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晋江金牌vip2013.04.12完结,种田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晋江金牌vip2013.04.12完结,种田文)-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刘二郎的话却是不可不信的,张小碗心中有疑惑,知事情不对劲,但也只得压下。
  这边张家一家因近在眼前的婚期全家上下忙得脚不沾地,连张阿福都着急要去河里摸几个鱼去卖钱给女儿当嫁出去的私房钱,那边京城里的汪永昭暗暗上了回隆平县的马。
  他跟随的忠王爷世子,为期效力的三王爷在这次皇子们的争储中落败,而他得罪了现已是曦太子的部下,为了保命,他需借口回家乡成婚这事回去避祸。
  这是刘二郎提出来的避祸办法,现在曦太子当朝,为了世子与三王爷他不得暂时逃脱一阵,静待事情平歇。
  尽管刘二郎跟世子献策时也是为了一已之私,但无奈世子与他父亲都已下了定语,汪永昭不得不带着仆人连夜踏上了回乡的归程。
  此时,汪侍卫满心都是京城的形势,对即将成亲的妻子毫无思虑。
  如他娘所说,她无非不过是刘二郎与他家绑在一块的一根线而已,待成亲后,她住在她的乡下,他日他回的京城,并不需在她身上过多费量。
  一户农家女子,给她处宅子,留下几十亩地,头上还有一个正妻的身份,且算是他们汪家报了刘二郎的恩了。
  *******
  十几日后,与一家人暂时搬回县上刘二郎寻的宅子的张小碗刚一及笄完,汪家那边就有人来送日子,带来了一只雁,前期礼也抬了好几箱来。
  日子就定在下月初八,来的人说是隆平县最有名的算命先生择的好日子。
  等到下月初四,刘二郎风尘仆仆地赶回安平县,当下连衣服都没换一套,就叫上张阿福出去转了一圈,给张小碗置办了一些在刘三娘眼里算是体面至极的嫁妆,这让她不禁喜极而泣,唯恐闺女丢脸的胸口大石终于落下。
  待到初六一早,他们就要上去隆平县的马车了,双方已商量好,在初八申时汪家就会抬八抬大轿在县大门口迎亲。
  张家这边叫了朱大婶来当“送亲嫂”,刘三娘一家都去不了隆平县,路途太远是一个,刘二郎也并没有说他们可以同道去,因他准备的马车只有一辆,拉嫁妆的牛车三两,也并不坐得下人。
  刘三娘是隐隐知道她哥是不想她去的,她不知是什么原因,但以后张小碗万事只靠得了她这当官的娘舅,她只得吞下这苦果,送不了闺女一程。
  当天晚上给张小碗梳头后,刘三娘把她借钱才打来的银圈子套进张小碗的手,终忍不住大哭道,“你不要怨娘狠心,不要怨我们一家子狠心,实在是没得更多的办法,是你爹和我没用,可事到临头也只能如此了,只好让你孤伶伶地一个人嫁去,我的闺女,娘对不起你,下世你可千万莫投胎做穷人家的闺女,苦了这副好心肠。”
  张小碗这些时日都忙于教导弟妹怎样处理以后会碰到的事,一直对成婚这事有些心不在焉,这时也仅在想着县老爷的银钱要怎么还,乍然听刘三娘冷不丁地一哭,听她说的这翻话,心里顿时也酸苦无数。
  但她的眼泪却怎么样也是掉不下来了,只能怔怔地看着油灯的火苗,心里酸楚之余,又有着一片对未来的茫然。
  刘三娘看着她那失魂落魄的脸,更是悲从中来,抱着她大哭了起来。
  第二日清晨,放了炮竹,张小碗准备起程时,几个小的却哭成了一团,张小宝张小弟张小妹抱腿的抱腿,抱手的抱手,齐齐嚎哭,如果不是村里几个前来帮忙的妇人眼明手快把他们迅速拉开,这几个大家伙小家伙差一点把张小碗身上的嫁裳哭脏。
  饶是先做了准备,让几个人看管着这几个孩子,可待人一松手,这几个孩子还是追在了马车后面,哭着追了好几里地,声声泣着高喊的“大姐”声叫得有几个沿路的人都抹了眼眶。
  世道苦,一苦亲人亡,二苦亲人散,那不远处,有家中无余粮,正妻离子散的人家中有老人用低沉浑厚的安平县乡音声声皆泣血地正唱喝着……
  张小碗终还是没忍住,在马车内拿着帕子抵住嘴,无声地哭得歇斯底里。
  她的命,终还是没由得了她。


☆、43

  “小碗;莫要紧张。”唢呐声从远处传来时,刘二郎隔着帘子朝里头的张小碗低低地道。
  “是。”张小碗也低低答了一句。
  等刘二郎离开,朱婶子掀了垂帘进来,给张小碗整理了下衣裳头发,又掀起喜帕看了一下张小碗自己画的妆容;脸带喜气地夸了一句;“新娘子可真漂亮。”
  张小碗微微一笑;这时门帘外有人呼朱婶子;朱婶子拍了拍张小碗的手;跟刘二郎说了同样的一句“莫紧张”后下了马车。
  喜帕下;在不亮的视线里,张小碗伸出手拿出了藏在袖中的铜镜,看着那隔了层雾的铜镜里自己的影子;她朝自己笑了一下,镜子里的自己回了她一个模糊的笑容。
  这人啊,日子过得难,过得不难,都是取决于自己的,要是失了要活得好的锐气,这日子要怎么熬?
