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后纪-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他笑着亲吻她,“是我亲手做的。”

各方起义军一起攻入长安城,新朝早已无兵可用,王莽急切之下,竟想法赦免囚犯,发放给兵器,又歃血为盟道:“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之后,便让自己的老丈人更始将军史谌带着这群真正的乌合之众出战,与起义军相抗。但却没想到,刚渡过渭桥,两军尚未来得及对阵一下,便都四散逃了个干净,只剩了史谌一个人,无奈之下,只得转回。

长安的消息不时传到宛城来,大街小巷人人雀跃,都在疯传着汉军逼近长安的事情。

汉兵攻破宣平城门,张邯遇兵被杀,长安人朱弟、张鱼趁机拉拢长安城中百姓,火烧尚方工场门,斧劈敬法殿小门,高喊:“反虏王莽,何不出降?”大火蔓延至掖庭、承明殿,延及未央宫。

同时又有人冲进王莽祖坟,掘坟焚尸,火势殃及九庙、明堂和辟雍,一时之间,火光冲天。

王莽避火至未央宫宣室前殿,从前殿去渐台,公卿等随从官吏尚有千余人相随。给飞马入宫的王邑看到,便与其子王睦,两父子一同守护王莽。起义兵包围渐台,足围了数百重。台上与台下箭驽对射,便短兵相接。王邑父子与王巡俱战亡。午时三刻,起义兵涌上渐台,容苗、唐尊、王盛死。

王莽为商县人杜吴所杀。东海人公宾砍下王莽的脑袋,义军们居然为了抢夺其尸体,节解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阴丽华对着木牍摇头叹息,“可怜王莽雄心一世,好歹也算是个枭雄,却没想到竟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着实令人可悲可叹。”

刘秀接过木牍看了看,道:“徐乐曾对孝武皇帝说,‘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这新朝的江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百姓积怨已深,王莽无力回天,落此下场,也不算是冤枉了他。”

阴丽华点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刘秀点头,长出口气,“这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来都是如此。”

公宾将王莽的脑袋交给王宪,王宪趁机招揽长安城中兵马,并自称汉大将军。公然入住长乐宫,玩王莽的女人,驾王莽的车马甚至穿王莽的朝服。俨然成了第二个王莽。

九月初六,李松、邓晔进入长安,等将军赵萌与申屠建到后,以王宪得玺绶而不肯上,私藏宫女,公然使用天子之仪仗,罪以大不敬为由斩杀。

王莽的首级送至宛城,刘玄喜不自禁,命人将王莽首级挂在街市示众。

习研怂恿着阴丽华去看,一直在她身边央求,“姑娘,咱们去看看吧,奴婢还没有见过王莽呢。”

阴丽华自然不肯去,“一个丑陋的人头罢了,又脏又恶心,有什么可看的?王莽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跟常人有何区别?你想去看自己去看好了,我可不想看。”刘玄将王莽的首级高悬闹市,无非是想两相比较,以突显他这个更始皇帝的汉皇之威。

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丘之貉。

习研自己当然不敢去看,央着阴丽华去,也不过是平日里依仗着她成了习惯罢了,“您是不知道,我听说百姓都跑去砸他的脑袋,更有甚者,竟然切下他的舌头吃了。”

阴丽华皱眉,忍不住恶心了一下,“你可不要再说了,当心我连饭都吃不下去。”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5)

习研掩嘴笑。

记得王莽曾以前秦焚书为戒,确立自己的一家之言,引《六经》以饰其谬论,但是说到底,他们的方式虽有不同,而结果却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不可谓不令人唏嘘。

新朝的灭亡,导致的后果便是割据争霸加剧,都想称尊称王。

阴丽华坐在门前的石阶上,不停地转动着脑子。

天下一乱,机会就来了,可是应该插哪个缝隙,既能做到脱离刘玄的控制,又不被他怀疑呢?

王莽一死,称帝者虽多,但刘玄却是比较能被人接受的一个。以此时割据各方的势力来说,更始帝刘玄也更强大一些。并且日前定国上公王匡攻陷雒阳,生擒新莽太师王匡、国将哀王章,将这二人押解至宛城后,全都斩首。

照这样看来,宛城这个更始朝的都城,就未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迁都是在所难免的。只是迁到哪里去?却是个问题。

刘秀下朝看到她一个人呆呆坐在石阶上,上前拉起她,“天已经转凉,不要再坐地上。”

阴丽华脑子还在迁都的事情上打转,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屈膝又要坐下去。刘秀皱眉揽住她的腰,对上她的眼睛,“你在想什么?”

她回过神来,看了看他,挣开他转身进了屋里。

刘秀有些莫名其妙,追进屋里,刚要问她,她却先吩咐了习研出去,并将门关上。

“文叔,我觉得我们的机会来了。”

刘秀微一挑眉梢,明白过来,“迁都?”

