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日,唐木兰告诉唐太太。说自己同意与张家退亲,愿与虞二爷订亲。

    唐太太派人给闻妃回了话。

    *

    五月初一,素妍从天龙寺敬香回娘家。

    又听家里人说到张昌兴与唐小姐的事。

    江素婷也在。满是笑容地对张双双道:“这次多亏了大奶奶。”

    她们之间的有些混乱,从张家来说。张双双是江素婷的小姑子;从江家来说,张双双又是江素婷的侄儿媳妇。

    人多时,江素婷都唤张双双“大奶奶”,张双双恭敬地称江素婷为“姑太太”。孩子们则是各喊各叫,从了江家的称呼,比如张昌兴,他唤张双双“大表嫂”。

    张双双连道:“姑太太客气了。原是应该的。”

    九公主转着眼睛,“后来怎样了?”

    江素婷笑道:“唐家提出退亲,四月二十八上午退亲,下午就与虞二爷订了亲。”

    总算办妥了。江素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再被张昌兴给闹下去,她感觉自己都要疯了。冀西都督府里没她,二、三姨娘指不定还如何闹腾呢。

    曹玉娥问:“那岳家呢,可是同意结亲了?”

    “四月二十九派人去岳学士府上提亲。岳太太说要合了八字再回话。”

    九公主敛额沉思,“岳家不同意怎么办?听说岳小姐可是岳学士夫妇的掌上明珠呢。”

    张昌兴此次大考名次在二榜上许还有望,偏考了三榜偏后的成绩,若是个二榜也算是体面的。

    翰林院那几个学士,个个为人骄傲。未必能瞧得上张昌兴。

    九公主觉得这事办得悬乎,那天之后,她也反复想了一遍,如若自己有女儿,对方原是订亲,却死活要毁约求娶旁家小姐,连她也多心,这样一见到新人忘旧人的男子是否可靠。

    江素婷有些慌神,她最怕便是这个结果。“不……不会吧……”心里没底,又道:“都是那孽障闹出来的,非与唐家退亲不可,二十九就派人去说合了,过两日再去问结果。”

    张昌兴和岳小姐,与江传良和贺小姐是不同的。

    江传良与贺小姐一早就动了情,贺小姐应该也动了心,否则那日不穿上江传良最喜爱的嫩绿色衣裳。

    翰林院那几个学士,个个家规森严,贺小姐与江传良相识,是早前贺小姐要去给季兰亭送衣物、吃食。张昌兴也只在聚会时见过岳小姐一回,见过之后,就直说岳小姐好,人家岳小姐对他未必就有印象。

    素妍问:“姐姐,昌兴后来见过岳小姐么?”

    江素婷道:“就上回在伯父寿宴那日见过一面,后面再没见过。”

    她对岳小姐也有印象,长相甜美,总是挂着灿烂如花的笑颜。

    沈氏此刻觉得,还真是出了个难题,不退亲,岳家人就可以说“你儿子不是早就订亲了么”,以此为由直接拒了。张昌兴退了亲,岳家是什么态度,是否愿意结亲,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

    江素婷笑了一笑,对沈氏道:“这事还得大嫂去岳家转圜说合。岳学士与伯父、三哥他们都有些交情许能同意。”

    最合适去说的应是何氏,可何氏那张嘴,有时候着实太没个分寸。心眼倒不算坏,与江家其他几房太太比,略显自私。原也怪不得何氏,光她那几个孩子就够头疼了,在几房里算是孩子最多的,只要想想孩子长大后的聘礼、嫁妆就够让人操心了。

    江素婷着实不敢恭维何氏,生怕将这事给办砸了,才要请行事沉稳的沈氏出面。

    张双双上回请了闻雅云出面,这回没道理再让人家去说合了,张、唐两家退订,唐家又顺遂地与虞家订亲,也是一件顶好的事。

    大丫头禀道:“老太太,韩媒婆来了。”

    会奶奶韩氏听江诗恩说张家要与翰林院岳学士结亲,张昌兴看上岳小姐,非卿不娶之势,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门当户对的生意,谢媒钱也是丰厚。韩媒婆靠着自己给人说媒,居然攒钱买了座二进院子,还给女儿置备了像样的嫁妆,如今她每日忙前忙后,求的就是给儿子也置备一份得体的家业、聘礼。

    韩氏笑得甜美动人,连连行礼:“给老祖宗请安!给各位太太、奶奶请安!”

    拜毕之后,又见素妍和江素婷在,笑道:“大姑太太万福!小姑太太万福!”

    韩氏的辈份太低,连张双双几岁大的儿子江奇峻都与韩氏同辈。又是江家族人,众人笑着寒喧起来。

    官宦人家儿女婚嫁,都请官媒,官媒有官媒署出示的婚书为证,是小妾们不能有的,可在官府报备。私媒虽然态度更好些,但皇城出名的几个官媒,态度也是极好的。

    韩氏读过书,如今把官媒当成自己的营生在做。

    虞氏问:“唐家和虞二爷的媒婆可是你?”