  张小碗捏着铜镜的手越来越紧,紧到手都捏得疼了,唢呐的声音也近了,朱大婶那略带惊慌的声音响起时,她才重新回过了神。
  “近了,近了,迎亲的人近了,小碗你快进花轿,迎亲的人来了……”朱大婶忙不迭地掀开帘子,扶了张小碗下马车,进了花轿。
  她匆匆把张小碗塞进花轿后,又掀开帘子,喘着气激动地说,“我刚远远瞄了一眼,我的老天爷哟,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英明神武的公子,小碗,这真是你修了不知几世的福,才得了这么桩天大的好姻缘……”
  说着时,唢呐声更近了,她放下了帘子。
  而就算隔着帘着,张小碗也听到了朱大婶那欢天喜地的喘气声。
  那是活人的喘气声。
  隔着喜帕,张小碗那松动的心又麻木了起来。
  罢了罢了,好死不如苟活,这即将来的一切,暂且都先忍下吧。
  总有一日,她会想办法能回得了家,能见到她的的小宝小弟小妹,她的亲人们。
  只要人活着,就没有办不了的事。
  *******
  待坐到婚房时,张小碗刚一被人扶着坐下,房内顿时涌入了一波人,一下子,女人们的声音充斥在了整个房内里,里头可能还有几个姑娘,那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娇俏悦耳。
  这时在下方的一点光线里,张小碗看到靠近她的一双小孩的手打算欲拉下她的喜帕。
  “娇娇不要扯,这是新郎官才能扯的帕子。”有妇人阻止了小孩的手。
  “乡下来的,哪知这么多礼,扯吧扯吧,娄婶子,让小郎扯,管得了什么……”有娇俏的声音在张小碗不远处的地方笑着道。
  “你这丫头,这是你昭堂哥娶的头一个妻子,少胡说八道。”
  “什么妻子……”那声音“哈”地一声笑,像是忍俊不禁,“我听得祖母说,明日敬过茶,后日就要带到乡下的宅子去,那宅子听说是好地方,还有五十亩田呢,倒是便宜了这乡下来的。”
  “你轻声点说。”这时,另一道声音语带斥责地说道,只是斥责归斥责,里面的笑意是掩不住的。
  “哪能听得明白,”又是那道悦耳的女声,声音相当不以为然地道,“我听嫂子回来说,这乡下丫头就跟根木头似的,听不懂人说话,她自己都不会说话着呢,我嫂子还说啊……”
  “啊什么?还不快说。”张小碗听到了几人撕扯笑闹的声响。
  “说就说,说就说,别扯我的新衣裳,我嫂子说,兴许这脑子还是有病的呢,亏得她家舅父救过大伯的命,有着那大恩情在,要不别说是我家昭堂哥,但凡换户农家,也不愿娶这么个傻妇。”那女子说完,像她说到了什么好玩的事一般,竟咯咯笑了起来。
  “你这嘴啊,再不管管,可就嫁不出去了……”这时另一道不同的,稍显严厉的声音响起,语气里也带点笑,但声音里制止的意味很重。
  “好了,好了,不是来见新妇的么,还不上前打声招呼……”
  “谁愿意啊……”
  “小碗是吧?”这时,那道先前斥责那女子的声音靠近了张小碗,那声音一字一字一说得极慢,在喧闹的房间里一不注意听很容易就被掩过了。
  张小碗没有说话,只端坐在那里。
  “噗……”有人笑出声,“竟真是个傻的,亏得四婶好心跟她说话,还是听不懂。”
  “好了,珠丫头,少说几句,人家初来,听不懂咱们的音不奇怪,时日一久就会了。”
  “怕是一辈子都学不会,不过也不要紧,芸姐姐会可就成了。”那嘴利的姑娘又说起了话,整间屋子里又是她的声音最响。
  她这话一完,屋子响起了接连不断的笑声,如果不是张小碗真听得懂她们在说什么,可能会为以为她们这些人在她的喜日子里为她闹喜庆,说不定还会为此羞得无地自容。
  可张小碗把这些话就算没听个十全十,但也听懂了个八九分,尤其那姑娘的声音那么娇俏爽快,她就算是当自己聋了恐怕都不会听不到。
  “好了,好了,都出去吧,新妇又听不懂你们说什么,明日再一一见礼吧,”那妇人听似是个能作主的,又扬高了音,赶起了人,“老祖母还在等着你们去陪她呢,都来了,谁供她使唤去?快走快走,一个两个都给我走了。”
  她说出这翻话,三三两两的人都出去了。
  就待张小碗竖起耳朵静等门关上时,她听到了一阵碰碰跑过来的声音,也不知是不是那个先前的小孩,有个孩子朝她跑了过来,在张小碗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朝张小碗红色的绣鞋上重重地踩了一脚,而门边,这时传来了压抑的低笑声。
  小孩又跑了回去,门,终于关上了。
  “竟真是个傻的……”门关上的同时,顺道也把这声声音后面的话关在了门外。
  等屋子静悄悄了好一阵,张小碗才掀开了红盖头,见桌上有些吃食,她也没客气,一样一样挑了点吃。
  吃完,又坐了回去,等到有脚步声传来,她才把红盖头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