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嬷嬷以为素妍担心他们害崔珊,“胡三落到如此地步,哪还会害人?”

    素妍浅淡一笑,反问:“猫儿能不吃鱼?”她不信曹玉臻和胡香灵会做善良人,胡香灵心狠到连亲生儿子都能掐指,只因那时她听说曹玉臻要娶宇文琮的长女为妻,便心生怨恨。

    曹玉臻原就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一定也恨着胡香灵。如果不是胡香灵,他和崔珊会是一对夫妻,不与崔珊闹翻,他依旧是珊瑚郡马……

    一切都在悄然中改变了结局。

    宇文琰看着她眼里的几分隐忧,“既是如此,不如远远儿打发了他们!”

    她嫣然一笑,如雪花盛开的红梅般娇妍夺目。

    她要活着!更要活出一片繁华锦绣!

    唯活着,才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才能求得一份最和美的平安!

    她守卫了父母家人的平安,现在她要做他怀里最幸福的女人,守护着丈夫和孩子的快乐!更要绽放着自己耀眼的光芒。

    余生,她还有那么多的事可做、要忙!

    清晨还有浅浅晨曦,午后便是一片灰暗,这会子又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雪,越来越大,马车淹没在漫天的雪幕之中,瑞雪兆丰年,来年定是个好收成!

    ps:

    读友君,后有终章,是正文的延续,写素妍夫妇、儿女后来的故事;番外写的都是江家及其他人物的故事。喜欢的可以继续订阅!另;从明天开始改为不定期更文;有时候为一更;偶尔为二更!终章和番外是现写的哦!

 
961 终章 …琴瑟

    四年后。

    耀东五岁了!自打四岁时宇文琰夫妇领他回江家给虞氏,因着翻年又要给江虞诚贺寿,看到江家孩子,哭着不愿回家,闹腾得着实不成,素妍只好将他留在文忠候府。玩了几天后,要过年节,去接他,竟藏躲起来,再不肯回左肩王府。凌薇过府接耀东,哄了好一阵,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随凌薇回府。一过正月初五,便又哄着要去江家玩,自那之后,他越发不愿呆在王府里,一得空,就让小厮、丫头送他去江家玩。

    江家的孩子多,大房就有好几个孙子,有比他大的,亦有比他小的,因他是左肩王府的辉世子,无论是表哥还是表弟又或是表外甥,个个都让他几分,这让耀东越发觉喜欢呆在江家,有时爬树掏鸟窝,有时上屋抓小老鼠……别人不敢做的,他一到江家全能干出来。他自己带头大闹不说,带领着和他一般大小的几个孩子一起使坏,常常将江家搅得鸡犬不宁,惹得服侍他的太监、小厮胆颤心惊。

    虞氏和江舜诚尤其疼爱耀东,连着江书鸿兄弟几人也犹为偏宠这个亲外甥。

    昨晚,耀东回府,不知道听谁说了原是有五色汤圆的,跟凌薇吵着要吃。凌薇起了个大早,好不容易备齐了五色花汁、菜汁,做出了漂亮的五色汤圆,笑微微的领着丫头进静堂,就见乔嬷嬷耷拉着脑袋。

    凌薇道:“叫世子起来吃五色汤圆,吃了好去琴瑟堂读书写字,他不是要考状元么?”

    乔嬷嬷面露难色,孩子大了。越发不听大人的,还以为在睡着呢,竟是比凌薇起得还早,道:“老敬妃。世子带着两个小厮出门了,说要去江家玩!”

    整天往江家跑,仿佛自个家里就呆不住。

    这孩子一岁零两月便学会了走路,刚满两岁就学会和江家大房曹玉娥的儿子打架,只是到了三岁还不会说话,急得凌薇和素妍寻太医、找名医来瞧,只说应是会说话的,可谁也不知道,为甚他三岁了,就是不说话。甚至都没听他唤声“爷爷、奶奶、爹爹、娘亲”,不会唤人,就更别说旁的。

    直至去江家玩耍,江舜诚教几个孙子读书,轮到小七江传鉴时。怎么也背不出昨儿江舜诚布置的功课,那是一首陆游的《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圻晓风……圻晓风……”小七怎么也想不起后面的,又因紧张,直急得抓耳挠腮。

    小八、小九直使眼色,大少爷奇峻打着暗示,偏小七还是想不起来,看着身边的弟弟、侄儿越发着急。

    江舜诚颇是无耐。轻叹着摇头。

    江书鹏夫妇在小七身上抱有厚望,偏这孩子资质不佳,又不肯用心读书,正要扬手用竹片打他手板,只听蹲在书房外玩耍的一个小孩子,奶声奶气地道:“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石(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丽(亿),一树梅花一放风(翁)。”吐字不明,却说得顺溜,江舜诚与几个孩子齐刷刷看着书房外。

    小八大声道:“刚才是谁说的?”

    门外,蹲玩着的是奇字辈的二少爷、三少爷。小八又追问了一句,他们齐刷刷地指着耀东。

    这可不得了,左肩王府的辉世子不说话便罢,一出口就能诵诗,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江家引为神话般四下传开。

    要背诗的背不出来,耀东却会了。

    江舜诚后来笑问“你七表哥背不出,你怎知后面的诗句?”

    “外公进书房前,我听七表哥读过!”

