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汶河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赢汶河传奇-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睛,承钊笑道:“小子,可知道我的厉害了?还不快说!”那张宁却转过头去了。

承钊大怒道:“臭小子,找死!”便拔剑斩来,锡维忙道:“师兄且慢,人各有志,既然他不肯说,师兄也别在逼他了吧!”便转身走了,承钊无奈道:“可是!”锡维摇头道:“走吧!”遂承钊收了剑,随锡维去了,张宁起了身来,远远呼道:“此林名唤八宝金莲林,每遇到一座莲花碑,往东数八棵白杨树,那棵树上有个侧枝,沿着与人差不多高的侧枝所指的方向,便又有一座石碑,到第八座石碑时的那棵白杨树指的方向,便是出口,沿那方向走,不要管周围的大路!”锡维听得明白,只回头道:“多谢了!”便与承钊扬长而去了。出了林来,锡维方笑道:“走了一日,万没想到路在林中。”承钊笑道:“是啊!走大路的人怎么会从林子里去寻小道走,谁又只道也许光明的大道其实走不通!竟也陷阱重重!”两人一笑而去了。

说是天色已晚,又是座山,这山地盘倒不大,却有万丈之高,山下人间四月,山顶却有白雪蔼蔼,山下一碑,上有“雪峰山”三个大字,见山顶白雪之间,有座山洞,洞口石上有“水晶宫”三个字,洞口正有个少年:一身翠蓝装,一双青丝靴,腰有碧玉带,头上白银钗,前额扣金环,束碎发,手中握银剑,挑包袱,浓眉大眼,一身秀气,问是何人?西安浪子,王教涛(字玉霆,号鹏龙)便是,洞里出来个老人,便是雪峰老人:一身白袍,一双银靴,一杆白仗,乃水晶雕成,一头白骑,是熊兽之躯,腰扎白带,带挂银铃,白发、白须、白眉、白面,真似个雪人儿般。只见他出门叹道:“涛儿!都收拾好了吗?怎么还不动身?”教涛扑通跪下了,只泣道:“师父!”那老人叹道:“起来吧!收拾好了就回去吧!夜路危险万分,一人独去,千万小心!”教涛泣道:“师父!”老人叹道:“去吧!记着回了家要孝顺父母,好好做人!”教涛只点头道:“多谢师父教诲,徒儿知道了!”老人摆了摆手,边笑道:“涛儿乖,去吧!”教涛只连叩三首又道:“师父保重,徒儿会常来看师父的!”老人摇头道:“傻孩子,师父完成了玄荒教主的使命,该奉法回玉京了!”教涛拭了把泪道:“那徒儿就上玉京。”老人笑道:“不必了,玉京距此万里之遥,你去不得!”教涛却道:“只要有师父在,天涯海角,徒儿都去的!”老人一阵泪光,只叹道:“傻孩子,何苦呢?时己晚矣,去吧!”便转过身去了。

王教涛起了身来,只含泪道:“师父,徒儿去了!”便转身去了,下山之路,天已尽黑,教涛前面走,老人却悄悄一路看着呢,就这样送他下山去了。而玄锡维和张承钊,已到了一桥边,只闻承钊笑道:“原来是同门师兄,我乃义中山万法宫景阳真人门下张承钊,贱字玉萧!”锡维方笑道:“既共患难,自然是兄弟,缘在此中,皆是天命啊!”于是两人又一阵笑。

而王教涛呢,到了山下,对这山上叩了三首,便去了,老人只在山顶望月而叹,而锡维在此,过了桥,见河已干涸,遂笑道:“不如你我在此歇一晚吧!此处地阔天明,倒是个好地方。”承钊笑道:“也罢,早出了莲花山地界了吧!”二人升起堆野火,便睡在了一旁。

次日一早醒来,雄鸡一声长鸣,二人已上了路,闻承钊笑道:“有鸡鸣犬吠之声,看是到了城边了吧!”一抬头,一块石碑,锡维读道:“震龙桥?”程志平笑道:“果然是到了!”锡维笑道:“师兄不是正往南安城去吗?”承钊笑道:“过去一段,便是南安城啊!你看这桥!”锡维惊道:“桥?”承钊笑道:“这桥名唤震龙桥,乃当年一块巨石落地而成!”锡维惊道:“那不能切断河床,引成泛滥之灾?”承钊笑道:“本是如此,可是南安玉真宫的闻忠大法引灵天尊却派精石工匠趁河水干涸之时精雕细琢,穿了洞眼,成了做桥,因此也叫一石桥!”锡维看了看,只一惊,又笑道:“我看可不像一石,倒有百个石了!”承钊笑道:“此乃因轩辕黄帝震碎了原来那座石桥,才成了今儿这番摸样!”锡维闻言惊了一下。

方闻承钊叹道:“这还是一段佳话!听人谈起,当年这引灵天尊与轩辕黄帝本是至交,南征北战,亲密无间,后来奉法天命,神州统一有半,黄帝爷爷受玉虚宫教命,与其他四位天帝被分在劈地开天太昊皇上帝处,轮治神州,而引灵天尊正也厌倦与世道,便隐居到这南安山建了座玉真宫,到了这世外之居,玉虚宫中,太爷爷怜惜他,把南安国赐给了他!”锡维笑道:“原来还有此佳话!”承钊笑道:“传说还在后面呢!”锡维笑道:“师兄请讲!”承钊方叹道:“黄帝坐了江山后,便想请引灵天尊出山,同治神州,天尊竟跪下痛苦涕零,不想出山,而黄帝为之所感,与天尊同饮一夜,次日一早,引灵天尊送黄帝下山,一路送别,又依依不舍,直到这桥边后,二人又同饮一碗,引领天尊把碗摔碎在桥上,这大桥竟被震裂,分成了十三快,黄帝一笑,又含满了泪花,也将碗摔在桥上,这十三块每每又碎成了十三块,日月流逝,长年累月下来,就成了这副模样!”锡维听得入了迷,好一会儿,方叹道:“十三?失散,好一段绝世佳话!”

