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犯错 作者:大红袍(晋江vip12.08.17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犯错 作者:大红袍(晋江vip12.08.17正文完结)-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吃不好吃,都多吃点儿,下次再去镇上的时候,多买点好吃的,放到寝室,饿了就吃。你不是一直都勤工俭学来着吗?(现在简不了了吧?让你为了挣钱不回家!)那钱就别都省着了,该用就用,别亏待自己。
    你们现在到底算实践课呢?还是算实习了呢?我觉得你们想的挺对的,不管怎么说,苦也好累也好,肯定不会白费力气的——我爸也是这么说的。你们去西北的事儿我上回跟我爸说了,他夸你呢,说你吃得苦,是好样的。还让我告诉你,既然去了,就别白去,学点真本事回来。
    说到封闭冲刺,不知道你们当时是什么样的,反正我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惨无人道!老师取消了我们所有主科以外的课外课,星期天也补课,比平时放学早点儿,下午三点放学。星期一到星期六,晚自习延长到九点半,每天都是做卷子,哦,我特意数了下,今天我们一共做了三十八页卷子——救命啊~想想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么厚一摞,真的都是我写的?!这还只是中考,高考可怎么办啊?!哥我不想考大学了,让我考个中专算了吧……
    看看表吓我一跳,都已经这么晚了?其实也是,我到家就十点多了。哥,先不跟你说了,我得睡觉去,按陈舒乔讲话:休养生息,以迎接更残酷的蹂躏……晚安,祝好梦!5、26于深夜
    哥,刚才我挨批评了。其实一点儿不怪我。我就说了句“还有二十天就考试了,太好了”,我们班一个同学就生气了,讽刺我说“某些人太自私了,小心点儿,飘得越高跌得越重!”她是没点名道姓说我,但那语气,那眼神,那就是说我呢。更可气的是,她居然跑去告诉老师说我在班级制造紧张空气,打扰她们学习——老师就点名说:李慧,你要不爱在班级,就回家自习去吧。
    哥,看到这里你气愤没有?肯定气愤了。顺顺气儿,先别生气啊——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说不?
    呵呵,我知道。
    因为你家慧慧我,被我们学校高中部内定了,呵呵呵,骄傲吧?!我也是上午才知道的。
    上午老师跟我们说,因为我们摸底考试成绩一直稳定,特长也很明显,学校考虑直升一批进高中部,我是一个,陈舒乔也是。我们高中又能在一起了,可真好!
    昨天还担心中考呢,今天就解放了!我高兴的有点儿语无伦次了。我下课就给你寄信去,让你也早点知道这个消息。
    哥,我想你,真想去看你。
    慧慧 5、27于上午课堂
    李慧把东西收拾好,下课铃一打,就在众目睽睽下背着书包出了学校。
    这感觉太爽了!
    李慧先到校门口小卖部买了张一毛二的邮票,跟人家借了胶水贴到信封上,顺便把信封也粘好。
    回家的路上路过邮筒,把信投进去,傻乎乎地在邮筒前面站了很久,才又开始往前走。
    三年了,她真的很想王宏斌了。很想很想。有时候想得恨不得直接把自己贴张邮票邮过去。三年里,王宏斌一次都没有回来,不知道他大学是怎么上的,人家都有寒暑假,他寒暑假比上学更忙。这些都是她从他的信上看出来的。
    这些年,王宏斌和李慧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周通信,却不是特意写的,而是随时随地想起来就在纸上写两句,然后再一起发过来。所以,每次信都很厚。但再厚的信也只是信。整整三年,看不到他的样子,听不到他的声音,更加触摸不到他的生活。他变了吗?应该变了吧——他从一个初入大学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他们系的组织部长;从普通同学变成被系主任点名参加西北电力电网建设的实践班学员。但很多时候,李慧又觉得他是没变的。他还是会宠着她叫她“丫头”;还是会给她寄同学带个他的各种特产。
    如果,自己能更大一点儿就好了。更大一点儿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去看他,而不是像现在,被困在原地踯躅不前。
    如果,自己可以更任性一点儿就好了。更任性一点儿就可以留一封信,不管不顾的去看他,但现在,她舍得让谁担心?
