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 作者:大内(红薯小说网 2013-5-4日vip完结.爽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翡翠手 作者:大内(红薯小说网 2013-5-4日vip完结.爽文)- 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良君?”韩三平一愣,陡然之间就想了起来,因为曾良君这个名字对韩三平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他只是见过一次曾良君,但是就因为采访曾良君,韩三平自己得了不少奖金,况且前段时间最高科技奖的发布,科学月刊又连篇累牍的报道过曾良君不少东西。
“是啊,韩叔你都把我给忘记了?”
尽管韩三平叫曾良君喊他老韩,曾良君也不至于真的喊他老韩了。
不过韩三平听到曾良君叫着一声韩叔,还是挺高兴的说道:“是小曾,我怎么会不记得?前两天撰稿的时候还写到你的名字,我一晚上写了几十遍呢!”
“呵呵,韩叔,我想跟你说一个事情,我有一篇论文想在你们科学月刊上面发表,你看可以吗?”曾良君笑道。
“怎么?又出成果了?先说说是什么成果?不会真的是石墨烯吧?”
作为科学刊物的编辑,韩三平不可能不知道曾良君的研究所前段时间举行了一场奇怪的新闻发布会,那场新闻发布会严格来说是违反程序的,因为具体的实验成果还没有发布,就已经将成品弄出来了。
所以在科学月刊这边没有经过认证的情况下,基本都是统一口径:不予报道。
因为之前就因为芯片造假事情,导致一大片科学刊物跟着闹得灰头土脸,所以这些权威科学刊物现在对新专利论文都非常严谨。
“就是石墨烯,韩叔。”
韩三平猜中之后,连忙问道:“小曾,你真的找到量产石墨烯的方法?”
曾良君说道:“是的,现在已经已经可以量产了,我们用了新的方法制造石墨烯。”
“你现在还在楚南市对吧?”韩三平问道。
“恩。”
“你等着,我明天就过来。”
“……”
第二天曾良君就看到韩三平出现在研究所门口,这一次韩三平还带了两个助手,从这里就能够看出韩三平对曾良君的重视了,韩三平很清楚,只要能够证明曾良君成功将石墨烯量产,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轰动,特别是在被专业机构认同的情况下。
将韩三平他们请进去之后,众人坐下,就有人过来泡茶,随后韩三平说道:“小曾,你们石墨烯量产到哪一个环节了?”
“只要机器和人员齐备,就能够完全量产,良品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曾良君笑道。
“什么!”听到曾良君的话,韩三平顿时目瞪口呆,曾良君说的也是在太玄乎了。此前曾良君的石墨烯制造方法一直是对外保密的,就现在制造石墨烯的方法,产品都是极少,少到根本就不可能展出成品的地步。
可是曾良君却表示他的生产办法不仅已经能够实现量产,而且良品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
熟悉各种是早工艺的韩三平很清楚,即便是现在许多谈不上高科技的材料的良品率都很难达到百分之八十,除非是那种以普及了几十年的产品才有可能达到这点。
韩三平是惊讶于曾良君的效率,怎么刚刚弄出来成品,就能够将良品率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了,这几乎让韩三平无法相信。
这个时候秘书依云从门口走进来,随后就将石墨烯的展示品拿了过来,分别是石墨烯薄膜,还有石墨烯切片等等。
韩三平现场用手捏了捏这个东西,从外面看这玩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韩三平还是让他带着的两个人助手对这些东西进行拍照,其中一个人拍照,另外一个人记录曾良君对这东西的介绍,看得出来这两个助手的业务都十分熟练。
在完整初步的记录之后,曾良君有邀请韩三平等人参观了石墨烯陈列室,并且现场展示了石墨烯等一些优秀的特性。这一连串才放下来,让韩三平目不暇接。
所有的采访都做完之后,曾良君就将自己准备好的论文交给了韩三平,说道:“韩叔,回去之后你也给审审,需要修改的地方,或者谬误之处麻烦你帮忙改改。”
“这些事情,是我的职责了,不过小曾,你想的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巧妙了,国外好像有人提出这个方法,但是这还只是设想阶段,没想到你就弄出来了!”
这一次报道,韩三平在脑袋里面就将论文名字想好了。原本这个月科学月刊的排版已经排的差不多了,只是回到编辑部之后,韩三平就说到:“急件,主版内容要撤销!”