张承钊一笑,却又叹道:“好了师兄,再往西便是南安府了,一逢是知己,天下却没有不散的宴席啊!”锡维点头叹道:“是啊,就此一别,后会有期了!”承钊便也拱手一笑道:“后会有期!”便扬长去了,而锡维只一笑,看了看天中之日,便纵兽去了。欲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回王威龙有缘识良爱 刘全龙一上三清山

 第七回

王威龙有缘识良爱

刘全龙一上三清山

诗曰:

风雨不尽天地宽,世事又非人心寒。

天下正义总惑乱,谁知源中有良缘。

保全身后忠义事,全龙初上三清山。

预可未知天下政,玄都幽界九旗展。

-------《忆河源》

如今再说说那王雪亮(字玉明,号威龙)了,天刚亮,见他已在竹林中练剑了,从前院进来个尘缘真人段代师,只笑道:“尘风萧起竹叶飘,人惜玉颜共逍遥啊!”雪亮回头见了,忙停下来了,只笑道:“师伯,你又在那徒儿寻开心了。”段真人笑道:“好了好了,师伯不对,你是练剑练疯了!”雪亮忙笑道:“师伯要试徒儿几招?”段真人笑道:“臭小子,和我对几招,假装受伤,要好东西吃啊!没门!”二人方都笑了。段真人又笑道:“好东西吃倒是有的是,可不是咱们宫里!”雪亮笑道:“师伯要带徒儿出宫?”段真人点头道:“是要出宫,只是有大事要做,不宜贪玩。”雪亮叹道:“知道了啊!去哪儿啊?”段真人一拍他后脑勺笑道:“恒山,白云宫!”

说来七贤已于雪亮快马而来,段真人只在雪亮一旁闻雪亮喃喃道:“都是些老尼姑,有什么好去的?”段真人小声道:“嘘,你不要命了,小畜牲,人家可是西方教传到华夏后,在十三剑宗的第三把交椅上的修真高人,方才那话传到恒真剑派耳朵里,还不拔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雪亮轻轻笑道:“那又怎样?我们可是华夏的大宗!”段真人笑道:“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人家也华夏子孙啊,又立足于十三剑宗之间,况且还受了西方教祖阿弥陀佛之法,本朝天子都敬她三分,你怎么对付她?”雪亮只好挠挠头笑道:“好了师伯,就别再唬亮儿了,亮儿知错了!”

说话间入骑齐来,路旁碑上有“恒阳国界”几个大字,又行了几里,见座高山,有石门上写着:恒山界三个字,道德真人勒马笑道:“终于到了!”见山门出来十几位皂色袍,白色帽,项有红珠的女流之辈僧人,长者不出四十,少者才二十几岁的,最前面的那个老僧,便是定逸师太,但见得:一身黑色袍,黑色冠,项有红珠,足有僧履,不过六十余岁,眉已霜白,这师太好远便笑道:“众位师兄远道而来,贫僧有失远迎,望乞恕罪。”众真人等忙下了马来,只行了个法礼道:“打扰了师太佛门清净,还望赎罪!”师太只笑道:“众师兄请!”便引诸位往山上来了。但见山路之上,几番盘曲,师太笑道:“不知列为师兄亲临,有何要事?”韩真人笑道:“实不相瞒,贫道此来,却有要事要见贵掌门人恒山真人。”师太方惊道:“失礼失礼,师兄们此行可是为了师伯当年每十载一拜悬空寺的事儿吧,是贫僧多言了,还望师兄不必怪罪!”众人点头一叹。

正前面一座庙宇,只见是:双叠门,青瓦红柱,白色墙,一尘不染,门叠层间有匾上书了“白云宫”三个金字,七位真人忙行个礼道:“无量寿佛!”众人进了来,师太忙对打扫院子的小尼们道:“去禀报掌教真人,德阳竹林七贤来访!”那小尼径步往大殿来了,殿上有竖匾写着“玉女殿”三个字,进去了,老尼三人正在正阶上金莲座中闭目参禅,正堂上有块匾上写着“西方法光”,左联是“东胜正宗法人间”,右联是“西天佛光照四方”。回见这老尼,中间的便是恒山真人:一身金黄袍,一件锦白袈裟,黄金冠,白僧履,朱红珠,雪白眉,慈祥面显佛安然,左右二人,皆是黑袍,白袈裟,朱红色的念珠黑色的冠,眉毛倒有花白,不比恒山真人那百余岁,也有六七十的年纪,左边是净衣师太,右边是净心师太,那小尼合掌只道:“禀祖师,定逸师叔带了德阳竹林七贤来访,正在殿外候法!”恒山真人忙睁眼笑道:“请诸贤进殿便是!”

那小尼开了门,定逸师太笑道:“众位师兄,请!”韩真人方笑道:“师太请!”一顿,又回头对雪亮道:“玉女殿乃佛门圣贤之地恐容不得俗家弟子,亮儿且退在外等为师们出来!”雪亮点了点头,七位真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