    奇峻道:“七叔也就读了两三遍吧!”

    谁说耀东笨,瞧瞧,小七不会背,他只听过几遍竟就会了。

    聪明呀,这一点像极了江舜诚幼时,相传江舜诚小时候也是这样,到了三岁都不说话,一说话就能说整句的,思路清晰,表述清楚,当时在晋阳一带被人称奇。寡母陈氏,含辛茹苦地攻他念书,潜心教导,方有了后的江舜诚。

    耀东长得像江舜诚,也如江舜诚一样聪慧。如此,虞氏与江家书字辈的舅舅们更是将耀东疼到了心坎上。连多年不大抱孩子的江书鸿、江书鲲兄弟俩,见着他时,不免伸手抱上一阵,哄他说几句话。

    耀东是被凌薇带大的,可如今大了,就喜欢往孩子多的江家跑,凌薇整日守着,不让他去,他就变着方儿的溜出府往江家跑。知道凌薇盯得紧,居然赶在凌薇未起床前就开溜了,那江家就这么好玩,居然和她玩起心眼来。

    这几年,素妍的花鸟图在皇城是一绝,山水画却不成个样子。书法亦有进益,朱武回皇城时,总要亲自指点一番,江书鹏的书法进步极大,兄妹二人的书法各有千秋。

    素妍的字,字体结构呈内紧外松,转折处更为圆润饱满,比较流畅,字体较为秀气,清瘦又隽美。

    江书鹏的字却与之相反,大致呈一种内松外紧的状态,字体严谨端正,横细竖粗,笔画精干有力,转折处更为犀厉呈棱角状。

    凌薇手捧着五色汤圆,颇有些失落。

    乔嬷嬷道:“老敬妃,江家孩子多,辉世子年纪小,就喜欢往孩子多的地方跑。”

    耀东大了,今年五岁了,如今没上学堂还好,她还能多照顾着些,等上了学堂,孩子就更忙了。

    宇文琰都和江舜诚说好了,过了年节,就要让江舜诚亲自给他启蒙读书,也去江家家学,这江家家学可是这皇城多少人家的少爷、公子进不去。既是她的孙子,自是去最好的学堂,现在虽未上学,耀东跟着江家的孩子在一处玩耍,好似已经会识一些字,会背一些诗词。

    素妍只说孩子小,且由他玩两年。

    宇文琰也是这个意思。但耀东倒想学了,直说江家五房的十二爷比他还小,在小八、小九带着下识的字比他多。

    十二爷是杜迎秋所生的儿子,这孩子也是个聪慧的。许是镇日地看他两个哥哥赶着学,小小年纪便也学了不少东西,小八、小九都没刻意教他什么,他竟就学会了。

    凌薇看着五色汤圆,多好看的汤圆,多香的汤圆,如今做好了,孩子跑没影了。

    乔嬷嬷道:“老奴令人将剩下的存好,待世子回来才煮给他吃。”

    “这孩子……”凌薇轻叹一声,“便是江家的凉水都是香的。昨儿念了一宿,明知我给他做着呢,就……”

    看着一脸伤感的凌薇,乔嬷嬷笑道:“世子还小,正贪玩着呢。”

    凌薇将汤圆搁下。突地道:“乔嬷嬷,上回我与王爷说的事,他到底有没有往心里去。如果他们俩再给耀东添个弟弟妹妹,耀东就不会往江家跑了。耀东都五岁了,王妃怎还没怀上呢?”

    早两年,素妍因担心身上的余毒未清,生怕怀上了也保不住。一直吃着避孕丸。可这两年她早没吃了,偏就一直怀不上。心想若是怀上了,便学了昔日给姚妃的法子,她甚至都教会田荷如何艾灸,也便在怀上后,用艾灸之法保胎。

    姚妃在三年多前于卫州王府产下一个白胖的郡主。取名“玉霞”。

    三年多前,傅承仪与珠承仪双双有喜,于同年牡丹花盛开的四月先后产下孩子,同是两个娇俏可人的女儿,傅承仪之女取名“金霞”;珠承仪所生的次女取名“蓝霞”。

    珠承仪心里善良。见莲昭训膝下无子女,自愿把蓝霞给莲昭训哺养。

    两年前的夏天,杏奉侍染病身亡,有卫州乡绅献上美人,被老王爷给拒了。老王爷只想与自己的几位姬妾平稳度日。

    两年前,珠承仪再度有孕,百般期望是位公子,不曾想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小霞”。说来也怪,自从有小霞出生后,卫州王府再没传来哪位姬妾有孕的消息。

    宇文琰任金吾卫指挥使,可兵部行走,在众多皇族里,算是与皇帝跟前的近臣、宠臣,加上洛阳平叛有功,颇得皇帝器重和信任。

    今儿刚进府门,静堂的大丫头便候在一边,欠身笑道:“王爷,老敬妃有请!”

    凌薇坐在花厅上,微蹙着眉头,“上回和你说的事,你可往心里去了?”

    宇文琰早已经不记得是哪件事,用心想道:“是帮韩绍、叶浩谋差使的事,还是紫霞、青霞孩子读书的事?”手捧着茶杯,大饮一口,“韩绍和叶浩早前犯的是什么罪,娘是知道的。对于犯有谋逆罪的人,皇上可是下了其子孙不得入朝为官的皇令。紫霞那儿子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