阴丽华笑着点头,“正是。”

“说说你的想法。”

她来回走了两步,“我仔细想了想,现在有两处都城可迁,一为长安,一为雒阳。但是此时天下割据,打长安主意的人,不在少数。况且,此处距长安路途遥远,又不在更始刘玄的势力范围内,再加上长安大多宫殿已被焚毁,修葺不易,所以,迁都长安的可能性不大。”

刘秀笑着点头,“然后?”

“然后就是雒阳了,此处乃龙脉集结之所,自古以来,便是历代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堪称神都。迁都雒阳,此次势在必行。”

刘秀点头,“王莽被杀,定国上公将王匡和王章活捉斩首,陛下晚上设宴嘉奖,我们都要去。”

“那正好,借此机会,你自请前往雒阳修葺宫殿。”

“我明白的。”

刘玄在府衙设宴,去的并非阴丽华一个女眷,甚至连刘伯姬都跟着李通过来了。见了刘秀和阴丽华,她走过来,执手说笑了一会儿,等刘玄到了,才随着入席。

刘玄身旁坐着的是他的原配夫人韩姬。眉眼之间带着几分冷艳的媚色,一颦一笑,却似是任何人都未曾入过她的眼,只是自顾自地喝着酒。如此人物,却并未被立为皇后,而是以夫人称之,着实令人感叹。

刘玄既然做了皇帝,却不肯将自己的原配夫人立为皇后,而是只封了一个夫人敷衍了事,其居心自然不言而喻。

她冷眼看着韩夫人,心中不免升起同情之心。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刘玄留着皇后的位子不给发妻,自然是想留给更为美貌的女子,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向来是男人的劣根性。

转头看了看刘秀,修长的身形,俊逸的五官,偏又有斯文儒雅的气质和满腹的诗书,若是放到现代,也不知要引起多少女子趋之若鹜地扑过来。再等将来他手掌江山,这天下间的美貌女子又何其之多?

她微叹息,说是同情韩夫人,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兔死狐悲罢了。

刘秀扭头,将她的若有所思收入眼底,低声问:“怎么了?”

第十一章 韬光养晦(6)

阴丽华摇头,想了想,却开口,“没什么,不过是同情韩夫人罢了。”

刘秀不解,“同情她什么?”

阴丽华看着他,浅浅地笑,“易妻为妾。”

“宛城地处偏远,又兼城池过小,以我朝如今之基业,作为都城,实在有损皇威,陛下,迁都之事,已刻不容缓。”申屠建的声音在此时响起,将她细细低低的叹息声淹没。

申屠建此言一出,下面附和者居多,都在建议刘玄迁都。刘玄又何尝不想迁,只是迁到哪里去,是个问题。

“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西迁长安,二是北上雒阳,众卿以为如何?”

下面讨论声一片,有说长安好,那里本是汉朝都城,如今迁回长安,本就是顺应天意,这天下,终归又成了刘氏的天下。但也有说雒阳好的,古之神都,得天所佑。

但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

阴丽华抬眼看刘玄,却见他只顾与韩夫人饮酒,显然是并不关心底下人的讨论。伸手轻轻拉了拉刘秀的衣袖,示意他差不多时机到了。

但刘秀却摇头,要她稍安勿躁。

下面讨论不出结果,成国上公王凤只好起身道:“究竟是选长安,还是雒阳,还是请陛下定夺为好。”

刘玄放下酒杯,眼睛漫不经心地在大殿里面慢慢扫了一眼,最后定格在刘秀身上,嘴角慢慢勾起,“武信侯,你认为呢?”

刘秀从容起身,朗声道:“臣以为,选雒阳。”

刘玄把玩着酒盏,笑容加深,“理由,说来听听。”

“诺。臣先自地势来说,三辅雄踞中原,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其地形,一胜险固,二胜河运,三胜居中,乃为最宜定都的四方之地。又兼三川河谷的外围诸险要,有如成皋、崤函、孟津、龙门等处山川扼守;而再往外则可延及关中、河北、东南及荆襄等险略要地。四方之中的雒阳便处在这几层外围的包围之中。是以,三辅之形势,甲于天下,此处最宜定都。”

刘玄手指在长案上轻轻敲击着,殿内鸦雀无声。

“除地势以外,可还有理由?”

“陛下也知,古时便曾有传言,雒阳乃天下龙脉集结之地,昔三代之居皆在此处。且,上古时期便曾有传闻: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以,此处最宜为圣人之居。而此圣人者,正是陛下也。”

刘秀此番侃侃而谈,不要说殿中众人,就连阴丽华也被震惊。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刘秀的口才竟如此之好,这一番分析,既辨明了雒阳之地的要害,又奉承了刘玄。哪怕长安再好,估计刘玄也不想去了。

她抬眼看刘玄,果然见他若有所思地望着这边,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他才淡淡出声,“好,就依武信侯所言,迁都雒阳吧。”

底下一片言好之声。

突然朱鲔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那迁都之事,要交由谁来办?”

刘玄淡淡地笑,“既然武信侯提出迁都雒阳之事,那自然要交由武信侯来办了。武信侯,此差使,你可愿意?”

刘秀躬身揖礼,“臣领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