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价格是真心很坑爹,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是多么坚韧的在发展他们的海军**。

不容易。真心不容易啊。

一艘战列巡洋舰的价格在一千万两银子的规模,这个价格对宋彪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还是考虑了一段时间才和程璧光道:“先买两艘作为旗舰,其余还是着力于海军官兵的长期培养,多买几艘一千五百吨左右的驱逐舰。首先要保证海军的人员数量,然后再逐步向质量发展。”

程璧光则道:“陛下,军舰之威力在于规模,即便单艘舰船的威力不如对手,如果能够成为一种规模,那也能极大的威慑对手。如果价格合适,一次性购买四艘显然要更合适一些。当然,我国海防线漫长,确实更需要海天、海圻号这样二等防护巡洋舰,并且数量极多,但在真正的海战中,这样的海圻号这样的二等防护巡洋舰绝对是不顶用的,小舰更无多少用途,而海军之重,重在威慑,正如陛下攻打京师,第一重炮旅和四门铁道重炮刚至,清军不战而自溃,只是海军之威慑更要远胜陆军一炮旅。”

宋彪听了这番话,也是微微颔首。

段祺瑞则道:“陛下,程将军说的极是啊。想当初,意大利自持有几艘军舰在远东,就要强租我三门湾,幸好海圻、海天号归国,两舰南下福建震慑意军,意海军不敢造次,只能退回国内,海军之威,确实是重在威慑,小舰不吓人,大舰不动也能逼敌不敢就范,真若是打了起来,小舰便是数百艘也不如大舰一艘。”

宋彪赞同一声,和程璧光道:“你先和各国接触一番吧,如果价格合适,可以考虑购买四艘战列巡洋舰,二等防护巡洋舰也购置四艘,分期三年购买,我会想办法解决经费问题。我们这边和美国一直有比较好的来往,可以先联系美国,另外,海军士官学校之事,你打算怎么置办?”

程璧光道:“想要建中国之海军,首选还是福州,要在福州建海军士官学校,首先还是要控制福建,不妨南北各建一所士官学校,海州、福州各一所,海州以美国教官为主,福州继续以英法教官为主,再在各地增设船舶学校,将技师制造等培养转移到船舶学校负责,士官学校专注于培养军官。”

宋彪点头同意,心里却沉甸甸的,四艘战列巡洋舰的价格实在有点太离谱,即便是他也撑不住。

他其实是想到了一战结束之后乘机从英法等国捡一点便宜货,所以才想先买点小舰船培养人员,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买几艘也是好事,一战在即,手握几艘战列巡洋舰多少能增加一些底气。(未完待续

第175章君权神授

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宋彪此时并不是没有实力打垮各路杂牌军,他的问题恰如当年的袁世凯、蒋中正一样,首先是全国推翻满清之后的厌战心理,人民呼唤和平,希望生活尽快恢复原有的平静,经济商贸和农业生产都重新稳定下来;其次是各地都起义了,连四川总督赵尔丰都宣布起义了,不再承认大清国,再打下去总要重新找理由。

最后是皇帝的问题。

皇帝的权威和建立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神权的授命于天、神的思想,另一种传统和历史的惯性。

宋彪是两者均不占。

光复会认为需要皇帝,除了传统的惯性外,同样认为中国需要开明之**,需要强权人物统帅全国,在这一点上,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人领衔的光复会同梁启超的维新会、张謇的立宪会都能达成一致,而“宋震旦”是他们唯一都能认可的人选。

清末的政治却绝非如此简单,同盟会是一个极其分散的革命组织,在各省的机构都不相同,光复会相对属于一个较为紧密的政治组织,但在各省的分会同总会之间也有较大的政治分歧。

维新进步会、立宪会、新政强国会都是同样分散的组织,各省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宗旨,而各省的社会主流阶层是地方乡绅名流,以及他们所主导的团练、体cāo会、巡防营、保安队等等各种地方武装。正是这些组织和武装加入推翻满清的革命大cháo,最终使得满清彻底毁灭。

这些人士可能属于光复会、维新会、立宪会、强国会、共进会等等不同的组织,也可能不属于这些组织,但在省内,他们整体都偏向于地方自治,对中央政府的不信任,以及渴望掌握本省治理权的要求。加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武装力量凑集在一起,使得满清政府灭亡后,中国各个省内部的政治局势都极其复杂。

赵尔丰在四川建立的保川会就是依靠本省富绅名流和零散的各路起义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以四川自治的名义把持着四川省的军政大权。

如果宋彪只是要对付这些人,那倒简单,偏偏还有同盟会这根搅屎棍。

同盟会的实力并不强。在湖北的共进会虽然属于同盟会,和孙逸仙、黄兴等人还是有着较大的政治分歧,即便是在广东、广西,同盟会的军事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不是最大的。

