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8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86-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燕道:“我说的不是花,是它的根儿,这东西是药材,可以卖钱的。”

“我知道毛骨朵花根儿能治嗓子疼,可这东西满山遍野都是,就算是药材能植几个钱?再说了,就算真的值钱那也得有人收啊?这要是送到供销社,可能一分钱都没人要。行了燕子,别再瞎寻思了,回去吧。”崔文武丝毫提不起兴趣,站起身就要走。

李燕赶紧把他拦住:“老舅,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的远房叔叔是捣腾药材的,他跟我说他叔叔下个月就能来咱们镇上,到时候谁要是能弄多些毛骨朵花根,他叔叔就给至少四毛钱的价格收,兴许还能高点儿。”

崔文武眼睛顿时就亮了:“四毛钱一斤?那我一天就能挖七八十斤,晒干了也能有三四十斤,算下来能挣十二三块钱呢。十天就一百二三,二十天就是两百四六,哈哈,那都能买好几十箱子的摔炮了。”

李燕:“……”咱能有更高点儿的追求不?不过想想,十七岁的半大小子,能指望他有什么更高的思想境界?

“老舅,其实我是这么想的。你看吧,咱们堡子里那些小子都挺听你的话,要是让他们也都跟着一起挖根儿,到时候我们一斤给他们三毛钱,咱们挣一毛钱的差价,你说他们会不会干?”这才是李燕的真正目地,发动大部队比单枪匹马省时省力又实惠。

“给他们三毛钱一斤,这么好的事儿他们上哪儿找去?换成是我肯定会干。燕子,你这小脑袋瓜子还挺好使。行了,这事儿交给你老舅我了,那帮小子都听我的话,待会儿就把他们聚起来开会,明天就开始干。不过,燕子,这事儿可得准成儿啊,别到最后没人收白干了?”

李燕汗道:“老舅你就放心吧,我跟那个同学关系可好了,她不能骗我。可是,有个事儿得跟你商量下。”

“什么事儿你说?”崔文武没有意识到不自不觉间他已经把李燕当成了大人一样的在说话。

李燕从兜里掏出崔玉凤给的那十块钱,往前一递:“老舅,你看我现在只有这些钱,你兜里肯定是没钱吧?到时候,他们把根儿晒好了交给你,咱们根本没钱给人家。”

“是哈,这可是个问题,我倒是没想到。”崔文武挠了挠头皮,想了下道:“这样,就让他们先挖着等到全卖了再给他们钱。”

“也只能这么办了。可要是这样,他们肯定会觉得这事儿不太准成儿,会越来越没劲儿挖。我寻思,要不把这十块钱每天都给他们买点儿好吃的让他们觉着肯定能挣着钱,要不咱们也不会舍得花这个钱了,你说呢老舅?”李燕尽量说的直白些,不让崔文武觉得太突兀。

事实上,崔文武的确觉得自已外甥女聪明,可也没太多想。那时候的农村十七岁少年,思想还很单蠢,扩展知识层面的途径也较为逼仄,很多家庭根本连电视机都没有,除了一些传统小,几乎没什么课外读物。哪像后来科技发达,信息时代来临,网络上重生穿越小说扑天盖地,人的思想神经都到了近乎于中毒的程度,稍稍碰上个早熟点儿的孩子都可能联想到这娃该不会是重生的吧?

崔文武正到了缺钱的年纪,突然有个机会摆在面前,那真是卯足了劲儿也要往前钻。就算有那么一丝怀疑,也被强烈挣强的欲念轻易驱使着抛到了脑后,下意识里的去相信外甥女的生财大计。

“小丫头想得还真多,不过倒是挺有道理,那就按你说的办。真到开挖的时候,你可别说漏了嘴。”崔文武笑着捏了捏李燕的小脸蛋儿,怕她年纪小又叮嘱两句。

李燕把嘴一撇:“老舅还我呢,就你嘴最不牢靠,连我姥姥都说过你那是棉裤腰的嘴稀松稀松的,只要你别说出去,我肯定是不说。”

“你姥姥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我怎么不知道?”

“说你坏话那还能让你听见喽?反正你知道是说你嘴不严实就行了。”

“行行,我不说还不行吗?也不想想,我还想着挣那一毛钱的差价呢,说出去还能挣着钱了吗,我又不傻。”

李燕呵呵直乐,牵着她老舅的衣服襟往回走。

天黑之前,李燕找了个借口说体操没有三儿做的标准,让她给做个示范学学。小三儿被夸得五迷三道儿的超有积极性的由头教到尾,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分解,那才叫个耐心。

反复两遍后,李燕觉得熟悉的差不多了,这才跑回家吃饭。

------题外话------

毛骨朵花,学名白头翁。不知道长什么样又特好奇的亲们可以找度娘帮忙,这种药材早先在我老家那边很常见,最近几年被人挖多了已经很少见到了。

第九章 收皮子的打算

毛骨朵花,学名白头翁。药用部位:白头翁的干燥根。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虐寒热,鼻衄,血痔。

李燕跟她妈崔玉凤说的去县城里进货卖那是借口,因为她知道就算说了药材的事她也不会相信,觉得单凭个小孩子的话不稳妥。相比起来,李文武年纪小更能接受这种听起来较为冒险的挣钱方法。

