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 第10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芳独立后,是非华盛顿公约签约国,因此海军希望在兰芳设立第三舰队,军舰由兰芳出面定造,悬挂兰芳国旗,海军可以派出军官、士官负责操作,每年定期参加海军演习,演习可以定为 “两国联合演习”。一旦战争爆发,兰芳海军可以同海军航母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对于 “附庸国”的军备建设,总理从来都持保守态度,只允许建立相当于国民警卫队的武装力量。以朝鲜为例,陆军总兵力仅有七万八千人,海上力量只有三艘千级吨驱逐舰和十几艘鱼雷艇、巡逻艇。

海军部之所以想到兰芳,是因为兰芳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 “独立国家”,基于此,海军动了借国养兵的念头,以兰芳海军的名义在海军吨位限制之外,发展新型军舰,保持大规模海军力量,平时两国舰队举行联合演习,战时可以直接编成混编舰队,或者干脆编入中国海军。

司马毅然否决了程壁光的建议,中国国会远没有后世大方,对兰芳提供实业贷款没有问题,最终贷款会从兰芳转向中国工厂,但舰队就勉为其难了,同时,还需要顾及他国的反应。

“以兰芳之国力养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令人怀疑,而且提供2。5亿元以上援助,国会很难通过。国会正在讨论扩大义务教育法和加大对私立大学就读学生的资助,援助很难获得国会支持,而且可能引起他国的反弹。这样,海军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军舰送给兰芳,军舰可以分批、分年赠送,相信国会会比较容易通过,空额暂时可以不补足,等到时机成熟,海军可以再补足。”

第三十九章 学

按照国内师范学校的惯例,毕业生会被分到偏远地区或乡村国民小学工作五年,这是传统,传统出自西北师范学校。对此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意见,毕竟教化四方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顽石成玉,师之教也;点石为金,师之才也;名扬天下,师之道也;喻明后学,师之义也;故师者,教化四方。”更何况在行使教化四方的责任和义务时,偏远艰苦地区工作补贴,对绝大多数师范生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诱惑。

剑头山屋多寨是一个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村寨,到武平县政府报道前,徐国伟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一路上翻山越岭,用了两天功夫,终于来到距离屋多寨不远的涪镇。徐国伟背着沉重的背包,拿着县政府给他的指路图,站在小镇里犯愁。天已经快黑了,只好决定先在镇子里吃饭,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在乡公所过夜。

镇上只有一间小饭店,徐国伟要了一碗米饭和一点小菜,拿着指路图向老板问讯,老板看看知道他是教书先生,这几年山里总会来一些先生,都是政府派来教娃读书的年青先生。 “到屋多的路不好走,你等会,我看能不能找到一辆大车,顺道带你过去。”徐国伟连忙道谢。

“瞅你说的,你们到山里头教娃娃们读书,是山里人的福气,要是今个找不着大车,晚上你就到乡公所过一宿,等……你看,说话功夫,村里的车把式李老绾就来了,指不定他就是来接新先生的。”徐国伟顺老板指的方向一看,客栈外一个大个子敞开怀,露出黑浓的胸毛,赶一辆骡车晃头晃脑进了镇子,两只眼睛一边大一边小,正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人。

饭馆老板连忙招手, “老绾,老绾,你们塞子里的先生正找你呢?”老绾连忙答应,丢下皮鞭跑进饭馆, “哪个?哪个?哪个是新来的先生?”正吃饭的徐国伟连忙上前, “您好,我姓徐,请问您是屋多塞接我的吗?”

瘘背老头大小眼瞪圆,仔细打量自称先生的人,黑色学生洋服,跟学校里先生来时穿的差不多,肯定就是这个人。 “你姓徐啊?错不了,俺们村长就是让我来接姓徐的先生。梁先生年关前走了,村长还想着您别来晚了,耽误了娃娃的学业!”饭馆老板在后面嘀咕, “年前我就跟马有说,县里肯定会派先生,耽误不了。这不,还没到十五,人就来了,那会他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瘘背老头边接过徐国伟的行囊边嘀咕,包中除了生活品,还有几十本从省城带来的书,书是学校捐助的。教育基金会每年都会向偏远地区学校捐赠大量书籍,帮助学校完善图书馆,偏远的乡村国民学校,更有必要建立图书馆,以帮助从未出过远门的少年开拓视野。师范生毕业时,学校还是会送给毕业生几十本书。

瘘背老头扫了眼桌上冒着热气的白米饭,为难的看着新来的先生, “徐先生,您看这……冬天天短黑得早,夜里山路不好走!” “成!现在就走。”徐国伟向来好说话,即然路不好走,走早点路上吃也一样。 “哎!郭老板,我要的馒头呢?你再弄点牛肉给先生捎上,现在就赶路,离寨子还有四十多里地呢,现在回去都晚了,夜里,路不好走啊!”