问题在于同盟会确实就是一根搅屎棍。

光复会的政治目标是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复兴中华民族,建立强大的新帝国,首先要统一军事力量于君主,再统一政治力量于中央内阁政府,不管是云贵总督赵尔巽、四川总督赵尔丰、山东巡抚孙宝琦,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各地的所谓的“革命”政府。大家都是坚决反对的。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盟会宣扬省内mínzhǔ自治和美式共和联邦制恰好击中光复会的软肋,同盟会和各省咨议局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人都在谈共和。

既然在军事上不占优势。同盟会和各省“革命”政府都要求停止内战,又相互联合各种地方势力宣扬联邦自治制度。

除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争论外,在地方各省内部,同盟会、光复会、地方派系之间也不断纠葛,新军、地方革命军等等军事力量在地方的武装争斗也愈演愈烈。

所以说,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宋彪的策略是联大弃小,联合大的力量,放弃小的力量,他有资金,有军事实力,有东三省这个稳固的地盘和充裕的税收支持,他怕什么?

在和北洋军达成和解后,宋彪一边积极重编北洋军为中华革命军第五军,一边不断调动部队,做好进攻武昌的准备,同时通过临时内阁政府将东三省、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划入日常治理的范围,取缔原有的各省咨议局,设立省议会,通过这个过程大量将各省光复会骨干推出来担任省议员,委任省长和各级官员主持政务,从东北军抽调军官到这些省组织各省的巡防军,控制住国内主要的铁路和两大舰队后,通过铁路和水路,库存的枪械弹药也开始运往各地。

宋彪的计划是在自己已经控制的十个省中组建十个巡防军和总队,每个军遍设1。25万人,相当于一个新军的镇级编制,在光复会和同盟会成员相当,或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带领各部撤出,不和同盟会纠缠下去,重新组建巡防军与之正式决裂。

如此一来,对于同盟会控制的新军,临时政府一律停发军饷。

同盟会宣扬的那些理念纵然再吸引人,他们的一个短板是极难解决的,那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身为革命军还能去抢劫吗?

宋彪这一招是极其犀利的,在军饷的逼迫下,驻扎在承德的第二十七镇正式承认临时政府,调离承德,乘铁路北上沈阳接受整编,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七师。

在起义之后加入同盟会的第十镇总制孙道仁,在程璧光和部下王麒的劝说之下改变初衷加入光复会,宣布福建省取消独lì,接受临时内阁政府统辖。

收到了孙道仁的电报后,宋彪很是高兴,他立刻给在参谋二局打了电话,让福州籍贯的二等参谋官李宣倜过来。

宋彪对参谋二局的这些参谋军官还是非常熟悉的,李宣倜这个人水平并不是很特别。不高,但也不低,为人比较心细。

宋彪打算派他去福建主持巡防军的工作,福建对临时内阁政府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宋彪只有控制此地才能恢复中国茶叶和瓷器贸易的繁荣,才能拥有福州船政学堂,拥有在南方的一个现成的军事港口。

李宣倜听到命令之后。很快就匆匆忙忙的跑步到总司令办公厅,进门就立正敬礼道:“二等参谋官李宣倜前来报到。”

他挺高兴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得到总座的召见。

哦。现在应该是皇上了。

他这么想着。

宋彪看到他进来了,就招手示意他过来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道:“你来的正好。第十镇已经宣布接受临时政府统辖,你是福州人嘛,我打算派你过去担任福建省巡防军的总队长。”

李宣倜大为惊讶,从一个二等参谋官直接提拔到一省巡防军的总队长,等于是从营长提拔为师长。

看他惊讶的有点难以接受,宋彪安抚道:“你也不用担心,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安排,你只要过去和福建的光复会取得联系,后面就能逐步打开工作局面,枪械弹药会从海军这边运过去。”

李宣倜这才醒悟过来。当即答道:“多谢总座……不,多谢皇上提拔,属下……卑职一定效犬马之劳。”

这是李宣倜近期以来唯一的一次单独面见新皇帝,说的凌乱一点真的很正常,特别是在称呼上混乱极了。

宋彪一直不是很介意这方面的事情。反正能否坐稳皇帝的宝座还是未知数,而且也没有正式的宣布登基称帝,他还是招呼李宣倜坐下来,道:“我喊你过来,另外也是想问问你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教导长的人选?”

李宣倜想了想。道:“我同学徐卓是合适的人选,他在用兵方面一直深有造诣,也是很早加入光复会的成员,程守箴更合适,不过应该调不动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