    韩氏笑答:“回老祖宗话,正是我。这两家倒也快,二十八下午订的亲,今儿一早,就有虞家下人来禀,让我去唐家催着订下婚期。”

    张双双觉着这也太快了,算上今天不过才订亲两三日,就急着要娶人了。

    韩氏道:“寻了吏部相识官员打听,虞二爷要去外地做知县,虞二爷在第三批任职官员名单之中,听说端午节前吏部就要下任职官文。”

    第一批有三十人,大半都是晋地人氏,奉命回了晋地为官,只有极少数上任的知县,都是缺了大半年知县的县,急着用人,一时又寻不到合适,第一批挑了年纪稍大的高中二榜进士过去。

    寻常情况,高中金榜后,先回家探望,颇有些衣锦荣归之感,三个月后回皇城任性。

    吏部在去岁就统计了各地欠缺的官员名单,知州差多少、知县多少,多少人又该升迁……所以这次把一批不需要探亲假的人员都统起来,逐一下了任职文书。

    今岁高中的学子,大多都已奉恩旨回乡探亲。

    留在皇城的高中进士、同进士不多,留在皇城的得中学子中,大部分家在皇城。

    因为早前发放任职官文的一批三十人,官职都是极不错的。晋地被迫害的嫡子,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出头的年纪,只要位于二榜前一百五十名之列的,一律任职知州之职。位于一百五十名之后的,上任知县一职。如曾驰、虞建柏,这次都领到回晋地上任知州的官文,探亲假一结束就可直接上任。

    头榜三甲一律留守皇城各部院任职。

    三榜之人,只得可数几人领到吏部官文。

    吏部要一一给众人安排职位,奏请左、右丞相知晓,大丞相阅示,然后才是皇帝御批恩准。通常请江舜诚看过后,皇帝几乎也没调整多少,一律着吏部禀奏照办。

    江家听到的可靠消息说,虽只一个多月,吏部已经整理了出五百多名官员职位,前三批为五十人一批次,从第四批开始,定为每二百人一批次。

    前三批都是各地急需安排的职位,晋地被迫害嫡子大考名列前茅者任命为知州,成绩差的即便在三榜末位也任命为知县。

    非晋过被迫害嫡子在二榜之列的,或任命为正七品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各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等,又或任命为翰林院检讨、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的从七品官员。

    三榜同进士前二百名的任命从七品官职。

    三榜第二百零一名至第五百名为正八品可任命为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三榜第五百零一名至三榜最后一名或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等;或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又或是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又或是候补官员。

 721 说定

    去岁新皇登基,因宁王案、静王党案,被牵连的大小官员不少,空缺也多。

    这一次,皇帝准备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上任重要职位。

    如今吏部算是各部院里最忙碌的地方,上至吏部尚书,下至小小的吏目,人人都忙得昏头转向,据说吏部尚书曾在三月二十日时接连好几日没回家,忙碌着给第一批官员下任职官文的事。

    韩氏带着笑,这虞正豪与唐小姐的亲事倒没费什么事,两家原是说好的,自己只是跑了一趟,带着曾玉梅去唐家,两家太太一见面,就把二人的婚事给定下了。

    韩氏问:“大姑太太可要要遣媒人去岳家?”

    很显然,韩氏也想做这现成的媒婆。

    曹玉娥猜测,韩氏一定以为这事儿和虞、唐两的事一样,也是说好的。

    江素婷想到大家到底是亲戚,早前也没想着找韩氏,在她看来韩氏虽是官媒,到底不如福媒婆、全媒婆、柳媒婆这样做了二十多年,或十几年的好。笑道:“一早请了福媒婆去说合。”

    韩氏以为自己来得够早,原是一早就请了旁人,先是微愣,很快笑了起来,“这样好呀!福媒婆嘴好使,人又机灵,定然是十拿九稳的事。”

    江传良与贺小姐的亲事,便是韩氏跑下来的,说是她跑下来,却是一早双方父母就说好的,加上传良与贺小姐彼此有意,一说也就成了。

    韩氏笑道:“贺小姐可不是有福气的么,幸好她没跟季家公子,季家公子这次落榜了。”她故作神秘地扫过众人,“听说是个读死书的,他落选倒是觉得在情理之中。”

    素妍觉得人真是最奇怪的,她还记得在晋阳初见韩氏时。不过是一个本份、娴静的妇人,虽是秀才之女,却也是文静羞涩的。这才大半年的工夫,韩氏真真就变了一个人。不仅能说会道。还做了媒婆,整日往返于各家豪门大户,寻常人都以这样的身份为耻,反她倒也看得开,将此识为赚钱养家的本事。

    韩氏一坐下来,就东扯泰山西扯海地说了一通。

    “季兰亭人长得好看,偏就是个绣花枕头。这一落榜,竟病倒了,听说至今还在贺家别苑里将养着呢。贺太太原是要把人接到贺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