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8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86-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是冬天冷夏天热,也就免强还能住人。若非这样,也不会一千五百块钱就往外卖。

尽管价格上很便宜,可是在还没有房屋中介盛行的年代,买家不知道卖家,卖家也找不着买家,或者知道消息的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有买成。比如崔玉凤这样,钱不够者也大有人在。毕竟,一千五成块钱并不是一般家庭说能拿出来就能拿出来。

老李婶估计也觉出来这房子实在太破不好卖,就花了点儿钱找人简单的拾掇了下,本指望能快些出手就行。没想到,隔了几个月房价就涨了上来,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一下崔玉凤算是彻底打消了买房子的念头,不料这时候却被李燕给提了起来。

之所以提到这间房子,那是因为李燕知道,很快镇里就会重新规划开出新的一条商业街,这也是顺应人口增长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老李婶的房子就处在这条街上,开店做生意最是合适不过了。

“妈,别看这房子价钱贵了,只要能开起店来就赔不着。再说了以后房子说不定还能涨价,就算不干买卖将来卖了也能挣钱啊。”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你爸那边就别指望了,他不打不勒(阻碍、障碍的意思)就不错了。”

李燕笑嘻嘻的胆白道:“妈,其实我没跟你说实话,这个假期我挣了钱,不过不是十五块,是——”迟疑了下,她在担心说出来后,她妈是什么反应?

“是多少,难道还是一百五啊?”

“不是,是——一千五!”

“多少,你再说一遍?”崔玉凤的嗓门不自觉的提高,小李佳被吵到了一样,动弹了下又软又肉的小身体。

“妈,你小点儿声,别把我妹妹再吵吵醒了。”李燕出声提醒,随后拍了拍小家伙,等到她稳了又继续呼呼睡,这才压低了声音道:“这还不算我老舅那份,我们俩个加起来这次赚了不到三千五百块钱。”

崔玉凤高嗓门刚出声又压了回去:“你们抢信用社了啊,打哪儿弄这么多钱?我可告诉你燕子,可不能去干坏事儿啊,你老实的跟妈交代,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她可不认为,光是用十块钱本钱,卖个硬双喜糖块儿就能挣到上千块钱。

“就知道你得急眼。”李燕嘟嚷着,把她跟崔文武找人一起挖药材根儿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

崔玉凤听的是一愣一愣的,临到最后半天没吭声,像是还没回过神来,又或者是在思考着什么。好长一会儿,才缓缓的道:“燕子啊,妈想见见你说的这个同学,你们能挣钱可多亏了他,怎么着也该谢谢人家是不是?”

“……”李燕顿时傻眼了,这让她到哪里去找这个无中生有的‘万能牌’同学?她妈也未免太精明了,这么点事儿都能往细里深想,这让她该怎么解释?

看见女儿一闪而逝的表情,崔玉凤就知道自已猜对了,面色沉下来,一字一句道:“燕子,你在跟妈说谎。”这绝对是肯定句,半点疑问的意思都没有。

“先前还听你奶说,是你听同学说皮子会长价,我还没往心里去,刚才你又说挣了这么多钱也是你同学的功劳。你这亲戚做生意的同学还真是挺多,只是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班上谁能耐这么大,轻飘儿的一个消息就能让你挣了三千多块钱?燕子,你倒是说说呀,说不定他们的爸妈我认识呢?”

李燕并不怀疑崔玉凤的最后这句话,凌水镇并不算大,镇里头就住了那么些人,经年在镇上上下班,不能说全部都认识,却也是认得十成中也有了九成。她说没说谎那真是稍微仔细一调查就知道。

情知瞒不过她这个表面上看着憨厚,实际上却精明的老妈,李燕龇着牙嘿嘿傻乐:“妈,你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这都能看出来,我真是服了。”

崔玉凤脸一直绷着,道:“别以为奉承两句好话就行了,还不赶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撒这个谎?”

李燕心说,不撒这个谎能行吗?我要是直接说我是重生的,你还不得就地吓昏过去啊?

被逼无奈,李燕只得再搬出那套祥鸟火凤托梦的说法,对于怪异乱神之说,人们总是抱着一种非常奇特的想法,明知道是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可还是很多人相信。就算崔玉凤是个比较相信科学的人,也还是不能免俗,将信将疑却也不再逼问李燕了。心里头直犯嘀咕,看情形这丫头也不像是说假话,那三千多块钱可是假不了。若非这样,也解释不通她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难不成她还有未卜先知的能耐?这更加不可能了,等回头还得问问文武去,核实也才好放心。

李燕暗自松了口气,转移目标,把开店的可行性继续进行剖析:

“……至于进货渠道,妈你干服装厂这么多年,多少也应该有些数,实在不行就去市里跑一趟,转个几天也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还有人手什么的,我觉得只要妈你想干,那就都不是问题,你说呢,妈?”她把大方向指出来,剩下的问题就踢给她妈了。