一般情况下,已经排好的版面都是不会撤换的,撤换版面涉及的问题很多,科学月刊又不是故事会,许多东西早就已经和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要求排期上市的,特别是这一期的主版是明珠市的一家研究所的,这个主版人家还是花钱买的。
“老韩,啥急件,要把主版给挤占了?”副主编在旁边问道。
韩三平走过去,坐在主编跟前,伸手晃了晃,那意思是要烟。
副主编扔了一根烟给韩三平,他知道老韩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不会空口说大话,在这种时候肯要主版,那一定是了不得的东西。
“别卖关子了,快说!副主编不耐烦了,周围的同时也都看着韩三平。
韩三平将曾良君交给他的论文放在副主编跟前,才缓缓的说道:“这是石墨烯的详细量产方法的论文。”
“量产?他们已经能够量产了?”这个字眼,是不会随便乱用的。
韩三平点头说道:“是的,他们已经到了量产的地步,可以看看论文。”
虽说很多数据被隐去了,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惊喜异常,既然达到量产的地步,那么这个成果可就非比寻常了。
副主编粗略的扫了一遍,说道:“行啊,老韩,主版给我撤了!大家伙,今晚要加班,剩下的时间不多!”换版是一件麻烦事情,往往是一个版面的改变过意味着剩下的版面都要跟着调整,而最新一期的科学月刊又要发售了,时间急迫!
第267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曾良君不会知道自己的一篇论文,让科学月刊编辑部忙的不亦乐乎,事实上他自己也够忙的。
除了要规划和罗丛合资的公司,还要核算石墨烯的量产工序,规模,预估市场等等……虽说其中不少数据,曾良君都是直接打包给简琪制成一个个的表格,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比较费脑子的。
然而外界的反应,却绝对不是如此,此前曾良君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石墨烯已经消停下去,在消停之前还有一波反弹,就有一批蹦出来质疑曾良君的发明,并认定曾良君是在作假,以国内现在的研发实力,不可能量产石墨烯,并且拿出相关的证据证明,包括曾良君并没有申请相关专利,国内主流科学杂志没有刊登论文等等,争论了一阵子就慢慢沉寂了。
可是现在,当科学月刊上面的论文刊登之后,国内所有的媒体都开始兴奋了。
就像古为说的那样,即便曾良君的这个石墨烯量产方法不授权,只是将真正研制成功的消息丢出来,所有石墨烯概念股票都会跟着涨,就在科学月刊这篇论文刊登之后,A股市场关于石墨烯概念的股票一共有十三只全部是涨停状态,从开市到收市都没有打开过涨停板!
而科学月刊也因为石墨烯的这篇文章,卖脱销了,在紧急加印了二十万份依旧没有满足市场,但是科学月刊不印了,他本身就不是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其他的信息就靠那些网站,电视媒体的编辑自己去采集去吧。
韩三平几乎是笑的合不拢嘴,如此销量既提升了科学月刊的知名度,销量也是节节攀升,主编还有杂志社老总直接对老韩进行了两次嘉奖,并示意韩三平和曾良君保持关系,如果有必要以后常驻楚南市都可以,毕竟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很有必要。
距离上一次曾良君发明轻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内的科技热这几年是处于一个慢慢降温的状态,任何事物的热度都是呈起伏状态的。在上一轮电子科技的浪潮中,国人只是分到了一小杯羹,可是这一次已经不一样了,石墨烯的量产标志着国内的科技水平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这条新闻几乎排在所有新闻的头条,标题也用的十分震撼。
曾良君看过那些报纸之后,也是直摇头,实在是太夸张了,开口就是说“石墨烯技术,国内独占,世界第一”又或者说“国内科研力量将登顶,未来专利强于米国”。
其实严格来说,华夏和米国的科技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系统化的程度不够,况且几十年的差距并不是这么快就能够弥补的,而曾良君现在做到的就是抢先一步拉近两者之间的差距。
原本,曾良君以为这一次讨论也就是一阵风,很快就刮过去了,没想到结果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这场讨论和赞赏持续了很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前曾良君被陈朴良叫过去了一次,陈朴良虽然知道曾良君在研究石墨烯,但是不知道曾良君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研制出来,以陈朴良的想法,曾良君起码要五六年,甚至于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够折腾出成果过来,如此短的时间可以说大大出乎陈朴良的意料之外。
但同时陈朴良也提醒曾良君,注意媒体的捧杀,能够不露面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露面。
陈朴良说的这个问题,曾良君自己也清楚,因为自从这场公众大讨论轰轰烈烈展开之后,曾良君发现自己似乎并不能够安心低调的搞研究了,每天曾良君接到要采访他的电话太多了,几乎将他的手机打爆,在无奈的情况之下,曾良君只有换了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只告诉自己少数几个朋友。
可惜那些新闻媒体工作者简直就是无孔不入,他们在研究所,在东湖这边的别墅,凡是能够找到曾良君踪迹的地方都会出现。
这些记者严重扰乱了研究所的正常工作,张倩在关键的时候调整了研究所的保卫等级,并且临时加派了一些军人,防止有人在关键的时候混入研究所之中,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曾良君就琢磨是不是要给周敏放一次大长假,让他们集体出国“度假”了。
一个东西没有关注度不行,关注度太高了也不行。
最终曾良君还是答应了一家电视台的采访,这家电视台的关系十分深厚,而且人家直接找的是朱三英过来说情,老校长朱三英也直接把话跟曾良君说明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