    如果,自己可以飞就好了。像神话故事里,晚上飞去看看他,在太阳出来前再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家里。
    可惜,没有如果。她仍然只是一个懂事的、上进的、有一点儿特长的普通中学生,仍然是连身份证都没有的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李慧没坐公交车,就这么背着书包沿着马路逛荡着,漫无目的。似乎这一年里,第一次这么悠闲。
    这几年,江辽的变化很大。江辽依山临水,资源丰富,建国的时候是作为工业支柱城市被重点建设的,虽然不是省会,却也是北方数得上的名城。这时的商业街已经初具规模,路两边商铺林立,新开了很多品牌专卖店,大街上四处放着流行歌曲。
    李慧一路闲逛,离老远就听见打桩机“鼓咚咚~鼓咚咚~”有节奏的响着,转个弯,就看到一栋正动工的大楼。李慧站马路对面看了会儿热闹,看着看着,不由心中一动。
    李慧没记错的话,正盖着的,是江辽第一座由个体业户组成的商业大楼——联贸大厦!——没错!就是这里。据说江城做服装和小商品的小大款里,百分之八十都是从这栋大楼里杀出来的。据说联贸刚开始的时候,三千块钱十平方的铺位好几个月都没卖出去一个,因为是市里的政绩工程,还是领导们硬摊派了才卖出去的。后来这些铺位越做越火,只用了三年时间,转让费就要加个零,到后来,真个是寸土寸金、一铺难求。因为那时每年的租金就涨到了三万!这些都是江辽的传奇,当年不知多少人扼腕没有在开始的时候插一脚。
    李慧想明白就不再闲逛了,她得好好谋划谋划。在公交站点等车的时候,不经意的往马路对面一看,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推着三轮车卖磁带的。三轮车有点儿破旧,车厢上铺着板子就当了铺位,连个棚子都没有。关键是那卖磁带的人,他带着鸭舌帽,看不太清脸,穿着套头短袖坐在三轮车的车座上,一脚踩着地,一脚瞪着三轮车边,手指夹着烟。李慧就觉得他有些熟悉,却叫不上名字来。这时公交车来了,李慧坐在车上一直透过车窗看着他,直到看不见了也没想起他是谁。
    李慧到家的时候是中午,家里没人,爸爸妈妈上班,弟弟李睿在李爱国单位的托儿所。李慧放下书包直奔自己的书柜,翻出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两眼放光地笑起来。
    如果让李慧说上中学有什么好处?那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经济独立。
    经济独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能开始自由支配压岁钱了!别小看压岁钱,李慧家条件不错,因为李慧从小就没妈,谁给她压岁钱都是大份的,后来跟着钟晓兰认了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平时嘴甜点儿,过年的时候压岁钱让刘思都嫉妒!再加上平常大家给她零花钱那是绝不手软,李慧又不乱花钱,这么多年攒下来竟有小三千了!
    李慧抱着存折扑到床上打滚……联贸大厦,我来啦!只是——怎么和李爱国说呢?
    李爱国今天下班有点儿晚。出了单位赶紧去托儿所接孩子。最早的时候,托儿所和幼儿园在一起,后来幼儿园分出去了,叫政府幼儿园,对外招生,只留下托儿所还保留着老传统,免费给照看工作人员家里的小孩儿。李爱国刚到托儿所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笑声,声音很熟,好像李慧?李爱国疑惑地进去,一看,可不就是李慧嘛!
    李慧坐在小板凳上,手上套着手偶讲故事。托儿所的孩子基本都被接走了,只剩几个下不点儿,围着李慧坐着。李睿最淘气,伸着两只小胖手在李慧跟前蹦跶着够手偶,每次都差一点点,小胖身子一窜一窜地往李慧身上拱。李慧一边讲故事,一边躲着他。他几次够不着就着急了,干脆手脚并用地爬到李慧身上,两只小胖手扳着李慧的胳膊往下拉——李慧一笑,倒气得他哇哇大叫起来。
    “慧慧?你怎么在这儿?”李爱国问。
    “爸?快看你儿子!”李慧的头发被李睿抓在手里,一时回不了头。
    “睿睿,赶紧下来!”李爱国走过来,弹了李睿一个脑瓜崩。
    李睿不情不愿地爬下来,言语不清地告状:“布偶,睿睿玩儿,姐姐拿,不给。”
    李爱国胡噜一下他的脑袋:“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知道不?能跟女孩子抢东西吗?你姐是女孩子,你得保护她,懂?”
    睿睿已经两岁多了,摸着脑袋似懂非懂地点头:“布偶,给睿睿,不抢。”
    “臭小子!”李慧带着布偶的手照着李睿屁股来一下:“你这还不是抢呢?姐头发都快秃了!”
    旁边的阿姨跟着笑了起来,把李睿的小包包给他挎上。李睿小手在包里掏啊掏,掏出一块压变了形的饼,举着递到李慧跟前:“姐姐,换。”
    李慧一看,乐了:“哎呦,睿睿,这可不行!这个布偶不是咱们家的,是你们托儿所的,姐姐说了不算啊~”
    李睿歪着头看着李慧,李慧把布偶摘下来交给老师,教李睿:“看,这个是托儿所的东西,咱们不能带到家里去,要交给阿姨,知道吗?睿睿想玩儿也可以,明天来了再跟阿姨说,阿姨同意了就能玩儿,明白没?”
    阿姨也说:“等明天睿睿一来就玩儿,阿姨给你留着,谁也不给!”
    睿睿这才点点头。看看手里的饼,转了个方向递给李爱国:“爸爸,甜饼~”
    “哎呦,没好处这饼就不给姐姐了?睿睿,你这也变得太快了?”李慧逗李睿。
    “饼哪儿来的?”李爱国问。
    “睿睿留的。”李睿答,“可甜了~给爸爸,给姐姐也给妈妈。”
    阿姨也乐了;“我们中午吃的,睿睿非留半个,说给你们吃呢——这孩子多孝心!”
    李爱国接过还留着牙龈的饼,咬了一口还给他:“恩,好吃,爸吃过了,剩下的留着给你妈吧~”
    李睿转身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