其实,同学叔叔是搞药材的事也是李燕瞎编出来的。事实的情况就是,这个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学校会让学生勤工俭学,目标就是晒干了的毛骨朵花根。规定数量是三年级以下每个人十斤,四五六年级每人十五斤。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完成不了这个数量,差额就会用每斤三毛钱的价格来补齐。至于极少数人超额完成那部分学校也同样以这个价格返钱。

李燕之所以会跟李文武说每斤能给四毛钱,那也是她的最低估计值。她也是后来才知道,一些药材收购商会提前跟学校达成收购协议,学校给学生下达完任务,等到假期结束后,集体把药材收上来卖给药材商,这样学校就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至于钱的去向名义上是用于学校建设,实际上用在什么地方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药材根儿学校给学生的定价是三毛钱,收购商给学校的价格肯定不止这些,具体高了多少,那要到时候亲自见到收购人才知道。李燕的打算并不想通过学校的途径转买,如果真能弄到几千斤的量,跟学校总量差不多,那就完全具备跟收购商谈价钱的实力。这是后话,现在首要是多挖根儿。

李燕跑回家的时候,李武昌刚进门手里还拎着两只灰兔子站在房檐下等着吴芝兰去拿编织袋装起来。

“爷,你勒着兔子了?”

“是啊,早上刚下的套,回来的时候顺道看了看,谁寻思就有两个上物了。”李武昌乐呵呵的对于第一天上山就有收获挺满意。

吴芝兰从屋里出来,把两只兔子装进了口袋,“行了,都赶紧回屋吃饭去。”

东屋炕上已经放好饭桌,饭菜碌续被端了上来。李武昌脱了外衣和斜挎背的牛皮包,脱鞋上了炕。端起饭碗才觉得少了个人,便随口问吴芝兰:“大中上哪去了?”

“去镇上跟人下饭店去了,就是能花钱,家里饭菜都有他嫌没味儿。我看就是得瑟,这要是前几年连饭都吃不上,看他还这么能挑挑捡捡?”吴芝兰拿围裙擦了擦手,跟着开始拿起筷子吃饭。

李燕不想听她继续唠叨,扒拉口饭进嘴里,边嚼着边道:“爷,那你明天还上山吗?”她之所以一个劲儿的鼓动李武昌去山去自然有她的目地。

这一来是让他有事情可干,不用总待在家里说了什么难听话再惹得月子里的崔玉凤生闷气。二来是弄回来的野味儿大人小孩儿都能吃,改善下伙食。这三来也是为了能够赚钱。

皮子在这一年的价钱那可真是翻了倍的不断往上涨,李武昌赚了钱,就是看在李燕提醒的份儿上也不会再跟崔玉凤计较那几块钱的伙食费。

总体来说,李燕主要是想她妈在这个家里能够好过点儿。

可能是觉得以后还需要用到李燕同学的关系,李武昌并没有表现出来平日里的厌烦,语气温和的回答道:“去啊,下完套后每天都要上山溜一圈儿,说不准哪个就上物了。”

这种用来勒猎物的套索是用一种专门的铁丝拧成几股圈成圆圈儿状,系成双层可以调节的索扣,在末尾端留出一段距离系在树上。这种索套通常都会竖立着放在动物群经过的地方,周围用草叶遮挡伪装好,遇到有动物正好经过就着朝前的冲劲儿,索套一旦勒在身上,就会越挣扎越紧,直到最后紧紧勒住再也脱不开。

如果索套正好卡在了动物的脖子上,没两下就会勒得断气儿。要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时是死不了的,遇到溜套时在脑袋瓜子上削上几棒子才行。为了避免勒到的山物饿瘦或者被其山物吃掉,下套者都会频繁的查看。

李燕点点头,状似不经意的提醒:“哦,爷你多勒着点儿,再过几天就星期天赶集了,到时候你把皮子拿到集上去卖,肯定能赚钱。”

“你以为那是土里的土豆让你随便捡啊,那都是些长着脚的活物,哪能说勒着就勒着,那得碰巧了碰。”吴芝兰被她的话逗乐了,微了眼轻笑,手托着饭碗,嘴贴着碗沿‘吸溜’了一圈儿苞米粥。

李燕作势着急道:“那怎么办,那我爷不是少赚钱了呀?”

李武昌沉吟了下,像是下了某种决心道:“要是皮子真能长价,我就到集市上收些回来放家里搁着,等着好价钱再卖。”

“这样不是得压不少本钱吗,皮子要是不值钱怎么办?”吴芝兰这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买卖,担心是正常的。

“等到了赶集,我先看看行情再说。”李武昌道:“等会儿我就把那两只兔子皮剥了,肉髁了(剥皮后的尸体)洗洗明天好炖萝卜块儿吃。”

“嗯,行,剁条大腿熬烂乎了给玉凤吃。”吴芝兰没有忘记坐月子的儿媳妇。

这正合了李燕的初衷,她比谁都高兴。

可能是正应了那句老话——乐极生悲!晚上八点多钟,李燕和吴芝兰、李武昌坐在东屋里看电视剧《聊斋》,刚演到序幕里一个没脸的老头从树身后面转过来,那阴森森的画面配上诡异飘忽的音乐,让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