睨过去,果不其然,姜存富铁青了脸,显然是很不满这个惩处,不过转眼他就换了一副嘴脸,齐大人很有些不解其意呢,就听得有大臣站出来,“臣有本奏!”
    齐大人瞄了下,原来是石御史,在心里暗叹:不知道这一次是哪家要倒大霉了!
    姜存富在心里“咦”了一声,难道岳父找的竟然石御史么?
    不过,这比他想象的要好,毕竟石御史在朝中向来铁口直谏,很有威名,说不定是抓住了傅奕阳天大的把柄,让傅奕阳翻不了身。
    姜存富还在心里洋洋得意呢,可只听石御史字字铿锵,却不是弹劾傅奕阳,而是弹劾钟家徇私枉法,操纵诉讼,罔顾人命!
    姜存富当下就懵了,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齐大人却在心里想:‘果然如此,万岁爷也是要对钟家开刀了。’
    稍微一琢磨,看姜存富的目光就变了,这“操纵诉讼”一事,说起来姜侍郎的儿子前些日子不是才打死了人,后来叫个下人顶罪了么?当时这件事还闹得不小,现在看来,若是查起钟家来,姜家也是跑不了的吧?
    果然,皇上大怒,说的振振有词:“钟家乃是簪缨之族,门风严谨,如何会做出如此罔顾国之律法的事来?”当即命刑部出来,要严查此事,一定要给钟家一个交代。
    陈远良的事儿过了就过了,其实没留下多少痕迹,可钟家就不同了,就像皇上说的钟家是簪缨之族,乃是太上皇的心腹大臣,在兵部很有些能耐,不然姜存富也不会就被推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去。
    这么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家族,要被皇上下旨彻查了?别看皇上说的多冠名堂皇,但听听给个“交代”,而不是还他清白,就知道,一旦钟家不清白了,就等着吃挂落吧。
    皇上“愤怒”而下了朝,转身离去,文武百官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心中不免有些沉甸甸的。

  ☆、324章 非礼勿听

皇上因为钟家一事,愤而离开,文武百官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心中都有些沉甸甸。
    先前傅奕阳的事儿,大家也想了,谁家没门“不上进”的亲戚呢。在场的诸多人,也不是没干过类似的事情。
    这钟家被弹劾的这条“徇私枉法,操纵诉讼”的罪名,虚着不好说,就拿姜家儿子打死人来说吧,瞧瞧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呢,最后顺天府尹结案,结出来的可不就是姜家儿子管教不严,纵容下仆当街打死人,当下仆当了替罪羊,姜家少爷除了被罚点银钱,丁点事都没有。
    这种事呢,若是上头没发现,自然一切都好说,可问题是,看皇上的意思,显然是要拿钟家开刀了,还从重处置。
    皇上就说了那两句话,怎么就看出来是要从重处置呢,可不就是弹劾钟家的乃是石御史,这可是皇上很得用的尖刀、喉舌,以前没事,怎么现在就开始弹劾了,那必然是得了皇上的授意啊!
    如此,可见圣意如何了。
    因此,不少人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叮嘱家人,以后这些事情,不能随便沾手了,还有以前做过的,赶紧收拾了首尾,该打点的打点好,省的再闹出什么问题来,被人揪住了小辫子。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有些人想的深远,不但揣测了圣意如何,还想到了这钟家必然是要完了,那么钟家一旦倒台,必然是要牵扯不少的。
    钟家虽然如今没有先皇在时,那么光鲜亮丽了,可这些年仍旧是屹立不倒。还不是他家在兵部很有几分势力。
    一旦这些势力被连根拔起了,那么必然是要多出很多空缺的,如此,定是要替自家好好谋划谋划了。
    这般一来,这些心存了私心的,在皇上要拔除钟家时,必定不会出手相助。冷眼旁观都是最好的。说不定还要落井下石呢。
    齐大人多长了个心眼,他从之前有面生的官员弹劾傅奕阳“知情不报,不堪高位”时。就格外注意姜存富的反应了。
    在那面生官员隔靴搔痒时,姜存富得意的翘起了嘴角;等皇上对陈家的事情,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对傅奕阳更是撇开不谈时,姜存富眼睛里都要冒火了。
    再然后等石御史站出来弹劾人的时候。姜存富先是一愣,再是一喜,不过等到石御史弹劾的是钟家,姜存富的岳家之后。他就十分错愕以及不可置信,好似不相信石御史竟然会弹劾钟家。
    等皇上宣布散朝后,姜存富那一脸的“怎么这样”。让观察他一路的齐大人在心里直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跟着看这一出出的都看糊涂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齐大人的疑惑很快就有了答案。
    “不是说好要弹劾那姓傅的吗?怎么就改口成弹劾钟家了?”
    “是要弹劾他的啊,可根本就没找着机会?再说,你又不是没看到,万岁爷根本就是偏袒着他,咱们说的那些个弹劾说不定仍旧是不痛不痒的,没得让咱们没抓到羊反而是惹了一身骚!”
    齐大人本想念一句“非礼勿听”,可刚听了姜存富开口就下意识屏住了呼吸,把两个人的对话听进去七七八八。
    先前的疑惑都有了解答,原来姜侍郎暗搓搓的想给傅侯爷一点颜色看看呢。
    不过,竟在这地方起了争执,想来也是在朝堂上,非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是钟家被弹劾,才导致姜存富如此气急败坏,行事不大顾忌了。
    至于另外一位,齐大人瞧不见人,也是也分辨不出是哪位。
    不过听这人说话,倒也有几分见地。说不得原先是收了姜侍郎给予的好处,但在殿内眼见形势不对,立马就缩回来了。
    说话间也没有指名道姓的把人拎出来说,可见还是个谨小慎微的,就是不知道姜侍郎出了多少血了。
    齐大人在脑海里过滤着朝中这等人物,渐渐的也有了人选。
    又听这人说道:“姜兄,我瞧着如今的形势,你家那些污七糟八的事儿,还是赶紧扫尾去吧,凭的再沾上一身,小心乌纱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