“顽石成玉,师之教也;点石为金,师之才也;名扬天下,师之道也;喻明后学,师之义也;故师者,教化四方”,抬头是山、眼前是山、朝左是山、朝右终于不再是山,而是深谷绝地,坐在骡车上,徐志伟望着天上的星星,嘴边念叨着为自己打气,教化四方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即便最偏远的深谷绝地,只要有人、有村落,就必须建立国民小学,必须让他们接受义务教育。这一代人即便有一个文盲,亦是吾辈之耻辱!官之耻!师之辱!”两年前,在向国会提交《九年制强制义务教育法案》后,总理用颇为激动的话语做结尾,《九年制强制义务教育法案》全票通过。

中国是教育经费保障写入宪法的国家,根据《共和中国宪法》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二十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四十,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旷日持久的制宪会议上,各省代表、议员甚至复兴党籍议员、代表对总理将教育经费保障写入宪法,纷纷表示不解,很多地方代表强烈不满,中央保证不少于15%没有问题,但要求地、省不少于25%,市县不少于40%,显然强人所难。

“国家很穷,很多地方需要用钱,这么下去,教育未成,恐怕各省、市、县财政就先完蛋了……”总之反对者甚众。一些人抨击总理操之过及,甚至教育界亦不支持,毕竟如此保障比例,可能会造成教育拖累国家的局面,教育界也不愿意见到。

“我从未听说办教育把国家办穷了的,我只知道如果不重视教育,国家注定要穷困、注定要落后。”面对指责总理斩钉截铁的回应,坚持将教育经费保障写入宪法,甚至不惜开党代会要求复兴党员必须支持,最终得已在制宪会议上勉强通过。从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即便财政不充裕,仍然坚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

数周前,报纸披露,根据中央财政预算以及地方财政预算统计,今天全国教育经费将首次超过军费开支,跃居政府开支最大项。充足的教育经费使得国会议员提出,将义务教育由九年增至十二年,但问题是,中国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要求,导致提案搁置,但绝大多数城市,今年高中将免收学费同时提供免费教科书,十二年义务教育只欠东风。

望着屋多塞,塞子里老百姓的贫穷超出徐国伟想象,和绝大多数贫穷小山村一样,大多数人住的是勉强遮风挡雨的破木房。徐国伟走访了塞子里十几个学生,他们身上穿着破旧而满是油灰的薄棉衣,因为没有农活人们大都躲在透风的房子里取暖。

“徐先生,寨子里一千多口人守着不到两千亩地,勉强糊口。穷日子没法子。”陪着徐先生走访几个开学一个月都没去报到的学生,村长马友笑呵呵的解释。屋多寨人多地少,日子贫穷,就是像自己这样的 “数代富绅”,家里不过三十亩地。

生长在平原的徐国伟,很难想象寨子的贫穷,对比破旧的寨子,暑假新建的翠顶坪国民学校犹如豪宅。依山势而建的国民学校是竹质两层小楼,一层是教室,二层阁楼是学生宿舍,除教室外,还有藏书两千多册的图书馆,小试验室、小操场一应俱全,这是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甚至还为学校配置小型蒸气发电机,满足学校的照明需求。

这所国民小学是附近五个山寨中唯一的国民学校,规划是小学六今年级,可现却只有四个年级、六个班级三百三十五名学生,七名教师、一名校工。校长是寨子里的前清秀才,其它几名教师都是和自己一样按惯例到偏远地区 “进修”的教师。

“幸好这几年免了捐税,要不然,怕连蕃暮都吃不饱。”马有自顾自向新来的先生解释。 “马村长,马武家在什么地方?”之所以来村子里走访是因为陈校长告诉自己,这学期自己班里可能会有几个学生不上学。 “就在前边,过了这家就到了。”马友手指前面一处破院子。

“小武子,这是你们班的新先生!”一进破屋,马友就招呼正趴在火炉旁看书的少年。见学生正在看书,徐国伟满意的点点头,至少这个学生很好学,并不像那几个学生,是因为厌学而拒绝上学。十四岁的马武见新先生来到自己家,连忙站起来恭敬的行礼,站在透风的屋子里,只穿一件破棉衣的马武冻得浑身不停颤抖, “先生好!”

马武家给徐国伟的第一印象是穷,屋边有许多刺丛杂草,墙缝隙里竟长了几棵小草,让人倍觉凄凉,进了屋更觉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也许长时间漏雨,房顶木质房梁已逐渐烂掉,房顶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甚至出现裂缝,透出光亮。

“马同学,为什么这学期不去上学了?”说话时徐国伟拿起马武放在板凳上的书,《冰原勇士》,这是一本关于远征军的书,在国内少年中间很流行,上学时自己也看过几遍。 “先生,不是娃不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