“那我想想吧。”崔玉凤并没有直接回答,虽然这孩子信誓旦旦的说祥鸟托梦,又确确实实的挣着了钱,可她总觉得不太踏实。毕竟开店是件大事,不能轻易就做出决定,总要把细节的方方面面想好了才行。

李燕倒也不着急,知道得给时间让她妈慢慢消化消化这种事,钱总是要慢慢赚,一口吃不了个胖子,她现在才八岁,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

第二十五章 制衣

崔玉凤最终还是决定听李燕的话,用了三千九百块钱把老李婶的房子买了下来。店面算有了,接下来就是进货渠道。正如李燕说的那样,崔玉凤干了十二年的服装厂,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这其中的路子。

凌水镇属于K县D市,一般的小商铺进货都从县里走,稍大些的则去市里的商场或者大大小小的工厂店直接进货。相对比个人来说,前者虽然贵一些,却是比较体面上档次些,选择的人还是占多数。只有像商铺进货,图量大便宜才会主选后者。

李燕是奔着创立自已的品牌去的,不过对于D市的老百姓而言,品牌这个概念是九十年代后才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内,此时拿出来还太早。这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前期的基础要打稳。

按照崔玉凤的意思,是去市里进些便宜些的布料回来,加工成衣再由店里往外卖,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李燕的反对。她的说法是,布料的确应该进,却要选择质地上等的料子,做出一件是一件,量不需要多而在于精。

这样一来,势必成本会很高,衣服的价格也就不便宜,很可能会没有人来买。这么做,对崔玉凤来说觉得太过冒险,反倒是她的大众定位更贴近现实。

李燕当然知道她妈的诸多顾虑,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本着长远打算,她还是说服了她妈以质为本。

当然,以这为基础,还是可以上些中等的料子,进行批量生产。这样一来,质量得到了保证,又能符合上大众需求。同时,又能跟品牌服装形成对比,相辅又相成。

崔玉凤利用自已在厂里的关系,托负责押运货物的工友带回了几匹花布和的确良布料,这个季节正可以用来做衬衫和裤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崔玉凤开始陷于每天的忙碌中。除了带孩子,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设计、裁剪、制作衣服。

在此其间,吴芝兰负责起了所有家务活,由李燕从中调节,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李家的三个女人,出现了空前一致的团结和谐局面。

至于那两男人,也都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每天都早出晚归,丝毫没发现家里的情况。

就这样忙活了整整半个月,二十三套衣服成功出炉。

崔玉凤不愧是干了多年服装的老手,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无论从样式还是做工都十分的精良,连她自已都觉得很是满意。除此之外,把脑海里的想法付注于现实,也给她带来了强烈的满足感。如果不是自已的女儿有这样的提议,连她自已都没有想到,原来她的脑袋里装了这么多的想法。对于服装的理解,又上升到了新的精神层面。

现在店面和货物两样都有了,唯一差的就是卖货的人。关于人选问题,崔玉凤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由脑瓜子反应快,又能说会道的六妹妹崔玉芝来负责。

李燕的这个六姨今年才二十一岁,外表一般,为人精明能干,平常四处打个零工赚钱。正好这段时间闲在家里,听说自已三姐弄了个地方准备卖衣服,正缺个人手,当仁不让的就毛遂自荐了。

崔玉凤自然乐不得了,说好了暂时第一个月先给八十块钱,看看情况,若是生意好了可以再涨。

店铺一早就找人收拾好了,干净明亮,一进门就是宽敞的柜台,整整齐齐的横向码放着那二十多套衣服。

开业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放假前举行的小学生运动会,整个凌水镇各村的小学校代表团,全都汇聚到李燕所就读的镇中心小学。前上八点钟,街道上开始敲锣打鼓,走队列游行。

学校操场四周提前摆好了桌椅凳子,按照学校、班级划分区域。学生们在自已小团体内排排坐好,观看比赛。

八点四十分左右,学校主席台上学校的领导先后讲完话,各方队被带回到休息区,运动会正式开始。

随着第一声比赛发令枪响,围坐好的各年级学生们碌续开始了行动——翻出背着的书包,掏出里面的零食。

李燕觉得,直到了什么时候,小学生们也都喜欢像这样的集体活动。不用上课,可以一起玩耍,又能吃又能喝。春、秋游、运动会,这可是小学生们在枯燥的学习后,最最期盼的几样事情之一。

那时候的经济条件还相对落后,普通人家的小孩子零花钱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平常可以吃到的零食也十分有限。只有到了这时候,家长才会给个两三块钱,任意孩子去买些爱吃的东西。

在李燕的记忆里,她小时候运动会必备的水果,那就是西红柿。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也可以称为疏菜,在当时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